100%

日涉編  (明)陳階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應城徐養量刊本

目錄

 序

 卷一

  正月〔一〕

   詩

   立春

    詩 

   雨水

  正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詩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詩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十九日

    詩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詩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詩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詩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三十日

    詩

 卷二

  二月〔一〕

   詩

   驚蟄

   春分

    詩

  二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詩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詩

   九日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詩

   二十二日

    詩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卷三

  三月〔一〕

   詩

   清明

    詩 

   穀雨

  三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詩

   四日

    詩

   五日

    詩

   六日

   七日

    詩

   八日

   九日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詩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詩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詩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詩

 卷四

  四月〔一〕

   詩

   立夏

    詩

   小滿

  四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三日

    詩

   四日

    詩

   五日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九日

   十日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二十日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詩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卷五

  五月〔一〕

   詩

   芒種

    詩

   夏至

    詩 

  五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詩

   四日

    詩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八日

   九日

   十日

    詩

   十一日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詩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卷六

  六月〔一〕

   詩

   小暑

   大暑

    詩 

  六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三日

   四日

    詩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詩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卷七

  七月〔一〕

   詩

   立秋

    詩 

   處暑

  七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三日

    詩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九日

    詩

   十日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二十日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詩

 卷八

  八月〔一〕

   詩

   白露

    詩

   秋分

  八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三日

    詩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詩

   二十日

   二十一日

    詩

   二十二日

    詩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詩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詩

 卷九

  九月〔一〕

   詩

   寒露

   霜降

    詩 

  九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三日

    詩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詩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詩

   十九日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詩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詩

 卷十

  十月〔一〕

   詩

   立冬

    詩

   小雪

    詩

  十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四日

   五日

   六日

    詩

   七日

   八日

    詩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詩

   十三日

    詩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詩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詩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詩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三十日

 卷十一

  十一月〔一〕

   詩

   大雪

    詩 

   冬至

    詩

  十一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七日

    詩

   八日

    詩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詩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詩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詩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詩

 卷十二

  十二月〔一〕

   詩

   小寒

   大寒

  十二月〔二〕

   一日

    詩 

   二日

    詩

   三日

    詩

   四日

   五日

    詩

   六日

    詩

   七日

    詩

   八日

    詩

   九日

    詩

   十日

    詩

   十一日

    詩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詩

   十五日

    詩

   十六日

    詩

   十七日

    詩

   十八日

   十九日

    詩

   二十日

    詩

   二十一日

    詩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詩

   二十四日

    詩

   二十五日

    詩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詩

   二十八日

    詩

   二十九日

    詩

   三十日

    詩

日涉編 (明)陳階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應城徐養量刊本

 

重印日涉編序

日涉篇十二卷,明陳階編輯。萬曆三十九年辛亥(一六一一)巡按陝西浙江道監察御史徐養量刻。今傳世別有「白輝補輯日涉編」一種,及一名「編日新書」者,亦署「陳階編輯」;此兩書皆無刻刊年月。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均有著錄,並稱「編日新書」為「明末葉周師旦金陵刊本」,實誤。蓋日涉編原刻罕見,故不易發見兩書之有問題也。今為陳氏流傳原著,所據係萬曆辛亥初刻本,始見後人作偽之跡。因加考案,明其真相。

白輝補輯本,實即日涉編之原板,剜改每卷第一頁之前半,刪除原文三條,另增「晉石艾白輝九峰甫補輯」一行,另補二行(附圖一)。舉正月為例:

「日涉編原刻」                   「補輯本」

正月                        晉石艾白輝九峰甫補輯

正月建寅寅津也謂生物之津途也 【 合璧事類】     一日

大簇寅之氣也正月建焉 【 周禮】           夏建寅以正月朔為歲首

事實上,此為刪減內容,未有補輯。且原刻有序文十三篇:李光元、周師旦、徐養量、董元學、岳萬階、張鶴鳴、張以謙、任彥棻、龍膺、祁光宗、張之厚、王道成、陳階。補輯本刪王道成序,存十二篇,其餘內容悉同。推想當時白輝於湖北應城購得日涉編之原刻木板,即運回山西剜改重印,作為補輯之本。欺世盜名,蓋亦明時風氣使然耳。

附圖一 白輝補輯本日涉編原刻

(見圖)

編日新書之內容,與日涉編相同,係翻刻日涉編而易其書名(附圖二),並刪存校者「周化」一名及李光元、徐養量、周師旦、陳階四序,另增賀逢聖序置書首。以所存四序與日涉編相對照,頗見竄易。如李光元序有句曰:「所以涉也,涉故能千百世而日不虛也」,兩「涉」字皆改為「編」。序末併刪「不然雖日涉未見成趣也而」及「萬曆辛亥歲獻春」十八字,又易李光元「題」為「序」字。徐養量序改「日涉編成焉日涉者」為「編日新書成,編日者」八字,又改「從而譜之也」及「亦無從譜爾」兩「譜」字為「編」。並於「明效也」下,刪除「余友太史李麟初氏,有族敝邑,素聞陳君世古學,余以是書告,笑而謂之曰:此從古以來編日史也。麟初唯唯。於是余刻以行,而麟初序其首。諸君子好古者並序云。萬曆辛亥孟陬日」七十字。僅補以「可當編日史矣,因以序諸首」兩句。又易徐氏之官銜為「賜進士太僕寺少卿徐養量序」。窺其所以刪改之意,在泯日涉之名,而掩初刻之跡,至為顯然。

其次,刪削最多者為周師旦序,僅取原序中間一段,而加以竄改增補,其文曰: 【 (旁有圈者為原序文)】

附圖二 託名周師旦纂棗之編日新書原刻

(缺圖)

吾上蔡先君生平與吉藪陳公為莫逆交,陳公負當世才,與其尊人養吾公名相亞,意凌視一世,嘗與先君言:「吾儕之不朽也, 【 以上一段原序作夫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鬚眉七尺則應有所自立以瑰瑋于世】 達者高視 【 原作睨】 遐托,極其意之所底,不欲使 【 原作忍使當吾世有未竟以】 滋滋錯鄂以留所未竟 【 原作人為兩字】 有尤達者,感憤無聊,亡 【 原作無】 所放其意,則 【 原序則下有謂不得志于今句】 姑以 【 原作且】 俟之不可知之千秋 【 原序秋下有至其嬉酣淋漓出詞落筆多能根裂金石牢騷鬼神句】 然貴之千秋,阨 【 原作輕】 之當年,則其思益深而其志 【 原作致】 亦 【 原作益】 足悲矣,古稱子雲嘿而好深沈 【 原作湛】 之思,夫欲期後世有子雲,欲 【 原作無欲字】 不深得乎 【 原序乎下有然子雲祿位容顏不及動人句】 玄亦古無此體也,而桓譚何以知其必傳,則知為子雲者,不必後世有之矣。 【 原序矣下有吾邑陳吉藪氏其先大夫養吾公第嘉靖甲辰進士稱博雅著歸雲集數種盛傳海內吉藪生而鳳毛咄咄殆逼先人而數弗偶也句】 屢 【 原作十】 蹶場屋 【 自此以下僅取原序一二句】 故輒棄去為古文詞,尤工近體,「其怨思懨惻,令人不可讀,稱逴絕 【 原作絕倫】 矣。更博搜古初上下,歷十數年而編日新書 【 原作日涉編】 成。惟是先君互相校讎,至綰符上蔡,陳公稿乃脫,子固知陳公注指之淵且遠也。夫日官日御,古者遞有所設,自天子以及諸侯,皆以日為程,程于往焉,故也,程于來焉,新也。人無日不往來于日中,一切任其輪轉,滔者滔,遐者遐,無所強于乾行之健。凡國家治亂人事興墮,故愈逝而新愈生。究至公卿士庶,各不司其位,登沒鉤繩,皆冥焉消耗其生,生生者既耗,其于生何,此亦古今之大凡之大痛矣。陳公按期之日,徵以媺慝,諷以詠歌,使夫觀者視為前師,躍然其有興,功豈微也。然先君與陳公俱善易,每謂日者,八卦之變也,星紀為氣,交錯為令,二六消長為月,四象為時,其動靜休息,常隱與人相應;是為立天以定人,天人之心俱見于復,互根代明,復為常體,君躁潛昭,復為密用,自一日而七日,七日而三百六十日,皆復也。誠得于復而合之,直反太極混沌之初,則天地之位以立,其何有于生。固知陳公注之淵且遠也。千秋之志愜矣。不肖奉先君遺命,因為纂棗,且亦併以報陳公。

賜進士第督學南畿浙江道監察御史周師旦序

案周師旦原序自稱「通家子」,故作偽者遂從此著眼,而結以「不肖奉先君遺命,因為纂棗」之語,於是「編日新書」為周氏新刻之書矣。原其用心所在,欲欺世牟利耳。然則作偽者,殆出於明末書坊之手,彰彰明甚。既知周氏之序非原序,則新增賀逢聖之序,亦必出於偽撰。序曰:

蒲陽陳吉藪先生集有編日新書,督學直指周公梓諸南畿。論其世以託不朽,謂先生篤行醇儒,博物君子也,微獨書之新美可喜已也。公且梓走一郵於余,謂余宜有言。記余在蒲陽時,吉藪以序委者三;因與余發明編日之指:老夫陳人,不能讀父書,耗數十年精力成為此書,其大指在以事繫日,有一日屬以一日事,書重記日,不重記事,即事無可紀述,亦必採之不廢,廢是日事,是廢是日日也。先生與余言若此;余寡昧,胡能贊一辭,則有感於季札之事焉。吳季札初使時,北過友人,友人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則其人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繫之冢樹而去。從者曰:劍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古之君子,心知其人之所好,即弗言也,尚將不忍倍焉;矧吉藪囑余者三,今日其忍欠先生一言?先生為養吾公令子,養吾先生有歸雲諸書,盛行海內,先生再以編日續之,千載而上,談遷向歆之業,不復專美前聞也。先生於是不朽矣。噫,先生所重者日,日始于師尹,積為卿士之月,又積為王之歲,蓋上下共此不息之健焉。南國故高皇帝豐芑地,高皇帝厲精圖治,日書未行事務,綴集御衣,若鶉結然,行則去之。當時學校之設,先務是急,頒賜經書子史,不難購與其所未備,其欲士皆知學用,以興道而美俗也,往恐弗及如此。主上壽考作人,俾公譽髦斯士,公日有孜孜,所為廣厲之路甚具,至服膺宗指,特揭羅文公竭才一言,才既竭而無不惜之陰,無不愛之日,可知也。公司命猶未匝歲,其八郡三州士,遂已化時雨而倬雲漢。讀此新書者,考俊民之用章,溯成人于無斁。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謂公趾美思兼可矣,不僅僅蒲陽陳氏書矣。

賜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江夏賀逢聖序

案賀逢聖明史卷二百六十四有傳,萬曆十五年丁亥(一五八七)生,四十四年殿試第二人,授翰林院編修,時年三十。徐養量刻日涉編在萬曆三十九年辛亥,據周師旦序稱「今吉藪年七十餘,而此編以傳」。是日涉編刻成之日,陳階尚健在,其時賀氏約為二十五歲。今此序首稱「先生集有編日新書,督學直指周公,梓諸南畿。」此為呼應周序之「纂棗」而言。又曰:「余在蒲陽時,吉藪以序委者三。」「有感於季札之事」,「吉藪囑余者三,今日其忍欠先生一言」,則明言作序之時陳氏已死。賀氏於萬曆四十四年以前,本傳稱其「舉於鄉,家貧就應城教諭」,其在應城之日,或與陳氏為忘年交,亦未可知;然以二十許之少年,直呼七十許老翁為吉藪,實不相稱也。且既出仕應城,豈有不知徐養量刻陳氏日涉編之行于世,而尚待陳氏死後之「忍欠一言」乎?賀氏本傳嘗記「湖廣建魏忠賢生祠,忠賢聞上梁文出逢聖手,大喜,即日詣逢聖;逢聖曰:誤借銜,陋習耳。」編日新書之作偽者,當亦以賀氏名高,又與陳氏同鄉里,乃借銜以重之,固明人之陋習耳。

綜上所述,知白輝補輯,名不符實。而編日新書,乃坊間偽作。繇是原刻之流傳,益見其珍貴矣。因述所見為之序。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秀水嚴一萍序

日涉編卷一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周化惟南甫

張崇烈抑之甫

弟陳坤順也甫仝閱

 正月〔一〕

正月建寅寅津也謂生物之津途也 【 合璧事類】

大簇寅之氣也正月建焉 【 周禮】

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 【 禮記】

孟春行夏令則風雨不時草木旱稿國乃有恐行秋令則民大疫疾風暴雨數至藜莠蓬蒿並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霜雪大摯首種不入 【 呂氏春秋】

為陬 【 爾雅】

為孟春孟陽孟陬上春初春開春發春獻春首春亦曰初歲開歲獻歲肇歲芳歲華歲首歲 【 梁元帝纂要】

端月 【 寶典】

唐朝新格以正月五月九月為三忌房玄齡等損益隋律亦存之以不行刑謂之斷屠月 【 載山堂肆考】

每月皆有弦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時俗重之以為節故曰節日 【 荊楚歲時記】

內庭妃嬪每至春時於禁中結伴擲金錢為戲蓋孤悶無所遣也

都人士女月半後乘車跨馬設供帳于園囿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 以上天寶遺事】

上元收燈後都人爭先出城探春 【 夢華錄】

山東風俗取五姓女十餘歲臥一榻覆之以衾以箕扇之良久如夢或欲剌文繡事筆硯理管絃俄頃乃寤謂之扇天卜以乞巧 【 續慱物志】

天水池邑人遊賞于此競於池中摸石祈嗣得石者生男得瓦者生女 【 重慶府志天水池在江津縣】

孟春公方風至浚井取新泉四時皆服之 【 淮南子】

愍帝建興二年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東行至五年是月又有三日並照虹蜺彌天日有重暈左右兩珥 【 占曰白虹兵氣也三日並出不過三旬諸侯爭為帝五行志】

日出有物著天白廣如一疋布長四丈餘西南行聲如雷一刻止名曰天狗 【 哀帝建平元年漢書天文志】

內杵三星是月對臼口則吉若偏與臼不相當則軍糧絕 【 內杵三星在人星旁主軍糧大象列星圖】

祠太乙于甘泉夜祠到明忽有星至祠壇上使童男七十人俱歌 【 漢武帝天官書】

流星出牽牛入紫微光燭地化為肉長三十步廣二十七步 【 愍帝建興二年晉書】

黑霧著人如墨五日乃止 【 建興二年後愍帝降劉曜晉書】

天氣昏曀狂風迅發竟日夜西北陰雲中如有火光長二丈餘闊數尺民時時見之 【 靖康二年宋史】

空中有物鬥而墜如羝羊 【 開皇十二年通考】

絳州夜聞天鼓將旦復鳴其聲如空中戰鬥者 【 順帝二十七年元史】

雨赤雪于京師 【 貞元一十一年五行志】

雨血忽聞燔柴煙氣既而黑霧四塞咫尺不辨腥穢逼人 【 元史】

雨土于京師 【 淳化三年占曰小人叛後李順盜據益州】

雨塵土 【 元祐七年占曰主民勞苦以上宋史】

雨草而葉相樛結大如彈丸 【 漢平帝元始元年與漢元帝永光年草同五行志】

雨草于宮中 【 宋明帝泰始四年南史】

雨豆于瀘中 【 紹興十六年宋史】

黃河是月水名凌解水 【 水衡記】

潤州江水赤數日 【 光啟元年通考】

混元廟中井湧氣成五色雲相映 【 混元廟在亳州玄宗開元二年唐書】

泰山萊蕪山南匈匈有數千人聲民視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深八尺為足立後有鳥數千集其旁 【 元鳳三年是時昌邑有枯社木臥復生又上林苑中大柳樹斷枯臥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樹葉成文字史纂左編】

夜多鬼鳥度人家 【 荊楚歲時記】

長安獲女魃長尺有二寸其狀怪異 【 永隆元年五行志】

簡州普通院毗廬佛像自動 【 乾德六年】

寶應縣民析薪中有天泰下趙四字 【 德祐二年】

解木五片皆有天下泰平字 【 泰平興國六年以上宋史五行志】

魏武帝在洛陽起建始殿伐濯龍樹血出又掘徙梨根傷亦血出帝是月崩 【 五行志】

鳳凰集京師赦天下 【 宣帝神爵二年】

鳳凰見京師 【 章帝元和二年自是年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鳳凰百三十九見郡國】

鳳凰集西苑 【 吳孫權寶鼎四年以上沈約符瑞志】

雌雞化為雄 【 則天永昌元年六帖】

晉武帝有二青龍見武庫井中帝觀之有喜色劉毅曰昔龍降夏庭卒為周禍尋按舊典無賀龍之禮帝從之 【 泰康五年晉書】

魏少帝有二青龍見軹縣井中又二黃龍見寧陵縣井中 【 甘露元年宋書符瑞志】

  詩

江南孟春天荇葉大如錢白雪裝梅樹青袍自葑田 【 鮑防作字子慎襄陽人天寶進士終工部尚書封東海公狀江南正月】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物生芽是今日遠天歸鴈拂雲飛近水遊魚迸水出 【 羅隱字昭諫錢塘新城人號江東先生】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街頭酒蕩醉易醒翁眼春愁消不得 【 白居易長安作】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林村野傍溪橋應緣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 【 戎昱】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探消息昨夜東風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 【 李白】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淥幽風生短絲 【 李賀】

一步寒郊一慘眉望春春色苦來遲東君未必私桃李只恐梅花謝有時

無賴年年逐酒徒今年不飲興何如醉鄉若有人名籍但願春風點檢疏 【 李覯閏正月偶書覯字泰伯】

力疾坐青曉時來悲早春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望鄉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 杜甫】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 杜甫】

先遣陽和報消息續教啼鳥說來由 【 白樂天】

水連芳草江南地煙隔寒梅嶺上春 【 林逋】

初陽弄色明高柳殘雪留寒伴落梅 【 劉原父】

  立春

立春火歿金囚水休木相大寒後十五日斗指艮為立春 【 立始建也春氣始至故謂之立玉衡】

斗柄東指而天下皆春 【 鶡冠子】

元魏黎季明曰招搖東指天下識其春 【 北史】

立春之日東風解凍 【 月令】

立春條風至 【 條達萬物之風】

青陽雲出房如積冰 【 以上易通卦驗】

農祥晨正 【 農祥房星也晨正謂晨見南方立春之日也出國語】

分至啟閉必書雲物 【 立春為啟立冬為閉出傳】

立春太史以先三日請于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齋立春之日親率公卿諸侯大夫以

迎春于東郊還乃賞公卿大夫于朝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 【 月令】

春官以青圭禮東方 【 立春為蒼帝之精故青圭以象春物之初生周禮】

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勾芒車旗服飾皆青歌青陽舞雲翹 【 東漢郊祀志】

立春之日立青幡 【 後漢禮儀志】

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郡國縣官下至令史皆服青幘 【 續漢書禮儀志】

太史立春日讀五時令服各隨其方色 【 晉書】

剡子對孔子曰少皞摯為鳥師而鳥名青鳥氏師啟者也 【 青鳥鶬鶊也以立春鳴立夏止出傳】

出土牛以示農耕之早晚 【 立春早則策牛人近前立春晚則人在後所以示人之早晚出六帖】

取宜陽金門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以候陽氣 【 玉泉記】

先立春七日敕獄吏決詞訟有罪當入無罪當出立春敕門無關鑰以迎春之精下弓載楯鼓示時聲動昆虫也 【 孝經鉤命訣】

令侍臣迎春內出彩花樹人賜一枝令學士賦詩宋之問云今年春色好應為剪刀催 【 唐景龍四年正月八日立春景龍文館記】

立春日郎官御史寺監長貳以上皆賜春幡勝以羅為之宰臣親王近臣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帶歸私第 【 夢華錄】

唐制立春賜三省官綵勝各有差 【 文昌雜錄】

宋孝宗以太上皇來年聖壽七十預於立春日詣德壽宮行慶壽禮 【 淳熙二年出合璧事類】

宋欽宗立春先一日京師太史局勾芒神流淚滴襟袖是年徽欽被虜 【 靖康元年竊憤錄】

太平興國二年立春日縣司以春牛呈知府就牛門外薦以香燈酒果其芒兒塑之頗精同判王洗馬晦伯慮有損闕移寘廳上知府程給事見之謂同判曰某雖不才忝為剌史且芒兒者耕墾之人不應上廳將來恐村夫輩或有不揆耳至甲午果有順賊之變 【 成都記】

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又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府前百姓皆賣小春牛 【 夢華錄】

立土牛六頭於國都郡縣外丑地以送寒氣 【 丑為牛後禮儀志】

立春前並造土牛耕夫犁具於大門之外是日黎明有司為壇以祭先農官吏各具綵仗環擊牛者三所以示勸耕之意 【 夢華錄】

士大夫家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或剪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東坡立春日亦簪幡勝諸子姪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勝耶 【 山堂肆考】

立春帖宜春字於門故王沂公皇帝閣立春帖子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年年金殿裏寶字帖宜春 【 荊楚歲時記】

立春日剪綵為燕以戴之故王沂公詩曰綵燕迎春入鬢飛輕寒未放縷金衣歐陽詩曰共喜釵頭燕已來鄭毅夫詩曰漢殿鬥簪雙綵燕併知春色上釵頭 【 合璧事類】

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饋遺 【 摭言】

立春日薦春餅生菜號春盤 【 四時寶鑑】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 杜詩春日春盤細生菜東坡詩青蒿黃韭簇春盤夢華錄】

立春日作五辛盤以黃柑釀酒謂之洞庭春色 【 蘇詩曰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荊楚記】

北朝婦人立春日進春書以青綌為幟刻龍像啣之或為蝦蟆 【 酉陽雜俎】

立春日北望有紫綠白雲者為三素飛雲三元君以是日詣天帝 【 東坡妃子閣門帖曰萬年枝上看春色三素雲中望玉宸歲時廣記】

太極真人常以立春日日中會真人于太極宮刻玉簡記仙名 【 登真隱訣】

   詩

昔聞海上有仙山煙鎖樓臺日月閑花下玉容常不老只應春色勝人間 【 溫成皇后初薨會立春進帖子是時歐陽脩王瑀同在翰苑以其虛閣故不進俄有旨令進王瑀遽口占一首歐公嘆其美麗】

鸞輅青旂殿閣寬祠官奠璧下春壇曉開魚鑰朝衣集綵勝飄揚百辟冠 【 立春日百僚皆賜幡勝周美成秦帖子】

仙家日月本長閒送臘迎春亦偶然翠管銀鉤傳故事金花綵勝作新年 【 東坡】

久狎漁樵作往還晚風宮殿夢催班鄰娃似與春爭道酥滴花枝綵剪幡 【 山谷】

東君珂珮響珊珊青馭多時下九關方信玉霄千萬里春風猶未到人間 【 王初立春作】

幸聞年欲至剪綵學芳辰綴綺能似景裁紅巧逼真花從篋裏發葉向手中春不與韶光競何名天上人 【 李嶠侍宴內出剪綵花應制】

猶殘一夜臘並見兩年春物以終為始人從故得新迎陽朝剪綵守歲夜傾銀恩賜隨嘉節無功秪自塵 【 王安石除夕立春】

新春與新歲時候不相先未肯欺殘臘何曾占舊年綴條花剪綵插戶柳生煙獨坐空山裏惟驚節物遷 【 梅堯臣元旦立春】

春日一盃酒便吟春日詩木梢寒未覺地脈暖先知鳥轉星沉後山分雪薄時寧無剪花手贈與最芳枝

玉燭傳嘉節陽和應此辰土牛呈歲稔綵燕表年新臘盡星回次寒餘月建寅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 【 曹松】

灰律向時應江春昨夜來細風光動柳殘雪不藏梅餘冷迷清管微和發凍醅閉門無客到樽酒為誰開 【 呂夷簡江南立春日】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 工部大曆元年立春日雲安作】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雪圃乍開紅葉甲綵幡新剪綠楊絲殷勤宜作為春曲題向花殘貼繡楣 【 韋莊】

閏曆先春破臘寒綵花金勝寵千官冰從太液池邊動柳向靈和殿裏看瑞氣因風飄禁仗暖暉依日上仙盤須知聖運隨生殖萬國年年共此懽 【 宋郊閏十二月望日立春禁中作】

餅如繭紙不可風菜如縹茸劣可縫韭芽捲黃苣舒紫蘆菔判冰寒脫齒臥沙壓玉割紅香部署五珍訪詩腸野人未見新曆日忽得春盤還太息新年五十柰老何霜鬢看鏡幾許多麴生嗔人不解事且為春盤作春醉 【 楊廷秀】

  雨水

立春後十五日斗指寅為雨水雨水中氣也言雪散為水也 【 玉衡】

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水 【 七修類稿】

漢初雨水為二月節前漢之末以雨水為正月中 【 曆書沿革】

雨水日黃陽雲出亢 【 易通卦驗】

雨水日獺祭魚 【 雨水後五日候鴈北又後五日草木萌動月令】

雨水日獺不祭魚國多寇賊 【 周書時訓】

 正月〔二〕

  一日

夏建寅以正月朔為歲首

三朝 【 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云三朝漢孔光傳注】

三元 【 歲之元日之元時之元六帖】

三朔 【 正月上日注朔日也夏以平明為朔殿以雞鳴為朔周以夜半為朔故云三朔合璧事類】

三微 【 陽氣始施黃泉萬物始動微而未著纂記淵海】

履端于始舉正于中 【 春秋】

漢魏占候元旦決八風風從東南來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豆成北方中歲東北為上歲東方大水東南疾疫 【 天文志】

群臣慶賀始于漢高祖 【 杜氏通典】

朝賀三公奉璧上殿嚮御坐北面太常使贊曰皇帝為君興三公伏皇帝坐乃前進璧 【 漢雜事】

高宗以太后八十詣慈寧宮行慶壽禮百官稱賀 【 紹興二十九年】

仁宗率百官上皇太后壽于會慶殿秘閣校理范仲淹奏與百官同列損主威 【 天聖七年以上宋史】

元會設白獸尊于闕庭 【 上設白獸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尊飲酒按禮白獸尊乃杜舉遺也示無忌憚也晉禮志】

百官朝賀畢虎賁當陛下呵置于地曰此天子弓誰敢干越朱穆乃呵之曰天子弓當載之盾首之上乃敢置地大不敬即收虎賁付獄治罪莫不肅然 【 朱穆拜尚書張璠漢記】

正旦雪江夏至義公以衣承雪作六出花以為瑞孝武帝大悅 【 大明五年沈約宋書】

盧鈞帝饗含元殿鈞年八十升降如儀 【 六帖】

岑文本除秘書郎元日奏籍田三元頌文致華贍 【 事文類聚】

戴憑朝會百僚畢集帝令群臣能說經史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餘席京師語曰解經不窮戴侍中 【 憑字次仲為侍中東觀漢記】

陳翔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翔奏冀恃貴不敬請收治罪時人奇之 【 翔拜侍御史後漢書】

宰相禮絕班行百官已集而宰相方至珂傘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 【 國史】

西南夷獻樂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馬牛頭時元會作之于庭安帝與群臣觀大奇之惟陳禪獨離席曰王之庭不宜作夷狄伎 【 永寧元年】

成武丁大會以酒沃庭中有司問其故對曰臨武縣失火以酒救之遣驗果然 【 以上桂陽列仙傳】

陶公鎮荊州時以鋸木屑悉藏之人咸不解其意後正會值積雪會日如晴廳事前雪地甚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無所妨 【 世說】

庾亮正旦大會州府人士河南褚裒問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覓之裒歷觀遂指嘉謂亮曰將無是邪亮笑曰不喜裒之得嘉喜嘉為裒之所得 【 晉書】

張華為兗州剌史獄有繫囚元旦給假五日展謁親墓曰期盡當還囚果應期而至 【 北齊書】

李膺坐黨事與杜密荀翊同繫獄時元旦翊引杯曰正朝從小起膺謂翊曰死者人情所惡今子無懼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誰恨膺乃嘆曰漢其亡矣善人天地之紀而多害之何以存國 【 李膺家錄】

詔除是日殺雞與雀 【 漢成帝萬歲曆】

堯時有祗支國來獻重明之鳥狀如雞能捕猛獸是日或刻木鑄金為此鳥狀置于門戶鬼退今日畫雞是其遺像 【 拾遺記】

邯鄲之民以是日獻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欲放之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而欲生之不若禁民弗捕簡子曰善 【 列子】

滎陽有眢井沛公避項羽于井中時雙鳩集其上羽曰井有人鳩不集遂免難故漢元旦放鳩 【 眢音鴛三齊略】

治中盧耽少學仙術解飛騰嘗赴元會至晚不及朝列化為白鵠至閣前徘徊欲下威儀以帚擲之得雙履耽驚還就列左右莫不駭異剌史步騭以狀列聞誅之 【 南康記】

黃帝時有神荼鬱壘兄弟二人能執鬼于度朔山桃樹下簡閱百鬼之無道者縳以葦索執以飼虎帝乃立桃板于門畫二人像以禦鬼謂之仙木 【 風俗通】

梁武帝賜群臣卻鬼丸 【 海錄碎事】

劉謂者以元日至市見一書生入市眾鬼悉避劉謂謂書生曰子有何術以至于此書生曰我本無術出之日家師以一丸藥絳囊褁之令以繫臂防惡氣耳於是劉就書生借此藥至所見鬼處諸鬼悉走所以世俗行之 【 天中記】

鍾離真人降廬山度呂洞賓成仙 【 事文類聚】

有胡僧正旦行乞王勣覺僧神彩邀入其家胡僧謂勣曰君有寶鏡可得見耶勣曰何以知之僧曰檀越宅上每日有碧光此寶鏡氣也勣以鏡出之僧跪捧謂勣曰此鏡有數種靈相若以金煙薰之玉水洗之復以金膏珠粉拭之照見臟肺行之果驗而胡僧不見 【 大業九年異聞集】

過臘一日謂之小歲進椒柏酒服之身輕 【 崔寔月令】

飲酒茹蔥以通五臟 【 莊子】

噉雞子五辛菜人各吞生雞子一枚謂之練形五辛菜以助發五臟之氣 【 風土記】

食膠牙餳取膠固之義 【 歲時記】

取五木煮湯以浴令人至老鬚髮不白道家謂青木香為五香亦云五木 【 山堂肆考】

洛陽人家造絲鵝蠟燕粉荔枝 【 金門歲節記】

新羅國俗以是日拜日月神 【 唐書】

   詩

器乏雕梁器材非搆廈材但將千載葉常奉萬年杯 【 趙彥昭是日因賜柏葉應制】

勁節凌冬勁芳心待歲芳偏令人益壽非止麝含香 【 李又同前題】

綠葉迎春綠寒枝歷歲寒願持柏葉壽永奉萬年歡 【 武平一同前題】

正朝辟惡酒新年長命盃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 【 庾信】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條香燭照星河今朝始見金吾貴車馬縱橫避玉珂 【 釋靈徹】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王介甫】

元日年年見天涯意故長詩章示宗武春色酌瞿塘白髮又新歲黃柑非故鄉弟兄團拜處歸去願成行 【 王十朋字龜齡永嘉人】

慚愧雲臺客飄零雪滿氈不圖朱鳥影猶見白蛇年宮殿荒煙隔門庭宿草連乾坤自春色回首一潛然 【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

五年元日只流離楚客今年事事非後飲屠蘇驚已老長乘舴艋竟安歸攜家作客真無策學道刳心卻自違汀草岸花知節序一身千恨獨霑衣 【 陳與義字去非】

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 【 劉夢得】 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 【 白樂天】 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 【 又白樂天】 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 【 顧況】 自知年幾偏應少先把屠蘇不讓春 【 裴夷直】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 成文幹】 但把窮愁慱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 東坡以上其義同蓋月令正旦進酒次第當從小起以年少者出容齋直筆】

  二日

晉高祖夜初北方有赤氣西至戊亥地東北至丑地南北闊三丈狀如火光赤氣內見紫微宮及北斗諸星 【 天福二年文獻通考】

唐文宗暴卒宰相李玨知樞密劉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監國兩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矯詔迎穎王 【 開成五年正月二日文宗暴卒是夜迎穎王即武宗陳王成美為皇太子出舊唐書】

高陽王雍是日以靈太后臨朝太上秦公喪制未畢欲罷百戲絲竹之樂清河王懌以為萬國慶集天子臨享宜應備設太后問侍中崔光光從雍所執 【 熙平二年魏書】

秦阿房宮賜群臣橘 【 太平御覽】

瀘南獻嘉禾九穗 【 宋高宗紹興十五年正月二日出會要】

唐長安風俗從是日起飲酒相邀號為傳坐 【 秦中歲時記】

劉備生 【 桃園記】

寶勝佛生 【 佛書】

新平民以大牢祀符堅 【 苻堅為姚萇殺于新平佛寺中後寺主摩訶蘭常夢堅曰可為吾作宮既而寺左右民家死疫相繼巫者常見堅怒曰不吾宮將盡殺新平民因共改寺為廟遂無災疾每年正月二日民競祀以大牢漢魏叢書】

   詩

春來饒夢慵朝起不看千官擁畫樓卻看閑行是忙事數人同傍曲江頭 【 上御丹鳳樓赦天下元禎與李公垂庾順之閑行曲江不及盛觀永貞二年正月二日】

  三日

天書降真宗以為天慶節 【 祥符元年正月三日降出合璧事類】

宋英宗天聖十年生于宣平坊赤光滿室或見黃龍游光中後宰臣請以生日為壽聖節詔曰赤制告圖肇承題序青煒動陸俯協誕期卿等緣華封之素祝建壽聖之嘉名至治平元年是日親王樞密以下詣垂拱殿宰臣百官以下及契丹使詣紫宸殿上壽 【 英宗濮王允讓子也初濮王夢兩龍與日並墮以衣承之復戲于空中其一龍視王曰吾非王所能有後仁宗立為皇子天中記】

宋仁宗宴群臣及契丹使並於鍚慶院 【 治平三年正月三日出會要】

郝大通真人生 【 大通字太古號廣陵寧海人世為宦族郝朝列之從弟少孤事母甚孝嘗夢神人示以周易秘義於是深契陰陽律曆卜筮之術世宗七年祖師至寧海見資稟高古所習不凡遂以背坐之機感動之大通領悟從祖師來法祖師乃以敝衲去其袖畀之曰勿患無袖汝當自成蓋傳法之意也後仙蛻于先天觀史纂左編】

萬神皆會 【 三元延壽書】

太白降現 【 道經】

買箕四枚懸堂上四壁令人治生大得治田蚕萬倍錢財自入 【 雜五行書】

   詩

陽春已三日會友聞昨夜可愛剡溪僧獨尋陶景舍 【 戴叔倫是日荅處上人宿玉芝觀見寄】

三日春風已有情拂人頭面稍憐輕殷勤為報長安柳莫惜枝條動軟聲 【 元禎是日詠春風憑楊員外寄長安柳】

野外堂依竹籬邊水向城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藥許鄰人斸書從稚子擎白頭趨幕府深覺負平生 【 杜工部是日歸浣花溪簡院內諸公】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橋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 白樂天是日閑行黃鸝坊也烏鵲橋也】

  四日

宋太祖即位是日差官告天地社稷祝文曰維大宋建隆元年歲次庚申正月辛丑朔四日遣官敢昭告于旻天上帝天命不常維德是輔神器大寶猥集眇躬欽眷命而不遑勵小心而昭事云云 【 文獻通考】

胡騎將至京城是日李綱以邊事求見宰執奏事未退綱語知閤門事朱孝莊曰有急切公事欲與宰臣廷辯孝莊曰舊例未有宰執未退而從官求對者綱曰此何時而用例耶孝莊即具奏詔引綱立于執政之末時宰執議欲奉鑾輿出狩襄鄧綱請固守上曰誰可將者綱曰願以死報第人微官卑恐難鎮服士卒 【 宋欽宗靖康元年容齋四筆】

東坡離泗州考騾馱驛試筆云正月四日離泗州 【 宋神宗元豐七年先十二月至泗州時東坡年五十長公外紀】

王(上一吉下二吉)號重陽子奄然而逝弟子馬鈺乞遺言重陽子口占曰地肺重陽子呼為王害風來時長日月去後任西東作伴雲和水為鄰虛與空一霝真性在不與眾心同言訖而蛻 【 重陽子少撿來時人目曰害風蓋關中謂狂者為害風其仙蛻大定十年正月四日史纂左編】

開基節玉晨大道君登玉霄宮四盻天下 【 翰墨大全】

  五日

宋理宗誕辰為天基節 【 宋史】

天氣澄和風物閑美陶淵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 【 辛丑年淵明集】

鄧正真人飛昇 【 翰墨大全】

仙女何許陳三姓相約入山修真大中元年是日雷雨作仙樂隱隱雲霧中遙見三女忽莫知所在馬蹄鞋蹟留山上人異之 【 楚通志】

仙姑孫氏生 【 孫氏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母夢七鶴毰毸舞于家庭一鶴入懷覺而有娠史纂左編】

大慈佛生 【 佛書】

   詩

大明御宇臨萬方 【 中宗】 顧慚內政翊陶唐 【 韋皇后】 鸞鳴鳳舞向平陽 【 長寧公主】 秦樓楚館沐恩光 【 安樂公主】 無心為子輒求郎 【 太平公主】 雄才七步謝陳王 【 溫王重茂】 當熊讓輦愧前芳 【 上官昭容】 再司銓管恩何忘 【 崔湜】 文江學海思濟航 【 鄭愔】 萬邦考績臣所詳 【 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腸 【 閻朝隱】 權豪屏跡肅雪霜 【 竇從一】 鑄鼎開嶽造明堂 【 宗普卿】 玉醴由來獻壽觴 【 唐景龍四年正月五日中宗移仗蓬萊宮御大明殿會吐蕃騎馬之戰因重為柏梁体聯句一首柏梁之作君與臣下而已未聞后與公主可與嗚呼此中宗所以點籌于后七修類考】

  六日

宋太宗幸景龍門外水磑帝臨水而坐召從臣觀之因謂曰此水出于山源清澄甘潔近河之地水味皆甘豈河潤所及乎宋琪等曰亦猶人性善惡染習致然帝曰卿言是也 【 宋史】

元人張孟兼生于戊寅正月六日以曆推之是月九日始入春則中氣猶居丁丑年之冬大父因以丁命名字曰孟兼兼者何謂臨二歲之中 【 宋學士集】

石國以王父母燒餘之骨金甕盛置床上巡遶而行散以花香雜果王率臣下設祭焉禮終王與夫人出就別帳臣下以次列坐享宴而罷 【 石國居于藥殺水都城方十餘里其王姓石名涅北史夷傳】

斷岸禪師詣法塔西指空地曰更好立箇無縫塔其晚與一禪者談笑至夜分乃曰老僧明日天台去禪者曰某隨師去師曰你走馬也趕我不及跏趺而化 【 斷岸禪師俗姓楊氏生于宋理宗景定癸亥年化之日白晝晦暝雷砰雨射葬之日雪花繽紛林木縞素史纂左編】

江州武平南安白花岩定光佛生 【 佛書】

   詩

雪消山水見精神滿眼東風送早春明日杏園應爛熳便須期約看花人 【 曾鞏字子固是日雪霽作】

踏磧逢危馬臨江想臥龍江山供指顧樽俎奉從容峽水淺還漲巫雲淡復濃天教我輩合莫惜罄金鍾 【 王十朋是日踏磧作】

  七日

為靈晨 【 山堂肆考】

唐中宗景隆三年御清輝閣令學士賦詩四年又是日宴大明殿賜王公以下綵勝 【 文館記】

唐高宗幸洛陽 【 咸亨二年正月七日出會要】

宋王登望仙樓會群臣父老集于城下令皆飲一爵文武千人拜賀上壽 【 山堂肆考】

晉安王子勛是日即位于尋陽城其日有鳩集殿中鴞集幰上 【 鄧琬字元琬為晉安王子勛長史宋廢帝無道遣使齎藥賜子勛死琬曰身南土寒士蒙先帝殊恩以愛子見託欲廢昏立明後子勛以是日即位宋書】

鄭公請見太宗勞之曰今日卿至可謂人日 【 唐劉餗傳記】

宋太宗親試呂蒙正以下並賜及第 【 太平興國二年事物紀原】

魏孝靜帝以人日豋雲龍門崔贍與其父(惶去皇改夌)俱侍宴為詩詔問邢邵等曰今贍此詩何如其父咸曰(惶去皇改夌)慱雅弘麗贍氣調清新並詩人之冠冕宴罷咸嗟賞之云今日之宴併為崔贍父子 【 北史】

魏東平王豋壽張縣安仁山銘曰正月七日厥日惟人策我艮駟陟彼安仁 【 郭緣生述征記】

晉李充豋剡西寺賦詩曰命駕升西山寓目眺原疇 【 合璧事類】

薛道衡字玄卿嘗聘陳人日思歸詩曰入春纔七日離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誰謂此虜解作詩及云人歸落鴈後思發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無虛士 【 山堂肆考】

採七種菜作羹戴叔倫詩獨獻菜羹憐應節遍傳金勝喜逢人又東坡詩小雨暗人日春愁連上元水生挑菜渚煙濕落梅村 【 歲時記】

壽陽公主臥含章閣簷下梅花落額後人效為梅花粧 【 宋書】

蜀嘉定金燈山有淵郡守於此修油卜故事以油灑水上觀其紋以驗豐歉 【 圖經】

蜀萬州風俗士女渡江南娥眉磧上作雞子卜唱竹枝歌 【 寰宇記】

蜀夔州風俗重諸葛武侯以是日傾城出遊八陣磧上謂之踏磧婦人恰小石之可穿者貫以綵索繫于釵上以為一歲之祥帥府亦宴于磧上 【 夔州府志】

蜀有樂山在渠縣北每歲邑人將鼓笛酒食豋此娛樂以祈蠶事 【 順慶府志】

唐末楊大虛先生得道于蟆頤山龍洞眉州士女人日出東郊渡玻璃江遊蟆順山 【 山堂肆考】

龜茲國元日鬥羊馬駝至是日觀勝負以占休咎 【 酉陽雜俎】

多鬼車鳥家家槌門打戶滅燈燭禳之 【 荊楚歲時記】

煎餅謂之薰天食于庭中 【 述征記】

男吞赤豆七顆女吞二七顆竟年無病 【 雜五行書】

三會日宜修延神齋吉 【 靈寶】

張道陵字輔漢老君駕龍輿命乘白鶴同往成都 【 桓帝永壽元年列仙傳】

   詩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 杜甫】

人日傷心極天時觸目新殘梅詩興晚細草夢魂春 【 唐庚】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從今克巳應猶及願與梅花俱自新 【 人日立春盧仝】

驛騎歸時驄馬蹄蓮花府映若邪溪帝城人日風光早不惜離堂醉似泥 【 權德輿是日送房侍御歸越】

勝日豋臨雲葉起芳風搖動雪花飛呈輝幸得承金鏡颺影還持奉玉衣 【 劉憲】

自怪扶持七十身歸來又見故鄉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 司空圖】

三陽遍勝節七日最靈辰行慶傳芳蟻升高綴綵人階前蓂候月樓上雪驚春今日啣天造還疑上漢津 【 李嶠遇雪應制】

窈窕神仙閣參差雲漢間九重中禁啟七日早春寒太液天為水蓬萊雪作山今朝上林樹無處不堪攀 【 宗楚客同前題】

鳳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風光倍覺饒桂吐半輪迎此夜蓂開七葉應今朝魚猜水凍行猶澀鶯喜春熙弄欲嬌愧奉豋高搖綵翰欣承御氣上丹霄 【 大明宮恩賜綵縷應制李嶠】

縷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 【 李商隱即事】

  八日

月八日成光 【 月三日成魄後漢天文志】

吳下田家以是日夜立一竿于平地月初出有影即量之據其長短移于水面就橋柱畫痕記之梅雨水漲必到所記之處 【 此古之遺法禮立圭以測日景立表以量月采日圭之法具于周禮月表世罕知漢書李尋傳月者眾陰之表消息見 百里為器千里立表王僧虔詩所謂月表望青丘是也丹鉛續錄】

陳王府參軍田同秀是日上言玄元黃帝降見于丹鳳門之通衢告賜靈符在尹喜之故宅 【 上遣使就函谷故關尹喜臺西發得之乃置玄元廟天寶元年玄宗本紀】

皇太后誕辰宋真宗以為長寧節 【 乾興元年玉海】

唐景龍四年立春內出綵花賜近臣令學士賦詩武平一應制有詩中宗即日手敕批云平一年雖最少文甚警新更賜花一枝以彰其美所賜學士花並令插在頭上後所賜者平一左右交插因舞蹈拜謝時崔日用乘酣飲欲奪平一所賜花上於簾下見之謂平一曰日用何為奪卿花上及侍臣大笑因更賜酒一杯當時嘆美 【 景龍文館記】

新進士呂蒙正等宴于開寶寺賜御製詩以寵之敕下之日醵錢于曲江為聞喜之飲 【 宋太宗興國二年後賜宴賜詩皆自蒙正始事物紀原】

宋戚舜臣葬 【 舜臣卒于官自主簿凡十一遷官至尚書虞部郎中皇祐六年正月八日葬曾鞏作墓銘出文鑑】

   詩

鑾輅青旂下帝臺東郊上苑望春來黃鶯未解林間囀紅蕊先從殿裏開畫閣條風初變柳銀塘曲水半含苔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觴畏景催 【 景龍四年是日立春武平一應制唐中宗批云紅蕊先開黃鶯未囀循環吟咀賞嘆兼懷更賜花一枝景龍文館記】

今年春色好應為剪刀催 【 宋之問是日立春應制亦景龍四年山堂肆考】

  九日

玄宗遣左右相巳下祖別賀知章於長樂坡上賦詩贈之 【 開元二十九年玉海】

黃山谷賦詩贈別祖元師詩中有孤臣蒙恩巳三命之句 【 師和義人能用五行書察人休祥性尤嗜琴山谷自三榮追至瀘州餞之則師非一浮屠氏而巳建中靖國辛巳年正月九日贈別宋濂集】

靈祐禪師盥漱怡然而寂壽八十三謚大圓禪師 【 靈祐潭州溈山僧年十五出家遊江西參百丈丈一見許之丈曰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之曰無火丈躬起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箇(上漸下耳)師由是發悟居湖南為山敷揚宗教四十餘年唐宣帝大中七年正月九日告寂楚禪宗志】

南斗下降

五通仙誕 【 以上翰墨大全】

   詩

武夷深處有台仙岳降元霄六日前早挾雄文偕漢吏晚將奇策對堯天 【 事文類聚】

眾人事紛擾志士獨悄悄何異琵琶絃常遭腰鼓鬧三盃忘萬慮醒後還皎皎有如轆轤索已脫重縈繞家人自約飭始慕陳婦孝可憐原巨先放蕩今誰吊平生嗜羊炙識味肯輕飽烹蛇啖蛙蛤頗訝能稍稍憂來自不寐起視天漢渺闌干玉繩低耿耿太白曉 【 東坡是日有美堂飲醉歸五鼓方醒起閱文書得鮮于子駿所寄】

 十日

浹日 【 從甲至甲為浹日几十日周禮】

唐玄宗制獻歲之吉迎氣方始敬順天時無違月令所由長吏可舉舊章 【 開元十一年通考】

唐高宗是日以太子初立欲大會群臣命婦合宴宣政殿太常慱士袁利正上疏曰前殿正寢非命婦宴會倡優進御之所帝從之改向麟德殿 【 永隆二年玉海】

宋真宗賜新及第進士胡旦已下綠袍靴笏自是以為定制 【 太平興國二年正月十日出會要】

楊國忠選監牧小兒于苑中教習請劍南舊將李福德劉光庭為教練使 【 天寶十五載蜀記】

   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遙持一尊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 紹聖二年是日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道士常於庵前見足跡長二尺許】

一杯羅浮春遠餉採薇客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庵中人空非本無跡 【 東坡是日讀韋蘇州寄道士詩乃以酒一壺依韻作詩寄道士】

  十一日

唐德宗詔曰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漢宗上巳晉紀重陽或說禳除雖囚舊俗與眾宴樂誠洽當時朕以春方發生候維仲月勾萌畢達天地同和俾其昭蘇宜均暢茂自今以後二月一日為中和節 【 貞元五年正月十二日詔事物紀原】

宋孝宗賜左相虞允文養生論右相梁克家長笛賦又賜克家御草古柏行一軸 【 乾道七年玉海】

西川孟昶以是日降 【 昶每歲除日命翰林為詞題桃符正旦置寢門左右末年學士辛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賀長春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王師即命呂餘慶知成都府而長春乃宋太祖誕辰節也信數蓋前定通考】

粘罕遣使入城請欽宗車駕詣軍前議事 【 宋靖康二年正月十一出七修類稿】

金真祖師謂馬鈺曰從我歸去 【 馬鈺字玄寶號丹陽子金真祖師命馬鈺鎖其庵時隆冬風雪四入而庵之所有惟筆硯枕席布衾草履而已然神形沖暢如在春風和氣中謂至人有寒谷回春之妙正月十一日鎖啟師謂馬鈺曰從我歸去居崑崙煙霞洞史纂左編】

   詩

偏得朝陽借力催千金一跨過溪來曾坑貢後春猶早海上先嘗第一杯 【 曾鞏閏正月是日呂殿丞寄新茶】

錦袍周衛一番新警蹕朝嚴下紫宸俗眼望來猶眩日天顏回處自生春行齊鵷鷺當隨仗步穩驊騮不起塵歸路青雲喧鼓吹樂遊從此屬都人 【 曾鞏是日迎駕呈諸同舍】

 十二日

浹辰之間 【 左傳】

封四瀆之號河為靈源公濟為清源公江為廣源公淮為長源公 【 天寶六載唐會要亦出事物紀原】

唐睿宗崩 【 葬橋陵奉先縣界出通考】

宋哲宗崩 【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宋史禮志】

賜新及第進士呂蒙正以下綠袍靴笏御前釋褐 【 太平興國二年宋朝會要】

宋理宗淳祐三年趙京兆請預放元宵自是日起諸巷陌橋道皆編竹為張燈之計 【 先徽宗宣和六年元宵有謔詞未句云柰吾皇不待元宵景色來到恐後月陰晴未保及理宗淳祐三年張燈臣僚劄子引此詞未二句為次年五月五日金人寇之讖清夜錄】

岳州自元獻歲鄰里以飲食相慶至是日罷謂其日為雲開節 【 岳陽風土記】

   詩

自撥床頭一甕雲幽人先巳醉奇芬天門冬熟新年喜麴米春香並舍聞菜圃漸疏雲漠漠竹扉斜掩雨紛紛擁裘睡覺知何處吹面東風散纈紋

載酒無人過子雲年來家醞有奇芬醉鄉杳杳誰同夢睡息齁齁得自聞 【 齁齁鼻息也】 口業向時猶小小眼花因酒尚紛紛點燈更試淮南語汎溢東風有縠紋 【 是日天門冬酒熟東坡自漉之且漉且嘗遂以大醉作詩二首淮南子云東風至而酒汎溢許慎注云酒汎清酒也】

  十三日

唐太宗大蒐於昆明池 【 貞觀五年正月十三日大蒐於昆明池夷落君長從官群臣出會要】

唐敬宗即位 【 長慶四年正月十三按穆宗聖子三人敬宗文宗武宗皆有天下詳求正史光有比倫卓異記】

後唐潞王生為千春節 【 晉紀】

宋神宗欽聖憲肅皇后向氏崩 【 建中靖國元年】

宋太祖是夜燃燈罷內前排場戲樂因昭憲皇太后喪制 【 建隆二年以上宋史】

張乖崖帥蜀是夜燈謂之掛搭燈 【 翰墨大全】

慕容晃征郭遠海結冰淩 【 慕容晃上言曰正月十三日臣躬征郭遠假陛下天地之威將士竭命精誠感格海為結冰淩行海中三百餘里臣及諸老言自立國以來無海水冰凍之歲風俗通曰積冰曰淩冰杜曰凍王隱晉書亦出山堂肆考】

孟昶遣使奉表來降 【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全斌克劍州殺蜀軍萬餘人正月十三日師次魏城孟昶遣使奉表來降出左編】

蘇東坡錄盧仝杜子美詩遣懣 【 元符二年是時久旱無雨陰翳未快時東坡在儋州年六十四長公外紀】

莫月鼎化于弟子王繼華家瞑目而坐繼華問身後事月鼎搖手曰候五事備可也夜將半風雲雷電雨交作月鼎索筆書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陰晴圓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虛空透徹書畢泊然而逝顏面如丹 【 莫月鼎湖州月河溪人宋理宗寶祐戊午年大旱月鼎按劍呼雷神役之天地晦冥大雨後見元世祖于灤京內殿時爽霽世祖曰可聞雷否月鼎取胡桃擲地雷應聲而發雷撼殿庭史纂左編】

三元集聖之晨 【 翰墨大全】

   詩

南山春雪未全消路並浮梁步石橋深綠漸歸高柳葉淺紅初上小梅梢峭寒寺院鍾聲起昏暮人家燭影搖一夜東風吹酒醒夢回花月是元宵 【 韓仲正嘉定十四年是日作】

去年今日遁崖山望見龍舟咫尺間海上樓臺俄已變河陽車馬不須還可憐羝乳煙橫塞空想鵑啼月掩關世上流光忽如此東風吹雪鬢毛班 【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是日作】

  十四日

明皇是夜幸上陽宮新番一曲有李摹於天津橋上翫月聞宮中奏曲愛其聲以爪畫譜記之 【 翌夕明皇潛遊忽聞酒樓上有笛奏前夕所番曲捕笛者詰之李摹長安少年也合璧事類】

玄宗取十四日至十六日開坊市門燃燈永以為式 【 舊唐書】

宋仁宗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曰朕非好遊觀與民同樂耳 【 翌日蔡君謨獻詩云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宸遊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開和氣閣春陰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餘年惠愛深東齋錄】

道士王郎昇仙陶隱居為誌銘云紱冕豈榮隨璜非寶萬里求真緘茲內抱 【 王郎字法明太原人入茅山師陶隱居梁武帝大通二年正月十四日昇仙出太霄經】

徑山大慧宗杲禪師謂眾僧曰上堂正月十四十五雙徑推鑼打鼓要識祖意西來看取村歌社舞 【 史纂左編】

李旦暴病卒 【 旦元嘉三年正月十四卒七日而蘇云有一人持幡至床頭稱府君呼喚即隨去見一宮闕閑深上有三十人單衣列坐又有一人披袍隱凡左右百餘視旦而語坐人曰當示以諸獄旦聞言舉頭四視乃地獄中見群罪人呻吟號呼久之有一人稱府君放旦歸內有一罪人寄語家人云生前犯罪作福可免旦初不知罪人姓名旦蘇後以姓名通于家姓名不爽後旦悟報應之說作八關齋旦字世則廣陵人出冥報記】

  十五日

文帝嘗與近臣豋高元冑為右衛大將軍是日召之謂曰公與外人豋高未若就朕極懽 【 隋書】

韋安石京兆萬年人中宗是夜幸其第賜賚不可勝數 【 安石應明經舉為戶部尚書復為侍中監修國史周大司空鄖國公孝寬曾孫也舊唐書】

禰衡被魏武帝謫為鼓吏是日試鼓援桴作漁陽槮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 【 世說】

韋堅字子全是夜皇甫惟明與堅宴集李林甫奏堅外戚與邊將私且謀立太子 【 林甫使楊謹矜楊國忠等文致其獄帝惑之貶堅縉雲太守惟明播州太守藉其家堅諸弟訴杜六帖】

天寶十載楊氏五宅夜遊與廣寧公主騎從爭西市門楊氏奴揮鞭誤及公主衣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扶公主入奏上令決殺楊家奴一人昌裔停官不許朝謁 【 楊家從此轉橫京師長吏側日故當時謠曰男不封侯女作妃君音女卻是門楣太真外傳】

宋太宗御樓觀燈時李文正公昉以司空致仕於家上以安輿召至賜坐敷對明爽精力康勁上親酌御樽飲之選殽核之精者賜焉謂近侍曰昉可謂善人君子事朕兩入中書未嘗有傷人害物事宜有今日所享因賜詩焉 【 至道元年山堂肆考】

太宗御乾元門樓觀燈賜宴見京師繁盛嘆美之呂蒙正避席曰乘輿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死者甚眾願陛下親近以及遠帝變色不言蒙正侃然後位同列多其伉直 【 至道二年綱目】

隋柳彧見都邑百姓每至是日作角觝戲上奏曰京邑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帶獸面男為女服竭資破產競此一時請並禁斷上可其奏 【 北史】

漢家祀太乙昏時祀到明 【 史記】

吳縣張成見美婦立宅東南角舉手召成曰此地是君蠶室我地神也宜作白粥泛膏祀我令蠶百倍 【 顥異錄】

蕭餘之日於宣陽里酒盤下得一物如人眼睛其體類美石光影射人置掌中遊間處輒光明三尺許後因雨飛去 【 六帖】

都城上元造麵璽以官位高下帖之璽中探之 【 開元遺事】

洛陽人家是夜以影燈多者為勝其相勝之辭曰千影萬影又各家造芋郎君食之宜男女又各送雞肉酒用大木缾貯之干親知門前留地而去 【 影燈記】

祭門先以楊柳枝插門隨楊柳枝所指仍以酒脯飲食及豆粥祭之 【 荊楚歲時記】

作膏以祠門戶 【 玉燭寶典】

韓國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上元夜燃之百里皆見光奪月色

楊國忠子弟各有千炬紅燭圍于左右時人曰千炬燭圍 【 以上開元遺事】

上元夜登樓貴戚例有黃柑相遺謂之傳柑 【 明皇雜錄】

唐中宗夜與后微服過市縱宮女出遊皆淫奔不還 【 六帖】

玄宗於長春殿張臨光宴金鳧燈又於殿中撒出閩中紅錦荔枝令宮人拾之 【 影燈記】

浙人趙嘏有美妾是夜浙帥見之掩為已有 【 嘏明年登第遺以詩浙帥不自安歸之嘏方出關次橫水驛相遇抱嘏痛哭卒遂葬橫水青瑣集】

有蒼頭鬻半照徐德言出半照合之 【 陳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樂昌公主也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照鏡人執其半約曰鬻此必以正月望日及陳亡其妻入楊越公家德言流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市果有蒼頭鬻半照者德言引至其居出半照合之具言其故越公知之還其妻青瑣集】

唐玄宗觀燈于上陽宮結綵樓三十餘間高百尺珠玉翠寶列其間以燈為龍鳳麒麟狀玄宗召葉法善觀于樓下善曰燈固盛矣西涼府今夕之燈亦不亞此上曰可得一往乎令上閉目勿開如其言閉目距躍已在雲霄俄而至善曰可以觀矣果燈影輝煌士女車馬駢集上稱其盛以鐵如意質酒共飲畢復令閉目騰空頃在綵樓下歌舞未竟翌日命中使如涼州求鐵如意果得還為驗 【 開元初集異記】

玄宗謂葉天師曰今夕何處最麗對曰廣陵帝曰何術以觀之師曰可俄而虹橋起殿前板閣架虛欄楯若畫帝步而上太真高力士及樂官數人從行步步漸高頃到廣陵寺觀陳設之盛燈火之光照灼基殿士女鮮麗皆仰面曰仙人現于五色雲中帝大悅敕伶官奏霓裳羽衣一曲後數日廣陵果奏云 【 開元十八年幽怪錄】

張天師名道陵字輔漢生于天目山 【 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至桓帝永壽元年於靈峰白日上昇出集仙錄】

王玄甫學道于赤城霍山晉穆帝永和元年是日玉帝遣羽車迎之玄甫乘雲駕龍白日昇天為中嶽真人 【 徐州志】

仙人尹思字小龍晉元康五年是夜坐屋中遣兒視月中有異物否兒曰今年當大水中有一人披簑思自視之曰將有亂卒至兒曰何以知之曰月中人帶甲仗矛當大亂後如其言 【 神仙傳】

摩喝陀國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 【 西域記】

上元九氣大官詣天闕進呈世人罪福之籍 【 山堂】

   詩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 崔液】

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遊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 白居易長安】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裏太平人龍啣火樹千燈焰雞上蓮花萬樹春

帝宮三五戲春臺行雨流風莫妒來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 【 以上張說御前踏歌】

端門魏闕鬱崢嶸燈火城中輦路平不待上林鶯百囀教坊先巳進新聲 【 少游】

星回河漢月將微露酒煙飄燈漸稀猶惜路傍歌舞處踟躕相顧不能歸 【 崔顥】

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彩仗移雙闕瓊筵會九賓舞成蒼頡字燈作法王輪不覺東方白筵隨御柳新 【 孫逖應制】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蘇味道】

新年三五東林夕星漢迢迢鍾梵遲花縣當君行樂夜松房是我坐禪時忽看月滿還相憶始嘆春來自不知不覺定中微念起明朝更問鴈門師 【 白居易是夜東林寺學禪偶懷藍田楊六主簿因呈智禪師】

魚龍曼衍六街呈金鎖通宵啟玉京冉冉遊塵生輦道遲遲春箭入歌聲寶坊月皎龍燈淡紫館風微鶴燄平宴罷南端天欲曉回瞻河漢尚盈盈 【 夏英公應制】

  十六日

唐睿宗十五至是日兩夜長安福門外燈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豎之如花樹宮女千數衣羅綺曳錦繡長安年少女婦千餘人亦于燈輪下踏歌歡樂之極未始有之 【 玉海】

文宗力疾御紫宸見百寮宰臣問安否上嘆無名醫 【 太和八年先七年文宗暴風恙不能言者月餘舊唐書】

御座臨軒宣萬姓先到者得瞻見天表 【 夢華錄】

王世充與李密戰于石窟寺夜疾風寒雨軍士涉水沾濕道路凍死者以萬數充脫身宵遁直向河陽 【 唐高祖武德元年河洛記】

韓康公子華私第會從官九人皆門生故吏一時名德如傳欽之胡寬夫錢穆父東坡劉貢父顧子敦皆在坐錢穆父至晚子華不悅東坡云今日為本殿燒香多留住九子母丈夫也 【 錢形有類故云】 坐客大笑方坐出家妓十餘人讌後新寵魯生舞罷為游蜂所螫子華意不甚悅久之呼出以白團扇從東坡乞詩詩曰窗搖細浪魚吹日舞罷花枝蜂繞衣不覺南風吹酒醒空教明月伴人歸上句記姓下句記事康公大喜 【 事文類聚】

宋趙師旦葬 【 師旦字潛叔以嘉祐五年正月十六日葬君山陽上卿仁和之原王安石作墓銘銘曰可以無禍有功于時玩君安榮相顧莫為誰其視死高蹈不疑嗚呼康州名以昭之出文鑑】

謂之耗磨日必飲酒官司不令開庫 【 野記】

婦女相率宵行以消疾厄謂之走百病 【 楚志】

士女是夜傾城交錯往來如蟻謂之過橋達旦不休 【 宣府鎮志】

金與元俗是日嚴備放偷至則笑而遣之雖妻女車馬寶貨為人所竊皆不加罪 【 七修類稿】

   詩

耗磨傳茲日縱橫道未宜俾令不忌醉翻是樂無為

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 以上張說詩出丹鉛摘錄】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朝閑不酌他鄉酒無堪對楚山 【 趙冬曦】

  十七日

郎顗詣闕曰今正月十七日丑寅申皆徵也必當為旱 【 郎顗字雅光學京氏易善風角星筭陽嘉二年正月公車徵顗詣闕曰臣聞天垂妖象地見災符今正月十七日戊午徵日也日加申日在申時也風從寅來丑時而止丑寅申皆徵也不有火災必當為旱願陛下責躬修德庶景雲降眚沴息矣順帝後漢書】

宋太祖詔曰朝廷無事年穀屢豋宜士民縱樂上元可增十七十八兩夜 【 乾德五年翰墨大全】

宋太宗藉田改元端拱 【 雍熙五年正月十七日藉田改元出宋史】

元祐間蔡太師以待制守永興上元連日陰雨是日雨止太師出遊欲再張燈 【 太師是夜欲張燈吏謂長安大府常歲張燈所用膏油至多皆預為備今巳盡臨時營之決不能辦出卻歸編】

後周太祖崩 【 葬嵩陵在鄭州新鄭縣通考】

海臨生宴宗室百官武德殿母大氏懽飲盡醉海臨奏曰太后春秋高常日飲酒不過數杯今飲酒沈醉兒為天子固可樂若聖體不和則子心不安至樂在心不在酒 【 金史】

金主熙宗本七月七日生以同皇考忌日改用正月十七日 【 金史】

  十八日

宋順帝是日辰星孟效西方占曰天下更王 【 昇 二年南齊書天文志】

玄宗詔開重門以達陽氣 【 天寶六載翰墨大全】

徽宗宴輔臣觀燈 【 宣和七年宋史禮志】

文天祥午時拜相 【 字宋瑞號文山丙子年正月十八日拜相出七修類稿】

是夜燒燈以草為舡實以紙馬送至江滸焚之謂之禳災 【 楚通志】

   詩

新春三六慶生申曾立螭頭作近臣 【 事文類聚】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三徑瑤草合一缾井花溫至今行吟處尚餘履舄痕一朝出從仕永愧李仲元晚歲益可羞犯雪方南奔山城買廢圃槁葉手自掀長使齊安人指說故侯園

鈆膏染髭鬚旋露霜雪根不如閉目坐丹府夜自暾 【 丹府即道家所謂丹田也】 誰知憂患中方寸寓羲軒大雪從壓屋我非兒女萱平生學踵息坐覺兩鐙溫下馬作雪詩滿地鞭箠痕佇立望原野悲歌為黎元道逢射獵子遙指狐兔奔蹤跡尚可尋窟穴何足掀寄謝李丞相吾將反丘園 【 東坡是日蔡州道上遇雪莊子真人之息以踵】

  十九日

唐順宗崩于興慶宮 【 年六十四出通考】

丘處機生 【 處機生於金熙宗皇統八年正月十九日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栖霞人師重陽祖師重陽以詩贈之云細密金鱗戲碧流能尋香餌會吞鉤被予緩緩收綸線拽入蓬萊永自由其器重可見後處機居磻溪得道昇化史纂左編】

北陰聖母降威濟公生 【 以上翰墨大全】

  二十日

唐順宗生號聖壽節 【 齊杭寺碑】

祿山生 【 貴妃以錦繡縳祿山令內人以綵輿舁之宮中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云貴妃與祿兒作三日洗兒玄宗就觀之大悅因賜貴妃洗兒錢自是宮中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出入考異】 文與可卒 【 元豐二年卒於陳州與可與東坡相善聞之哭失聲宋文鑑】

婆斯國各祭其先死者 【 出北史據魏書洛那國正月二十日各祭先死洛那國故大宛國也】

江東俗是日為天穿以紅縷繫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 拾遺記】

南斗星降 【 道經】

   詩

鰲島燒燈後五葉舞階蓂東郊和氣洽南極壽星明 【 事文類聚】

媧皇沒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閑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 【 李覯字泰伯是日作】

客睡何輾轉青燈暗又明春雲藏澤國夜雨嘯山城許國有寸鐵耕田無一成朦朧五更夢俄頃踏如京 【 張宛丘是日夢在京師】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盃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巳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 東坡是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 東坡元豐二年是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送于女王城東禪院】

亂山環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五畝漸成終老計九重新掃舊巢痕豈惟見慣沙鷗熟巳覺來多釣石溫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 東坡元豐六年是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

  二十一日

唐太宗親祭先農藉于千畝之甸秘書郎岑文本獻藉田頌以美之頌曰迴輿南畝駐蹕東廛 【 此禮自晉南遷久廢太宗貞觀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始行之觀者駭然玉海】

天寶二載取士六人玄宗御花萼樓覆試 【 通典據會要勤政樓覆試】

武則天御洛城南樓賜宴太常奏六合還淳之舞 【 調露二年音樂志】

宋真宗祥符六年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奉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加號冊寶夜漏上五刻侍使奉天書赴太清宮二鼓帝乘玉輅駐大次三鼓奉天書升殿改服袞冕行朝謁之禮相王元偓為亞獻榮王元儼為終獻禮畢奉冊寶于玉匱纏以金繩封以金泥 【 宋史禮志】

唐僖宗除高駢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是日駢到劍州 【 駢先遣使走馬開成都門令放出百姓或曰蠻寇逼近成都相公尚遠萬一豨突柰何相公駢曰吾在交趾破蠻三十萬眾蠻聞我來逃竄不暇何敢輒犯成都使者至成都開城縱民出乘城者皆下城解甲民大悅蠻方攻雅州聞之引兵去錦里耆舊傳】

   詩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嘆我悽悽求友篇感時鬱鬱匡君略錦里春光空爛熳瑤墀侍臣巳冥寞瀟湘水國旁黿鼉鄠杜秋天失鵰鶚東西南北更堪論白首扁舟病獨存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邊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文章曹植波瀾闊服食劉安德業尊長笛誰能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 杜工部開文書帙中因得故高剌史人日相憶見寄詩大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追酬高公因寄漢中王瑀及昭州敬使君】

  二十二日

唐穆宗疾是日命太子監國宦官欲請郭太后臨朝稱制太后曰昔武后稱制幾危社稷我家世守忠義非武后比太子雖少但得賢宰相輔之何患國家不安自古豈有女子為天下主而能唐虞之理乎是夕上崩 【 長慶四年玉海】

宋高宗修太后殿 【 紹興九年正月二十二日修十一月親書慈寧之殿頌曰東朝置衛遠存長樂之鴻名中禁承顏近著寶慈之茂實出會要】

東坡將往岐亭宿于團風夢一僧破面流血若有所訴是日至岐亭過一廟中有阿羅漢像左龍右虎儀制甚古而面為人所壞顧之惘然宛如夢中所見遂載以歸完新而龕之設于安國寺 【 元豐四年楚通志】

   詩

過了元宵七日間琴堂歌舞獻慈顏 【 翰墨大全】

  二十三日

玄宗封東鎮沂山為東安公南鎮會稽山為永興公西鎮吳山為成德公中鎮霍山為應聖公北鎮醫巫閭山為廣寧公封東海為廣德公南海廣利公西海廣潤公北海廣澤公 【 天寶十載唐會要亦出事物紀原】

唐德宗崩于會寧殿 【 貞元二十一年崩年六十四先德宗會群臣于宣政殿宣遺詔皇太子即位太子即順宗通考】

後唐潞王小字二十三蓋正月二十三日生也人臣奏對但云兩旬三日或數物則云二十二更過二十四不敢斥尊也清泰元年宰臣李愚等表曰以獻歲元正之月是猗蘭降聖之辰梅花映雪于上林椒酒迎春于秘殿謂于是月特舉嘉名請以降誕日為千春節從之 【 天中記】

范傳正以李太白遷葬于謝家青山 【 李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天寶初玄宗召見于金鑾殿降輦步迎賜食御手調羹其恩遇前無比儔遂直翰林專掌密命公每見長江遠山一泉一石無不自得晚歲渡牛渚磯至姑熟悅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盤桓利居竟卒于此公孫女二人一為陳雲之室一為劉勸之室皆編戶甿也唐范傳正召至郡庭相見問其父則曰父伯禽以貞元八年不祿而卒有兄一人出遊不知所在吾二人儷于農夫救死而巳久不聞于縣官恐辱祖考言訖淚下傳正亦泫然又言先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殯于龍山傳正於是卜新宅青山之陽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遷葬遂公之志西去舊墳六里北倚謝公山即青山也傳正告二女改適于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在孤窮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德乃求援于他門生縱偷安死何見大父于地下傳正深嘉之李太白墓碑亦載蜀志】

張衡與妻盧氏飛昇陽平山 【 衡有女名玉蘭十七歲感夢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遂有孕人疑之玉蘭謂侍婢曰吾死當割腹以明其心中有一物如蓮花開中有金書玉簡死旬日有異香後數日大風雷雨棺自開飛在巨木之上空棺而已今墓在溫江縣張衡字平子於漢靈帝光和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飛昇出集仙錄】

  二十四日

唐中宗即位于通天宮端扆殿 【 嗣聖元年】

土蕃是日請五經玄宗賜以毛詩禮記左傳文選于休烈上疏曰不可裴光庭曰西戎請詩書庶使潛陶聲教上曰善乃與之 【 開元十九年以上玉海】

唐高祖詔曰自今以後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齋日並斷屠 【 武德二年斷屠之制始于高祖出會要亦出事物紀原】

王仲宣卒 【 建安二十二年卒曹子建為之諫曰魏故侍中關內侯主君文若春華思若涌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云云出文選】

安定嵩真晡時死 【 嵩真明筭術漢成帝時人自筭其年壽七十三綏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時死書于壁以記之至二十四日晡時死其妻曰見筭時多下一筭今果差一日西京雜記】

  二十五日

憲宗元和十六年夜星盡見而雨 【 考異】

司馬乂武帝第八子以是日廢 【 又封長沙王身長七尺五寸開朗果斷才力絕人虛心下士甚有名譽張方遣部將郅輔就金墉收乂至營炙而殺之三軍垂涕將殯城東官屬莫敢往故掾劉佑獨送之步持喪車悲號初乂執權之始洛下謠曰草木萌芽殺長沙人以正月二十五日廢後二日死于謠言史纂左編】

唐張允伸以風恙卒 【 允伸字逢昌咸通九年加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年以風恙請就醫藥詔許之正月二十五日卒年八十八贈太尉謚忠烈允伸領鎮二十三年克勤克儉邊鄙無虞談者美之舊唐書】

北斗出遊 【 道經】

  二十六日

德宗貞元四年陳留雨木如大指長寸餘有孔通中下而植于地凡十里許 【 唐五行志】

唐敬宗即位 【 長慶四年是時年十六出玉海】

東坡偶與數客過僧舍東南野人家雜花盛開扣門求觀主人林氏媼出應白髮青裙少寡獨居三十年坡感嘆之作詩以記 【 長公外紀】

   詩

拜表歸來抵寺居解鞍縱馬罷傳呼紫花金帶盡脫去便是林間一野夫

草軟波晴沙路微手攜笻竹著深衣白鷗不信忘機久見我猶穿岸柳飛 【 伊川正月二十六日獨步至洛濱偶成二詩呈堯夫先生出擊壤集】

四葉蓂留孟月春東君來現宰官身高年自許同龜鶴瑞世誰知有鳳麟 【 壽老人事文類聚】

縹帶緗枝出絳房綠陰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燒空紅佛桑落日孤煙知客恨短籬破屋為誰香主人白髮青裙袂子美詩中黃四娘 【 東坡見林氏媼作含笑佛桑皆花名】

  二十七日

是日旦兩月並見 【 煬帝大業九年隋書】

後漢高祖崩 【 葬睿陵在洛京都城縣通考】

神宗即位 【 英宗是月崩宋史禮志】

程正叔進講 【 元祐二年正月二十七日進講資善吏報馮宗道云上前日微傷食物恐未能久坐令講讀少進說出明道集】

宋商瑤卒 【 商瑤登宋仁宗景祐元年進士第為萊蕪單父縣尉臨沂縣令後以尚書屯田員外郎卒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張耒作誌銘銘曰天下平治士無功名才否一區之死無聲或宏其聲而中乃枵窾實靡訂孰昧孰昭有淄商侯甚蓄不施時葉其直則已光輝彼下人逢位下固宜嗇不使年造物則奚出宋文鑑】

葉法善有雲鶴翔集五色雲覆其居 【 吐蕃以寶函進唐玄宗曰請陛下自開勿令他人知此機密上問葉法善寶函可開否法善以為凶計請上勿開令蕃使自開上從之蕃使果中函弩而死因授法善銀青光祿大夫法善請松陽宅為觀賜號淳和御製碑額以榮鄉里正月二十七日有雲鶴數百行翔集瑞雲五色覆其居仙傳拾遺】

釋道安見有異僧從窗出入 【 安姓魏氏常山人形甚陋早失覆蔭外兄孔氏撫之七歲讀書再覽能誦十二出家啟師所求經典旦誦暮還一一盡識一字不差寓襄陽宣法寺注經乃誓曰若所注不甚遠理願見瑞相是夕夢一道人頭白眉長語安曰君所注經殊合理道人賓頭盧也後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異僧形亦陋甚來寺寄宿講堂直殿者夜見異僧從窗而出入安起禮之安云自惟罪深可度脫否異僧云可度至某月某日方可度耳至期安無疾而卒如其言高僧傳】

北斗下降 【 道經】

  二十八日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 【 以武城考之戊午一月二十八日也書】

唐玄宗以是日築神都羅城號曰金城 【 天寶二年玉海】

景龍四年上幸滻水宗楚客應制詩御輦出明光乘流泛羽觴鄭愔詩素滻接宸居青門盛祓除摘蘭喧鳳野浮藻溢龍渠 【 文館記】

宋真宗御製五言詩賜王旦等屬和 【 祥符三年玉海】

范仲淹以是日知邠州兼陝西四路沿邊安撫使 【 官制】

王結字儀伯卒 【 結易州定興人元順宗至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結生而聰穎讀書數行俱下終身不忘嘗從太史董朴受經深于性命道德之蘊故措之事見之文章皆有所本王仁見之曰公輔器也結立言制行皆法古入故張珪曰王結非聖賢之書不讀非仁義之言不談識者以為名言出元史王結傳】

雅俗以是日祠保壽侯及唐杜丞相于崇真堂故宋景文詩曰雅俗傳祠日年華重宴辰云云 【 瀛奎律髓】

    詩

初春只欠兩辰全天降蓬萊第一仙 【 事文類聚】

一冬無雪潤田疇渴井泉源凍不流昨夜忽飛三尺雪今年須兆十分秋占時父老應先喜忍凍饑民莫漫愁晴色巳回春氣候晚風搖綠看來牟 【 尤延之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作】

  二十九日

宋真宗詔陞應天府為南京 【 祥符七年玉海】

韓愈是日復上韓光範書 【 書曰愈聞周公之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一沐三握其髮云云】

池陽風俗以是日為窮九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 【 天中記】

   詩

節近中和隔兩辰相門今復慶生申 【 事文類聚】

  三十日

提月 【 公羊傳曰提月六鷁退飛遇宋都提月者何僅逮是月晦日也何休注曰提月邊也魯人語也在是月之幾盡出初學記】

沈丘縣民駱新田聞震頓之隕石入地七尺許 【 真宗天禧三年宋史五行志】

武王伐商是日發鎬京始東行 【 通考】

晉康帝是日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期年應改服詔曰君親名教之重權制出于近代耳於是素服如舊非漢魏之典 【 建元元年禮志】

任文武百僚擇勝地追賞為樂 【 貞元元年敕時以正月晦為令節故敕貞元五年移令節于二月一日亦敕文武追賞兩日俱載前出南部新書後出合璧事類】

東坡元豐二年遊桓山 【 遊桓山有記記有春服既成從二三子遊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云云桓山宋司馬桓魋之墓也故記中有歌曰桓山之上維石嵯峨兮司馬之惡與石不磨兮桓山之下維水瀰瀰兮司馬之藏與水皆逝兮】

元日至是日人並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十水湄以為度危今人以其日臨河解除婦人或湔裙 【 玉燭寶典】

主人使奴結柳作車縳草為舡載糗與糧一二揖窮鬼而送之 【 文公云】

高陽氏之子死巷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貧蓋高陽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時號貧子故姚合是日有送窮詩詩曰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又曰送窮窮不去相泥欲何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幾時又曰古人皆恨別此別恨銷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門 【 事出四時寶鑑詩出文苑英華】

   詩

輕灰飛上管落蓂飄下蔕遲遲春色華晼晼年光麗 【 盧元明是日泛舟應詔】

晦口新晴春色嬌萬家攀折渡長橋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東風換柳條 【 韓滉呈諸判官】

殿前來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傳報所司分蠟燭監開金鎖放人歸 【 王建作】

風暖柴荊處處開雪乾沙淨水洄洄意行卻得前年路看盡梅花看竹來 【 王荊公是日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麗城罩雲朝蓋日穿露曉珠呈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勤眺望極目暢春晴 【 唐太宗】

月晦逢休澣年光逐宴移早鶯留客醉春日為人遲蓂草全無葉梅花遍壓枝政閒風景好莫比峴山時 【 劉長卿是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褭褭春枝弱關關新鳥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時顧慕睿賞芳月色宴言忘日暮遊豫慰人心照臨康國步 【 魏收是日泛舟應詔】

朝光入甕牖尸寢驚弊裘起行視天宇春氣漸和柔興來不暇懶今晨梳我頭出門無所待徒步覺自由杖藜復恣意免值公與侯晚定崔李交會心真罕儔每過得酒傾二宅可淹留喜結仁里懽況因令節求李生園欲荒舊竹破修修引客看掃除隨時成獻酬崔侯初筵色巳為空樽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草萌既青出蜂聲亦暖遊思見農器陳何當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不貽黃屋憂至今阮籍等熟醉為身謀威鳳高其翔長鯨吞九州地軸為之翻百川皆亂流當歌欲一放淚下恐莫收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 杜子美是日尋崔戢李封作詩中令節二字唐貞元前以正月晦日為令節詳樂遊園題注】

日涉編卷二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黃蘭芳契之  甫  

尹東秩元敘  甫  

豫章李光元  甫仝閱

 二月〔一〕

二月建卯卯茂也謂陽氣生而孳茂也 【 合璧事類】

夾鍾卯之氣也二月建焉 【 周禮】

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 禮記】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 尚書】

仲春日出於卯入於酉 【 考靈曜】

仲春行夏令則大旱暖氣早來蟲螟為害行秋令則氣寒水大寇戎來征行冬令則陽氣不勝麥不熟民多掠 【 呂氏春秋】

為如 【 爾雅】

為仲春中春亦曰仲陽 【 梁元帝纂要】

月為竹秋 【 山堂肆考】

士女攜酒饌鼓樂于郊外飲宴至暮而回謂之迎福 【 蜀萬州風俗寰宇記】

鄭國俗以是月桃花下水時會于溱洧之上以自祓除故詩曰溱與洧渙渙兮 【 韓詩外傳】

陰氣萌作恐物不茂以朱索連葷以施門戶 【 後漢書】

是月上壬取土泥屋四角蠶吉 【 雜五行書】

晉惠帝元康二年天西北大裂 【 按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是時人主拱默婦后專制沈約宋書】

日中見北斗 【 天祐元年昭宗帝紀】

日初出兩黑氣如人形夾日旁 【 宋高宗建炎三年此兵象通考】

祥雲如狗赤色星二枚夾行 【 孝昭元年漢書天文志】

宣太后陵明堂有五色雲芳香四滿狀如車蓋 【 晉明帝太始四年宋書符瑞志】

夜星隕如雨繹繹未至地滅 【 成帝永始二年漢紀】

魏上谷郡黑風起殺人 【 文帝元嘉十七年宣府鎮志】

鞏縣黑風從西北暴至吹李密衣冠及左右僚屬

皆仆沙塵暗天咫尺不辨 【 隋大業十二年唐古今五行志】

雨土 【 孝宗淳熙四年宋史】

汴梁雨木冰狀如樓閣人物冠帶鳥獸花卉百態俱備五日始解 【 元史】

雨木于陳留十里許大如指長寸餘中空所下者立如植木 【 貞元四年五行志】

京師雨藥 【 仁宗慶曆元年宋史】

滄州雨雹如雞卵 【 景龍二年六帖】

黃河是月水名桃花水 【 水衡記】

涼州城東池中有火 【 晉穆帝升平二年五行志】

河中府寶鼎縣瀵泉有光如燭焰四五炬其聲如雷 【 真宗祥符四年宋史五行志】

唐中宗神龍二年洛陽城東七里地色如水樹木車馬歷歷見影漸移至都月餘乃滅 【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青州城南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大曆末深州束鹿縣中有水影長七八尺遙望見人馬往來如在水中及至前則不見水天中記】

保順軍城壕水陷起文為桃李花雜樹人物之狀 【 景祐元年宋史】

洛陽東北地陷有蒼白二色鵝出蒼者飛翔沖天白者止焉 【 是後劉元海石勒相繼亂華晉懷帝永嘉元年五行志】

大業七年造釣臺以舟運石將至江東山下取石忽有大石如牛十餘自山頂飛下直入舟內如人安置舟無傷損 【 大業拾遺記】

永安三年二月京師民家有二銅像各長丈餘一頤下生白毛四一頰下生黑毛一 【 魏書】

北魏孝昌三年洛陽平等寺金身兩目垂淚遍體俱濕人稱為佛汗如此者三日 【 明年爾朱榮入洛誅戮百官殆盡洛陽伽藍記】

太僕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紙承之血也 【 大曆十三年六帖】

晉惠帝閏二月殿前六鍾皆出涕 【 元康二年先賈后殺楊太后而賈后為惡不止故鍾出涕猶傷之也通考】

唐高祖京師西南有聲如崩山近鼓妖 【 武德三年說者以為人君不聰為眾所惑故有聲無形通考】

樗樹生枝如人頭眉目鬚皆具亡髮耳 【 漢成帝永始元年通考】

河南府新安縣蟾蜍背生芝草 【 徽宗政和二年自是殿宇園苑及妃嬪位皆有玉芝出宋史五行志】

鄆州有魚長尺餘墜于巿魚失水而墜于巿敗滅象也 【 元和十四年六帖】

鳳凰集于新蔡 【 漢宣帝甘露三年新蔡屬汝南郡】

鳳凰集京師 【 宣帝神爵四年是時穎川太守黃霸在郡前後八年鳳凰神爵數集郡國穎川尤多後徵霸為太子太傅出漢紀】

鳳凰集濟南 【 延光三年是時漢安帝車駕東巡】

鳳凰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 【 晉穆帝升平四年至十二月又見豐城】

白麟見平原鬲縣 【 晉武帝咸寧五年以上宋書符瑞志】

  詩

江南仲春天細雨色如煙疏為武昌柳布作石門泉 【 謝良輔詩狀江南二月】

南浦東岡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含風鴨綠璘璘起弄日鵝黃裊裊垂 【 王安石】

新年都未見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韓愈】

滿城羅綺拖春色幾處笙歌揭畫樓江上有家歸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 杜荀鶴字彥之二月旅中作】

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 岑參鄧州(束)陽人岑文本之後二月春夢作】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賀知章題柳】

二月湖南新草遍橫山渡口花如霰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見歸雲兩三片 【 僧皎然舟行憶友】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 柳宗元柳州作】

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借問故園隱君子時時來去在人間 【 儲光羲寄孫山人】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 孟雲卿寒食作】

二月楊花飛滿空飄飄十里雪如風不知何處香醪熟願醉潘園芳草中 【 武元衡寄興】

春遲不省似今年二月無花雪滿天村店閉門何處宿夜深遙喚渡江舡 【 竇鞏早春送宇文十】

春風過柳綠如繅晴日蒸紅出小桃池煖水香魚沒處一環清浪湧亭皋 【 王介甫】

白晝綠成芳草夢起來幽興有新詩風簾不動黃鸝語坐見庭花日影移 【 寇平仲】

院落簾垂春日長懶情天氣牡丹香細看月面天然白不及姚家宮樣黃 【 謝元逸】

踏春曲曰踏陽春人間二月兩和塵陽春踏盡秋風起愁盡人間白髮人 【 邢鳳之子夢一婦人歌異聞錄】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風濤 【 杜甫】

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 庾信】

  驚蟄

雨水後十五日斗指甲為驚蟄 【 蟄者蟄虫震起而出也後五日倉庚鳴後五日鷹化為鳩出玉衡】

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虫驚而出走也 【 七修類稿】

漢初驚蟄為正月中前漢之末以驚蟄為二月節 【 曆書沿革】

驚蟄之日赤陽雲出翼 【 易通卦驗】

驚蟄二月節桃始花桃若不花是謂否塞鶬鶊鳴若不鳴即下不從上鷹化為鳩若不化即寇賊數起 【 呂氏春秋作木兆李花】

蟄虫不震陰氣姦陽 【 以上周書時訓】

  春分

春分木旺火胎金死水廢

驚蟄後十五日斗指卯為春分 【 分者半也當九十日之半也故謂之分孝經緯】

日月之行分同道也 【 日夜等故曰春分左傳】

春分二月中氣晝夜五十刻 【 符天纂圖】

天地之氣莫大于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與成必得和之精故積陰不生積陽不化陰陽交接乃能成和 【 文子】

青氣正東方也主春春分日青氣出震此正氣也氣出右物半死氣出左蛟龍出震氣不出則歲中少雷萬物不實人民疾熱 【 易通卦驗】

春分二月中玄鳥至不至即婦人不娠雷乃發聲不發即諸侯失民始電電不見即國無威振 【 玄鳥至後五日雷乃發聲又後五日始電周書時訓】

日中星鳥 【 日中春分之日鳥南方朱雀春分之昏星烏畢見書堯典】

老人星曰南極以春分之夕沒于丁 【 晉天文志】

春分正陽雲出軫如白鵠 【 易通卦驗】

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 【 二分二至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黑為水黃為豐出禮】

春分則風從震位上來 【 立春則風從艮位上來客齋四筆】

玄鳥氏司分者也 【 左】

鶗鴃春分鳴則眾芳生 【 鶗鴃鳥名關西曰巧婦關東曰鶗鴃春分鳴則眾芳生秋分鳴則眾芳歇服虔曰鶗鴃一名鵙即伯勞也唐韻】

龍鱗蟲之長春分登天 【 秋分潛淵說文】

帝嚳少妃有娀氏女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祀于高禖有玄鳥遺卵簡狄吞之孕生契 【 史】

天子常以春分朝日於東郊 【 出禮】

春分明庶風至正封疆修田疇 【 易通卦驗】

同度量平權衡 【 謂春分晝夜平則正之月令】

籥章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 【 禮】

鼓者春分之音以助萬物發生 【 出風俗】

春分不殺生不吊疾君子齋戒衣夾衣不食生冷 【 齊人月令】

金主章宗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媧氏 【 出金史】

春分之日日中崑崙瑤臺太素真人會諸仙人刊定真經 【 登真隱訣】

   詩

春分正陽雲出軫如白鵠 【 謝朏詩鵠一作鶴】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 東坡春分雪題】

 二月〔二〕

  一日

時維太平日乃初吉又詩曰二月初吉 【 初吉朔一日也】

作為令節以殷仲春 【 令節二月一日以上白孔六帖】

李泌請以為中和節 【 鄴侯家傳並上巳重陽謂之中和節】

百官進農書以示務本 【 李泌傳】

立中和而視農 【 文粹西都賦】

唐貞元間遇中和節賜百官宰臣以下金錢宴于曲江謂之金錢會 【 山堂肆考】

唐德宗賦中和節詩遣使寵賜戴叔倫 【 時叔倫遷營管經略使出六帖】

唐德宗貞元五年以是日為令節任文武百寮選

勝地追賞為樂 【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亦然出合璧事類】

唐德宗以中和日賜大臣方鎮勳戚尺謂之裁度 【 鄴侯家傳】

唐德宗貞元九年中和節宰相宴于曲江亭諸司隨便自是分宴焉 【 舊唐書】

都人遊翫曲江池盛于中和節 【 上巳亦然】 綵幄翠幬匝于堤岸鮮車健馬比肩擊轂上賜宴臣寮京兆府大陳筵席長安萬年兩縣以雄勝相較錦繡珍玩無所不施百辟會于山亭恩賜太常及教坊聲樂池中備綵舟數隻惟宰相王使北省官與翰林學士登焉每歲是日傾動皇州以為盛觀 【 曲江池本秦世隑州玄宗開元中疏鑿遂為勝境其南有紫雲樓芙蓉苑其西有杏園慈恩寺花卉環周煙水明媚入夏則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渠湛然可愛好事者賞芳辰翫清景聯騎攜觴疊疊不絕出劇談錄】

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刀尺相問遺 【 廣記】

民間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種相問遺號獻生 【 唐書】

里閭釀酒謂宜春酒 【 鄴侯家傳】

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神以祈年穀 【 廣記】

大食麻囉拔其俗以是日為歲首 【 歌者多以胡琴吹笛鳴小鼓舞唱拍出通考】

蘇東坡造一禪榻作乾烝餅百枚自是日後盡絕人事饑則食餅不飲湯水不啗他物細嚼以致津液 【 長公外紀】

馬道一禪師跏趺入滅謚大寂禪師 【 道一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唐玄宗開元中習禪定于衡岳山中遇讓和尚密受心印貞元四年登建昌石門山謂侍者曰吾之朽質當於來日歸茲地矣院主問候師曰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跏趺入滅出禪宗志】

崔元微立幡而苑中繁花不動 【 元微月夜見青衣女伴曰楊氏李氏陶氏又緋衣小女曰石醋報封家十八姨來言辭泠泠有林下風色皆殊絕芳香襲人醋曰女伴在苑中每被惡風相撓可作一幡上圖日月五星立苑東則免難矣今歲巳過至來年二月一日立之是日元微立幡東風刮地折木飛花而苑中繁花不動元微乃悟女伴即眾花之精封家姨乃風神也後楊氏輩來謝各褁桃李花數斗云服之可以延年至元和中元微猶貌若少年出傳異記】

天正節 【 道經】

王郭真君飛昇

翊聖真君下降 【 以上翰墨大全】

   詩

節應中和天地晴繁絃疊鼓動高城漢家分刺諸侯貴一曲陽春江水清 【 陳羽和王中丞中和日】

殿前來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傳報所司分蠟燭監開金鎖放人歸 【 王建宮詞】

萬方慶佳節宴喜皇澤均曉開蓂莢初景麗星鳥春藻思貞百度著明並三辰物情舒在陽時令弘至仁衢酒和樂被薰絃聲曲新賡歌舞弁側永荷玄化諄 【 權德輿奉和聖製中和節詩】

皇心不向晦改節向中和淑氣同風景佳名別詠歌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隨春令發鳥度歲陽過天地齊休慶歡聲欲盪波 【 王季友因移晦日為中和節作】

東風變梅柳萬宇生春光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庶遂亭育恩致同寰海康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 唐德宗以是日為中和節宴百僚賦詩群臣奉和詔寫本賜戴叔倫於容州天下榮之】

淑景風光媚皇明寵賜重具寮頒玉尺成器幸良工豈止尋常用將傳度量同人何不取則物亦賴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誠勵匪躬奉之無失墜恩澤自天中 【 裴度因中和節詔賜公卿尺作】

谿谷濺濺嫩水通野田高下綠蒙茸和風滿樹笙簧雜霽雪兼山粉黛重萬里有家歸尚隔一廛無地去何從傷春故欲西南望迴首荒城巳暮鍾 【 王荊公是日僧舍次弟韻】

  二日

泗水神廟每歲以是日致祭 【 泗水神廟在泗水縣東五十里有司歲以二月二日致祭山東兗州府志】

唐玄宗敕是日幸西京 【 會宮中有怪上召宰相即議西還裴耀卿張九齡曰今農收未畢請候仲冬出唐書】

唐昭宗天祐元年是日車駕至華州 【 先正月二一六日離長安】 民夾道呼萬歲上泣謂曰勿呼萬歲朕不復為汝主館于興德宮謂侍臣曰鄙語云紇干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因泣下霑襟 【 是時朱全忠自河中來朝上延全忠入寢室見何后后泣曰自今大家夫婦委身全忠出實錄】

欽宗靖康元年金人圍汴城 【 至三月三日金人北去七修類稿】

董昌即皇帝位以是日僣號取卯月卯日 【 董昌曰讖言兔上金床我生于卯明年歲旅其次二月朔之二日皆卯也我以其時當即位唐昭宗乾寧三年昌被袞冕登子城門樓即皇帝位昌自云應兔子之讖欲以二月二日僣號取卯月卯日也先吳越問說言山中有大鳥四目三足聲云羅平天冊見者有殃民間多畫像以祀之及昌僣號曰此吾鸑鷟也乃自稱大越羅平國改元順天會稽錄又出吳越備史】

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雲自泰山來母疑視久之忽片雲墜而寤里巷皆見有五色雲覆孟氏居 【 孟子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即今之二月二日出孟譜】

賜紅牙銀寸尺各一 【 白居易狀當晝夜平分之時頒度量合同之令天中記】

中尚書令每歲是日進鏤牙尺及木晝紫檀尺 【 六典注】

順慶府風俗每歲是日郡人從太守出郊謂之迎福 【 蜀志】

蜀萬州風俗一女攜酒饌鼓樂於郊外飲宴至暮歸謂之迎福 【 其萬州迎福二字與順慶府同出寰宇記】

洛陽風俗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 【 翰墨大全】

蜀風俗以為踏青節 【 出杜氏壺中贅錄翰墨大全以為蜀中踏草節或非二事】

為桃菜節 【 翰墨大全】

曲江拾菜遊觀甚盛 【 秦中記】

秦人取子歸 【 秦人得本家婢生一子惡之乞與鄰家鄰家大富貴本家貧後以二月二日取歸後復富鄰家貧出雲嶠類要】

取枸杞煎湯晚沐令人光澤不病不老 【 千金月令】

陸天師飛昇 【 陸修靜出翰墨大全】

沙門玄奘到長安 【 玄奘俗姓陳少聰敏有操行修行于天竺至貞觀十九年二月二日到長安採求佛法咸究根源凡得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像等甚多太宗留經像于洪福寺有瑞氣徘徊像上南部新書】

   詩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杉細雨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 白居易作】

舊苑新晴草似苔人還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悵巳後逢春更莫來 【 韓琮是日游洛源】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鬚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新春莫怪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 李商隱作】

  三日

唐高宗夜有流星如雷 【 咸亨三年出天文志】

宋高宗宰執百官諸軍並扈衛車駕渡楊子江至鎮江府 【 建炎三年至十三日到杭州出通考】

元太祖是日疾篤醫言脈巳絕皇后召耶律楚材問之對曰任使非人賣官鬻爵囚繫非辜古人一言而善熒惑退舍請赦天下囚徒后即欲行之楚材曰非君命不可俄頃帝少蘇入奏請肆赦帝不能言首肯之是夜醫者候眼復生適宣讀赦書時也翌日而瘳 【 耶律楚材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出元史】

北極降

北斗降 【 以上道經】

劉超臨水酒酣 【 晉富陽縣令王範妾桃英殊有姿色遂與丁禮史華期二人奸通孫元弼知之二人懼元弼乃共謗元弼與桃英有私範怒超佐範殺之後超出都詣範行至赤亭山下值雷雨日暮忽有人扶超腋入荒宅中有一鬼面青黑眼無瞳子曰吾孫元弼也訴冤皇天今乃遇汝超叩頭流血至天明失鬼所在超乃逃走易姓名為何規後五年二月三日臨水酒酣超曰不復畏此鬼矣低頭見鬼影在水中以手摶超鼻眼俱血數日而卒出還冤記】

不可晝眠 【 千金月令】

蟛(虫越)是日出于海塗極甚 【 蟹之最小者名蟛螖吳人語譏為蟛鬥此吳俗所嗜尚出蟹譜】

   詩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柰破春妍試開雲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舡蠶巿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 東坡二月三日點燈會客藥玉舡蓋以藥煮石而似玉者可作酒杯蜀中春月村舍聚為懽樂謂之蠶市馬行者東京繁華之處夜市燈火最盛】

  四日

陝州黃河清景雲見 【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協律郎張文收采古天馬作歌之義作景雲河清賦玉海】

武王伐紂至牧野故外傳曰王以二月癸亥夜陳 【 前漢書以二月癸亥四日書以二月甲子四日】

後漢劉知遠生以為聖壽節 【 後漢高祖知遠更名暠其先沙陀部人唐乾寧二年二月四日生出五代會要】

王師擒劉鋹 【 宋太祖開寶初廣西劉鋹令民家置貯水桶號防火大桶又鋹末年童謠曰羊頭二四白天雨至後王師以辛未年二月四日擒鋹識者以為國家以火德王房為宋分羊未神也雨者王師如時雨之義也防與房桶與統同音出通考】

宋孝宗車駕幸玉津園射射訖次命皇太子次慶王次恭王次臣僚等射如是者三每射四發帝前後四中的 【 宋史禮志】

宋高宗以劉光世為行在五軍制置使 【 建炎三年二月四日又建炎四年二月四日呂頤浩兼品鎮江陳彥文程千秋為副使出玉海】

石曼卿卒于京師 【 曼卿諱延年少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偉行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不合于時乃一混以酒然好劇飲大醉頹然自放由是益與時不合少舉進士不中宋仁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公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耶曼卿矍然起就之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出曼卿墓表】

南斗六司真君下降 【 道經】

  五日

宋光宗即位 【 淳熙十六年二月五日即位未改元以皇帝登極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報恩出通考】

宋明帝行幸東海獲赤鴈 【 太始二年行幸作朱鴈之歌出玉海】

俗以產子者殺之 【 張奐為武威太守其俗多妖忌每歲二月五日產子及與父母同日者悉殺之奐示以義方嚴賞罰風俗遂改百姓為立祠後漢書】

鄭餘慶徵還 【 薛玄真者唐給事伯高之高祖也少得長生之術嘗於五嶺間棲憩焉貞元末鄭餘慶謫柳州長史門吏有自遠省餘慶者與玄貞相遇神彩俊邁詞多稽古言明年二月五日餘慶當復歸朝門吏語于餘慶令人訪尋莫獲明年是日餘慶果徵還到長安語及異事薛伯高流泣對曰玄真吾高祖也棄官隱居終南傳仙拾遺記】

辟支佛生 【 佛書】

北極天蓬都元帥下降 【 道經】

   詩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頭似霜 【 白樂天紀年詩】

何知此邂逅談笑接清揚對雪知春淺回燈惜夜長密雲通炫晃殘月墮冥茫故有臨邛客抽毫興未忘 【 王安石是夜風雪次范景仁韻】

玄景彫暮節青陽變暄風忽尋斜川句感此勝日逢駕言當出遊一寫浩蕩胸雲物疑異候凄迷久連空今朝復何朝頓覺芳景融疇曩庶復踐鄰曲歡來同伊誰一籃輿連翩數枝笻綠野生遠思清川照衰容云云 【 朱文公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結客載酒遇伯林新居風雨不果至二月五日始克踐約坐間以陶公卒章二十字分韻文公得中字賦呈諸同遊者】

  六日

唐高宗永隆二年皇太子行釋奠禮畢上表請慱延耆碩英髦之士為崇文館學士許之 【 鄭祖元鄧元挺楊炯崔融等並為崇文館學士出玉海】

陰陽家以是日利行師 【 宋李綱字伯紀無錫人也綱奏上曰金人之兵張大其勢然得其實數不過六萬人又大半皆奚契丹渤海雜種其精兵不過三萬吾勤王之師集城下者二十餘萬固已數倍之矣當以計取之不可以角一旦之力莫若枙河津絕糧道俟其芻糧乏人馬疲然後擊之此必勝之計上意深以為然以二月六日遣兵舉事蓋陰陽家亦以是日利行師出左編】

諒祚生 【 諒祚遼景宗長子小字甯令哥國語謂歡嘉為甯令母藏氏從元昊出獵而生諒祚時宋仁宗慶曆七年二月六日也方期歲即位宋史亦出遼史】

劉處玄羽化 【 處玄字通妙號長生生于金熙宗皇統七年有東京留守事劉昭毅定海軍節度使劉師魯與處玄甚善二公請講師弟禮處玄曰公等當代名臣予將逝矣不足為公等友輒示頌云正到崢嶸處何如拂袖歸我今須繼踵回首及希夷二公覽之愴然處玄又曰越八日予歸矣二月六日羽化乃八日也師魯哭之以詩曰與君歲晚得相親相對忘形略主賓日望師來虛正寢忽驚仙去注同人出史纂左編】

玄州上卿蘇仙君上昇 【 道經】

沐浴令人輕健 【 雲笈七籤】

   詩

極目千里外川原繡畫新始知平地上看不盡青春 【 伊川二月六日登石閣出擊壤集】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鸕鶿鸂鶒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 【 杜甫】

當年霜鬢兩青青強說重臨慰別情衰衰秪今無可白故應相對話前生

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去較前賢便從洛社休官去猶有閑居二十年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記幾回來還將天竺一峰去欲把雲根到處栽 【 東坡去杭十六年復至留二年而去自擬平生出處老少似樂天二月六日別南北山諸道人而下天竺惠淨師以醜石贈行作三絕】

紅櫻零落杏花開春物相催次第來莫作林間獨醒客任從花笑玉山頹 【 伊川二月六日送京醞二壺上堯夫出擊壤集】

  七日

宋太祖幸北園習射 【 乾德四年】

宋孝宗御選德殿以立皇太子御札宣示大臣虞允文等奏元良天下大本陛下獨出睿斷為天下得人各再拜稱賀 【 乾道七年以上玉海】

丘處機入見元太祖辭去上曰少俟三五日前日道語有未解者朕悟即行 【 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生于金熙宗皇統八年從重陽祖師得道先元太祖獵東山有一大豕馬踣失馭豕傍立不敢前左右進馬遂罷獵師聞之入諫曰天道好生今聖壽巳高宜少出獵墜馬天戒也豕不敢前天護之也太祖曰朕巳深省神仙之言在我衷焉自是乃簡出史纂左編】

斗星下降 【 南斗北斗道經】

宜春謝真人飛昇 【 翰墨大全】

   詩

年年收稻賣江蟹二月得從何處來滿腹紅膏肥似髓貯盤青殼大如杯定知有口能噓沫休信無心便畏雷幸與陸機還往熟每分吳味不嫌猜 【 梅聖愈二月七日吳正仲遺活蟹】

  八日

太中署是日於署庭中以大牢祀老人星兼祠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鉤陳北極北斗三台一十八宿凡應預祠享之官太醫給除穢氣散藥 【 隋書】

光武以大牢祀大社于雒陽 【 建武二年立大社於雒陽無屋有門牆而巳二月八日及臘一歲祀皆大牢出後漢書】

唐中宗皇帝降廬陵王 【 中宗皇帝弘道元年以皇太子即位嗣聖元年二月八日降廬陵王聖曆元年冊為皇太子神龍二年重即帝位謹按中宗皇帝即位後復為皇太子又重紹寶位昇降兩度自古未有出卓異記】

宋真宗始置言事御史 【 天禧元年二月八日侍御史六員出會要】

宋仁宗幸洪福院 【 明道二年二月八日出會要】

梁陳典曰二月八日繞城歌曰皎鏡臺陽宮四面起香風樓形似飛鳳城勢若盤龍 【 壽陽記】

杭州傾城士女集于廣惠廟 【 杭州舊有廣惠廟宋康定元年建以祀廣德王張渤者遞代褒封二月八日傾城士女集焉出遊覽志】

同州是日為市四遠村民畢集其蚕農所用以至車檐椽木果樹器用雜物皆至郡守就子城東北隅龍興寺前立山棚設幄幕聲樂以宴勞將吏 【 二月二日亦然四川記】

侯無可先生葬 【 先生姓侯氏名可字無可平生以勸學新民為巳任主華學之教育者幾二十年屢官必治學舍興絃誦成就材德不可勝道自評事四遷為殿中丞階宣奉郎勳騎都尉服賜五品元豐己未卒年七十三次年二月八日葬于華陰縣出程明道集】

焉耆國風俗崇信佛法是日咸依釋教齋戒行道 【 焉耆國民貧無紀綱法令婚姻略同華夏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七日則除之丈夫並剪髮以為首飾文字與婆羅國同二月八日依釋行道四月八日亦然出魏書列傳】

釋迦佛於是日明星出時成佛 【 釋迦佛號天人師住世四十九年將金縷僧迦黎衣傳法與摩訶迦葉出傳燈錄】

釋道安忽告眾僧曰吾當去即日齋畢無疾而卒 【 晉太元元年先道安問異僧以來生所生之處異僧以手虛撥天之西北即見雲開備觀兜率妙勝之景出高僧傳】

為芳春節五晨大道君豋玉霄琳房四盻天下 【 道經】 羅漢成道日 【 佛書】

   詩

土膏初動麥苖青飽食城頭信意行便起高亭臨北渚欲乘長日勸春耕 【 曾鞏二月八日北城閑步】

安心守玄牝閉眼覓黃庭問疾來三七澆愁有半缾風松時落蕊病鶴不梳翎樽空我歸去山月照君醒 【 東坡二月八日與黃濤僧曇穎過逍遙堂何道士宗一問疾】

八葉蓂開對日華仲春和氣爛春葩 【 事文類聚】

  九日

光武到魯魯遣宗室諸劉及孔氏上壽上詣孔氏宅賜酒肉 【 建武三十年光武欲幸泰山正月車駕發雒陽二月九日到魯出後漢書】

宋高宗作玉牒所 【 高宗南渡有司失職李易請編次玉牒紹興二十年二月九日以舊車輅院為玉牒所御書玉牒殿及殿門出玉海】

宋徽宗詔以顯謨閣為熙明閣置學士直學士待制 【 建中靖國元年二月九日出會要】

采音偷車欄夾杖龍牽 【 齊故西陽內史劉寅妻范詣臺訴列稱叔郎整恒欲傷害奪寅息逡責范米六斗哺食米未展送忽至戶前隔箔攘拳大罵突進房中屏風上取車帷准米去二月九日夜整婢采音偷車欄夾杖龍牽范問失物之意整便打息逡整及母并奴婢等六人來共至范屋中高聲大罵婢采音舉手查范臂任昉奏彈曰理絕通問而妄肆醜辭終夕不寐而謬加大杖出天中記】

東斗降 【 道經】

  十日

唐高宗是日以天下無虞百司務簡每至旬假許不視事以寬百寮休沐 【 永徽三年事物紀原】

趙珣上五陣兵事十餘篇宰輔奏用兵以來策士之言以萬數無如珣 【 宋仁宗康定二年玉海】

張文剛葬于鳳凰山 【 文剛字常勝湖州烏程人好學能文孝友祥順再舉進士不第卒于宋神宗熙寧五年至六年二月十日葬王荊公為之誌銘曰才足以貴而莫之知善足以壽而止于斯嗚呼逝矣銘以哀之出事文類聚】

無量壽佛姓周氏端坐而逝 【 母熊氏產師有摩尼入懷之兆生而頎面大耳骨瘠如柴標姿異人天性好定自幼即出家嘗從一高僧觀于海上高僧謂師曰苦海如是師蹙然曰是眾生之所謂苦海而菩提之所謂性海也僧驚異之後結庵湘山之覆釜山自稱無量壽主永州刺史韋宙遣使禮請即至四門各見其人其靈變如此不可具述於咸通八年二月十日端坐而逝年一百三十二出彬陽佛傳】

女冠乘風飛至玉真觀 【 唐玄宗駕在東京以李適之為河南尹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日有女冠乘風飛至玉真觀觀者如堵尹怒其聚眾笞之數十而乘風者不哀祈亦無傷損顏色不變尹大駭奏聞召入內殿問其故乃蒲州紫雲觀女道士也辟穀輕身因風飛至此賜金帛還蒲州數年又因風飛去不返出紀聞錄】

長生護身天尊下降 【 道經】

   詩

僊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葉向朝霽密花含宿潤開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 李乂奉和遊苑喜雨應詔】

山居少四鄰櫧葉半為薪野色生遙念空江滯此身風濤春憶越親舊晚遊秦獨擬尋雞犬雲蘿掛葛巾 【 謝皞字皋羽宋粵人】

滄浪一夜起鳴雷雨陣因之續續來所病農家成久旱未論花事有新開書生狂妄常憂國聖代飄零豈棄才儒館尉曹俱國士好為詩賦詠康哉 【 趙章泉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純教授去非尉曹】

厄運雖云極群公莫自疑民心空有望天道本無知野帳留華屋青城插皂旗燕雲舊耆老寧識漢官儀主辱臣當死時危命亦輕誰吞豫讓炭肯結仲由纓泣血瞻行殿傷心望虜營尚存儀衛否早晚復神京 【 呂居仁二月十日作此靖康二年二月事五月改建炎】

  十一日

宋仁宗崇政殿觀教(馬夌)軍擊毬 【 嘉祐七年】

宋神宗御閣召王珪范鎮等講禮記 【 熙寧元年以上玉海】

宋欽宗車駕出城幸虜營 【 先靖康元年金人圍汴城至二年粘罕遣使入城請帝車駕詣軍前議事二月十一日車駕幸虜營後數日還宮七修類稿】

蘇東坡飲醉食飽默坐思無邪齋兀然如睡覺寫淵明詩一首示子過詩曰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東坡書畢云東方一士淵明也不知從之遊者誰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淵明淵明即我也 【 紹聖二年長公外紀】

尹虔子張石生李方回三真人飛昇 【 翰墨大全】

  十二日

漢光武宿奉高遣虎賁郎將先上泰山

【 光武車駕正月發雒陽宮二月初到魯十二日宿奉高出封禪儀記】

唐高祖以總管府改曰都督府

【 蘇氏演義曰府聚也聚所在圖籍簿書之處漢制三公開府故稱三府魏晉以後諸王又稱府唐高祖武德初邊鎮襟帶之地置總管府武德七年二月十二日改曰都督府出事物紀原】

唐高宗詔造明堂

【 乾封三年二月十二日詔於是改元總章出禮志】

宋理宗淳祐五年進孝宗光宗兩朝御集寧宗實錄及理宗玉牒日曆上御垂拱殿禮儀使宗室使宰執以下赴實錄院右文殿玉牒所經武閣並行燒香禮畢奉迎諸書至和寧門步導至垂拱殿以俟班齊各隨腰輿入殿下東西向立 【 宋史禮志】

宋朝科制以是日會試鎖院 【 二月十二日會試鎖院十八十九二十則試詩賦論策為三場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又試經義論策為二場出七修類稿】

宋高宗以趙鼎與張浚並相 【 紹興五年二月十二日出會要】

包廷藻卒卒時危坐賦詩有脫胎換骨之句俄頃而逝 【 廷藻字文叔號南澗生于宋咸淳乙丑年年五歲見伯父記飲中仙及大曆才子名隨記隨失南澗牽衣間曰翁何健忘耶兒雖耳聞巳熟于心矣因歷數以對翁大驚及長銳然尚友古人夜則懸燈挾冊琅琅聲不絕性嗜酒雖百觴不亂當酣適時岸中獨坐高歌八詠又無機心撫世酬物洞達出肺腑相示四方來從至正丙子年二月十二日卒壽七十二出宋濂集】

景自芳以是日作寒食至今里人號景村寒食 【 自芳蜀雅州人破賊有功出雅州志】

玄宗追贈莊子南華真人 【 天寶元年二月十二日追贈唐會要亦出事物紀原】

   詩

二月鶯花二六辰今年巳得十分春非關此地春光早特為公家誕節新 【 事文類聚】

  十三日

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十三日甲子 【 庾季才字叔奕幼穎悟誦尚書十二通易好占玄象隋文帝為丞相嘗夜召問天時人事季才曰天道精微難可悉察今月平旦青氣如樓闕見國城上俄而變紫逆風西行氣經云天不能無雲而雨皇王不能無氣而立今王氣已見須即應之二月日出卯入酉居天之正位謂之二八之門日者人君之象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十三日甲子甲為六甲之始子為十二辰之初甲數九子數又九九為天數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漢高帝以二月甲午即帝位享年四百故知甲子甲午為得天數今月甲子宜應天受命上從之出北史】

翰林李國鳳遊相國寺見群僧仰面聚觀國鳳亦從之仰視見日旁有一月一星月如初弦共駭異焉 【 元朝於歲首例遣使祭岳瀆元順至正己巳年國鳳代祀時因兵亂不出城而望祭嵩兵二月十三日祭畢遊相國寺出輟耕錄】

唐玄宗移貢舉于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 【 開元二十四年】

宋太宗詔近臣後苑宴射賦詩上亦賦一章賜宰相呂蒙正等 【 淳化元年以上玉海】

宋高宗車駕至杭 【 建炎三年二月十三日車駕至杭以州治為行宮出會要】

宋徽宗詔以徽猷閣置學士直學士待制 【 大觀二年二月十三日詔出會要】

中元葛真君生 【 翰墨大全】

  十四日

宋高宗是日丙子月體如食太史言月未當闕而闕 【 紹興二年通考】

唐文宗以左丞王播兼判太常卿事 【 玉海】

唐武后策問舉人于洛城殿殿前試人自此始 【 載初元年出事物紀原】

高麗入貢有日本國車一乘使者柳洪曰諸侯不貢欲中朝略見工拙耳神宗特詔許進 【 元豐二年玉海】

玄同無疾而卒 【 薛氏者馮微妻也自號玄同嘗獨處焚香誦黃庭經有青衣玉女二人降其室光如月照香風四集云紫虛元君聞玄同修行欲親降于此玄同焚香以候元君降于庭玄同迎拜元君示以黃庭存修之旨又賜丹一粒曰後八年吞之當遣玉女迎汝于嵩岳至八年二月十四日二女相迓玄同沐浴飼所賜之丹無疾而卒有仙鶴三十六飛集于庭其狀若生額中有白光化為紫氣沐浴時玄髮重生長數寸明日雲彩滿空忽爾雷電其棺飛在庭中開之惟有空衣異香群鶴浹旬不去出集仙錄】

閭丘方遠真人飛昇 【 翰墨大全】

   詩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龜不吾欺屆此江郊廢井巳塞喬木干霄昔人伊何誰其裔苖下有碧潭可飲可濯江山千里供我遐矚木固無脛瓦豈有足陶匠自至嘯歌相樂我視此邦如沬如沂邦人勸我老矣安歸自我幽獨倚門或揮豈無親友雲散莫追旦朝丁丁誰款我廬子孫遠至笑語紛如剪髮垂髫覆此瓠壺三年一夢乃復見余 【 白鶴新居成蘇軾詠陶淵明時運詩似為已發乃次其韻且長子邁相別三年攜諸孫萬里遠至二月十四日欣然有作】

  十五日

漢光武車駕上泰山晡時到天門郭使者得銅物其狀如鍾又方柄有孔莫能識疑封禪具也又東上一里餘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時神也東北百餘步得封所西北有石室壇南有玉盤中有玉龜 【 馬第伯封禪儀記】

玄宗先正月御勤政樓讌群臣連夜燒燈會大雪而罷因命今後以二月望日為之 【 開元二十八年舊唐書】

郭(上麻下香) 【 奴敦反】 曰若郡內二月十五日失囚者東軍當至 【 (上麻下香)西平人也少明于易仕郡主簿張天鍚末年符氏每有西伐之問太守趙凝使(上麻下香)筮之(上麻下香)曰若郡內二月十五日失囚者東軍當至涼祚必終凝乃申約屬縣至期鮮卑折掘送馬與凝凝怒其非駿幽之廄內鮮卑懼而夜遁凝以告(上麻下香)(上麻下香)曰是也國家將亡不可復振出晉書】

齊武帝東昌縣山每發異響忽是日有一巖禠落縣民方元泰往視巖下得古鍾一枚 【 永明四年南齊書】

降聖節 【 唐武宗會昌元年二月十五日詔我聖祖降誕昌辰改為降聖節則降聖之號唐武宗先以名節不獨宋祥符五年以聖祖降延恩殿為降聖節出事物紀原】

貞元節 【 重和元年徽宗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日生為貞元節出宋史】

上元節 【 高麗國二月十五日僧俗燃燈如中國上元節出宋史外國傳】

以是日為花朝 【 提要錄】 風土記云浙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遊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宋制守土官於花朝日出郊勸農

宣府花朝節村民以五穀瓜果種相遺謂之獻生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 【 宣府鎮志】

東京以為撲蝶會 【 天中記】

成都以是日鬻花木蠶器于市因作樂縱觀號曰蠶市 【 成都古蠶叢國民重蠶事成都府志亦出天申記】

限是日私養沙門者送官過期身死 【 司徒崔浩慱學多聞不信佛謂帝曰佛氏虛誕帝以辯慱信之會蓋吳反杏城關中搔動帝乃西伐至于長安先是長安沙門種麥寺內御騶牧馬于麥中帝入觀馬沙門飲從官酒從官入其便室見大有弓矢矛楯出以奏聞帝怒曰此非沙門所用當與蓋吳通謀害人耳詔曰有私養沙門者皆送官曹不得隱藏限今年二月十五日過期不出沙門身死容止者誅一門出魏書釋老志】

周穆王是日暴風忽起林木傷折天地震動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不滅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何徵也對曰西方有聖人現耳是時涅槃 【 周昭王二十四年江河泉池忽然汛漲大地震動有五色光入貫太微太史蘇由奏曰有大聖人生于西方一千年外聲教及此昭王即敕鐫石記之埋于南郊天祠前至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果應出周書異記】

老子生生而皓首 【 老子者老君也於亳州乘白鹿昇天至商紂二十一年再降于岐山之陽周文王為西伯召為守藏史周武王時為柱下史成王時仍為柱下史出史纂左編據南史老子四月八日生】

紫瓊真人聞道 【 饒德興張模字君範慕道改名道心求太虛真人金丹之法太虛茆與適市見張施丐錢三十文乃曰可授已遂以丹法授復會真州始全火候後紫瓊以道授趙緣督子始仙去出道書】

薛洞玄女仙昇仙

孫思藐昇仙 【 以上翰墨大全】

   詩

長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勝中春不寒不暖看明月況是從來少睡人 【 徐凝二月望日作】

焂忽韶光一半過寒威猶自壓暄和故摧春色歡終減屢失花期日旋那病骨不禁風料峭衰悰難遏醉吟哦憑闌更為芳菲惜重取輕苫擁舊科 【 梅聖俞二月十五作】

  十六日

宋太祖生于洛陽夾馬營以為長春節 【 唐明帝登極每夕於宮中焚香祝天曰某胡人因亂為眾所推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明年丁亥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生於洛陽夾馬營初太祖母杜氏夢日入懷而孕生之夕神光照室胞如菡萏異香馥郁人因號其地為香孩兒營建隆元年群臣上表曰軒帝生于壽丘發繞樞之異夏禹誕于石紐流貫昴之祥莫不炳燿靈符延長寶曆諒惟聖德允協昌符請以二月十六日為長春節出長編】

宋太祖幸 【 玉津園閱士卒】 騎射張樂賜從官飲 【 乾德四年二月十六日出會要】

宋太宗幸西綾錦院命近臣縱觀織室機杼 【 興國三年二月十六日出會要】

宋仁宗賜百官福酒又作藉田禮畢詩賜宰臣呂夷簡等次韻和進 【 明道二年玉海】

齊竟陵王子良見佛從東來 【 子良幼舍勝慧結志隆雲誠感懇徵亟發靈應以永明七年二月十六日於西第在內堂法會見佛從東來威容顯曜俛而微笑既而咳唾白如凝雪以手承捧變為玉稻子良嘗招致名僧講論佛法數於祗園齋戒大集朝臣世以為失宰相体武帝不豫子良啟造沙門於殿戶前誦經武帝為感夢見優曇缽花子良案佛經宣旨使御府以銅為花插御林四角出法苑亦出天中記】

胡惠起命弟子於伏龍岡造墳解蛻 【 惠起字警俗唐則天以蒲輪召之引見武成殿問仙術惟陳道德帝王治化之原遣使送歸復賜書有曰軒曆之廣成漢朝之河上唐畏慶三年二月十六日命弟子於伏龍岡造墳解蛻年數百歲謚嗣真先生出列仙傳】

觀音成道日 【 藏經】

   詩

昨日花朝正艷陽今朝昴宿為儲祥 【 事文類聚】

  十七日

唐太宗召三品以上賜宴于元武門太宗操筆作飛白書群臣就太宗手中競取散騎常侍劉洎豋床引手然後得之其不得者咸稱洎登床罪當死請付法太宗笑曰昔聞婕妤辭輦今見常侍豋床 【 貞觀十八年玉海】

宋真宗幸開封府射堂命宗室牧伯射帝中的者七 【 祥符二年閏二月十七日出通典】

宋高宗賜陳夢協束帛 【 紹興十八年陳夢協進十七史蒙求給事中韋壽成看詳高宗二月十七日加賜束帛出會要】

唐張說除荊州大都督府長史是日到任上謝表云拜命荒服浮舟遄沂臣以二月十七日到州山列楚望水橫南紀德非羊祜跡謝朱均何以鎮靜流亡攘除猛虣末云愧乏才能不足宣暢皇風敢竭心力少冀上酬玄造 【 楚通志】

陳正懿嚴通遠昇仙 【 翰墨大全】

   詩

一年好事一番新才過花朝兩日辰 【 事文類聚】

  十八日

秦州地震先秦州百姓聞州西北地下殷殷有聲俄而地震廬舍盡壞地坼而復合經時不定 【 玄宗令左丞相蕭嵩致祭山川五行志】

孔子卒 【 孔子卒於哀公十六年四月乙丑即今之二月十八日此孔氏子孫相傳者若謂卒於己丑或誤亦載於四月十八日出山堂肆考】

  十九日

泰山雲氣成宮闕 【 漢光武封禪二月十九日泰山雲氣成宮闕百官皆見之至二十一日東南極望有白氣廣數丈出封禪儀】

真宗崩 【 乾興二年二月十九日崩仁宗即位群臣見帝帝敕曰先皇帝奄棄萬園凡中外將校並加存撫群臣拜舞稱萬歲出宋史】

宋哲宗詔曰漢家致孝有朝夕供御之庭唐室取顏嚴歲時慶賀之禮逮于列聖咸有舊章建以太皇高太后宮曰崇慶宮尚太后宮曰隆祐宮 【 哲宗元祐元年二月十九日詔出玉海】

宋孝宗詔建石經閣于國子監上親題額 【 淳熙四年二月十九日詔出會要】

觀音生辰 【 佛書】

   詩

君念世上川嗟子老瘴天那堪十日內又長白頭年 【 元禎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

  二十日

唐昭宗葬于和陵 【 天祐元年通考】

玄宗開元八年敕都督剌史品卑者借緋及魚袋 【 舊制凡授都督剌史階未及五品並聽著緋佩魚雜任則停則借緋之制自唐明皇始宋朝賜緋者亦借紫而相承不佩魚出事物紀原】

宋太祖乾德四年知貢舉王祐上進士諸科十五人時陶穀子邴中第命中書覆試 【 玉海】

宋仁宗御殿試進士得王堯臣巳下三百七十七人 【 天聖五年二月二十日出通典】

蘇轍生 【 轍字子由號潁濱謚文定軾之弟出蘇氏譜】

元成宗戊戌年是日張尚書漢臣趙松雪學士費北山漕侯同在杭州泛舟過西湖豋岸將遊水樂洞行里餘逢一尼寺趙公偕二公入寺俄而從人來報張公老僕戎顯卒死矣亟回至其所呼救不甦忽有二道士一老一幼云不妨老者於死人面上吹呵幼者就籬落摘一青葉度于老者若作法書符狀死人再生頃之失道士所在 【 道士貌宛似世所畫鍾呂二仙像出純陽傳】

北斗出遊

保德真君降 【 以上翰墨大全】

   詩

平生拙人事出走臨東藩紛此獄訟地欣承刀筆閑漾舟明湖上清鏡照衰顏春風隨我來掃盡冰雪頑花開滿北渚水淥到南山魚鳥自翔泳白雲時往還吾亦樂吾樂放懷天地間顧視彼誇者錙銖何足言 【 曾鞏字子固二月二十日西湖作】

五十日春逢誕節八年歲壽屬凝香 【 事文類聚】

  二十一日

宋真宗詔曰緬惟烈祖常幸舊都其明堂殿前三門改為太極門 【 景德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詔其明堂殿即太極殿也出會要】

宋真宗宴宗室于永芳園近臣於會節園又命帥臣內職飲射 【 景德四年出玉海】

懷光拔其軍居咸陽 【 唐右武鋒兵馬使石演芬本西域胡人懷光養以為子懷光潛與朱泚通謀演芬遣郜成義詣行在告之請罷都統之權成義告懷光子璀璀密白其父懷光召演芬責之曰我以爾為子柰何欲破我家今日負我死甘心乎演芬曰天子以太尉為股肱太尉以演芬為心腹太尉既負天子演芬安得不負太尉乎演芬胡人不能異心惟知事天子苟免賊心而死死甘心矣懷光使左右臠食之皆曰義士也可令快死以刀斷其喉而去懷光二月二十一日拔其軍居咸陽出考異】

黃山谷過洞庭 【 山谷作承天院記朝廷謂其幸災謗國自鄂謫宜州時崇寧二年也次年二月二十一日過洞庭經潭衡至永州遊太平寺登閣賦詩宋學士集】

顧歡題柱云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終 【 歡字景怡吳郡鹽官人年六歲知六甲家貧父使驅田中雀歡作黃雀賦而歸雀食過半父怒欲撻之見賦乃止後又母亡漿水不入口六十日廬于墓開館聚徒數百人歡早孤每讀至哀哀父母輒執書痛泣徵為楊州主簿不就上賜麈尾素琴元明元年又徵為太學慱士不就歡晚節服食不與人通每旦出戶山烏集其掌取食事黃老道解陰陽書為數術多效驗初元嘉末出都寄住東府忽題柱云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終賦詩曰精氣因天行遊魂隨物化剋死日卒于剡山身輕柔軟時年六十四出南齊書文學傳】

女絡與父俱浮江上 【 符縣長趙祉遣吏先尼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詣巴邵沒死成濡灘子賢求喪不得女絡年二十五歲求之亦不得乃乘小船至父沒處哀哭自沈見夢告賢曰至二月二十一日與父俱出至期父子俱浮江上郡縣上言為之立碑以旌孝誠後漢作叔先雄水經】

  二十二日

客星在輿鬼東北 【 建武三十一年有客星焰二尺許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輿鬼東北輿鬼尸星主死亡客星居之為死喪後光武崩出通考】

唐玄宗祠后土太史奏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祥風繞壇日揚其光 【 開元十二年初有司奏修壇掘出銅鼎二又掘出古磚有篆書千秋萬歲長樂未央字又赤兔見壇側出玉海】

唐昭宗生於東內以為嘉會節 【 昭宗懿宗第七子咸通八年生出舊唐書】

丹陽真君上升 【 真君寧海州人馬姓鈺名字玄寶因重陽真君語悟而請師於家後屬家政於三子庭珍庭瑞庭珪遂棄家修道真君以所得純陽金丹秘訣授之遂頂三髽而成道仙升於是日焉有金玉漸悟行化成道圓成精微六集及語錄一帙行於世出道書據左編事在十二月二十二日並錄】

   詩

蓂褪堯階八葉桃翻禹浪三層 【 事文類聚】

  二十三日

宋太祖內出御札曰渴聽讜言庶臻治道令朝臣以次轉對御書大宋一統賜王漙 【 建隆二年玉海】

宋仁宗御崇政殿西閣四壁各張畫圖前代帝王美惡可為勸戒者命兩府觀之既而宣天章閣侍講曾公亮講毛詩王洙讀祖宗聖政錄丁度讀前漢書數刻而退 【 慶曆四年宋史】

包拯論宋庠 【 拯於二月二十三日具劄子論庠曰庠秉衡軸首尾七年殊無建明少效補報但陰拱持祿竊位素餐無恥之甚也出文鑑】

保德真君生 【 道經】

   詩

二月二十三木蘭開折初初當新病酒復似久離居悲絕更傾國驚心聞遠書紫絲何日障油壁幾時車弄粉如傷重調紅或有餘波痕空映襪煙態不勝裾桂嶺含芳遠蓮塘屬意疏瑤姬與神女長短定何如 【 李義山是日作】

  二十四日

流星大如桃出天津入紫宮須臾有細流星或五或三相續又有一大流星從紫宮出入北斗須臾又一大流星出貫索中經天巿垣諸流星並向北行至曉不可稱數 【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流星占曰天子之使又曰庶民惟星星流民散之象至二十七年索虜殘破青冀徐兗等州民死大半出天文志】

宋真宗是日幸開封府射堂謂從臣曰朕昔尹京兆先帝為創此堂俾之習射周覽久之多所感慕又至堂閱太宗御書圖畫數十軸制曰昔東漢之隆過宛陵之故第正觀之盛臨慶善之舊宮所以申愷樂之私宣優游之澤朕頃在儲邸獲尹神京用修相圃之儀遐擬宣猷之地知樞密院事王欽若上駕幸舊邸七言詩上作歌以荅仍詔褒之 【 玉海】 夏竦上新集古文四聲韻 【 宋仁宗慶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知亳州夏竦上四聲韻五卷出會要】

勃泥國入貢 【 宋神宗元豐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入貢勃泥在西南海中前代未嘗朝貢太宗興國二年其王尚打遣使奉表貢龍腦玳瑁館于禮賓院賜鞍馬出會要】

長山張舒宋文帝元嘉九年是日忽見一人衣朱衣執青柄馬鞭云可隨我去頃之以絲繩繫長梯令舒上梯仍造大城綺洞其地如黃金又有一人不冠獨坐絳紗中語舒曰主者誤取汝汝從此神于占卜舒不覺受其術 【 出異苑】

   詩

花朝清曉雨初收瑞氣祥風滿玉樓蓬矢重逢三八日椿齡再祝八千秋 【 事文類聚】

  二十五日

唐玄宗省弘文館校書兩員 【 開元七年置弘文館校書四員崇文館校書兩員至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省弘文館兩員出會要】

宋徽宗封孔鯉泗水侯伋沂水侯 【 崇寧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王海】

李全以是日事為吾之罪 【 李全濰州北海望家子宋人也銳頭蜂目弓馬趫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元兵至山東母與兄俱死焉全與張國明等曰我乃不忠不孝之人眾曰節使何為有是言也全曰縻費朝廷錢糧至多乃殺許制置不忠我兄被人殺不能復報不孝二月二十五日事吾之罪也十一月十三日事誰之罪耶蓋指(王卓)與夏全也出左編】

金可記上表言臣奉玉皇詔為英文臺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當上昇時宣宗以為異至期春研花熳果有五雲攢簇鸞翔鶴集笙鳴簫奏羽蓋瓊輪彩幢雲幡仙仗蔽空昇天而去士庶觀者莫不瞻禮嘆異 【 金可記海外新羅人也賓貢進士性沈靜好道服氣煉形慱學強記屬文清麗於終南山子午谷葺居焚香靜坐若有所思又誦道德及諸仙經不倦後三年航海歸本國而後來宣宗徵入內不就又求見玉皇詔以為別仙所掌不留人間遂賜宮女四人又遣中使二人侍左右可記獨居靜室宮女中使多不接近每夜空內常有客談笑聲中使竊窺但見仙官仙女付列至二月二十五日昇天而去出續仙傳】

   詩

老景已鄰周尚父慶門方似漢堂賢一杯仰祝椿松壽歲歲流觴八日前 【 事文類聚】

  二十六日

文宗是夜四更至五更四方中央流星大小二百餘並西流有尾跡長二丈 【 開成四年出天文志】

宋真宗詔加中嶽中天王為崇聖中天王 【 祥符四年後又加中嶽為中天崇聖帝出事物紀原】

唐文宗因是日寒食節宴群臣於麟德殿雜戲人弄孔子上曰孔子古今之師安得侮瀆亟命驅出 【 開成三年出玉海】

宋太祖幸迎春苑習射中的者三從官稱賀 【 建隆二年二月二十日出會要】

宋真宗宸妃李氏薨 【 仁宗明道元年薨後追冊為莊懿皇太后葬永定陵西北晏殊撰墓銘出宋史禮志】

李晝為許州吏永春二年是夜歸伯梁河見路傍有塚去路約二十步塚上有穴大如盤有火光晝異之下馬至塚觀焉見五女子衣華服相坐穿針俱低頭就燭晝呼之五燭皆滅五女亦失所在晝恐上馬而走五炬火從塚出逐晝晝走不能脫以鞭揮拂為火所焚行十里方達伯梁河火始滅 【 明日看馬尾燒盡後遂目為五女塚今存焉出傳異記】

虛靜沖和徐真人生 【 翰墨大全】

   詩

仲月藹芳景內庭宴群臣森森列干戚濟濟趨鈞陳大樂本天地中和序人倫正聲邁咸濩易象合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鈿明舞裀韶光雪初霽聖藻風自薰時泰恩澤漙功成行綴新賡歌仰昭回竊比華封人 【 二月二十六日春和聖製麟德殿會百寮觀新樂權德與作】

夜入磻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波曉更喧至人舊隱白雲合神物已化遺蹤存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 東坡二十六日至磻溪未明作】

不到峰前寺空來渭上村此亭聊可喜修徑豈辭捫谷映朱欄秀山舍古木尊路窮驚石斷林缺見河奔馬困嘶青草僧留薦晚餐我來秋日午旱久石床溫安得雲如蓋能令雨瀉盆共看山下稻涼葉晚翻翻 【 東坡二十六日自磻溪往陽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麗亭】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聲來不斷睡味清且熟昏昏覺還臥展轉無由足強起出門行孤夢猶可續泥深竹雞語村暗鳩婦哭明朝看此詩睡語應難讀 【 東坡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強起出門作】

  二十七日

宋真宗御水心亭垂釣遂宴金華殿小苑花皆太宗命中黃門所植滋茂異常帝作賞景觀花詩以賜從官 【 祥符三年】

宋真宗召近臣于後苑翔鸞閣移幸流杯殿登象瀛山翠芳亭命從臣賦詩遂宴玉宸殿 【 祥符九年以上玉海】 蔣大士生 【 大士既長孝父母睦兄弟日誦金剛經至徽宗崇寧癸未豁然頓悟遂別父母妻子就浪石寺立壇演法盡蠲火食升奼岩趺坐而化其徒遂於寺立塔至今真身不壞大士江華人於神宗熙寧甲寅年二月二十七日生禪宗志】

斗星降 【 道經】

   詩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巖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風生饑虎嘯空林月黑驚麇竄修竹入門突兀見深殿照佛青熒有殘燭媿無酒食待遊人旋研杉松煮溪蓛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起觀萬瓦鬱參差日亂千巖散紅綠門前商賈負椒荈上後咫尺連巴蜀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 東坡二月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作】

  二十八日

晉高祖生以為天和節 【 馮導等表曰斗柄正卯律吹仲春當帝一出震之方是天地同和之日請以二月二十八日為天和節庶夫稱觴萬壽稍申將順之心節配四時永洽好生之德從之天中記】

唐太宗詔曰自古皇王褒崇勳德既勒名于鍾鼎又圖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閣著其美建武功臣雲臺紀其績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宜酌故實並圖畫凌煙閣庶念功之懷無謝于前載旌賁之義水貽于後昆 【 太極宮中有凌煙閣在凝陰殿內功臣閣在凌煙閣南頡利既平太宗置酒于此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詔出韋述而京記】

程頤母侯氏卒 【 侯氏好文平生詩不過二三篇皆不存獨存夜聞鳴鴈詩詩曰何處驚飛起雝雝過草堂早是愁無寐忽聞意轉傷良人沙塞外羈妾守空房欲寄迴文信誰能付與將侯氏從夫官嶺外偶迎涼露寢遂中瘴癘及北歸道中疾單召醫視脈曰可治謂二子曰紿爾也皇祐四年二月二十八卒于江寧出宋文鑑】

群鶴飛繞蘇山 【 蘇耽真人漢文帝桂陽郡人也群鶴隨之升天至宋寧宗嘉定五年加封靜惠真人是歲二月二十八日忽有群鶴飛繞蘇山誥至郴乃于是日其靈應如此耽事母潘氏極孝母百歲無疾而卒鄉人殯于城東人望之若有白馬繫林間遙聞真人有哭聲郡守張邈率僚屬往吊之求見真人仙顏出半面光彩照人人垂一大手有綠毛長尺餘因謂手曰山谷幽遠日暮難歸遂手擲仙經成橋令眾閉目而渡少焉即抵城五月十五七月十五亦載出郴陽仙傳】

   詩

君臣相悅同魚藻兄弟連榮比棣華歲歲重三前六日壽觴何惜泛流霞 【 事文類聚】

  二十九日

宋真宗賞花宴于後苑作仲春賞花釣魚詩群臣皆賦遂射于水殿盡歡而罷 【 咸平三年出玉海】

龍見于興慶池 【 宋高宗紹興二十年出玉海】

清靜元君上升 【 寧海孫忠顯女名不二號清靜散人適馬宜甫生子三重陽真君以分梨十化說授之與其夫共棄家學道後元君居洛陽風仙洞夫婦日相激勵道成有詩詞行於世出道書】

聖母元降日 【 道經】

  三十日

中人馳召宰相馬奔乏死于道 【 宋申鍚字慶臣少而孤擢進士敬宗時拜待讀學士文宗即位再轉中書舍人為翰林學士帝惡宦官權寵震主再致宮禁之變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欲剟除木根思可與決人事者察申鍚忠厚因召對與朝臣謀去守澄等且倚以執政申鍚頓首謝未幾拜尚書左丞踰月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乃除王播京兆尹密諭帝旨播漏言而守澄黨鄭注得其謀太和五年遣軍候豆盧著誣告申鍚與漳王謀反守澄持奏浴堂將遣騎二百屠申鍚家宦官馬存亮爭曰謀反者獨申鍚耳守澄不能對時二月三十日群司皆休中人馳召宰相馬奔乏死于道易所乘以復命至中書中人唱曰所召無宋申鍚申鍚始知得罪望延英門以笏叩額還第出白孔六帖】

庾翼題紙背曰二月三十日 【 劉連州寄柳子厚詩云書成欲寄庾安西紙背應勞手自題聞道近來諸子弟臨池尋巳厭家雞注云家有右軍書每紙背庾翼題云王會稽六紙二月三十日出白孔六帖】

每歲祭袁雙廟 【 丹陽縣有袁雙廟先為桓宣武誅求立廟廟未成大有虎災被害之家夢雙催功甚急百姓速成之每以二月三十日祭廟至元嘉五年村人於廟後見一物人面鼉身自言曰某袁雙也出異苑】

祖師授王處一正法 【 處一寧海東牟人號王陽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大石謂之曰子異日為道教宗主又嘗聞空中人間曰汝識我否我乃玄庭宮主是後狂歌謾舞居牛仙山菴祖師知其為玄門大器二月三十日授以正法其處一誕辰載于三月十八其上昇載于四月二十三出史纂左編】

大慧真人下降 【 翰墨大全】

   詩

八年二月晦山梨花滿枝龍門水西寺夜與遠公期宴坐自相對密語誰能知前後際斷處一念不生時 【 白居易神照禪師二月三十日同宿】

立馬柳花裏別君當酒酣春風漸向北雪鴈不飛南明曉日初一今年月已三鞭羸去暮色遠岳起煙嵐 【 賈島二月三十日別鄂中友人】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遶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忽聞啼鵙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 東坡二月三十日和子由寒食】

日涉編卷三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周師旦几几甫 

張正初萬福甫 

趙冏馭叔甫仝閱

 三月〔一〕

三月建辰辰震也謂時物盡震動而長也 【 合璧事類】

姑洗辰之氣也三月建焉 【 周禮】

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牽牛中 【 禮記】

春日載陽 【 注三月東京賦】

青陽告謝朱明肇受 【 文選瀋安仁賦】

季春行夏令則民疫時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沈陰淫雨兵革起行冬令則寒氣發草木肅國有大恐 【 呂氏春秋】

為寎 【 爾雅】

曰暮春亦曰季春晚春大春餘春末春 【 梁元帝纂要】

晉武帝恣其所之是月宮人競以竹葉插戶鹽汁灑地以引帝車 【 泰康二年晉紀】

唐中宗宴于桃花園以學士李嶠等桃花詩令宮女歌之辭既清婉歌仍妙絕 【 景龍文館記】

曲江貴家遊賞則剪百花裝成獅子互相送遺獅有小連環欲送則以蜀錦流蘇牽之唱曰春光且莫去留與醉人看 【 曲江春宴錄】

北齊盧士深妻有才學是月以桃花沬兒面咒曰取紅花取白雪與兒洗面作光悅取白雪取紅花與兒洗面作光華取雪白取花紅與兒洗面作花容 【 虞世南交略】

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 【 金門歲節記】

寒食煮麥粥研杏仁為酪以餳沃之 【 酪乳漿也餳飴也或云即米糖也出玉燭寶典】

寒食俗皆畫鴨子以相餉 【 鄴中記】

寒食以麵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 【 合璧】

北方戎狄為鞦韆戲以習輕趫 【 唐天寶宮中至寒食競築鞦韆戎狄遺俗令宮女輩嬉笑以為樂帝呼為半仙之戲涅槃經謂之罥索罥音絹出山堂肆考】

古麻剌國王服紅黃衣以金線織絲布纏頭詣佛寺中坐紅床使人舁之貴臣如王之服或青綠緋白粉紅褐並纏頭跨馬 【 外夷傳亦出一統志】

浙西天鳴若轉磨無雲而雨 【 僖宗中和三年出通考】

日散光如血下流所照皆赤日中若有飛鷰 【 惠帝光熙六年天文志】

有二星鬥于中天一星隕 【 德祐元年占二星乃宋元之問鬥于中天乃爭衡之象一星隕乃宋亡之兆也出宋史】

五星交互經天縱橫無常 【 晉惠帝永寧元年閏三月凡晝而星見于上者為經天占為不臣為更主五星經天古所未有後懷愍為劉氏所執五胡爭起分據中國亦古所未有出晉書】

雨謂之迎梅 【 風土記】

雨曰榆莢雨 【 初學記】

大雨有物墜于地如豬 【 唐德宗貞元四年通考】

大雪平地三尺餘其氣如煙其味苦 【 浙西天復三年五行志】

天雨土 【 治平元年】

雨黃土 【 熙寧七年以上宋史】

雨火 【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通考】

雨毛 【 潭州熙寧元年五行志】

雨白毛 【 武帝天漢元年京房易傳曰前樂後憂厥妖天雨羽又曰邪人進賢人逃天雨毛出漢書】

雨毛如線而綠 【 彰德元順帝至元三年俗呼云菩薩線民謠云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元史】

雨血 【 惠帝永康元年後趙王倫篡位遷帝于金墉城其後天下大兵禍流王室晉書】

雨物若果核五色間錯光瑩堅固破其實食之似松子仁人皆曰娑婆樹子至閏三月復雨如初 【 元至正壬辰年後紅巾犯省治雨核之地悉被兵火湖州遂陷儀鳳橋四向焚戮特甚追思雨核時橋四向為最多出輟耕錄】

雨桂子于台州經十餘日乃止 【 垂拱四年占曰天雨草木人多死出唐書】

黃河是月水名桃花水 【 水衡記與二月同】

大行山聖人崖有聲 【 武德二年俗謂聖聲有寇至出唐書】

石竹山大石自移聲如雷 【 乾道二年石竹山在福清縣出五行志】

登州地震岠嵎山摧每震海底有聲如雷 【 慶曆五年出宋史】

雲陽石燃方丈晝則如灰夜則有光投草木則焚 【 唐貞觀十三年出通考】

京都夜有火光轉行民家相驚譟 【 延熹九年後漢桓帝】

長安宣平城門外屋無故自壞 【 獻帝初平二年後司徒王允使中郎將呂布殺太師董卓夷三族通考】

順天門樓東柱已傾毀而自起 【 唐高祖武德九年占曰木仆自起國災通考】

大同路黑氣蔽西方有聲如雷頃之東北方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見火光空中有兵戈聲 【 元順帝至正十八年元史】

有聲若牛出許昌城 【 晉惠帝元康九年後廢愍懷太子幽于許宮賈后遣黃門孫慮殺太子擊以藥杵聲聞于外是其應也通考】

楊州桑生瓜

櫻桃生茄 【 以上俱孝宗淳熙十六年此草木之妖宋史】

高平獲赤雀太原獲赤烏 【 高祖禪授之年隋書】

神雀五采以萬數集長樂未央 【 漢宣帝四年改元神爵】

鳳凰集太山陳留 【 漢宣帝元康元年】

吳孫權海鹽縣二黃龍見井中 【 赤烏五年以上宋書符瑞志】

兩龍江中騰躍升天五色遙映江水 【 初承聖二年父老聚而悲相謂曰地龍已去國其亡乎帝踰年而遘禍出王僧辯傳】

峨眉山是月必有一獸開路或虎或鹿或猿人方敢行不然墮深崖中 【 野記】

滑州剌史李邕獻馬一匹肉鬃麟臆嘶不類馬聲 【 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邕任淄青遇一老翁云聖主將得龍馬以應太平遂於青州民家獲而獻之出六帖】

肆州陽曲縣羊生羔一頭二身一牝一牡三耳八足 【 太和二十三年後高祖崩六輔專事出魏書】

   詩

江南季春天蓴菜細如絃池邊草作徑湖上葉如船 【 嚴維字正文山陰人狀江南三月】

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 杜甫】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 謝枋得字君直號疊山見慶全菴桃花】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黎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 杜甫漫典】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劉禹錫字夢得遊玄都觀】

林下居常睡起遲那堪車馬近來稀春深晝永簾垂地庭院無風花自飛 【 邵雍字堯夫暮春吟】

蒲芽荇帶繞清池錦纜牽舡水拍堤好是寒煙疏雨裏遠峰青處子規啼

曲闌干外雨垂垂羅幕風輕燕子飛獨倚危樓思往事落紅撩亂點春衣

豈蔻枝頭春事休風吹萬點只供愁杜鵑啼破三更月夢遶雲間百尺樓

門前楊柳暗沙汀雨濕東風未放晴點點落花春事晚青青芳草暮愁生 【 以上謝無逸】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樽前有限盃 【 元禎】

病香無力被風吹多在青苔少在枝馬上行人莫回首斷君腸是欲殘時 【 崔櫓暮春對花】

三月江南花滿枝風輕簾幙燕爭飛游人休惜夜秉燭楊柳陰濃春欲歸 【 無名氏】

千林欲暗稻秧雨三月尚寒花信風九節老筇應不惜步隨流水看殘紅 【 俞師郝】

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蜀魄不來春寂寞楚魂吟夜月朦朧 【 寇萊公】

幾家臺榭鳳城東野水平分處處通眼見落花留不得此時多少恨東風 【 元禎】

一年春事又成空擁鼻微吟半醉中夾道桃花三月暮馬蹄無處避殘紅 【 張公舉】

春光過限只須臾榆莢楊花掃地無卻憶菩提湖上寺綠荷擎雨看疏珠 【 僧梵崇】

江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盡空遣庭花踏落花 【 歐陽公】

古今春過知多少人不留春頭白早君欲留春心可知為君更賦留春詩留春莫只留花住花老春風亦隨去孰若芝蘭香不歇亭下長如二三月 【 楊次公】

  清明

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 【 孝經緯】

清明三月節日在婁

白陽雲出奎 【 易卦通驗】

清明雨為潑火雨 【 河朔人謂潑火雨退齋雅聞】

清明雨為杏花雨 【 杏花開時正值清明後必有雨也謂之杏花雨古詩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提要錄】

夏官司爟季春出火 【 周禮】

節過藏煙時當改火 【 白居易云】

清明之日桐始華田鼠化為鴽 【 後五日虹始見天子居青陽右介月令】

清明之日桐不華歲有大寒田鼠不化國多貪殘虹不見婦人亂色戴勝不降桑政教不平 【 周書時訓】

明庶風後四十五日清明風至則出幣帛使諸侯 【 立夏長養布恩惠故聘問諸侯淮南子】

唐朝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順陽氣也 【 輦下歲時記】

禁火乃周之舊制唐宋清明日賜新火亦周人出火之義 【 會要】

長安每歲清明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者進上賜絹三疋碗一口 【 唐輦下歲時記】

清明湖州進紫筍茶 【 歲時記】

清明進新綵雞子 【 唐書】

清明淘井 【 黃州俗出志林】

竹山縣有地二頃不生樹木惟有茅茨每歲清明日祭而燎之以卜歲之豐歉草盡而豐

清明折柳插門通貴賤男女皆祭掃塋墓自節日始至盈月乃止 【 以上楚通志】

明皇樂民間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置雞坊索長安雄雞金尾鐵距高冠昂尾千數養之選六軍小兒五百使之教飼時賈昌為五百小兒長天子甚愛幸金帛之賜日至其家 【 明皇以乙酉生而喜鬥雞是兆亂之象也東城父老傳】

唐中宗景龍四年清明日幸梨園命侍臣為拔河之戲以大麻緪兩頭繫十餘小索每索數人執之以挽力弱為輸時七宰相二駙馬為東朋三相五將為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璟以年老隨緪而踣久不能起帝以為樂笑 【 文館記】

清明新進士開宴集于曲江亭既徹饌則移樂泛舟又有月燈閣打毬之會 【 東城父老傳】

清明前後十日城中士女艷粧穠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翻翻遊賞畫舡簫鼓終日不絕 【 武林舊事】

京師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樹之下園圃之內羅列杯盤互相酬勸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庭臺抵暮而歸 【 東京夢華錄】

   詩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亂開相邀直城外遠遠上春臺 【 權德與】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暗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 賈島】

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綵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 【 韋應物】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剌史家獨歇回廊行復歇暗聽絃歌暗看花 【 白居易】

當年寒食好風輕觸處相隨取次行今日清明漢江上一身騎馬縣官迎 【 元禎】

自嘆清明在遠行桐花覆水葛溪長家人定是持新火點作孤燈照洞房 【 權德輿清明日次弋陽】

山頭蘭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煙火新此日何窮禮禪客歸心誰是戀禪人 【 李郢清明日題一公禪室】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東坡】

東城酒散夕陽遲南陌鞦韆寂莫垂人與長缾臥芳草風將急管度青枝 【 王介甫】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曉泊孤舟古祠下滿窗風雨看潮生 【 蘇子美】

洛陽城外清明節百花零落梨花發今日相逢瘴海頭共驚爛熳開正月 【 韓退之】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我赤松家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文房】

村落清明近鞦韆稚女誇春陰妨柳絮月黑見梨花白鳥窺魚網青帘認酒家幽棲雖自適交友在京華 【 鄭谷】

鍾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轉鏡看華髮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 戴叔倫清明送友還鄉】

清明千萬家處處是年華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結雲騎遊陌擁香車惆悵田郎去原迴煙樹斜 【 楊巨源】

斜日去不駐好風來有情江城過風雨花木近清明水樹閑照影山禽時引聲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城 【 張耒】

早是傷春暮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影畫鞦韆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 韋莊】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延興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無計歸心何日是路邊曳甲正重重 【 鄭準清明日江南作】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風光歸穿綠荇舡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 陳上美清明日與友人遊玉塘莊】

上苑連侯第清明及暮春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頒賜恩逾洽承時慶自均翠煙和柳嫩紅焰出花新寵命尊三老祥光燭萬人太平當此日空復賀陶甄 【 史延因清明日賜百寮新火賦詩】

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轉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焰迎紅蕊發煙染綠條春助律和風早添爐煖氣新誰家一寒玉猶望照東鄰 【 王濯同前題】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舡繡羽衝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虛霑焦舉為寒食實藉君平賣卜錢鍾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寂寂繫舡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旅鴈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秦城樓閣煙花裏漢主山河錦繡中風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 以上工部清明詩】

  穀雨

清明後十五日斗指辰為穀雨言雨生百穀也 【 孝經緯】

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乃雨其穀於水 【 七修類稿雨去聲】

曆家以穀雨為三月中氣 【 容齋續筆】

穀雨太陽雲出張如車蓋 【 易通卦驗】

穀雨日萍始生 【 後五日鳴鳩拂其羽後五日戴勝降于桑命有司無伐桑柘乃修蠶器擇吉日大合樂大合樂者吉行射禮出月令】

宋神宗馳射野戰至穀雨日止 【 元豐二年詔河東陝西諸路舊制馬軍自十月一日馳射野戰至穀雨日止宋史兵志】

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兩山之茶以龍井為佳穀雨前採茶旋焙時汲虎跑泉烹香清味冽涼沁詩脾每春當高臥山中沈酣新茗一月 【 遵生八牋】

穀雨日採茶炒藏能治痰嗽及療百病 【 養生仁術】

 三月〔二〕

  一日

東北方有聲如雷 【 孝武太元十五年三月一日按劉向說苑以為雷當託于雲猶君託于臣無雲而雷此君不恤于下下人將叛之象及帝崩而天下將亂孫恩桓玄交陵京邑出晉書】

萬春節 【 金史】

開金明池御史出榜曉示許人遊賞 【 歲時記】

晉成帝幸司徒第見王導夫人曹氏如子弟之禮 【 咸和六年以人君而敬人臣之妻有虧君德出通考】

唐高宗召李勣等宴于城門觀屯營新教之舞名一戎大定樂 【 龍朔元年其樂象親征遼東而用武之勢出山堂肆考】

宋哲宗御邇英閣呂大防奏曰仁宗所書三十六事禁中有否請謄寫置坐隅以備親覽上從之 【 元祐六年玉海】

張天祺卒 【 以熙寧九年卒天祺諱戩即載之弟仕歷中外二十四年立朝天下聳聞出墓銘】

平定州民魏全母失明卜者王子貞曰明年三月一日有青衣從東南來療必愈至期見一人著青衣者遂邀入內重設飲食以相待其人曰僕不解醫但解作犁耳為主人作之持斧繞舍求犁轅見桑曲枝臨井上遂斫下其母兩眼煥然見物此曲枝蓋井所致 【 唐貞觀年出朝野僉載】

灌口有太山府君廟每歲是日蜀人往祭之甚眾時有一貧士鶉衣百結容貌憔悴眾人輕之行次江際眾人憩于樹陰貧士亦坐石上逡巡謂人曰此水中有一睡龍有一叟曰得見乎貧士解衣入水抱睡龍出腥穢不可近雲霧四合風起水湧眾驚走貧士沉龍于水底自掛鶉衣而行眾慚謝忽不見 【 野人開話】

譚處端生 【 處端以金太宗天會元年三月一日生初名玉字伯玉號長真子世為寧海人生而骨相不凡從祖師得道及仙蛻書句以示眾曰長真真妙理無為湧出陽神獨自歸書畢出肱而逝□□纂左□】

房長鬚雲中跨鶴 【 房長鬚不知其名宋南渡後隱居武當日以栽杉為事忽遇玄帝化形諭之曰子神清矣惜也無鬚以手頷之經宿覺有物如絲縈于胸臆視之鬚已長尺餘甲午三月一日清旦雲中隱隱見跨鶴之形視故居惟杖履在焉出楚通志】

張治真人飛昇 【 翰墨大全】

   詩

春陽以中百昌俱作彼陰冷而忽興何飛霙之驟落始蒙蔽於陽烏遂潛藏于天幕冰霰雜下溫寒相槫纔滾滾而紛揉更霏霏而交錯因方就圓填溪滿壑迷匹練于素鵰混高雲于皓鶴云云 【 錢惟演因二月晦至三月一日霰雪雜下賦之】

  二日

日食在胃二度主廩倉 【 東漢安帝永初元年三月二日是時鄧太后專政大水傷稼倉廩為虛出通考】

桓玄篡位義旗以是日誅之 【 隆安三年誅之先晉安帝時百姓忽作懊(怯去去改農)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攬結女兒可攬擷尋而桓玄篡位義旗以三月二日婦定京都誅之玄之宮女及逆黨之家子女妓妾悉為軍賞東及歐越北流淮泗皆為人所獲故言時則草可結事則女可擷也出五行志】

宋宰臣以下請理宗御正殿 【 端平二年三月二日出通典】

桑道茂署于紙曰李泌三月二日危 【 道茂善太一遁甲術德宗素驗其數李泌病道茂署于紙曰泌三月二日危泌入見德宗不能步詔歸第是日卒出道茂傳】

文彥慱入覲是日宴彥慱于瓊林苑賜御製詩 【 宋神宗元豐七年玉海】

馬謖有功以是日致祭 【 順應廟在敘州府慶符縣南廣洞祀漢參軍馬謖有陰祐神木之功有司每歲三月二日致祭出蜀志】

採藥者求歸 【 唐高宗顯慶中有蜀郡青城民採藥于青城山下斸藥深數丈其根漸大如甕斸之不已漸深十餘丈不覺墮中以為必死忽見一穴尋之而出見村落桑柘花卉繁茂遇一叟以胡麻飯與之三月二日求歸叟笑曰此仙境非人間明日上巳可謁玉皇採藥者駕龍鶴謁玉皇後歸世已百餘年出太平廣記】

僧伽大師端坐而終 【 大師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嘗獨處一室頂有一穴恒以絮塞之夜則去絮香從頂中出芬馥異常及燒香頂中又以絮塞之師嘗濯足人取其水飲之痼疾頓愈唐中宗語師曰京師無雨師取缾水灑之俄頃甘雨大降至景龍四年三月二日於長安薦福寺端坐而終中宗即令薦福寺起塔漆身供養俄而臭氣滿長安近臣奏曰師欲在臨淮故長安臭中宗心許之其臭頓息奇香遍長安即送臨淮出紀聞錄】

玉皇誕聖日 【 玉皇上帝出道經】

陸天師生 【 陸修靚翰墨大全】

   詩

羅襪凌波洛浦仙謫來潭府話寅緣因嫌曲水香塵涴誕降蘭亭禊事前

江邊踏青罷迴首見旌旗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 工部詩題曰三月二日出郊踏青或云成都事也】

  三日

惟三月丙午朏 【 孟康曰朏月出也古文月采篇三日曰朏師古曰月采篇書亡出前漢書】

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已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 【 應劭】

禊者潔也言自洗濯也或云漢世有郭虞者有三女二以三月上辰一以上已二日而產三女並不育今時俗以為太忌是日女忌諱不復止家皆適東流水上為祈禳自潔濯謂之禊祠分流行觴遂成曲水案高后祓霸上馬融梁冀西第賦曰西北戍亥玄石承輸蝦蟆吐寫庚辛之域即曲水之象今據禊為曲水事應在永壽之前已有祓除則不在高后之後祈農之說於事為當 【 南齊志】

晉武帝問尚書郎摯虞曰三日曲水其義何指合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為怪乃相攜之水濱盥洗因水以泛觴曲水義起于此帝曰如所談便非嘉事尚書郎朿晢曰摯虞小生不足以知之請說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曰羽觴隨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有金人出捧水心劍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祠二漢相緣皆為盛集帝曰善賜金五十斤左遷摯虞為陽城令 【 續齊諧記】

唐太宗貞觀三年賜群臣大射於立德門五年賜文武五品以上射武德殿十年賜百僚太射於觀德殿唐高宗永徽三年幸觀德殿賜群臣大射唐玄宗開元七年賜百官射 【 俱三月三日出通典】

禊逸禮也鄭風有之蓋取諸勾萌發達陽景敷煦握芳蘭臨清川乘和蠲潔用徼介祉晉氏中朝始多燕胥之樂江右宋齊間以文詠風流遂為盛集 【 蕭穎士雜錄】

魏已後祓禊止用三日不復已 【 沈約宋書】

武帝即位數年無子平陽公主求良家女十餘人飾置于家帝祓灞而還過平陽公主見所飾美人帝大悅既飲謳者進帝獨悅衛子夫 【 漢書】

呂后祓還過軹道見物如蒼犬據呂后掖忽弗見卜之云趙王如意為崇呂后遂病掖傷 【 史記】

武帝豋八公山出劉安故臺嘆望城郭如匹帛之繞叢花 【 宋書】

唐中宗祓禊于渭陽賜群臣細柳圈各一云帶之免蠆毒 【 酉陽雜俎】

晉中宗出禊乘肩輦王導王敦並騎從中宗從容謂導曰卿吾之蕭何 【 晉中興書】

張建封入覲值上巳德宗賜宴曲江特命與宰相同座而食 【 唐書】

海西泰和六年三月庚午朔詔曰三日臨流杯池依東堂小會 【 晉書】

華林園中千金堤上作兩銅龍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通御溝石季龍及皇后百官臨池會飲 【 鄴中記】

天泉之南有東西溝承御溝水水北有積石壇是日御坐流杯之處 【 戴延之西征記】

歌舞岡越王佗是日豋高處 【 歌舞岡在廣州府出廣東志】

白馬山是日剌史禊飲于此 【 白馬山在漢陽府出雍州記】

包令巖以宋縣令包拯嘗於此修禊故名 【 金華府志】

池陽婦女以薺花點油祝而灑之水中若成龍鳳花卉之狀則吉謂之油花卜 【 圖經】

取薺菜花鋪灶上及坐臥處可無虫蟻 【 瑣碎錄】

長安妓者結錢為龍為簾作錢龍宴 【 西京雜記】

四民踏百草時有鬥百草之戲祖此 【 荊楚記】

都人於曲江頭禊飲踐踏青草曰踏青 【 李綽歲時記】 是日上踏青鞋履 【 盧公範饋飾儀】

欲卜蠶善惡以三月三日天陰而無日不見雨蠶大善 【 雜五行書】

遠近士民祈福于龍橋命曰蠶市 【 成都記】

王濟諸名士當解禊洛水還樂廣問於夷甫曰今日戲樂乎王曰裴僕射善談名理混混有雅致張茂先論史漢靡靡可聽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 七賢論世說】

開成二年河南尹李待價以上巳日人和氣稔將禊于洛濱啟留守裴公公召白居易劉禹鍚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歷魏堤抵津橋登臨泝沿自晨及暮簪組交映歌笑間發美景良辰賞心樂事晉公首賦一章居易為十二韻以獻末句云夜歸何用燭新月鳳樓西 【 長慶集】

元祐中秘閣上巳日集西池王仲玉有詩張文潛和最工云翠浪有聲黃繖動春風無力綵旌垂秦少游云簾幙千家錦繡垂仲玉笑曰又待入小石調也 【 王直方詩話】

郝隆為南蠻參軍是日作詩曰娵隅濯清池桓溫問何物荅曰名魚為娵隅桓溫曰何為作蠻語隆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蠻府參軍那得不蠻語也 【 世說】

梁商會賓客于洛水周舉稱疾不往商與親暱酣飲及酒闌繼以薤露歌坐中聞者掩涕舉聞而嘆曰此哀樂失時至秋果薨 【 後漢書】

袁紹大會賓從于薄洛津聞魏郡兵及黑山賊數萬人共覆鄴城殺守坐中客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紹容貌自若不改常度 【 魏志】

夏統詣洛是日王公以下並至南浮橋邊禊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燦爛統在舡中曝所市藥雖見此輩穩坐不搖賈充望見奇其節問舡中安坐者為誰統荅曰會稽北海民夏仲御 【 統字仲御】 充更就舡與語其應如響充又使女伎服桂襡炫金翠繞其舡三匝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也 【 夏統別傳】

以木雕為兔分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其負者下馬奉勝者酒勝者於馬上接盞飲之番呼此節為陶裒花陶裒是兔花是射 【 燕比雜記】

河南人齊關妻關應募為千夫長戰死妻守節有來強議婚妻紿曰吾三月三日有心願償是日徑往彰德天寧寺豋浮圖絕頂祝天曰妾本河南名家夫死不敢失節投地而死 【 河南府志】

盧充獵見獐便射之隨逐不覺失路忽見一黑門如府舍問鈴下對曰崔少府宅也進見少府語充曰尊府君為索小女婚故相迎耳成婚畢送充至家母問之具以狀對後四年三月三日臨水戲遙見水傍有犢車充往開車戶見崔女與三歲男其情意如初抱兒還充又與金鐶乃別 【 續搜神記】

師尼抱孩入醮壇 【 景定甲子衡州衡岳觀以三月三日玄帝生辰設醮先一日有懷孕師尼至觀求宿眾惡其厭穢拒之不可令宿門外中夜聞孩聲乃尼產焉主者大怒次早尼抱孩欲入醮壇觀看眾拒之門外拖曳逾時以孩擲地鮮血濺地尼飛入空中拍掌大笑而去視孩則葫蘆血則硃砂葫蘆內有回仙兩字眾乃大驚回仙即呂洞賓也出道書】

   詩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已筵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 孟浩然】

青郊上已艷陽年紫禁皇遊祓渭川幸得懽娛承湛露心同草樹樂春天 【 張說奉和三日祓禊渭濱】

乘春祓禊逐風光扈蹕陪鑾渭渚傍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 韋嗣玄奉和渭濱祓禊】

寶馬香車清渭濱紅荷碧柳禊堂春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承捧劍人 【 沈佺期同前題】

未敢分明賞物華十年如見夢中花遊人過盡衡門掩獨自憑欄到日斜 【 崔塗上已】

清風麗日滿芳洲雲幕春筵祓錦流皆言曲侍璜溪宴暫似承槎天漢遊 【 徐彥伯上已】

三日歡遊辭曲水三年愁臥在長沙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 【 白居易上巳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良時光景長虛擲壯歲風情已闇銷忽憶同為校書日每年共醉是今朝 【 白居易上巳懷微之】

暮春風景初三日流世光陰半百年欲作閑遊無好伴半江惆悵卻回舡 【 白居易上巳】

當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裏銷獨倚破簾閑悵望可憐虛度好春朝 【 元禎酬樂天三日見寄】

千紅萬紫競繁華鶯語多依富貴家上已蘭亭修禊事一年春色又楊花 【 宋白玉蟾】

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欹倒衰年廢招尋令節同薄衣臨積水吹面受和風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 徐同錄林園三月三日宴集杜工部】

東出千金堰西臨鴈鶩陂游絲映空轉高楊拂地垂綠幘文照耀紫燕光陸離清晨戲伊水薄暮宿蘭池 【 沈約上巳】

山前好風日城巿厭囂塵聊持一樽酒共尋千里春餘光下幽桂夕飲舞青蘋何時出門後重有入林人 【 盧思道上巳】

仁風道和氣勾芒御暮春姑洗應時月元已啟良辰密雲蔭朝日零雨灑微塵飛軒遊九野置酒會眾賓 【 張華】

  四日

唐高宗改蓬萊宮為含元殿 【 咸亨元年】

唐玄宗以平原太守顏真卿為河北採訪使 【 天寶十五載以上玉海】

宋仁宗詔知亳州宋祁授集賢殿修撰就任刊定新編唐書 【 皇祐三年三月四日出會要】

晉國公裴度薨上聞之震悼先一日上巳曲江賜宴不能赴文宗遣中使賜度詩詩曰注令待元老識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 【 開成四年薨裴度字中立貞元五年擢進士當元和長慶間亂臣賊子憚度之威稜雖江左王導謝安坐鎮雅俗而訏謀方略度又過之詔加金紫光祿大夫文館大學士賜勳上柱國出舊唐書】

葉衡奏謝宣示太上宸翰令臣閱畢可飲卮酒以慶榮遇臣欲置酒都省與執政而下侈非常之賜參政茂良等奏此藏在御府群臣無繇見者上曰太上於宸翰間蓋是天縱非學力所到鍾王輩不足道 【 宋孝宗淳熙二年玉海】

詹使君邀東坡遊白水山佛跡寺浴于湯泉風于懸瀑之下登中嶺望瀑所從出晚休于荔浦之上曳杖竹陰之下時荔子纍纍如芡實父老指以告曰是可食君能攜酒復來乎欣然許之 【 紹聖二年臥游錄】

程明道諫新法 【 熙寧二年三月四日諫新法疏中有陛下固已燭見事体究知是非在聖心非吝改張由柄臣尚持固必是致輿情大鬱眾論益讙云云出明道集】

窈娘赴井而死 【 唐武后載初元年喬知之有婢名窈娘藝色為當時第一知之寵待殊隆武延嗣聞之求一見勢不可抑既見即留無復還知之痛憤成疾因為詩寫以□素厚賄閽守以達窈娘得詩悲惋結于裙帶三月四日赴井而死延嗣見詩因遣酷吏誣陷知之破其家出本傳】

   詩

三年摩手撫瘡痍恩與廬山五老齊合侍玉皇香案側卻持華節大江西鼎新白鹿諸生學築就長虹萬丈堤待哺饑民偏戀德老翁猶作小兒啼 【 淳熙八年二月初四日尤遂初送朱文公南歸時文公南康除江西提刑】

  五日

宋真宗賞花宴于後苑帝作賞花釣魚詩從臣皆賦又召從臣令觀連理槐并連理柏遂射于太清樓下帝作連理槐柏詩近臣屬和 【 祥符六年】

宋仁宗延和殿觀教(馬夌)軍擊毬 【 嘉祐三年以上玉海】

宋神宗崩 【 元豐八年宋史禮志】

文公哀介子推令是日不得舉火 【 晉文公與介子綏俱亡子綏即子推子綏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復國子綏獨無所得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綏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三月五日不得舉火後人謂之禁煙又謂之冷節又曰熟食或云五月五日為火所焚又或云三月五日左傳史記並無子推被焚之事大抵流俗所傳言人人殊莫可窮詰詳山堂肆考】

張角起兵 【 角東漢時人奉事黃老畜養弟子以符水咒說療病百姓信之角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聚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莫不畢應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以三月五日起兵皆著黃巾為識時人謂之黃巾亦名蛾賊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閒天下嚮應京師震動出史纂左編】

南斗天蓬下降 【 道經】

   詩

長安富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別有玉杯承露冷無人肯向月中看 【 裴璘三月五日因長安慈恩寺奔走車馬賞玩牡丹題詩佛殿後文宗自夾城出芙蓉園幸此寺見詩吟玩南部新書】

上巳餘風景芳辰集遠坰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從今留勝會誰看畫蘭亭 【 張又新三月五日泛長沙東湖】

五日酺初畢千年樂未央復承天所賜終宴國之陽地勝春逾好恩深樂更張落花飛廣座垂柳拂瑤觴庶尹陪三史諸侯具萬方酒酣同忭躍歌舞詠時康 【 張說三月五日奉和恩賜樂遊園宴應製】

  六日

唐僖宗宣遺詔立昭宗為皇太弟 【 文德元年後二日昭宗即位出玉海】

宋太宗召近臣賞花宴後苑上臨池釣魚命群臣賦詩時應制三十九人上亦賦詩以賜宰相呂蒙正等因習射上中的者六張樂飲酒群臣盡醉 【 淳化五年玉海】

桑道茂曰三月六日西師必散 【 祿山父子僣逆三年而滅初王師之圍相州也意朝夕屠陷惟術士桑道茂曰三月六日西師必散此城無憂卒如其言也出舊唐書】

蘇林語弟子周季通曰我昨被玄洲召為真人上領太極中侯大夫今別汝矣果有雲車雨蓋驂龍駕虎侍從數百人迎林林即日登天冉冉西北而去 【 蘇林字子玄濮陽人少稟異操嘗負擔至趙師琴高先生時年二十一受煉氣益命之道林奉法精修周遊天下分形散影寢息丘陵賣履市巷以試世人人莫能識以漢元帝神爵二年三月六日飛昇列仙傳】

  七日

鎮州契丹犯塞 【 蜀主宴近臣于怡神亭酒酣君臣及宮人皆脫冠露髻喧譁自恣知制誥京兆李龜禎諫曰君臣沈湎不憂國臣恐啟北敵之謀不聽至三月七日鎮州契丹犯塞時唐莊宗同光二年也出後唐書】

曲宴後苑真宗初臨水閣垂釣又登太清樓觀太宗御書及新寫四部群書又至景德殿放生池東至玉宸殿歷翔鸞儀鳳二閣命座置酒帝作五言詩從官皆賦遂宴太清樓下 【 景德四年】

曲宴後苑賞花釣魚仁宗賦詩群臣席上和進移宴太清樓 【 景祐三年以上玉海】

舉人入院搜檢 【 元時選舉之制三月初五各官入院初六譔策問進呈俟上采取初七執事者望闕設案于堂前置策題于上舉人入院搜檢出元史】

丘處機辭元太祖歸 【 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生于金熙宗皇統八年從重陽祖師得道元太祖召入見三月七日辭歸上所賜備極豊腆皆辭之授尊重安慰之旨以寵其歸命阿里鮮護師東行送之者皆泣別處機事六月三十日亦載出史纂左編】

   詩

晴旭輝輝花蘌開氤氳花氣好風來游絲飛絮縈行仗墮蕊飄香入酒杯魚躍文波時潑剌鶯留深樹久徘徊青春朝野方無事故許遊觀近侍陪 【 宋仁宗三月七日賞花釣魚作】

輦路鮮雲五色開一聲清蹕下天來水光翠繞九重殿花氣濃薰萬壽杯繡幕煙深紅會合文竿風引綠徘徊蓬山絕頂無人到詔許群仙盡日陪 【 鄭毅夫三月七日和仁宗韻】

禁御平明帳殿開華芝初下未央來人間彩鳳儀韶曲天下流霞滿御杯花近赭袍偏照爛魚窺仙仗亦徘徊蓬萊絕景何曾到自媿塵蹤此一陪 【 三月七日和仁宗】

積雨欣始霽清和在茲時林葉既敷榮禽聲亦融怡鳴泉來不窮湖風起淪漪西山卷餘雲逾覺秀色滋層層叢綠間愛彼松柏姿青青初不改似與幽人期坐久還起步堤邊足逶迤游魚傍我行野鶴向我飛敢云昔賢志亦復詠而歸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詩 【 張栻字敬夫號南軒三月七日城南書院】

  八日

宋神宗御集英殿試進士 【 熙寧三年三月八日出會要】

李嵩初度 【 東孝里莊園有牡丹一本無種而生掘土尺許見一石如劍長二尺題曰此花瓊島飛來種只許人間老眼看鄉里有生旦值花開時花下飲酒為壽若花一夕凋謝者不吉惟一人李嵩者三月初八日初度自八十看花至一百九歲終出如皋志】

僧慧安偃身而寂 【 慧安荊州枝江人姓衛氏遁于山谷為僧隋煬帝徵師不赴麟德元年遊終南山石壁因止焉唐高宗亦徵師不奉詔武后徵至輦下待以師禮后問甲子多少師曰不記后曰何不記耶師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環環無起盡焉用記為況此心流注中間無間見漚起滅者乃妄想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記乎后聞稽顙信受神龍五年三月八日閉戶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出楚通志】

梵僧法賢卒 【 宋真宗咸平三年卒謚慧辨出事物紀原】

李脫仙居山昇天 【 脫居蜀金堂山修道蜀人歷代見之大約八百餘年因號李八百焉有妹名貞多隨兄修道居綿竹中兄授以長生之術至數百年狀如二十歲風骨英偉人或見之不敢正視其後太上老君降而度之先兄白日昇天兄於什邡仙居山三月八日昇天出集仙錄】

元始天尊降元陽上宮會天羅大梵天帝演說靈寶要法

王母為黃帝賜念珠 【 以上道經】

  九日

靈山祠以是日祭 【 祠在瓊州府靈山其所賜之神有六有司峸以三月九日祭焉出廣東志】

後漢隱帝生百寮上表曰色變長瀾啟皇靈之寶搆光流華渚開聖緒於瑤圖當九龍浴聖之辰是五緯聯光之夕凡蒙地載共祝天長請以三月九日為嘉慶節從之 【 天中記】

宋仁宗試進士 【 嘉祐八年三月九日試進士帝不御殿次日御延和殿賜許將等一百九十人第出會要】

宋孝宗請太上皇太上皇后同幸聚景園 【 淳熙六年三月九日出會要】

唐順宗以是日召節度使李騎騎欲亂不赴闕張子良領兵擒騎 【 先彩虹入潤州大將張子良宅初入漿甕水盡入井飲之後子良以擒騎拜金吾將軍尋拜方鎮彩虹其兆也祥異集亦出南部新書】

王羲之稱病去郡是日於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自今之後敢渝此心貪冒苟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皎日 【 羲之字逸少起家秘書郎庾亮臨薨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驃騎將軍王述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述每聞有角聲謂羲之當候已輒洒埽待之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羲之稱病去故誓于父母墓云云羲之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出晉書羲之傳】

高昌國俗以為寒食 【 高昌國即西州也以三月九日為寒食節俗又好騎射婦人戴油帽謂之蘇幕樂多琵琶箜篌無雨雪極熱每盛暑居人穿地為穴以處飛鳥群萃河濱或起飛即為日氣所爍墜而傷翼火州亦以三月九日為寒食並出外國傳】

葉法善乘白鹿自海上來 【 法善南陽人四代修道功行濟人景龍四年三月九日乘白鹿自海上來遠近敬禮之施捨豐多盡修觀宇歲餘入洪州西山有三神人降云太上命汝輔睿宗及開元聖帝未可隱跡山岩以負委任言訖去時二帝未立而廟號年號皆已先知出集異記】

張玉蘭飛昇 【 玉蘭天師之孫靈真女也夢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繚繞數丈隨光入口中覺不自安遂孕母氏責之終不言所夢惟侍婢知之一日謂侍婢曰吾忍恥而生死當割腹明心其夕無疾而終侍婢白其事母亦欲雪其疑忽有一物如蓮花自腹出中有金字篆文十卷文彩甚妙玉蘭死旬月異香後風雨晦暝墳墓自開惟有空棺而已溫江縣女郎觀是其墓地至今鄉里三月九日祀之乃飛昇之日也出集仙錄】

蓬萊都水使者昇仙 【 陶隱士出翰墨大全】

牛鬼神降犯者百日中惡 【 三元延壽書】

  十日

宋真宗召輔臣對於苑中水閣臨池垂釣及登太清樓命內臣啟扃鑰觀太宗聖製御書及新寫四部群書 【 景德四年玉海】

宋文人張晦之以天禧二年是日卒於官宋祁作墓銘銘曰皭才章兮懿淳孝至膴仕兮難老嗇弗予兮孰天道蹇皇皇兮晚獲伸發吾懷兮露(王□)甫半道兮摧華輪倚廬空兮無冢嗣從槁殯兮二紀夢煢煢兮何所止彼戚友兮義弗違奉輤柩兮未歸冗虛祔兮人所悲兄弟鮮兮立後神茫茫兮安究尚立言兮參不朽 【 宋文鑑】

鳳高六尺棲集于清遠縣合歡木眾禽從之 【 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十日出祥瑞錄】

鄭欽說悟銘曰葬以三月十日任升之服其智 【 梁太常任昉大同四年於鍾山壙中得銘曰龜言土蓍言水甸服黃鍾啟靈比□在三上庚墮過七中已六千三百浹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圯當時莫能辯者因戒諸子曰世世以銘訪有知之者昉五世孫升之隱居商洛寫以授鄭欽說欽說出使得之于長樂驛至敷水三十里忽悟曰卜宅者瘦葬之歲月而先識墓圯日辰甸服五百也黃鍾十一也由大同四年郤數漢建武四年凡五百一十一年葬以三月十日庚寅三上庚也圯以七月十二日己巳七中巳也浹辰十二也建武四年三月至大同四年七月六千三百一十二月月一交故曰六千三百浹辰交二九十八也重三六也建武四年三月十日距大同四年七月十二日十八萬六千四百日故曰二九重三四百圯升之大驚服其智】

司徒府主簿柳萇葬于九江梁承聖三年是日因大雨塚壞其子褒移葬開棺心有煖氣良久乃謂褒曰我已生一年無因汝知九江神知我橫死遣地神以乳飼我故不死今雨壞我塚亦江神所為扶出更生三十年 【 窮神秘記】

重陽真君授道 【 全陽子寧海東牟王處一也字玉陽於金皇統壬戌年是月之日受道於真君居雲光洞志行確苦後道成出道書】

   詩

身屬中軍少得歸木蘭花盡失春期偷隨柳絮到城外行過水西聞子規 【 李商隱三月十日流盃亭】

  十一日

高麗貢方物唐高祖欲遜而不臣溫彥慱曰遼東本周箕子國漢玄菟郡不使北面則四夷何所瞻仰上納之 【 武德八年玉海】

唐太宗詔以遠夷各貢方物其草木雜物有異常者所司其詳錄焉 【 貞觀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詔按會要如葉護之蒲萄康國之金桃伽國之鬱金香伽羅之缽羅花建國之佛上萊皆奇物也至于環王之大珠于闐之寶帶吐蕃之金鵝高昌之錯刀又會要所不載者出方物錄】

元英宗即皇帝位於大明殿 【 英宗諱碩德成宗大德七年二月生仁宗欲立為皇子帝入謁太后固辭曰臣幼無能且有兄宜立兄以臣輔之太后不許立為皇太子後以二月十一日即皇帝位尊太后為皇太后出元史】

洪邁請開院修纂 【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三月十一日至慶元三年上二百八十卷出會要】

題卷末曰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 【 劉遵古太和四年節度東川借人千餘編書忽一旦洁水大泛書盡濡濕劉命曝之得周易正義一軸其卷末有題云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因讀周易著此正義從茲易號十之三至一人八千口當有大水飄溺因得舒展曬曝衡陽道士李德初劉閱題嘆異召賓掾示之有掌書記思而得之曰自上元至太和凡十三改號一人八千口者蓋太和字也然則萬物之不能逃于至數也久矣出宣室志】

   詩

三分春月一分過天產真仙積慶多 【 事文類聚】

  十二日

唐高宗幸萬年宮 【 永徽五年出長曆】

唐玄宗改混元廟為太清宮 【 天寶元年九月敕兩京混元廟改為太上混元皇帝宮二年三月十二日改為太清宮出會要】

宋太祖幸金鳳園召符彥卿等習射帝七發皆中的彥卿等進馬稱賀賜從臣名馬銀器 【 建隆四年】

宋孝宗諭輔臣曰祖宗敕召近臣賞花釣魚朕暇日欲命卿等射飲則君臣相親而情通 【 乾道七年以上玉海】 御史大夫程行湛奏來俊臣等二十三人殘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狀尤重子孫不許與官陳嘉言魚承曄皇甫文備傅遊藝四人情狀稍輕子孫不許近任 【 開元十三年二月十二日奏出舊唐書】

韋檢夢姬曰某限于修短不盡箕帚恩緣未斷當有後期乃作詩曰春雨濛濛不見天家家門外柳如煙如今腸斷空垂淚歡笑重追別有年 【 韋檢舉進士不第嘗有美姬捧心而卒檢追思痛悼舉酒吟詩曰寶劍化龍歸碧落帝娥隨日下黃泉一杯酒向春風暮寂寞書窗恨獨眠時三月也十二日夜夢姬作詩云云後又夢姬曰白浪漫漫去不迴浮雲飛盡日西來始皇陵上千年樹銀鴨金鳧也變灰後數日卒出抒情記】

   詩

重三節後踰八辰太華峰前岳降申 【 事文類聚】

  十三日

唐文宗以為上巳日 【 開成元年歸融為京兆尹時兩公主出降府事供帳事繁又逼近上巳曲江賜宴奏取改日上曰去年重陽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陽之意今以上巳改取十三日可也出天中記】

唐昭宗皇帝自壽王即位 【 龍紀元年昭宗三月十三即位至光化三年遷為太上皇又天復元年返政即帝位自古未有出卓異記】

金主宣宗生 【 昭聖皇后劉氏遼陽人大定元年選入東宮至大定三年三月十三日生金主宣宗是日大雨震電后驚悸得疾尋卒後宣宗即位追尊為皇太后謚昭聖出金史】

元順帝試進士七十二人賜赫德漙化張棟進士及第餘出身有差 【 出元史】

顏惡頭善卜有人詣惡頭求卜惡頭占曰君卜父父已亡聞哭聲忽復蘇而有言其人曰父臥疾三年矣昨日雞鳴時氣盡父聞舉家哭聲驚寤云我死有三人欲迎上天聞哭聲遂墜池惡頭曰更三日當永去果如言 【 惡頭章武郡人也妙於易筮三月十三日詣惡頭求卜出北史】

劉子卿見雙蝶五彩遊花上大如燕至暮忽聞扣門子卿異之乃出戶見二女恣態艷麗謂子卿曰君訝花間雙蝶感君愛故來子卿延之坐謂二女曰僻處無酒為歡一女曰豈為酒來耶況山月已斜夜已過半君無意乎 【 出窮怪錄】

   詩

燕集蘭亭又一旬壽筵開處集簪纓 【 事文類聚】

  十四日

唐憲宗以永州司馬柳宗元為柳州剌史朗州司馬劉禹錫為播州剌史 【 元和十年三月十四日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錫母老請移近處改授連州剌史出玉海】

東坡在惠州謫居無事閱舊書畫追思一時之事而嘆三馬之神駿乃為之贊曰吁鬼章世悍驕奔貳師走嫖姚今在廷服虎貂效天驥立內朝八尺龍神迢遙若將西燕昆瑤帝念民乃下招爾歸雲逝房妖 【 時紹聖四年三馬圖贊】

陶弘景葬 【 弘景字通明丹陽人也母初娠夢青龍出懷見天上二人降手執香爐覺與左右曰當孕男子非凡人及生標異幼而聰穎長而博達嘗讀神仙傳有乘雲馭龍之志入蔣山造三層樓棲止身居其上弟子居中接賓客於下潛光隱耀著老子等書二百餘卷時人謂之山中宰相先生以梁武帝大同二年三月告化年八十一身長七尺八寸化時顏色如生屈伸如常室中香氣積日不散以十四日葬謚貞白先生出神仙拾遺傳】

   詩

天地祥開賢間生桃花浪暖柳風輕爭先一日月既望向後千年河更清 【 事文類聚】

  十五日

宋太宗詔宰相近臣賞花於後苑帝曰春氣暄和萬物暢茂四方無事朕以天下之樂為樂宜令侍從司臣各賦詩帝習射于水心殿 【 興國九年出宋史禮志】

宋仁宗飛白天性字賜端明殿學士李淑淑方侍養遣使就第賜之 【 皇祐元年出實錄】

宋欽宗二年自三月四日至是日皇族后妃諸王陸續出降金人 【 七修類稿】

文節祠有司致祭 【 文節祠在貴池縣宋通判趙昂發元兵攻城昂發與妻雍氏死節元將伯顏見而嘆惜以禮合葬焉事聞贈侍制謚文節雍贈順義夫人有司歲以三月十五日致祭池州府志】

佛出世 【 佛以二月十五夜出世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出續慱物志】

王鍚仙人羽化 【 鍚生唐宣帝朝標姿魁梧不類凡人遊心方外得神術每取藥山壑則毒蛇猛獸隨之若為衛護後遇異人迎至其家傳以秘書曰計咸通十二年之秋有甘露降于子宅服之可以上升至期甘露果降王宅竹林中鍚日服之夜飲露不復火食天復三年三月十五日白日羽化登天長沙人以其飲露成仙遂號為露仙於昇仙處立臺名露仙臺此事八月一日亦載出彬陽仙傳】

張伯端趺坐而化有尸解頌云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圓通 【 伯端天台人浪跡雲水晚得混元之道而未備遍歷四方詢訪遇劉海蟾授金液還丹火候之訣乃改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有一僧自以為得禪上乘能出神數百里外頃刻輒到一日遇紫陽契合焉紫陽曰禪師今日能同遊遠方乎願同往楊州觀瓊花紫陽於是與僧處一靜室趺坐出神紫陽纔至其地僧已先至遶化三匝紫陽曰各折一花為記遂各折一枝歸紫陽於元豐五年三月十五日趺坐而化住世九十九歲出史纂左編】

元始天尊遊玉京元陽觀會三界神仙真聖說法玉晨道君登玉霄琳房四(耳兮)天下 【 以上道經】

   詩

茫茫月色如溪沙萬里不有纖雲遮今年寒食爭春來雪大如掌隨驚雷臨川城中三月雨城東大丘汨為渚天地慘慘無開時常恐蟄死和與羲此時謂月水中沒溺入蛙腸那復出豈知今夜月光圓照徹萬物無遺偏人間有人司重輕安得知汝有時明 【 曾鞏字子固三月十五日作】

  十六日

漢成帝有司奏是日立夏宜讀夏令奏可 【 咸和六年出晉志】

宋太宗後苑賞花特召司空李昉坐于尚書之上帝臨池釣魚賦詩賜宰相呂蒙正等群臣應制者五十有五人上又作釣魚詩意屬呂端後數日為相 【 至道元年出玉海】

宋太宗御崇政殿試進士梁顥帝嘉其敏速以首科處焉至是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賜及第 【 雍熙二年三月十六日賜及第唱名賜第蓋自是始宋朝會要】

宋欽宗靖康二年皇族后妃諸王出降金人是日粘罕令以青袍易帝服以常人女服易二后服侍衛番奴以男女呼帝 【 □憤錄】

元禎奉使東川至褒城望驛有大池樓榭甚盛黃明府見迎瞻其形容髣彿似識問其前銜即往日逃席黃丞也說向前事黃丞惘然而悟因饋酒一樽買舟請禎同載禎與之盡懽 【 元禎為御史曾飲酒于竇少府有一人後至頻犯語令連飛十數觥不勝其困逃席而去問其人虞鄉黃丞也後不聞問至元和四年三月十六日禎奉使東川至褒城望驛黃明府見迎即逃席黃丞元禎作詩相贈出小說】

忌遠行水陸不吉 【 風土記】

   詩

令尹簾垂白晝長東風隨意上琴堂蟾開昨夜桂初滿鶯喚晚春花更香 【 事文類聚】

昔年曾痛飲黃令困飛觥席上當時走馬前今日迎依稀迷姓字積漸識平生故友身皆遠他鄉眼暫明便邀連榻坐兼共剌舡行酒思涼風亂霜稜拂地平不看深淺酌貪愴古今情迤邐七盤路坡陀數大城花疑褒女笑棧息武侯征一種埋幽石空聞千載名 【 元和四年三月十六日元禎贈黃明府】

  十七日

天寶十載分命卿監詣嶽瀆取三月十七日一時備禮兼冊祭 【 以東海為廣德王南海為廣利王北海為廣澤王西海為廣潤王出通典】

宰臣富弼母秦國太夫人薨仁宗是日春宴禮院上言君臣父子家國均同元首股肱相濟成體貴賤雖異哀樂則同一人向隅滿堂嗟戚今宰臣新在苫塊欲乞罷春宴聲樂以表憂恤大臣之意詔下並春宴請罷 【 嘉祐六年出宋史禮志】

宋徽宗幸懿親宅 【 崇寧元年出七修類稿】

金以張邦昌為帝 【 宋欽宗靖康二年三月十七日為帝國號大楚出七修類稿】

呂思誠卒 【 思誠字仲實平定州人母馮氏夢一丈夫烏巾白襴衫紅(革呈)束帶趨而揖曰我文星也及寤思誠生目有神光見者異之思誠氣宇凝定素以勁拔聞不為勢力所屈三為祭酒諸生從化嘗病古註疏太繁魏了翁刪之大簡將約其中以成書不果元順宗至正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卒年六十五謚忠肅出思誠傳】

   詩

蓂飛兩葉正深春是日人間岳降申 【 事文類聚】

  十八日

龍湫山是日與吳之陽山多雲霧雷雨俗傳為白龍生日 【 龍湫山在平湖縣一名陳山有大石盤陀建以祠宋時禱雨屢應累封龍神為廣惠淵靈侯名其廟曰顯濟出嘉興府志】

并州剌史劉琨遣溫嶠上表勸琅邪王睿即位江左言宣皇之胤惟有陛下億兆攸歸曾無與二天祚晉祀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陛下而誰 【 晉建興五年三月十八日遣溫嶠上表□閔帝為劉曜所殺琅邪王睿在江南時劉琨在并州段匹磾在冀州連名勸進中宗嘉之琨作此表無所點竄封印畢對使者流涕而遣之琨功雖未竟卒使溫太真克定江左其功大矣出文選】

程瑜卒 【 瑜字叔寶程顥之叔父卒于嘉祐七年三月十八日姿儀偉秀風度平雅端莊謹厚不妄言笑進退動止皆有法度未究所施年四十三葬于河南伊陽縣出墓誌】

方秋崖卒 【 秋崖字巨山宋紹定五年省試第一仕至吏部尚書郎卒于宋理宗景定三年三月十八日年六十四出墓誌】

黃石公祠有司致祭 【 黃石公祠在穀城山之陽按張良於下邳橋逢老父授良書一編曰後十三年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後良果於此得黃石寶而祀之令有司致祭以三月十八日出兗州志】

王處一誕辰母周氏夢紅霞繞身驚悟遂生 【 處一寧海東牟人師能悟生死之理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大石謂之曰子異日揚名帝闕為道教宗主生于金熙宗皇統二年三月十八日出史纂左編】

茅君駕五色雲八景輿佇於五雲峰逾時西去 【 五雲峰在應天府因茅君三月十八日佇於此山故名茅山出一統志】

茅君同總真王君太極真人東海青童君會遊勾曲山看洞室 【 道經亦出翰墨大全】

太上老君同光天元后降太清宮 【 道經】

盧茂歛真人同從人執樂上昇

   詩

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看伴梨花 【 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

芍藥薔薇與早梅不知誰是艷陽才今朝領得東風意不復饒君雪裏開 【 溫庭筠三月十八日雪中】

  十九日

宋仁宗後苑賞花釣魚觀唐明皇山水字石于清輝殿因命從臣皆賦遂宴太清樓令中書第所賦優劣 【 天聖八年出玉海】

宋孝宗於東宮榮觀堂召宮僚燕集酒半從至玉淵堂欣然索一大研命磨潘衡墨染屠覺竹絲筆揮誠齋二大字贈侍讀楊檢詳六小字識以清賞堂印心畫超詣雲章昭回龍跳虎臥鸞飄鳳泊蓋天縱之能聖學之餘也 【 淳熙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出事文類聚】

侯景以是日敗 【 侯景字萬景魏之懷朔鎮人也少而不羈梁武帝天監中沙門釋寶誌曰掘尾狗子自發狂當死未死嚙人傷須臾之間自滅亡起自汝陰死三湘又曰山家小兒果攘臂太極殿前作虎視狗子侯景小字山家小兒猴狀景遂覆陷都邑毒害皇家起自懸瓠即昔之汝南巴陵有地名三湘景奔敗處其言皆驗景嘗謂人曰侯字人邊作主下作人此明是人主也臺城既陷武帝嘗語人曰侯景必得為帝但不久耳按景以辛未年冬篡位至三月十九日敗僅一百餘日果不久出南史】

東坡自杭州還朝宿吳松江夢長老仲殊挾琴彈之有異聲琴有破損而有十三絃東坡夢中嘆息不已殊曰雖損尚可修東坡曰柰十三絃何殊不荅誦詩曰度數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東坡夢覺而忘之夜復夢殊來理前語再誦其詩方驚覺而殊適至意其非夢也問之殊蓋不知 【 唐開元房琯與道士邢和璞出遊遇夏口村入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畫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悵然因悟前生之為永師也其詩中用邢和璞祖此東坡夢在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出長公外紀】

李林甫奏文子號通玄真人列子號沖靈真人庾桑子號洞靈真人其書各從其號為真經 【 天寶元年三月十九日出事物紀原】

南斗星降 【 道經】

   詩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灩玉蛆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 【 東坡三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泠淘子美有槐葉泠淘詩】

  二十日

宋真宗召近臣賞花後苑以雨移御崇政殿命賦詩有頃御北殿賜宴作樂帝作賞花及喜雨詩群臣即席和進 【 祥符五年玉海】

宋高宗崩是日以神主祔廟孝宗詔曰朕欲衰絰三年群臣屢請御殿易服朕以布素視事內殿 【 淳熙十四年孝宗號慟擗踴踰二日不進膳出宋史】

天倉開日宜入山修道 【 八牋】

   詩

雪髯霜鬢語傖獰澹蕩園林取次行要識將軍不凡意從來秖啜小人羹

西園牡鑰夜沈沈尚有遊人臥柳陰鶴睡覺來風露下落花飛絮滿衣襟

鬱鬱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萼是鄉人何時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門月色新 【 以上開園三首東坡三月二十日作】

樂遊形勝絕表裏望郊宮北闕連雲頂南山對掌中皇恩貸芳月旬宴美成功魚戲芙蓉水鶯啼楊柳風春華看欲暮天澤戀無窮長袖召斜日留光待曲終 【 張說三月二十日承恩讌樂遊園作】

  二十一日

宰相張九齡奏請縱民鑄錢議下百官裴耀卿等皆以為許私鑄則下皆棄農而競利 【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出玉海】

宋仁宗御紫宸殿 【 三月二十一日仁宗御紫宸殿朝百官石介上慶曆聖德頌頌有晨坐太極晝開閶闔躬覽英賢手鋤姦(木卉)大聲渢渢震搖六合云云出文鑑】

宋高宗見內庫所藏弓箭曰此太宗真宗所製經歷百年記識如新 【 出劉騎傳】

洞賓遊岱嶽王母池題五言詩 【 天聖戊寅年洞賓又於政和丙申年復至此題詩未云回公再書今會真宮石刻見存出岱嶽志】

   詩

昔日曾遊此如今九十春紅塵多少客誰是識予人 【 洞賓詩】

  二十二日

唐昭宗生日以為嘉會節群臣龍紀元年賀表曰陛下德邁方圓道融三五因社鳴而正位逢井聚以樂推值清明馭氣之時當仁壽悅隨之始固可同年鶴筭歲比山呼永符垂拱之風長保後天之慶 【 天中記】

宋太宗幸金明池宴從臣瓊林苑作遊瓊林苑詩賜近臣 【 淳化元年出玉海】

宋真宗親試進士於崇政殿內出三題摹印以賜印題自此始 【 大中祥符五年宋朝會要亦出事物紀原】

宋仁宗召輔臣兩制館閣官觀後苑瑞竹其竹一本兩莖各有詩賦獻 【 皇祐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宋祈獻賦曰彼神苑之嘉竹挺雙幹而呈美交繁枝之蕭森等密葉焉蔥翠遂並節以自高乃聯莖而告瑞云云胡宿獻詩曰瑞植昭天產祥枝感帝臨均承元化力同抱歲寒心蒙潤非煙近含滋御水深云云出藝文志】

劉成李暉遇群僧 【 劉成李暉宣城郡當塗民嘗有巨舫載魚于吳越間唐天寶十三年三月自新安江載往丹陽郡行至查浦會天暮泊舟李暉往浦岸村舍中獨劉成在江畔忽聞舫中連呼阿彌陀佛者聲甚厲成驚視之見一大魚自舫中振鬚搖首如人聲呼阿彌陀佛成懼即匿身蘆中以伺之俄頃舫中萬魚自躍亦呼佛成益懼登舫盡投群魚于江中頃之李暉至成以其事告於暉暉怒曰小子安得妖妄乎成無以自白即用衣資酬其值明日舫中忽重不可舉視之得緡十五千題于舫曰歸汝魚值二人奇之三月二十二日瓜州遇群僧以緡施焉出宣室志】

  二十三日

湖州黑氣亙天雷電異常雨物若果核與雨雜下五色間錯光瑩堅固破其實食之似松子仁人皆曰娑婆樹子 【 元至正壬辰年三月二十三日至閏三月亦然後紅巾犯省治兩核之地悉被兵火未經雨核處屋宇如故出輟耕錄】

宋仁宗命契丹使觀金明池水嬉賜宴瓊林苑 【 嘉祐二年宋史】

蘇軾杭州從太守沈公觀花於吉祥寺僧守(土)之圃圃中花千本酒醉樂作州人大集金槃綵籃以獻于坐者五十有三人素不飲者皆醉自輿臺皂隸皆插花以從觀者數萬人 【 宋神宗熙寧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牡丹記】

英烈妃生 【 翰墨大全】

   詩

已逢嫵媚散花峽不怕艱危道士磯啼鳥似逢人勸酒好山如為我開眉風摽公子鷺得意跋扈將軍風斂威到舍將何作歸計江山收得一囊詩 【 張宛丘三月二十三日即事】

  二十四日

康帝將登祚戴洋擇日以為宜用三月二十四日 【 洋字國流十二歲時病死五日復生及長好道術妙解占候小數吳末為臺吏知吳將亡託病不仕出晉書】

宋孝宗是日德壽宮康壽殿生金芝十有二莖宰臣皆賀御製七言詩有永將四海奉雙親之句 【 隆興二年玉海】

呂東萊感疾給假是日歸婺州不復再起 【 東萊為著作兼權禮郎國史編修出東萊傳】

香山胡吉劉鄭盧張六賢皆多年壽白居易會昌五年是日合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歡此會稀有各賦詩以記之 【 白居易三月二十四日於東都履道坊合尚齒之會胡杲年八十九吉旼年八十六劉貢年八十二鄭據年八十四盧貞年八十二張渾年七十四居易年七十四以上七人共五百七十歲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絕倫同歸故鄉亦來斯會續命書姓名年齒寫其形貌附于圖右仍以一絕贈之云雪作鬚眉雲作衣遼東華表暮雙歸當時一鶴尤稀有何況今逢兩令威出合璧事類】

   詩

七人五百七十歲拖紫紆朱垂白髮囊裏無金莫嗟嘆樽中有酒且歡娛詩吟兩句神還壯酒飲三杯氣且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天年高邁二疏傳人數多於四皓圖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更應無 【 白居易三月二十四日宴罷賦此】

  二十五日

玄宗敕春秋祈報郡縣常禮比不用牲豈云血祭陰祀貴臭神何以歆自今已後州縣祭祀特以牲牢宜依常式 【 開元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敕通考】

宋太宗賜新進士陳堯叟等御製箴一首 【 端拱二年玉海】 鄧名世見于殿上 【 宋紹興四年撫州鄧名世以所著春秋四譜六卷辨論譜說十篇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來上吏部尚書胡松年看詳學有淵源辭亦簡古考訂明切多所按據詔三月二十五日引見殿上賜進士出身出會要】

宋郊請自今外夷朝貢並詢問國邑風俗道途遠近圖畫衣冠人物兩本一進內一送史館從之 【 宋仁宗景祐四年四夷述職圖】

吳越錢俶來朝宋太宗是日宴于長春殿親王宰相節度使劉鋹李煜皆預 【 興國三年宋史禮志】

韓昌黎潮州到任 【 元和十四年以佛骨事謫潮州三月二十五日到任其年十月憲宗加號大赦移袁州剌史出昌黎考】

  二十六日

宋孝宗車駕幸玉津園命下大雨有旨許從駕官帶雨具將晚有晴意已而天宇豁然洪邁進一詩歌詠其實 【 淳熙十二年出容齋直筆】

宋太宗召新羅二人于便殿皆手持大螺吹之 【 至道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新羅西南夷吹螺乃夷曲出通典】

王師大破其軍于灃州 【 宋太祖乾德元年保權殺張文表復謀拒命王師鼓行而前三月二十六日大破其軍於澧州乘勝入其城保權遁盡湖湘捷書至群臣稱賀石介頌曰聖機神謀天秘地藏旦秣我馬夕取其疆出玉海】

韓愈與處士盧仝至少室謁李徵君渤 【 元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謁李徵君渤自少室而東上太室中峰宿封禪臺明日觀啟母石入天封觀出集古錄】 杜真人昇仙 【 杜昺出翰墨大全】

   詩

五更猶自雨如麻無限都人仰翠華翻手作雲方悵望舉頭見日共驚嗟天公的有施生妙帝力堪同造物誇上苑春光無盡藏可須羯鼓更催花 【 洪邁三月二十六日因孝宗幸玉津園雨霽歌詠其實】

   二十七日

唐高宗幸合璧宮 【 龍朔元年玉海】

唐昭宣帝降御札禪位於梁 【 梁王初碭山一民也從黃巢為姿天子用為四鎮節度使富貴極矣一旦滅唐家三百年社稷舊唐書云御札降三月甲辰甲辰三月二十七日也唐年譜錄亦云二十七日獨五代通略云四月一日】

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崩于寶慈殿 【 明道二年葬于永定陵之西北出宋史】

東坡作張氏園亭記有余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云云 【 宋神宗元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作是時自徐州移知湖州出長公外紀】

宋劉齡設齋 【 劉齡頗奉佛法三月二十七日設齋其父暴死是時有人言奉不明之神致喪禍不已必焚經像災乃除耳齡信之遂焚經像炎熾移日佛像儼然如故齡忽如人歐打仆地痿躄不能行出太平廣記】

  二十八日

翁彥約言萬國梯航輻湊史不絕書其贄幣服飾之瑰奇名稱狀貌之詭異多所未載命有司編集成書如周家王會之篇 【 宋徽宗政和六年出四夷述職圖】

程正叔講讀延和殿 【 元祐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正叔奏就寬涼處講讀至二十八日講讀延和出明道集】

東嶽聖帝生又府君生都人遊冶之盛百戲競集士女觀者如堵

【 出武林舊事宣撫鎮志亦云俗傳為東嶽帝誕辰傾城士女踵詣行宮酬願拈香奠觴獻果或焚誦祈祥或鎖杻謝罪竟日乃罷】

   詩

一春惆悵殘三日醉問周郎憶得無柳絮送人鶯勸酒去年今日到東都 【 白居易三月二十八日贈周判官】

  二十九日

李靖俘頡利獻捷太廟 【 唐太宗貞觀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出會要】

宋太祖詔契丹使於講武殿觀騎士習射 【 開寶八年玉海】

宋太宗崩于萬歲殿真宗散髮號哭奉遺詔即位于殿之東 【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崩出宋史禮志】

宋仁宗崩于福寧殿 【 嘉祐八年謚神文聖武明孝皇帝出宋文鑑】

楊祥阮鑒元順宗遣諭琉求是日二人東望見有山長而低者約五十里不曉人語遂還 【 元世祖至順宗海外諸蕃罔不臣屬惟琉求未曾歸附遣楊祥阮鑒□諭來則安堵如故否則必致征討至元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不曉人語二人遂還出元史】

   詩

南嶺過雲開紫翠北江飛雨送凄涼酒醒夢回春盡日閉門隱几坐燒香

門外橘花猶的皪墻頭荔子已斕斑樹暗草深人靜處捲簾欹枕臥看山 【 以上二首東坡三月二十九日作】

  三十日

東漢光武是日日食帝避正殿不聽事詔曰吾德薄致災謫見日月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職任奉遵法度惠茲元元百僚各上封事無有所諱其上書者不得言聖 【 建武七年出山堂肆考】

宋太祖宴契丹於長春殿 【 開寶五年玉海】

有白虎七變法取是日殺虎血等合和之忽生草似胡麻一生取其實合之可以移形易貌 【 出抱朴子】

   詩

野酌亂無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歸人 【 三月晦日送客雍裕之】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 【 賈島字浪仙范陽人初為僧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 望驛臺元禎三月三十日作】

三月唯殘一日春玉山傾倒白鷗馴不辭便學山人醉交下無人作主人 【 令狐楚三月晦日會李員外】

今朝相送自同遊酒與詩情替別愁忽到澧西總回去一身騎馬向通州 【 元禎澧西別樂天傳載樊宗憲李景信兩秀才姪谷三月三十日相餞送】

隨風逐浪劇蓬萍圓首何曾解最靈筆硯近來多自棄不關妖氣暗文星 【 戊午三月晦司空圖】

江頭從此管絃稀散盡遊人獨未歸落日已將春色去殘花應逐夜風吹 【 三月晦日李昌符】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遊園林含淑氣竹樹繞春流舞席千花妓歌舡五綵樓群歡與王澤歲歲滿皇州 【 張說三月三十日承恩讌永陵公主亭子】

朝沐敝南闈盤跚待日晞持梳髮更落覽鏡意多違吾友見嘗少春風去不歸登臨至一醉猶可及芳菲 【 戴叔倫三月三十日沐髮書懷寄諸友】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 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玉輅尋春賞金堤重晦遊川通黑水漫池泒紫泉流晃朗扶桑出絲聯樹杞周鳥疑煙海隔人似玉河秋劫盡灰猶識年移石故溜汀洲歸棹晚簫鼓雜行謳 【 三月晦日李又奉和幸昆明池】

日涉編卷四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張之厚銘卿甫  

張凌雲韓孺甫  

陳光寅亮可甫仝閱

 四月〔一〕

四月建己巳起也物至此時而畢起也 【 合璧事類】

中呂巳之氣也四月建焉 【 周禮】

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 【 禮記】

孟夏純乾用事陰氣未作 【 未作氣未挺出鄭興傳】

正陽之月匿未作 【 匿隱也未作氣未挺出六帖】

夏氣赤而光明 【 爾雅】

收恢台之孟夏 【 恢大也台即胎也言夏氣大而育物也楚詞】

百穀各以初生為春熟為秋麥熟在孟夏故以孟夏為麥秋 【 蔡邕月令】

孟夏行春令則蟲蝗暴風秀草不實行秋令則苦雨五穀下滋四竟有警行冬令則草木早枯後有大水敗其城郭 【 呂氏春秋】

為余 【 爾雅】

或服玄冰丸或服飛雪散及六壬六癸之符則不熱 【 抱朴子】

孟夏之月南宮御女赤色衣赤采吹笙竽 【 出淮南子注云火生南方故處南宮笙竽空中象陽故吹之】

東武舊俗每歲大會於南禪資福兩寺以芍藥供佛 【 東坡集】

長沙市肆之人無子者是月供寺閣下羊肉薄餅乞兒往往有驗 【 時鏡新書】

焉耆國俗尚娛遨每歲是月遊林 【 酉陽雜俎】

天有聲如瀉水自南而北後秦王俊薨 【 文帝開皇三十年隋書】

宋真宗西南方兩月並見 【 天禧四年占曰大臣廢黜又曰有大水是年秋寇準貶滑州河決京師大雨壞廬舍出宋史】

漢成帝楚國雨雹大如斧飛鳥皆死 【 河平二年】

漢武帝隕霜殺草自是征伐四夷師出三十餘年 【 元光四年以上出山堂肆考】

唐憲宗淄青隕霜殺惡草及荊束而不害嘉穀 【 元和十四年舊唐書】

無雲而雷有流星從日下東南行四面耀耀如雨自晡及昏而止 【 成帝元延元年出通考】

彰德有赤風自西北起晝晦如夜 【 順帝至正元年海舟吹上平陸高坡二三十里死者萬計世人謂之海笑出元史】

天雨土 【 唐昭宗天祐元年通考】

天雨土 【 元豊二年淳熙四年皆是月雨土宋史】

異寧榆次縣天雨白毛如馬鬃 【 順帝至正十三年元史】

福州福清縣廨天雨黃黑豆又長樂太平二鄉雨黑豆皆堅實異常 【 太宗至道二年宋史】

冰瓦有文樓閣車馬人物芙蓉牡丹萱草藤蘿之屬經日不釋 【 淳熙年秀州呂氏家出宋史】

晉孝武帝京都地生毛 【 太元十四年又十七年地生毛是時符堅滅】

晉安帝地生毛或白或黑 【 元興三年以上五行志】

黃河是月水名麥黃水 【 水衡記】

岱山之東有圓淵孟夏月水常騰沸人掘地得焦石如炭往往有火 【 拾遺記】

南方有炎山在扶南國之東加營國之北諸薄國之西從此月火生行人過山取木為薪燃無盡時 【 火至十二月滅草木始生枝條玄中記】

鼎州桃源洞大水巨石隨流而下有文曰無為大道天知人情無為窈冥神見人形心言意語鬼聞人聲犯禁滿盈地收人魂金石同類類金為變怪者也 【 宋高宗建炎三年五行志】

京師醴泉湧出飲之者痼疾皆愈惟(耳少)蹇者不瘳 【 後漢光武中元元年】

京師拱聖第泉湧疾癘者飲之皆愈 【 天禧二年閏四月】

哀帝建平四年山陽方與女子田無嗇生子 【 師古曰方與者山陽之縣也女子姓田名無嗇方與音房豫】 先未生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三日人過聞啼聲母掘收養

宋寧宗嘉定元年鎮江後軍妻生子一身二首四臂占謂中原分裂後數年金人失中原 【 以上通考】

宰臣李適之鼎躍出相鬥鼎耳及足皆折 【 天寶三年白孔六帖】

月桂子江東諸處每至四五月於路衢得之大如狸荳破之辛香古老相傳是月中下也 【 山堂肆考】

千頃山西有莎蘿花一株是月花開香聞數里 【 千頃山在杭州府昌化縣出一統志】

永州民劉思析薪有天下太平字 【 徽宗宣和三年】

虔州民毀欹屋析柱木裏有文曰天下太平 【 高宗紹興十四年守臣薛弼上此木妖以上宋史】

秀州海鹽縣海洋有巨鰍群蝦從之聲若謳歌抵岸縣民臠肉轉鬣壓死十數人頷骨長二丈五尺 【 紹興二十年京房易傳曰海見巨魚邪人進賢人疏出通考】

鳳凰集東魯群鳥從之 【 漢宣帝地節二年】

夏口武昌鳳凰見 【 孫權黃龍元年】

鳳凰集沔北百姓聚觀之 【 晉穆帝升平五年以上俱宋書符瑞志】

饒安縣白雉見 【 延康元年魏志】

白麟見頓丘 【 晉武帝太康元年宋書符瑞志】

餘干縣民家豕生八豚其二為鹿 【 宋寧宗慶元三年五行志】

桂州有馬生駒三足能隨群馬 【 唐武宗會昌元年通考】

群鼠吐五色氣成雲 【 慶曆八年神宗生于樸王宮祥光照室群鼠吐氣成雲出宋史】

  詩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 【 賈弇登大曆中進士狀江南四月】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 【 李白】

漱井消午醉掃花坐晚香眾綠結夏幄老紅駐春粧 【 文潛】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 杜甫】

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衫含蕉葉氣扇動竹花涼 【 庾子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憶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白居易見木林寺桃花】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 徐寅初夏戲題】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舡歸 【 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饒人題湖景】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 戴復古字式之初夏作】

陂麥連雲慘淡黃綠陰門巷不多涼更無一片桃花在借問春歸有底忙 【 王安石見陂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司馬光字君實居洛初夏】

四月田間麥穗稠桑枝生葚鳥啁啾鳳城綠樹知多少何處飛來黃栗留 【 歐陽永叔】

嘒嘒新蟬綠葉遮一聲臨晚到山家未應春色全歸去猶有芳叢剌史花 【 僧惠洪】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煎煎度兩岐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 王介甫】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高駢】

麥隴風來翠浪浮霏微小雨似深秋野亭終日捲簾坐清樾對啼黃栗留 【 譚知柔】

生物移邊日夜流園林纔夏麥先秋綠陰黃鳥北窗簟付與來禽安石榴 【 山谷】

首夏木陰薄清和自一時筍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蟬翼舊扇拂蛛絲莎徑熱未劇晨昏來往宜 【 溫公】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樓上風花媚城隅賞宴歸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別賞陽臺樂前旬暮雨飛 【 唐玄宗首夏閏月花蕊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

垂柳陰陰日初永蔗漿酪粉金盤冷簾幙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滿黃蜂靜高樓起睡翠眉顰披破斜紅未肯勻玉腕半揎雲袖碧樓前知有斷腸人 【 魏彥琛】

  立夏

立夏金歿水囚木休火相

穀雨後十五日斗指巽為立夏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 孝經緯】

四月立夏為節夏大也至此之時物已長大故以為名 【 三禮義宗】

立夏夏至行南方赤道曰南陸 【 漢書】

斗柄南指而天下皆夏 【 鶡冠子】

立夏晷長四尺三寸八分 【 後律曆志】

炎帝秉離執衡司夏

林鍾紀度祝融司節 【 賦】

立夏陽雲出觜赤如硃 【 易通卦驗】

春分加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風濟音中夾鍾 【 濟止也出淮南子】

立夏清明風至而署鶴鳴慱谷飛電見龍升天 【 易說】

立夏雀子飛 【 易通卦驗】

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淫漫蚯蚓不出臣奪后命王瓜不生害于百姓 【 周書時訓】

立夏日得金五穀不成夏旱多風得木夏寒草生得火多妖言兵戈起得土遠臣朝國無政令得水上下相和順天下安寧 【 劉玄之行軍月令】

立夏命有司祀雨師

立夏先三日太史謁于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齋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迎夏于南郊還乃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慶賜遂行無不欣悅命相贊傑俊遂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祿必當其位 【 以上禮記月令】

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禮南方 【 禮南方以立夏謂赤精之帝而炎帝祝融食焉半珪曰璋象夏物半死禮記】

立夏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衣迎夏于南郊 【 續漢書禮儀志】

夏則乘赤輅駕赤巷(馬□)載赤旗以迎夏於南郊其祭先黍與雞居明堂正廟啟南戶 【 逸禮】

立夏日或服玄冰丸或服飛霜散及六壬六癸之符則不熱幼伯子王仲都此二人衣之以重裘暴之于夏日周以十爐之火口不稱熱身不流汗蓋用此方 【 抱朴子】

立夏日忌北風主疫 【 (月翟)仙月占】

立夏日日中上清五帝會諸仙人於紫微宮論求道之功罪 【 登真隱訣】

   詩

東君休布令赤帝已司權

風光初變換天氣尚清和

律轉薰風始杓回火德新

長風始飄閣疊雲纔吐嶺

不覺東風旋地軸俄驚南陸斡天機

蝴蝶不隨春色去又來庭院舞薰風

  小滿

立夏後十五日斗指已為小滿小滿者言物長於此小得盈滿也 【 孝經緯】

立夏加十五日指已則小滿音中太簇 【 雅南子】

上陽雲出七星 【 易通卦驗】

小滿日苦菜秀後五日靡草死 【 以荼為苦菜毛詩曰誰謂荼苦□□】

小滿日苦菜不秀仁人潛伏靡草未死國從盜賊 【 周書時訓】

小滿後無起土功無發大眾無伐大樹妨蠶農也

小滿後無大田獵 【 驅獸類也恐傷生類】

小滿後農乃登麥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寢廟 【 以上月令】

 四月〔二〕

  一日

煬帝是日太陽虧王度時在臺司晝臥廳閣覺日漸昏諸吏告以日蝕甚度整衣引寶鏡出照鏡亦昏無光色 【 大業八年四月一日日蝕王度以寶鏡照無光先是汾陰侯生天下奇士也度素卿事之侯終以鏡贈度鏡徑八寸鼻作麒麟蹲伏狀鼻外列龜龍鳳虎又外設八卦又外置十二辰又外置二十四字似隸而非字書所有此黃帝所鑄第八鏡也邪魅入鏡盡照希世之寶後失鏡所在出異聞集】

武后尊嵩嶽為皇帝 【 武后垂拱四年封嵩嶽為神嶽大中王至通天元年四月一日尊為皇帝中宗神龍元年復為王出事物紀原】

德宗左右請御暑服上曰將士未易冬服獨御春衫可乎 【 興元元年將士未給春衣上猶夾服漢中旱熱四月一日左右請御暑服上曰獨御春衫可乎俄而貢物繼至先給諸軍上始御之出舊唐書】

後唐閔帝即位受冊明宗柩前 【 有瞽者張濛自言事太白山神神崔浩也其言吉凶無不中房暠素信之嘗引濛見帝聞其語聲驚曰此非人臣也暠使濛問于神神傳語曰三珠併一珠騾馬沒人驅歲月甲庚午中興戊巳土暠不曉其義濛曰神言如此不能解也四月一日閔帝即位受冊明宗柩前冊曰惟應順元年歲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顧暠曰張濛神言豈不驗哉上白孔六帖】

武明太后崩果如童謠 【 徐之才少解天文兼圖讖之學弟之範晉明帝太寧二年春武明太后病內史皆呼太后為石婆蓋有俗忌之範告之才曰童謠云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斬冢作媒人惟得一量紫綖靴今太后忽改名私所致怪之才曰跂求伽胡言去已豹祠嫁石婆豈有好事斬冢作媒人匆令合葬自斬冢惟得紫綖靴者得至四月何者紫之為字此下系綖者熟當在四月之中之範問靴是何義之才曰靴者革旁化寧是久物至四月一日后果崩之才隋文帝開皇中卒出北史】

眾執韓秀昇屈行從二人詣高仁厚仁厚詰之曰何故反秀昇曰自大中皇帝晏駕天下無復公道紐解綱絕今日反者豈惟秀昇機上之肉惟所烹醢耳仁厚愀然命善食而械之 【 唐僖宗中和三年賊晝夜禦備遣兵挑戰高仁厚不與交兵潛發勇士千人執兵負槁夜由問道攻其寨且焚之賊惶惑不能相救仁厚遣兵於要路擊之賊眾皆降韓秀昇屈行從見眾潰揮劍亂所欲止之眾愈怒四月一日共執二人詣仁厚仁厚詰之云云出耆舊傳】

天祺節 【 真宗祥符元年四月一日天書再降內中功德閣以為天祺節出宋史】

衡山方廣寺每至四月是日在東壁則照見維楊官府樓堞居民舍宇物物可數 【 虎谷間抄】

譚處端仙蛻 【 金太宗天會元年生生而骨相不凡後西遊至同州有門人求親筆書龜蛇二字筆力遒勁有龍蛇盤屈之狀蓋預指歸期人不悟至乙巳四月一日仙蛻始應焉處端號長真子出史纂左編】

南方七宿下降 【 道經】

   詩

春色沅湘盡三年客始回夏雲隨北去同日過江來水漫荊門出山平郢路開比肩羊叔子千載豈無才 【 張說四月一日赴荊州作】

  二日

漢成帝雨雪燕雀死 【 陽朔四年四月二日後許皇后廢出漢書】

皇太子初立是日有雄雉飛集東宮明德殿前上問褚遂良是何祥對曰昔秦文公時童子化為雉雌者鳴陳倉雄者鳴南陽童子言曰得雄者王得雌者伯文公遂以為寶雞祠漢光武得雄遂起南陽有四海陛下舊封秦故雄雉見於秦地 【 太守貞觀十六年】

宋太宗詔輔臣三司使翰林樞密直學士尚書省四品兩省五品以上三館學士宴于後苑賞花釣魚張樂賜飲命群臣賦詩習射 【 雍熙二年以上玉海】

傾城士女俱詣北郊北嶽帝行宮焚香或步或騎或輿轎聯翩而出至則奠獻拜禱鍾鼓喧闐綺羅交錯既畢各尋隙地享所攜酒食醉笑而歸 【 四月初二出宣撫鎮志】

明清潭州雲蓋寺僧示疾而逝 【 有師傳僧口訣曰雲蓋鎖口訣擬議皆腦裂拍手趁虛空雲露西山月僧遂悟至道二年四月二日示疾】

招賢湖南長沙景岑僧示疾而逝 【 僧初住鹿苑其後居無定所但徇緣接物隨宜說法時謂之長沙和尚太宗至道三年四月二日示疾以上楚通志】

太虛元君生日 【 道經】

  三日

武城曰厥四月載生明 【 載始也月三日生明】

宋太祖南郊 【 開寶九年通考】

上幸司農少卿王光輔庄駕還中書侍郎南陽岑義設茗飲葡萄漿與學士等討論經史 【 景龍文館記】

宋仁宗幸瓊林苑賜從官射射于苑亭射畢遂宴日旁有五色雲見 【 天聖八年玉海】

宋仁宗舍人院試賓貢進士 【 先禮部貢院言近年進士惟鈔略古今文賦懷挾入試昨者以正經命題多懵所出則知題目不示以出處也至景祐元年四月三日始詔進士題目具經史所出摹印給之出容齋隨筆】

茅盈昇仙門前數頃地忽自平治無寸草皆施青縑幄屋下盡鋪白氈可容數百人眾賓並集大作宴會見金盤玉杯自至筵前後有妓樂絲竹金石之音蘭麝香達數里少頃迎官畢至朱衣玉帶者數百人旌旗甲仗光彩耀日盈乃與家人親友辭別登車乘雲冉冉而去 【 茅盈字叔中濛玄孫弟固字季偉次弟衷字思和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年十八棄家入恒山修道後二弟俱貴衷為西河太守固為武威太守鄉里送者數百人時盈亦在坐笑謂賓曰吾雖不作二千石來年四月三日送僕登仙當不減于今日也至期如其言出列仙傳】

北斗北極翊聖下降 【 道經】

   詩

今日逢初夏歡遊續舊旬氣和先作雨恩厚別成春風吹臨清洛龍輿下紫宸此中歌在藻還見躍潛鱗 【 孫逖四月三日上陽殿奉和應制】

  四日

比干廟有司致祭 【 比干廟在衛輝府城北此廟魏文帝建又淇縣亦有廟有司四月四日致祭出一統志】

黃龍見帝王受命符瑞 【 曹操字孟德漢帝以眾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廟奉璽綬禪位冊曰咨爾魏王先有言讖緯於魏王曰易傳曰聖人受命而王黃龍以戊巳日見四月四日戊寅黃龍見此帝王受命之符瑞出魏書】

宋真宗召輔臣玉宸殿王欽若陳堯叟馮拯趙安仁預焉始觀太宗御書移御別殿觀皇王帝伯四論良臣正臣忠臣奸臣權臣五論幸水軒垂釣侍臣賦詩 【 祥符八年】

宋仁宗幸瓊林苑宴射上中的者十四已而閱騎士射柳枝 【 至和二年以上玉海】

晉遁終 【 晉遁字道林姓閔陳留人幼有神理聰明秀徹家世事佛晉初至京師□濛陳群殷浩謝安王羲之等見遁逍遙篇注雅重其風力生平歷餘杭山白馬寺山寺愛□溪山水晚欲移入蔬食終身後以疾還餘姚塢山中太和元年四月四日終年五十三窆于塢山中塚存焉出高僧傳】

馬鈺居華陽亭墻外有來禽一株枯已久矣師是日汲水沃之曰純陽來年四月十四日生於此樹之下 【 馬鈺初名從義字宜甫鈺字玄寶更之也號丹陽子寧海人以水沃來禽四月四日也史纂左編】

竹下圍棋 【 翰墨大全】

萬神善化犯之失音 【 三元延壽書】

天帝遊東井 【 道經】

文殊生 【 佛書】

善財童子出參 【 華嚴經】

   詩

春郊柔綠遍桑麻小駐芳園覽物華應信吾心非暇逸頓回晴意絕咨嗟每思富庶將同樂敢務游畋漫自誇不似華清當日事五家車騎爛如花 【 先三月二十六日宋孝宗幸玉津園因雨霽洪邁進詩四月四日孝宗和韻孝宗又曰邁侍制用如麻字偶思得桑麻可押邁末句用羯鼓催花事故以華清車騎荅之舉朝稱贊】

  五日

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 【 杜預曰辛卯夏四月五日月光尚微蓋時無雲日光不以昏沒日光不匿恒星不見出丹鉛續錄】

唐玄宗因奏封禪儀注敕中書門下禮官學士等宴集賢殿玄宗曰今日與卿等賢才同宴于此宜改集仙殿為集賢殿麗正書院為集賢書院 【 開元十三年玉海】

唐玄宗崩 【 葬泰陵在京兆府奉先縣界通考】

北齊有起居省宋張泌奏復左右史之職記錄以為起居注太宗從之置院於禁中 【 起居注始於張泌浮化五年四月五日之奏復也出事物紀原】

宋謝枋得卒 【 枋得至燕初行時士友餞詩盈凡張子惠詩云此去好憑三寸舌再來不直一文錢枋得會其意遂以眠簥中而去度采石自是不食只茹菜果數月困殆四月初一至燕京初五日死於驛于定之護骸骨歸葬信州枋得天資嚴厲雅負奇氣推宋必亡於二十年之後枋得不動于富貴貧賤學者師尊之出全編】

獨孤君卒 【 獨孤君諱申叔字子重年二十二舉進士文二年用博學宏詞為校書郎又三年居父喪而卒蓋貞元十八年四月五日也是年七月十日而葬柳子誌墓曰獨孤君之道內之為孝外之為仁默而智言而信其窮也不憂其樂也不淫讀書推孔子之道必求諸其中其為文深而厚尤慕古雅善賦頌其要咸歸于道嗚呼君短命行道之日未久故其道信于其友而未信于天下今記其知君者于墓出合璧事類】

  六日

宋太祖幸廟閱土木之功歷觀兩廊下圖畫名將指白起曰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以杖畫去之 【 建隆四年出宋史】

宋真宗親謁太廟光宗親享太廟 【 祥符四年淳熙十六年出通考】

虔州言木柱內有天下太平年五字是日詔送史館作瑞木成文曲有厚坤效珍嘉木紀瑞云云 【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出玉海】

程正叔講讀邇英閣 【 元祐二年四月六日講讀顧子敦以為執政得一賜坐啜茶已為至榮豈可使講讀小臣坐殿上出明道集】

東坡別黃州 【 元豊七年東坡在黃州命移汝州至四月六日別黃州送東坡者皆至慈湖獨陳季常至九江相別在九江和李太白潯陽宮詩其序云今子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蓋元豊七年正東坡四十九之年也出長公外紀】

元人劉因卒 【 劉因字夢吉保定容城人因生之夕父述夢神人馬載一兒至其家曰善養之既覺而生乃名曰駰字夢驥後改今名及字因天資絕人三歲識書日記千百言過目即成誦六歲能詩七歲能屬文落筆驚人甫弱冠才氣迢邁日閱方冊思得如古人者友之得周程張邵朱呂之書能發其微至元十九年徵因擢承德郎右贊善大夫未幾以母疾辭歸後又徵為集賢學士嘉議大夫上書宰相以疾固辭四月六日卒聞者嗟悼出史纂左編】

郝女君與鄰女十人於漚洟水邊坐忽有青衣童子至女君前云東海公娶女君為婦言訖見茵褥於水上女君行坐往來有若陸地其青衣童子侍側沿流而下鄰女走告于家人家人莫能得女君遙語曰幸得水仙願勿憂怖又言每至四月送刀魚為信 【 郝姑祠在莫州莫縣西北四十五里俗傳云郝姑者字女君本太原人後居莫縣魏青龍年四月六日與鄰女相約水邊見青衣童子云云至今四月多有刀魚祠前忽生青白石高二丈題云姑夫上馬石至今存焉出莫州圖經】

太素三元君朝真日 【 道經】

   詩

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帷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長腰尚載撐腸米闊領先裁蓋癭衣投老江湖終不失來時莫遣故人非 【 東坡四月六日別黃州作載楚通志】

  七日

宋太祖幸節度使趙彥徽第視疾 【 開寶元年宋史】

東陽七佛寺有一物出頭如鹿有道人追而觀之氣若雲霧尋覓集處亦無孔穴有聲若雷 【 元嘉十四年四月七日出異苑】

楊師操喜聞人過是夜忽見青衣人騎白馬來云東陽太監追汝須臾不見師操身仆似到東陽都過一曹見有几案囚人著枷不可筭數又師操向東行見一處有孔甚小孔中小星流出臭氣襲人有一人曰是大地獄中聞師操喜論人過以汝置此 【 師操雍州醴泉縣人也唐太宗貞觀中任藍田尉後以身老還家喜聞人過永徽元年四月七日死于東陽都其家為師操身死施齋數日放歸前追使者云汝歸其修善乎後師操禮十方佛動心悔過出太平廣記】

南斗北斗西斗帝君下降 【 道經】

   詩

好在清和月祥開紛郁煙一旬岳降後隔宿佛生前 【 事文類聚】

  八日

衛源廟每歲有司致祭 【 衛源廟在衛輝府北門泉上泉乃衛河之源隋唐以來已封威惠王元加封洪濟威惠王以水之本名稱之每歲四月八日致祭元張恒詩上國風帆快轉輸石林香靄護神居龍吟別浦泉聲細鳥柫空潭樹影虛出天下一統志】

洞庭廟每歲致祭 【 祭以四月八日廟在磊石山封洞庭湖龍神出長沙府志】

天禧中王欽若請以西湖為放生池郡人每歲是日用釋氏法稱家有無隨願深淺買禽魚放之 【 出合璧事類據西湖記以放生為人主祈福四月八日數萬人於湖上放羽毛麟介皆西北向稽首仰祝千萬歲壽】

魏時京師士女多至河間寺觀其廊廡綺麗無不嘆息以為即蓬萊仙室入其後園見溝瀆蹇產石磴礁嶢朱荷出池綠萍浮水飛梁跨閣雖梁王兔苑亦不如也 【 洛陽伽藍記】

俗傳為釋迦佛生辰僧尼各建道場宣揚經偈其男婦爭以財物獻之雖衣食匱竭亦不暇顧 【 宣撫鎮志】

王高麗在鼓城佛寺中謝混見而以檳榔贈之王執手謂曰王郎謝叔源可與周施否 【 風土記】

孫皓是日溺金像曰浴佛後因病懺悔乃差 【 世說】

劉敬宣八歲喪母是日敬宣見眾人灌佛乃披頭上金鏡以為母灌悲泣不勝 【 沈約宋書】

沈道虔累世事佛以父祖舊宅為寺是日請像舉家感動焉 【 道虔吳興武康人少仁愛好老易縣北石山下為精廬與孤兄子共釜庾之資困不改節太祖聞之遣使存問賜錢道處年老果食恒無經日之資而琴書為樂孜孜不倦出沈約宋書】

上崇奉釋氏是日新羅國獻萬佛山上以九光扇置于巖巘間召僧入內禮萬佛山睹九色佛光於殿中 【 杜陽編】

荊楚人於諸寺設齋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龍華會 【 歲時記】

長沙巿肆之人無子者供寺閣下羊肉薄餅乞兒往往有驗 【 時鏡新書】

浴佛以都梁香為青色水鬱金香為赤色水丘隆香為白色水附子香為黃色水安息香為黑色水以灌佛頂 【 高僧傳】

大慧禪師浴佛上堂語云今朝正是四月八凈飯王宮生悉達吐水九龍天外來捧足七蓮從地發 【 佛運繞紀】

藥山是日見遵布衲洗佛云汝只洗得這箇還洗得那箇遵云請將那人來山遂默然歸方丈密印禪師曰藥山無風起浪被遵布衲一靠直得鋒鋩結舌羅麼一場 【 印語錄】

周昭王二十四年是日天竺國凈梵王妃摩耶氏生太子悉達 【 二十五歲於菩提場中成無上道號佛氏尊後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於拘戶羅國婆羅雙祠間入涅槃出佛運繞紀】

寺中無風而塔上一鈴獨鳴佛圖澄謂眾曰國有大喪不出今年是年石勒死太子弘襲位 【 佛圖澄西域人也本姓白氏少出家以晉懷帝永嘉四年適洛陽能使鬼神千里外事皆徹見石勒諸幼子多在佛寺養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詣諸寺觀佛至建平四年四月八日鈴鳴澄曰國喪如其言出高僧傳】

文帝時魏州立舍利塔有一黑狗耽耳白胸於舍利塔前舒左股屈右腳見人行道即起行道見人持齋亦即持齋 【 四月八日立舍利塔寺內先有數猛狗但見一狼狗無不競來吠嚙若見此狗入寺悉皆低頭掉尾出隋書】

老子夜半剖右腋而生墜地即行七步於是佛道興焉 【 出南史據史纂左編老子二月十五生】

尹真人生

葛孝先真人生

尹虛鑒真人昇仙 【 以上翰墨大全】

濮陽郡有異人續生者每歲是日市場戲處皆有續生郡人張孝恭往所在對一續生遣諸奴往諸所在俱見續生以此異之 【 濮陽郡異人續生者莫知其來身長七尺許肥而黑髮餘二三寸不著褌褲破衫齊膝而已人遺財帛轉施貧者每四月八日市場皆有續生出廣古今五行紀】

湘陰縣東六十里相傳晉時里人劉倩贅陶淡家四月是日膾魚於橋上方斫魚尾或報曰汝家舉宅上昇倩棄之今每歲八日見無尾魚逆水上至橋而退 【 楚通志】

善惡童子降犯者血死 【 三元延壽書】

不遠行宜安心靜念沐浴齋戒必得福履 【 攝生月令】

不宜殺草木宜進溫酒服溫藥 【 齊人月令】

  九日

唐太宗是日公卿上言請修太和宮厥池清涼可以避暑詔從之 【 貞觀二十一年】

宋真宗幸瓊林苑宴射帝作七言詩賜從臣 【 祥符九年四月九日出通典】

宋孝宗書明良慶會之閣賜史浩 【 淳熙十一年以上玉海】

度宗生於紹興府榮邸以為乾會節 【 度宗諱(衽去壬改基)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先母夢日光照東室又夢神人采衣擁一龍納懷中已而有娠及生室有赤光資識內慧七歲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出宋史】

韋津死 【 王世充與李密戰充敗密又擁兵三十萬陳於北邙南逼上春門段達韋津拒之達望見密兵盛懼而先還四月九日韋津死出蒲山公傳】

大儒吳淵穎卒 【 諱萊字立夫元至元六年疾作先忽夢作童汪踦贊覺謂人曰汪踦殤者也予疾若此殆不起耶夏四月九日卒于家遺命治喪不用浮屠先生以精深玄懿之學發沈潛奇絕之文闔陰闢陽出神入鬼著述甚多及門之士私謚曰淵穎先生出宋學士集】

  十日

宋神宗慶曆八年生于濮王宮群鼠吐五色氣成雲治平四年即位宰臣等表曰誕聖題期表靈源之濬發揆時紀節昭皇德之開光當正陽統月之辰乃甲觀襲祥之日慶由運會道與天同請以生之日為同天節 【 武夷志云神宗之未生也武夷山道士吳懷玉有道術指武夷君像曰歲在戊子降為人主又指魏王像曰三十有八載當繼世御極撫平四海後其語皆驗人方輿勝覽云宋建守陳覺民過武夷山詩昇真洞口接天門靈草丹桃日月春聽說列仙來瑞世三朝德業在斯民蓋真宗神宗哲宗皆武夷仙真應世故有三朝德業之句據史事實神宗四月十日生】

黃巢賊散走 【 先一日李克用合忠武騎將龐從遇黃巢賊於渭南決戰三捷大敗賊軍四月初十日夜賊巢□走出舊唐書】

蘇珠娘到鵠奔亭時日暮行人絕不敢前有婢名致福者暴得腹痛珠娘往亭長舍乞漿取火亭長龔壽操刀問珠娘曰繒從何處得珠娘怖懼壽利其繒以刀剌脅立死又殺致福樓下埋之 【 漢時何敞為交州剌史行部蒼梧郡高要縣暮宿鵠奔亭夜猶未半有女從樓下出自云蘇娥字珠娘早失父母兄弟有繒百二十疋與婢致福往縣賣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龔壽操刀剌死敢告于明使君敞曰今欲發汝屍骸何以為驗女曰白衣青履猶未朽掘之果然敞遣使捕壽問與珠娘語同遂斬之以助陰殺出還冤記】

  十一日

唐太宗親謁太廟謝承乾之過 【 貞觀十七年通考】

文宗敕曰聞京師舊說終南山興雲即雨若晴霽雖密雲他至竟不沾濡況茲山北面闕庭日當顧矚修其望祀寵數宜及聞無祀宇宜令中書門下差官設奠擇立廟處 【 開成二年四月十一日敕後九月敕終南山為廣惠公出通考】

誅益州長史李孝逸 【 武承嗣使人誣孝逸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當有天分天分謂有分為天子則天垂拱二年四月十一日誅出唐曆】

地破日不可開山動土 【 登真隱訣】

   詩

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花青葉冬不枯垂黃綴紫煙雨裏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雲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麤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赬虯珠似開紅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蓴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 【 東坡四月十一日食荔枝】

  十二日

唐睿宗幸隆慶池結綵為樓宴侍臣泛舟戲象以厭之 【 景雲元年厭於葉翻時人以為玄宗受命之祥出景龍文館記】

漢靈帝宮車晏駕 【 中平六年後漢書】

後周太祖葬於嵩陵 【 陵在鄭州新鄭縣通考】

宋孝宗詣德壽宮請太上同幸聚景園 【 淳熙元年四月十二日出會要】

胡國珍薨明帝舉哀於太極東堂 【 國珍字世玉安定臨涇人也國珍少好學雅尚清儉女以選入掖庭生明帝即靈太后也孝明帝踐祚以國珍為光祿大夫太后臨朝封安定郡公國珍年雖篤老雅敬佛法四月七日步從所建佛像發第至閶闔門四五里勞熱增甚因遂寢疾靈太后親侍藥膳四月十二日薨年八十出北史】

田琢為潞州觀察判官偶坐廨舍之含翠堂忽雙燕至一飛簷戶間一上硯屏田諦觀即前燕也臘丸尚在 【 金宣撫使田琢字器之從軍塞外合虜里山野舍春末有雙燕為巢土人不識屢欲捕之田曲為全護此燕晝出夜歸田必開戶待之忽一日飛止坐隅無所驚畏巧語移時不去田思明日秋社燕當歸矣此殆為留別語也因作詩贈云幾年塞外歷奇危誰謂烏衣亦此飛朝向蘆陂知有為暮投第舍重相依君憐我處頻迎語我憶君時不掩扉明日西風悲鼓角君應先去我何歸遂細書為臘丸繫其足上後八年太和甲子田為潞州觀察四月十二日坐含翠堂雙燕忽至臘丸尚在田謂同年龐鑄畫為圖自作序求趙閱作詩出中州集】

蒼龍溪新宮是日建 【 蔡少霞者陳留人幼而奉道早歲明經得第一日沿溪獨行忽得美蔭因就憩焉不覺成寐因為褐衣鹿幘人夢中召去乃至一城郭處碧天虛曠瑞日瞳□見一玉人當軒獨立玉人謂少霞曰愍子虔心今宜領事少霞不知所謂復為鹿幘人引至東廊止于石碑之側謂少霞曰召君書此少霞素不工書即極辭讓鹿幘人曰按文而錄胡乃拒違以筆硯即付少霞曰法此而寫少霞凝神搦管頃刻而畢因覽讀之已記于心矣題曰蒼龍溪新宮銘紫陽真人山玄卿撰良常西麓源澤東澨新宮宏宏崇軒(車獻)(車獻)雕玳盤礎鏤檀竦棨壁瓦麟差瑤階昉□閣凝瑞霧樓橫祥霓騶虞巡徼昌明捧闑珠樹規連玉泉矩洩靈飆遐集聖日俯晰太上游儲無極便闕百神守護諸真班列仙翁鵠駕道師冰潔飲玉成漿饌瓊為屑桂旗不動蘭屋互設妙樂竟臻流鈴間發天籟虛徐風簫冷澈鳳歌諧律鶴舞會節三變玄雲九成絳闕易遷虛語童初浪說如毀乾坤自有日月清寧二百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建於是少霞方更周視遂為鹿幘人促之而返醒然遂悟急命紙筆登即紀錄出集異記】

元中大法師昇仙 【 翰墨大全】

   詩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去年家水西濕面春風細東西兩無擇緣盡我輒逝今年復東徙舊館聊一憩已買白鶴峰規作終老計長江在北戶雪浪舞吾砌青山滿墻頭髮鬌幾雲髻雖慚抱朴子金鼎陋蟬蛻猶賢柳柳州廟俎薦丹荔吾生本無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塵塵各有際下觀生物息相吹等蛟蚋 【 東坡至惠州合江樓遷于嘉祐寺後又復遷于合江樓四月十二日又復歸于嘉祐寺作時卜築白鶴峰之上新居告成】

  十三日

唐肅宗親享廟 【 乾元元年通考】

宋真宗立夏祀赤帝 【 景德三年四月十三日立夏按月令立夏之日天子迎夏於南郊迎夏為祀赤帝通考】

宋太祖崩是日發引太宗衰服奠哭群臣升梓宮於龍輴 【 開寶十年出宋史禮志】

宋欽宗生靖康元年太宰徐處仁等請以四月十三為乾龍節百官詣龍德宮上壽 【 天中記】

三皇帝君降 【 道經】

  十四日

唐高祖是日幸龍潛舊宅改為通義宮置酒高會詔曰爰擇良辰言遵邑里禮同過沛事等歸譙故老咸臻族姻斯會肅恭篤享咸慶兼集 【 武德六年玉海】

德宗降誕節 【 節度使王虔休獻□天誕聖□候嘉作獻壽文出玉海】

宋仁宗生宰臣丁謂等上表云玉瑤誕祥式契貫星之兆璿樞紀曆爰標出震之期陛下清寧毓粹聰哲凝華候回炎律氣應薰風協離德之融輝仰榮河之啟瑞請以四月十四日為乾元節從之 【 仁宗母李氏夢一羽衣之士跣足從空而下云來為汝子時上未有嗣是夕召幸有娠明年四月十四日生仁宗幼年每穿履襪即亟令脫去常徒步禁中皆呼為赤腳仙人蓋古之得道李君也一云仁宗以祥符三年生章懿夢二日在天其一忽墮以裙承之乾與元年帝即位又真宗未有仁宗嘗遣左璫詣茅山求嗣遇王異人言王真人已降生于宋朝璫問王真人本是何人曰古燧人氏章懿亦夢羽衣數百人從一仙官自空而下曰此托生于夫人及生宮中火光燭天始行步嘗持槐木簡以筋鑽之真宗問何用曰試鑽火耳帝顧后妃曰異人之言信不虛矣出元符宮石刻】

呂巖字洞賓以是日生母就蓐時異香滿室天樂浮空一白鶴自天飛下竟入帳中不見 【 曾祖延之終浙東節度使祖渭終禮部侍郎父讓海州剌史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生生而金形木質道骨仙風鶴頂龜背虎體龍腮頸修顴露額闊身圓鼻梁聳直面色黃白左眉角一黑字左眼下一黑子少聰敏日記萬言矢口成文既長身五尺二寸喜頂華陽巾衣黃白襴衫繫大皂絛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始在襁褓馬祖見之曰此兒骨相不凡出史纂左編】

潭州鶴會 【 潭州兵馬都監趙不問淳熙九年四月十四日作鶴會一道人不知所從來攝衣升戺不與人楫徑入堂房內不見但於几上得一幅紙書絕句云這回相見不無緣滿院風光小洞天一劍當空又飛去洞庭驚起老龍眠末題谷客書谷客即洞賓也出道書】

陳楠是日與會主云我來尸解會主不以為事遂留四句曰頂上雷聲霹靂混沌落地無蹤今朝得路便行騎箇無角火龍即日尸解 【 楠字南木號翠虛惠州慱羅縣白水巖人以盤襱箍桶為生人無有知者作盤攏箍桶頌盤攏頌曰終日盤盤圓又圓中間一位土為尊磨來磨去知多少個裏全無斧鑿痕箍桶頌曰有漏教無漏如何水泄通既能圓密了內外一真空其言超悟如此後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訣於毗陵禪師人有求符水者翠虛捻土付之病多輒愈故人呼之為煉泥丸宋寧宗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在潭州與會主云云翠虛度弟子三人鞠九思沙蟄虛白玉蟾出史纂左編】

金世宗設二帳於御幄之東約處機居之 【 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金世宗設一帳於御幄之東約處機四月十四日居之及期有山賊之報改卜十月望□左編】

  十五日

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成王有疾不豫故顧命曰惟四月哉生霸 【 死霸朔也生霸望也哉始也翌日成王崩出前漢書】

宋真宗章穆皇后郭氏崩 【 景德四年宋史禮志】

程正叔進講文公以下預焉 【 元和二年四月十五進講邇英殿殿朱漆釣窗青幕障日殊寬涼矣出明道集】

蘇東坡紹聖元年是日過韋城而吳傳正之甥歐陽思仲在焉相與談傳正高風東坡嘗作洞庭春色賦傳正獨愛重之又作中山松醪賦不減前作東坡獨恨傳正未見乃取李氏澄心堂紙杭州程奕鼠鬚筆傳正所贈易水供堂墨錄以授思仲使面授傳正且祝深藏之 【 東坡與傳正為世外之遊及將赴中山傳正贈東坡易水供堂墨一丸而別出長公外紀】

此日自堂廚至百司廚通謂之櫻筍廚詩曰春事無多櫻筍來 【 歲時記】

焉耆國以是日游林 【 焉耆國東高昌西龜茲南尉犁北烏孫俗尚娛邀二月朏出野祀四月十五日游林酉陽雜俎】

洞賓純陽飛昇

雲房降誕 【 祖師姓鍾離諱權雲房其字也是日降生仕漢為將軍因失機入終南山得少陽帝君之術仙去出道書】

張法樂真人成仙 【 出翰墨大全】

劉珍廣漢什方人曰吾功行已成某月某日吾當昇天至期自以火化 【 劉開皇中居安樂山忽取道經鍾磬封於石室中曰後六十年當有聖君取之吾四月十五日昇天隋文帝遣使至山訪其事令建三觀唐高宗遣使取丹經鍾磬以進出□州志】

僧尼是日就禪剎掛搭謂之結夏又謂之結制 【 出荊楚歲時記其結夏者蓋夏乃長卷之節在外行則恐傷草木蟲類故釋苑宗規云祝融在候炎帝司方當法王禁足之辰是釋子護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應禪寺掛搭僧尼盡皆散去謂之解夏又謂之解制禪苑宗規云金風漸漸玉露滾滾當覺皇解制之辰是法歲周圓之日大藏經云四月十五日僧尼坐草為一歲謂之法歲】

   詩

望朝齋戒是尋常盡起金根第幾章竹葉飲為甘露色蓮花鮓作肉芝香松膏北雨凝雲磴丹粉經年染石床剩欲與君終此志頑仙惟恐鬢成霜 【 皮日休四月十五日和陸龜蒙道室書事】

  十六日

陳宣帝是日天雨雹始興王叔陵剌後主於喪次據東府反 【 大建十二年俄而伏誅出隋書】

唐太宗避暑九成宮是日上及中宮歷覽臺觀閑步西城王勃頌曰扃牖六合奔走八神梯霄架極考遺基于汶上稽故典于淹中陽靈開避暑之宮景福致追涼之殿洞龍對霤鐵鳳連甍 【 九成宮隋之仁壽宮也冠山抗殿絕壑為池漢之甘泉不能尚也貞觀六年四月十六上及中宮歷覽臺觀出舊傳】

唐玄宗詔享太廟每室加常食一牙盤 【 天寶五載四月十六日詔唐享廟每室加常食一牙盤五代遂廢享廟之設牙盤自唐始出事物紀原】

先天降聖節聽京城燃燈一晝夜 【 真宗祥符六年出宋史禮志】

忌嗜慾犯之夭壽 【 孫真人集】

天倉開宜入山修道 【 遵生八牋】

  十七日

玄宗景龍二年是日在廳事假寐白鶴觀道士宋大辨等三十人同見赤龍據案 【 上微時嘗至洛陽令崔日知宅崔設饌未熟明皇因寢庭前一架藤花初開日知見巨蛇食藤花逡巡不見上覽曰饑甚夢中食藤花甚美日知乃知他日啟聖之驗也出逸史】

高宗冊貴妃吳氏為皇后 【 紹興十二年宋史】

帝御集英殿賜狀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 【 朱晦庵之科共二百三十人出七修類稿】

張韶於紫草車中載兵器犯銀臺門共三十七人入大內對食於清思殿即日禁兵誅之 【 出唐書天文志】

程明道再上疏 【 熙寧三年四月十七日再上疏諫新法疏中有中外人情交謂不可設令由此僥倖事小有成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矧天時未順地震連年四方人心日益動搖云云出明道集】

楊氏裸坐 【 吳清妻楊氏號監真君頭痛自春及夏靜坐忽不見四月十七日夜見楊氏裸坐屋上稱先日有同行伴煎茶湯相待汴州姓呂名德貞同州姓張名仙真益州姓馬名辦真宋州姓王名信真及還有一女冠賦詩相別云道啟真心覺漸清天教絕粒應精誠雲外歌聲笙管合花間風引步虛聲唐元和十二年出逸史】

翊聖真君下降 【 道經】

   詩

圓頂雙胡碧眼人曉天親送石麒麟九龍浴佛經旬日名世纔生屬此辰 【 事文類聚】

玄天之龍兮見而在田我后之龍兮飛以御天據聖人之大寶與別祖而同玄高出而潛躍以自試來定天寶居然假寐合而成體散而成章若窺於牖若施於堂且據案而向明負扆以當陽日月在身有祗天之嘉夢風雨合氣將振翼而雄驤群居愕主聖作物睹赫然龍光真我明王折券表異亦惟前聞曠然振古卓有吾君王人之瑞比之龍首高居而遠望以臨乎九有天子之威比之龍鱗皇之可畏以肅乎萬人徒稱其象未睹其真恭惟我后近取諸身於昭巨唐其命惟新永據九五斯焉

萬春 【 景龍二年夏四月十七日玄宗廳事假寐道士宋大辯等見赤龍據案潘炎於是作赤龍據案賦】

  十八日

成都府有逍遙山壁上有漢安元年四月十八日會仙友字 【 逍遙山在簡縣宋景德間有楊用晦者隱居此山山北有層崖崖有東西二室後有二丹灶又有石窟出蜀志】

唐肅宗崩 【 葬建陵在京兆府醴泉縣界通考】

孔子卒于魯城北泗上 【 出魯史據左氏云魯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已於孔丘卒司馬遷遵之諸儒又遵之是孔子所卒之年當從左氏然十六年乃壬戌之歲也是歲四月戊申朔有乙丑而無己丑己丑乃在五月之十二己與乙文亦相近故誤書也所謂乙丑則四月十八日自壬戌歲上朔己酉孔子之年乃七十四謂七十三者非也孔子卒亦載於二月十八日】

紫微北極大帝誕日 【 道經】

   詩

天氣清和僅兩旬一旬前是佛生辰當年來應徐卿夢此夕遙瞻壽宿明 【 事文類聚】

  十九日

武王祀周廟 【 武王伐商四月十九日祀于周廟通考】

肅宗以星文變異御明鳳樓大赦天下改乾元為上元追封周太公望為武成王依文宣王例置廟以歷代良將為十哲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列于左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列于右 【 上元元年出會要】

唐德宗生群臣上壽不置節名不納中外之貢駙馬高怡獻金銅像德宗曰有何功德非吾所為退還之 【 天寶元年四月十九生出舊唐書】

真元五年是日顧況作宋州剌史廳記記曰商丘之地辰火之宿孟諸之湄閼伯所遷微子所奉之國也仲尼之伐樹子罕之棄車皆此地焉梁孝王時四方遊士鄒生枚叟相如之徒朝夕宴處更唱迭和天寒水凍酒作詩滴是有文雅之臺清冷之地云云 【 事文類聚】

成都風俗每歲是日士女泛舟浣花溪之百花潭府尹亦至潭上置酒高會設水戲渡盡樂而返相傳唐冀國夫人故事也冀國夫人是日生先唐寧節度西川微服行民間見而悅之納以為妾寧妻死遂為繼室每生日置酒浣花溪之百花潭徘徊終日後人因之遂以為常成都謂之浣花遨頭宴于杜子美草堂滄浪亭傾城皆出錦繡夾道 【 成都士女四月十九日泛舟冀國夫人姓任漢上小家女任媼嘗禱于神祠夢神人授以大珠覺而有娠明年四月十九日生年稍長釋氏教甚謹有僧過其家瘡疥滿體衣服垢敝見者心惡女獨敬事之一日僧持衣從以求浣女欣然濯之溪邊每一漂衣蓮花輒應手而出里人驚異求僧不知所在因識其處為百花潭及女為冀國夫人每四月十九誕辰置酒江上泛舟訪漂衣故處故後人以是日至此設水戲渡老學菴筆記亦出蜀志】

張重華鄭景世昇仙 【 翰墨大全】

  二十日

趙王倫矯制廢賈后害張華等 【 晉永康元年四月二十日先大風□沙張華舍風飄起出廣古今五行記】

李希孝欲模寫捕魚圖 【 捕魚圖王右丞草也元祐元年四月二十日季希孝欲摸寫無善工出晁補之捕魚圖序】

司馬光應詔 【 四月二十日詔言過失與朝廷政事之闕司馬光曰臣以駑下之材自仁宗皇帝蒙擢侍從服事三朝恩隆德厚隕身喪元不足為報雖訪問所不及猶將被肝瀝膽以敕其區區之忠況聖意采納之動督責之嚴諄諄如此敢不為陛下別白當今之切務少補萬分之一耶云云出文鑑】

前張質推事冤人 【 張質猗氏人以明經授亳州臨渙尉到任月餘日暮見數人於符來約質去質乘馬隨之至縣門縣吏列坐略無起者質怒曰吏敢無禮縣吏亦不顧出數十里至一柏林下馬遂步行百餘步見一大府門隨使者入上有美鬚衣緋者據案而坐責曰為官何曲以推事質曰到任月餘未嘗推事緋衣人召冤人出對冤人自西房出疾視質曰此非推某者乃前臨渙尉張質貞元十一年四月二十日推某者若此質是貞元十七年到任尚未久判官曰名姓偶同放歸歸時已七日矣仍在柏林中伏於馬上有樵人見而驚之曰縣失官人此非耶就問質質不能對數日後方能言出續玄怪錄】

  二十一日

唐肅宗妖星見於西方長數丈 【 上元元年閏四月二十一日妖星見至五月減通考】

唐高祖造太和宮於終南山 【 武德八年後貞觀十年廢】

唐高宗造蓬萊宮成是日徙居之 【 龍朔二年】

宋真宗幸龍圖閣閱太宗御書宴於崇政殿帝作五言詩 【 景德二年】

宋高宗詔求四方遺書 【 紹興二年以上玉海】

給事中韓忠彥言門下省得旨舉駁事依中書舍人封還詞頭例四月二十一日中書奉旨給事中駁正事赴執政堂稟議 【 宋神宗元豐七年出朝野雜記】

碧虛子題化書後序 【 譚景昇終南山著化書因遊三茅經歷建康見齊丘有仙風道骨雖弱於機智而異乎黃埃稠人遂引此篇云稚子弄影不知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為家所化化國者不知為國所化醉者負醉疥者療疥其勢彌顛其病彌篤而無反者也齊丘終不悟景昇乃出化書授齊丘碧虛子至嘉祐五年夏四月二十一日題化書後序出道書】

普賢菩薩生辰 【 佛書】

  二十二日

唐太宗自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太宗謂魏徵曰世南沒後無一人可與論書徵曰褚遂良 【 貞觀十四年玉海亦出□實錄】

少傅史浩等三十四人進明堂慶成詩忠州文學程宏繇進明堂賦太常丞胡南逢等三人進明堂頌 【 宋孝宗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先孝宗御書明堂門六字書畢積雨驟霽星月燦然可喜出禮志】

王庶人卒 【 唐惠妃武氏有專房之寵將謀奪嫡王皇后上欲廢為庶人又廢太子上問于張九齡對曰太子天下本也動之則搖人心九齡未聞大惡臣聞父子之道天性也子有遇父怒而掩之不宜廢絕恐傷陛下慈父之道上不悅李林甫秉政陰中計于武妃以自固武妃亦結之乃先出九齡而廢太子後玄宗乃立肅宗為太子林甫之計不行王庶人以開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卒武妃至十二月而薨識者謂有神通焉出大唐新語】

董卓見王允等持劍立於殿門卓大驚王允大呼曰反賊至此遂命武士百餘人持戈剌之卓裏甲不入傷臂墜車呂布懷中取詔大呼曰奉詔討賊臣董卓李肅斬卓首攜之時卓年五十四 【 裏甲者披甲于內加衣于甲上漢獻帝初平二年四月二十二後太史有詩曰郿塢追魂憑李肅宮門取命有溫侯出三國志】

  二十三日

甘露降于中華殿之桐木泫如冰雪唐高祖以示群臣 【 武德九年玉海】

齊高帝豋位 【 出南史】

宋高宗講易終篇以犀帶象牙簡金鞍勒馬賜宰相侍讀以下 【 紹興二十五年玉海】

呂布將數百騎出武關詣袁術以殺董卓為術報讎 【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先一日殺卓二十三日詣袁術欲以德之卓死後六旬布亦敗出漢雜記】

王處一上昇 【 處一寧海東牟人號玉陽四月二十三日語門人曰群仙已約我矣言訖沐浴冠帶焚香朝禮十方乃辭而上昇處一冬寒跣足單衣顏色不變傳道則有山鳴谷吼之應書符則有鬼怪潛出之靈類此甚多出史纂左編】

   詩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真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東縣聞銅臭江陵換裌衣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 黃山谷以紹聖二年謫黔州四月二十三日至摩園作】

  二十四日

劉先主崩于永安宮亮表後主曰大行皇帝邁人樹德昊天不弔今四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咷如喪考妣云云 【 先主劉備字玄德涿郡鹿縣人謚昭烈皇帝先一日先主忽榻前燭滅復明隱隱見二人侍立起而觀之乃雲長翼德也二人相向曰因生平不失信義王帝敕為神忽不見先主知不可起乃泣語孔明曰君才勝曹丕十倍必安國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不可自為成都主孔明泣曰臣以肝腦塗地安能補報知遇之恩又命趙雲曰朕與卿今別矣雲泣曰臣效犬馬之勞以扶社稷言畢駕崩壽六十三時章武三年出蜀志亦出三國志】

滎陽郡人尹千見天雨石墜地開之有玉璽在其中 【 齊高帝四月二十三日登位二十四日尹千於嵩山東南見天雨石開之乃玉璽其中有文曰戊丁之人與道俱肅然入草應天符掃平河洛清魏都宋禪位於齊此其符驗也出南史】

宋高宗謂侍臣曰朕聞祖宗時禁中有打麥殿今於後圃令人引水灌畦種之亦欲知稼穡之艱難 【 紹興二年玉海】

唐睿宗敕魚袋著紫者金裝緋者銀裝 【 景雲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敕按唐實錄高祖給隨身魚三品以上其飾金五品以上其飾銀故名魚袋至宋朝神宗元豊末親王賜玉魚以副金帶金魚以副玉帶以唐禮也韓文公詩曰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是也】

宋高宗置六科舉士 【 紹興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置六科一曰文章典雅可備制誥二曰節操方正可備臺諫三曰才識該通可備刑讞四曰節用愛民可備理財五曰慈祥愷悌可備監司郡守六曰智勇絕倫可備將帥令侍從歲舉之如元祐司馬光所諳宋史】

宋神宗除戶部侍郎謝景溫為禮部侍郎 【 元豊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出合璧事類】

圓通禪院蘇老泉舊遊處東坡四月是日宿焉明日老泉忌日也乃手寫寶積獻蓋頌佛一偈以贈長老僊公僊公拊掌笑曰昨夜夢寶蓋飛下著處輒出火豈此祥乎東坡於是作詩 【 長公外紀】

   詩

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袖裏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何人更識嵇中散野鶴昂藏未是仙 【 圓通禪院東坡四月二十四日作】

  二十五日

晉武帝太后崩有司奏是目安厝 【 泰始四年禮志】

唐玄宗是日問諸蕃諸國遠近鴻臚卿王忠嗣上言曰謹按西域圖自陀拔恩單國至史國凡十有二 【 天寶六年玉海】

宋仁宗御製雅樂曲及樂章凡六十八 【 景祐二年音樂志】

李德光上五帝功臣繪像圖 【 宋高宗紹興九年玉海】

蘇老泉忌日 【 老泉東坡父出長公外紀】

  二十六日

澤州是日請建廟命禮官考其儀有司言唐制諸郡置風伯壇于社壇東雨師壇于社壇西 【 宋真宗祥符二年玉海】

宋哲宗復置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 【 元祐二年玉海】

狀元王佐以下各賜錢一千七百貫 【 王佐與朱文公同科四月初三日御試策一道十七日皇帝御集英殿賜狀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十八日赴宴二十六日各賜錢出七修類稿】

知潭州林栗是日進經傳集解三十二卷繫辭上下二卷文言說卦序雜本文共為一卷河洛書八卦九疇大衍總繪圖六十四卦立成圖大衍揲蓍解共為一卷總三十六冊詔付秘省敕書獎諭 【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玉海】

  二十七日

昌邑王賀行淫辟立是日大將軍霍光白皇太后廢之 【 先牂雲如狗赤色長尾三枚夾漢西行占曰天文以東行為順西行為逆主人臣運柄牂雲為亂君此大臣欲行權以安社稷也四月二十七日霍光廢昌邑王出漢書】

宋哲宗觀麥于後苑 【 紹聖元年玉海】

元順帝崩 【 元朝至正庚子歲長淮以比尚皆宴然山東則王信陜西則李思齊隴西則思道太原則王保保汴梁則太子開撫軍司以總之既而諸將共讒王保保欲叛詔削軍權臺兵比行處處皆望風崩潰四月二十七日順帝以疾崩皇太子獨脫身走去而皇孫就擒出草木子】

東坡到湖州謝表云臣荷先帝之誤恩擢置三館蒙陛下之過聽付以兩州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 元豐二年四月二十七到湖州出長公外紀】

浩陵郡有巖數里夜忽有雙光 【 齊高帝建元元年浩陵郡蜑民田健所住巖間常流雲氣有聲響若龍今求之積歲莫有見者四月二十七日夜巖數里忽有雙光至明往獲古鍾一枚又有古器名淳于蜑人以為神物奉祠之出南齊書】

  二十八日

議禮局請於南郊別立感生帝壇依赤帝高廣之制從之 【 宋徽宗大觀四年郊祀實錄】

宋太祖皇后宋氏崩太宗素服舉哀 【 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崩祔葬永昌陵之北出宋史禮志】

宋孝宗書荔枝賦賜舍人張延年 【 隆興九年玉海】

老君於尹喜宅南山阜上昇天喜悲戀請留老君告喜以除垢止念靜心守一之旨言訖聳身空中坐雲華之上面放五明身見金光洞照十方冉冉昇空光燭館舍五色玄黃良久乃沒喜目斷雲霄涕泣攀戀其日江河汎山川震動有五色光貫太微遍及四方 【 尹喜拜老君曰幸聞至道欣慶難言願賜著書闡楊道旨以語後世老君曰善以道德五千言授之喜拜受持誦老君次年四月二十八日於喜宅飛昇出史纂左編】

天休節 【 上元星君下降出道經】

   詩

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奢僣極珠貝狂佚務娛樂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燭影逐星沉歌聲和月落鬥雞破百萬呼盧縱大噱游女白玉璫驕馬黃金絡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慚怍禾稼暮雲連紈繡淑氣錯熙熙三十年光景焂如昨天道本害盈侈極禍必作當時市政者罔思救民瘼不能宣淳化移風復儉約 【 宋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張詠悼蜀詩】

  二十九日

唐玄宗謂侍臣曰每祀黃帝乃就南郊禮亦非便宜於皇城內西南改置黃帝壇朕當親祀以昭誠敬 【 天寶九年玉海】

唐高宗給五品以上隨身魚袋以防召命之詐 【 永徽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給隨身魚袋魚袋三代以韋為之筭袋魏易之為龜唐高宗給隨身魚三品以上其飾金五品以上其飾銀故名魚袋天后改為龜後復曰魚神龍初賜紫則給金魚賜緋則給銀魚不限品也出事物紀原】

宋高宗詔丞相趙雄等赴經筵聽講正說終篇浩等言陛下孳孳典訓愈久愈明歲時甫浹篇帙再周請付史館 【 淳熙八年玉海】

狀元王佐以下朝謝 【 皇帝御集英殿賜狀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四月一十九日朝謝七修類稿】

   詩

梅雨漲添春酒色麥秋黃起壽爐煙銅壺未下三更水猶是清和四月天 【 事文類聚】

  三十日

漢成帝河平元年是日日食詔公卿百僚陳過失無有所諱大赦天下光祿大夫劉向對曰四月交於五月月同孝惠日同孝昭其占恐害繼嗣 【 是時許皇后專寵後宮中外皆憂上無繼嗣故杜陵谷永及劉向所對皆及之上於是減省椒房掖庭用度四月已亥悔而日食故曰四月交於五月月同孝惠孝昭元年七月己亥晦日食故曰日同孝昭二帝尋皆晏駕而無嗣出白孔六帖】

漢和帝永元十五年是日日食時帝遵肅宗孝章帝故事兄弟皆留京師有司以日食陰盛奏遣諸王就國詔曰甲子之異責由一人諸王幼稚早離顧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之哀選懦之恩知非國典且復宿留 【 賢曰選懦慈戀不決之意也出漢紀】

道悟禪師示疾命弟子曰四月三十日告終大眾問疾師驀召典座座近前師曰會麼曰不會師拈枕子拋于地上即便告寂 【 道悟荊州天皇寺僧神儀挺異幼而生知年十四懇求出家父母不聽遂損減飲膳日纔一食形體羸悴父母不得已而許之依明州大德披削二十五詣杭州竹林寺具戒精修梵行推為勇猛或風雨晝夜冥坐丘塚身心安靜一日遊餘抗首謁徑山國師受心法服勤五載後參馬祖祖重印前解法無異說以憲宗元和年四月三十日告寂是年八月五日塔於郡東出楚通志】

日涉編卷五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陳容淳之初  甫 

慈谿姚宗文  甫 

男陳鳳徵懿兆甫仝閱

 五月〔一〕

五月建午午長也言萬物皆長大也 【 合璧事類】

蕤賓午之氣也五月建焉 【 周禮】

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 【 禮記】

仲夏日出於寅入於戌 【 尚書考靈曜】

仲夏行春令則五穀晚熟百螣特起四民有饑行秋令則草木零落果實早成民殃于疫行冬令則雹霰傷穀道路不通暴兵來至 【 呂氏春秋】

為皋 【 爾雅五月得戊為厲皋】

俗稱惡月 【 仲夏陰陽交死生分君子齋戒止聲色節嗜慾出董勛問禮俗】

是月不可入官 【 齊文宣令宋景業筮曰宜以仲夏吉辰順天受禪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者卒于其位景業曰王為天子無復下期豈得不終其位出北史】

俗忌上屋如上屋即自見其形魂魄不安 【 酉陽雜俎】

以朱索連縈施門戶 【 仲夏之月陰氣萌作恐物不茂故以朱索出後漢書】

古人鑄刀以月之丙午日取純火精以協其數 【 合璧事類】

月之丙午日以金錫鑄為陽燧 【 搜神記】

爪哇國以是月遊舡 【 風俗婚姻無媒妁但納黃金於女家以娶之五月遊舡出外夷傳亦出一統志】

單于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 歲正月諸少長會單于庭祠五月會龍城出白孔六帖】

唐玄宗天鳴聲若雷 【 天寶十四年天鳴有聲天子及大臣有憂通考】

晉惠帝日光四散赤如血流照地皆赤 【 光熙元年占曰君道失明出天文志】

隋煬帝大流星如甕墜于江都 【 大業十三年占曰其下有大兵戰流血破軍殺將明年煬帝遇弒】

唐德宗有星墜于西北光燭如晝聲如雷 【 貞元十四年閏五月以上通考】

山陽濟陰雨雹大如雞子深二尺五寸殺人飛鳥皆死 【 宣帝地節四年漢書□出六帖】

雨雹如扇如斗 【 獻帝初平二年漢書五行志】

臨安大雨雹屋瓦皆碎有一村人多為不善夜有行人聞神過云付硬雨施行次日雨雹大損禾稼 【 紹興十七年軒渠錄亦出天中記】

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

有霖霪號為梅雨沾衣皆敗謂之送梅雨 【 以上風土記】

濯枝雨 【 仲夏有大雨名濯枝風土記】

鄒衍仰天而哭下雪 【 衍事燕惠王左右譖之五月雪出世說】

漢女訴殺之下雪 【 女居東海養姑姑女讒之於姑姑詣太守訴殺之五月雪漢書】

雨黃毛 【 熙寧元年又熙寧八年雨黃土兼細毛宋史】

蜀地雨白毛 【 晉武帝太始八年京房易傳曰賢人逃天雨毛五行志】

元順帝元統二年天雨毛至二十五年又是月大都雨毛長尺許或曰龍鬚命拾而祀之 【 元史】

大雷雨下冰龜數十里隨大小皆龜形具手足卦爻 【 高宗紹興八年汴京太康縣宋史五行志】

黃河是月水名爪蔓水 【 水衡記】

撫州王羲之墨池水色變黑如雲 【 宋咸平元年通考】

洞庭湖水夜赤光如火亙天 【 建炎四年五行志】

饒州樂平縣何衝里田隴數十百頃當霽天無雲田水如為物所吸聚為一直西行高平地數尺不假隄防而水自行里南程氏家井水溢亦高數尺夭矯如長虹聲如雷穿墻毀樓二水鬥于杉墩且前且卻約十刻乃解各反故壑 【 高宗紹興十四年與史記魯穀洛水鬥同京房曰天子弱諸侯力政厥異水鬥出通考】

宋元嘉七年武陵洪水善德山崩兩石高丈餘如人雕刻精奇形備古制式占者云武陵出天子其年八月孝武始誕後封武陵王即帝位 【 治聞記】

晉陽大旱得死魃長二尺面頂各二目 【 北齊後主武平五年五月出北史】

晉懷帝枹罕令嚴根妓產一龍一女一鵝 【 永嘉五年五月京房易傳曰人生他物非人所見者皆為天下大兵是時帝承惠皇之後四海沸騰尋而陷于平陽為逆胡所害此其徵也出通考】

曲阿有柳樹倒地六載忽復起 【 晉成帝咸和六年五行志】

大木自拔 【 嘉定六年嚴州淳安遂安桐廬三縣占曰木自拔國將亂】

成都太祖廟側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 【 景帝四年以上宋史】

成都民郭遠因樵獲瑞木一莖有文曰天下太平 【 太曆十二年】

左羽林軍有鴝鵒乳鵲 【 太曆十三年以上五行志】

鳳凰集北海安丘淳于 【 漢宣帝本始四年安丘淳于二縣皆屬北海】

鳳凰集膠東 【 漢宣帝太始元年以上符瑞志】

鯨有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千步一生數萬子常以五月六月就岸邊生子 【 五六月後鯨引其子入海中鼓浪成雷濆沫成雨水族驚畏之皆逃匿莫敢當出古今注】

丹水出丹魚是月夏至前夜伺之魚浮水則赤光上照如火 【 山堂肆考】

長山縣獲神龜一頭腹下有巽兌卦 【 齊武帝永明九年南齊書符瑞志】

白虎見新昌縣 【 晉成帝咸和八年宋書符瑞志】

騶虞見壁山有二鹿隨之 【 王建永平三年五代史】

牛一頭二面二口三目三耳 【 世宗景明二年冀州長樂郡鴻範論曰君不明失政之所致出魏書】

牛生犢兩頭六足 【 晉成帝咸和二年是冬蘇峻作亂通考】

白鼠見于東宮 【 晉惠帝元康元年白孔六帖】

滑州靈河縣民黃慶家蠶自成被長二丈五尺闊四尺 【 景祐四年】

北海縣蠶自織絹成領帶 【 元祐七年以上宋史】

  詩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橘垂金彈甘焦吐白蓮 【 樊珣狀江南五月】

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鎖閉窗何處營巢夏將半茅簷煙裏語雙雙 【 杜牧村舍燕】

撾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舡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 秦覲納涼】

穠李四絃風拂席昭華三弄月侵床家無紅袖堪娛夜正要青奴一味涼 【 黃庭堅字魯直題青奴穠李昭華二妓名】

茅簷長掃靜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遶兩山排闥送青來 【 王安石題茅簷】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北榭裨】

寂寂無聊九夏中倚巖依壁待清風北圖奇策無人問不及南陽一臥龍 【 劉兼仲夏晝臥】

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勝遊當晝火雲生不得一溪縈作萬重愁 【 趙嘏商山道中】

春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 【 參寥】

院僻簾深晝景虛輕風時見動竿烏池中綠滿魚留子庭下陰多燕引雛雨後看兒爭墜果天晴因客曝殘書幽棲未免牽塵界身在相忘在酒壺 【 蘇子美】

雕玉押簾上輕穀籠虛門井汲鉛花水扇織鴛鴦文迴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 李賀樂辭】

風簾燕引五六子露井榴開三四花 【 黃孝先】

風含翠篠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 【 杜甫】

  芒種

小滿後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 【 孝經緯】

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穀故以芒種為名 【 種讀去聲三禮義宗】

芒種謂穀芽始出故曰芒種 【 出曆疏】

長陽雲出危 【 易通卦驗】

閩人以芒種後逢壬日為出梅雨 【 據碎金集云芒種後逢壬入梅夏至後逢庚出梅又據神樞經云芒種後逢丙入梅小暑後逢未出梅人莫適從此必作書者各自以地方配時候而云然耳觀杜少陵詩曰南京西補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蓋唐人以成都為南京則蜀中梅在四月矣柳子厚詩曰梅實迎時雨蒼茫覺晚春此子厚嶺外之作則又知南粵之梅在三月矣東坡吳中詩曰三旬久過黃梅雨萬里初來舶趕風又埤雅云江湘二浙四五間有梅雨黔敗人衣服今人又有詩曰千里殊風百里俗也知天地不相同江南五月黃梅黔人在魚鹽水滷中是知天地時候自有不同如此出合璧事類】

芒種日螗蜋生 【 芒種五月節也後五日鵙始鳴鵙音局百勞也本草作慱勞蓋梟類也又後五日反舌無聲月令】

芒種後百舌有聲候人在側 【 周書時訓】

芒種後聚畜百藥 【 草木蕃時出六帖】

   詩

久嗟三峽客再與暮春期百舌欲無語繁花能幾時谷虛雲氣薄波亂日華遲戰伐何由定哀傷不在茲 【 工部題瀼西新賃草堂反舌無聲在芒種後十日今謂之欲無語乃芒種後作也】

  夏至

夏至金胎木廢水死火旺 【 金胎言金孕於火土之中也】

芒種後十五日斗指午為夏至夏至者言萬物於此假大而極至也 【 夏假也至極也出韻會】

夏至有三義一明陽氣之至極二明陰氣始至三見日行之北至 【 三禮義宗】

夏至一陰生是陰動用而陽復於靜也 【 復卦疏】

夏至日晝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 【 古今歷衍】

夏至則斗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故曰夏至為刑 【 刑始殺也出淮南子】

夏至日中赤氣出直離此正氣也 【 易通卦驗】

夏至則火從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陽氣為火陰氣為水故夏至熱 【 火正火王也故水漏出淮南子】

夏至陰陽爭死生分 【 鄭玄云五月陰氣起於下盛陽蓋其上故曰爭品物滋生葶藶之屬死故曰分】

伯趙氏司至者也 【 伯趙伯勞也以夏至鳴冬至止左傳】

陰氣為水水勝則夏至濕 【 淮南子】

夏至日成地理 【 冬至日成天文春秋感精符】

夏至少陰雲如水波 【 易通卦驗】

夏至則八風之序立萬物之性成 【 前魏相傳】

日周天有七衡夏至日在內衡 【 孝經緯】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 夏至之日火蒼龍之中星書堯典】

日行北至東井去北極近夏至至於東井北近極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長尺五寸八分 【 前漢書】

夏至日影尺有五寸鄭玄云土圭之長也尺有五寸夏至立八尺表其影適與土圭等謂之地中今穎川陽城地為然 【 周禮地官】

夏至三光盛 【 周髀云】

日道斂北去極彌近其景彌短近短乃極夏乃至焉 【 漢律曆志】

夏至日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 【 月令】

夏至景風至蟬始鳴螳始生 【 易稽覽圖】

夏至井水躍 【 春秋考異】

先至三日垂土炭於衡兩端輕重適均夏至日陰氣至則土重 【 史記】

柞氏夏至令刊陽而火之 【 春官大司樂】

夏至禁舉大火鼓鑄銷冶皆止 【 三禮義宗】

夏至陰事起君道衰故不賀 【 蔡邕獨斷】

夏至陰始動而未達故寢兵鼓不設致事所以助微氣之養也 【 五經通義】

君以夏至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陰也 【 魯公云】

夏至寢兵鼓身欲寧志欲靜故不聽事 【 蔡邕獨斷】

夏至景風用事人君當爵有德封有功 【 京房易占】

夏至祭崑崙之神於澤之中配於后 【 三禮義宗】

絲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夏至日於澤中方丘奏之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於宗廟奏之 【 春官大司樂】

夏至著五綵符辟兵題曰游光厲鬼知其名者無瘟疾 【 五綵辟五兵也永建中京師大疫云厲鬼字野重游光亦流言無指見之者其後歲歲有病人情愁怖復增題之冀以脫禍出風俗通】

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以夏至日致地示物魅以禬國之荒民之扎喪 【 天人陽也地物陰也陽氣升而祭鬼神陰氣升而祭示物魅禬除禳也魅音味出周禮】

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溫病 【 續漢書禮儀志】

夏至忌東風主病行秋令主多疫 【 曜仙月占】

夏至取菊為灰止小麥蠹 【 按于寶變化論乃云稻成虫麥為蛺蝶其驗中出荊楚歲時記】

魏武收左元放桎梏之而自解蓋用夏至日霹靂(左木右上天下韭)(左木右上天下韭)也 【 左慈字元放(左木右上天下韭)音杉出抱朴子】

北朝婦人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 【 酉陽雜俎】

夏至日日中天上三官會於司命河校定萬民罪福增減年筭 【 登真要訣】

北方荒中有石湖方千里無凹凸深五丈餘歲常冰惟夏至左右五十六日解 【 神異經】

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前十夜伺之魚浮水赤色上照如光 【 酈道元水經】

夏至前三五日吳郡太湖中白魚向湖側淺水菰蒲之上產子民得採之隋時貢於洛 【 隋大業記】

貓目睛旦暮圓及午豎斂如綖其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 【 酉陽雜俎】

   詩

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欲歸釀西宅阻北江浦深 【 杜甫】

南越逢初伏東林越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 【 王言史】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 權德輿夏至日作】

 五月〔二〕

  一日

帝為梁冀所鴆崩 【 本初元年閏五月一日先太白犯熒惑占曰有逆謀出通考】

唐德宗敕每年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百寮相見京師九品以上外官因朝奏在京者並聽就列 【 唐書亦載白孔六帖】

朝賀禮多在正月一日未有五月一日故歐陽公曰唐時有五月一日會朝之禮略記其始本出於道家是日君臣集會其儀甚盛不知起自何帝 【 歐陽公帖】

宋真宗祥符二年皇太子生即仁宗後宮李氏所生知開封府周起方奏事帝曰朕始生子即入禁中懷金錢出以賜起 【 出宋史據元符宮石刻仁宗四月十四日生故兩日並載李氏杭州人莊重寡言有娠從帝臨砌臺玉釵墜帝私卜釵完當生子左右取釵以進殊不毀帝喜已而果生子劉修儀攘為己子李不言中外亦不知】

宋欽宗靖康二年康王即位于應天府 【 出宋史先是二帝北狩元祐太后命太常少卿汪藻草手書告中外俾王嗣統其略曰歷年二百人不知兵傳序九君世無失德雖舉族有北轅之釁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賢王越居近服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茲乃天意夫豈人謀遂以五月庚寅朔一日登壇受命即位是夕元祐皇后在東京撤簾康王名構即高宗】

宋孝宗書唐元禎牡丹詩以賜吳琚 【 淳熙元年玉海】

任文公巴郡人時天大旱白剌史曰五月一日當有大水其變卒至不可防救宜令民吏預為之備剌史不聽文公獨詣大舡百姓或有信文公頗有防者至是日旱烈文公急命從載白剌史剌史不信至日中雲起須臾至晡時湔水湧起十餘丈突壞廬舍所害數千人 【 范曄後漢書】

東方朔母田氏寡夢太白星有娠田氏嘆曰無夫而孕人得棄之遂移居東方里是月朔一日生故以所居為姓以朔為名 【 出洞冥記據諸類書方朔母先死□後死不知此何考朔生未幾而田氏死鄰母收養之朔生五歲□失經年乃歸母問之朔曰兒至紫泥海紫水污衣乃過虞淵湔浣明發中還何言經年乎】

京師人以是日為端一 【 歲時記】

是日可作醢 【 崔寔四民月令】

太上老君傳三天正法付漢代張天師 【 翰墨大全】

   詩

跪奉新書笏在腰談王正欲伴漁樵晉陽豈為一門事宣政聊同五日朝憂患半生聯出處歸休上策早招要後生可畏吾衰矣刀筆從來錯料堯 【 蘇東坡詩唐高祖謂溫大雅兄弟云我起義晉陽止為卿一門耳唐德宗詔曰自今後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百寮相見】

  二日

宋太宗出南薰門觀稼召從官列坐田中令民刈麥咸賜以錢帛回幸玉津園觀漁張樂習射既宴而歸 【 興國九年宋史禮志】

鄭畋盧攜皆罷為太子賓客分司 【 僖宗乾符五年畋攜議蠻事攜欲與之和親畋固爭以為不可攜怒拂衣起袂帶硯墮地破之上聞之曰大臣相詬何以儀刑四海五月二日畋攜皆罷為太子賓客分司出唐書】

□參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度支使 【 寶應一年五月二日出纂記淵海】

狀元王佐等就法慧寺拜黃甲敘同年謁廟 【 佐以下共二百三十人朱晦庵與焉七修類稿】

郭子儀斬王元振 【 唐肅宗寶應元年初李國貞治軍嚴皆思子儀故元振因之作亂子儀至軍元振自以為功子儀曰汝臨賊境輒害主將若賊乘其釁無絳州矣吾為宰相豈受一卒之私耶五月二日斬元振等三十人出汾陽傳】

承暉字維明好學淹貫經史是日承暉與師安石舉白飲滿謂之曰承暉於五經皆經師授謹守而力行之不為虛文醉後取筆與安石訣最後倒寫二字投筆嘆曰遽爾謬誤得非神志亂耶謂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門聞哭聲復還問之已薨 【 金史】

   詩

客中端二日風雨送牢愁昨歲猶潘母今年更楚囚田園荒吉水妻子老幽州莫作長生祝吾心在首丘 【 文山天祥】

堯律正仲夏楚節前三日岩岩衡嶽開隱隱壽星出 【 事文類聚】

  三日

晉安帝義熙十一年是夜慧星出天市其芒掃帝坐 【 天市在房心之北宋之分野得慧柄者興此除舊布新之徵出宋書符瑞志】

唐高祖赤雀巢于殿門宴五品以上上頌者十餘人 【 武德八年出玉海】

宋孝宗是日詔執政每日入東華門詣選德殿奏事此蓋上欲從容論治 【 乾道元年玉海】

習鑿齒與桓泌以才氣相推習罷滎陽郡歸與桓書曰吾以五月三日來達襄陽觸目悲感略無顧情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東眺白沙思鳳雛之聲北臨樊墟存鄧老之高南睠城邑懷羊公之風縱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魚梁追二陸之遠未嘗不徘徊移日撫景躊躇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孫堅之所隕斃裴杜之故居繁王之舊宅遺事猶存星列滿目瑣瑣常流碌碌凡士焉足感其方寸哉 【 晉史】

王文憲薨于官舍 【 文憲者齊尚書令王儉字仲寶謚文憲琅邪臨沂人春秋三十有八五月三日薨于建康官舍皇朝軫慟儲鉉傷情有識銜悲行路掩泣豈直春者不相工女寢機而已哉出任彥昇序】

會稽錢祐為虎所取 【 祐以元嘉四年五月初三為虎所取後乃自還說虎初取時至一官府入重門見一人憑几而坐形貌偉壯左右侍者三十餘人謂曰吾欲使汝知術數之法故令虎迎汝無懼也留十五晝夜語諸小術祐受法畢令還家大知卜占無幽不驗經年乃卒出異苑】

趙元陽啟關漱浴更衣趺坐呼弟子於前即書偈曰遁世和光了幻緣緣消幻夢獨超然清風遍界無遮障赫日當空照大千書畢雷電交飛風雨晦冥師乃翛然而逝 【 趙元陽名宜真吉之安福人也五月三日啟關書偈明年五月三日其徒劉淵然設祀方行奠禮白晝雷電雲雨如其化時出左編】

端午前二日謂之扇市在東市車馬特盛 【 歲時記】

北極北斗下降 【 道經】

   詩

世事紛紛了不知又逢乳燕麥秋時經年謝客常因醉三日無詩自怪衰乘雨旋移西崦藥留燈自覆北窗棋但將生死俱拈起造物從來是小兒 【 陸放翁五月三日病體覺愈輕偶書】

  四日

宋高宗尹焞入見講衛靈公末章稱旨遂給筆札校論語以進賜緋魚 【 紹興七年玉海】

嗢沒斯帥其國特勒宰相等二千二百餘人來降上降狀 【 唐武宗時出一品集】

京師人以為端四日 【 歲時記】

端午刻菖蒲辟邪是日王沂公帖子明朝知是天中節旋刻菖蒲要辟邪 【 按宋王曾字孝先青州人山堂肆考】

有使過南康縣令胡侃置酒於縣南蓮花館忽有暴風吹沙從南來以手掩目盤中器物有聲若有物過良久開目見食器皆覆時一里外皆聞館中迅雷而館中不聞胡亦無恙 【 稽神錄】

   詩

明日又重五採得玉蒲香勸君蒲泛酒聽我試平章 【 事文類聚】

仙馬分明引馬頭西看一點是關樓五日也應須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 岑參五月四日送人】

  五日

高辛氏女土人以是日致祭 【 辛女崖在辰州府城西十里左右壁高峻上有石屹立如人相傳高辛氏女於此化為石崖下有廟每歲五□土人□祭】

懷蛟水鄉人於此競渡 【 懷蛟水在饒州府城南江中有蛟五日鄉人競渡俗號為懷蛟水以上一統志】

馬步廟競渡 【 周禮校人冬祭馬步註云馬步神之為災害馬者武昌縣人以五日競渡祭享于廟蓋吳之故俗云出武昌府志】

蒼梧郡陳臨為太守推誠而理導人以孝弟徵去本郡以是日祠東門城外令小童潔服舞之 【 後漢書】 諸陵薦衣扇 【 天寶二年諸陵以五日薦衣扇出禮志】

肅宗召見山人李唐方擁幼女顧唐曰我念之無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當念陛下帝泫然涕下 【 內制于張后卒不敢謁西宮出唐書】

陳後主馮淑妃名小憐太穆后從婢也穆后愛衰以是日進之號曰續命 【 淑妃能彈琵琶二歌舞後主惑之坐則同席出則並馬願得生死一處命淑妃處隆基堂出山堂肆考】

唐太宗謂長孫無忌楊師道曰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今朕各遺卿飛白扇二枚庶動清風以揚美德 【 貞觀十八年出唐書要錄】

漢令郡國捕梟以是日為羹賜百官因惡鳥故食之又云止妒賜翰林青團扇 【 唐翰林初選者試制書批荅三首內庫給青綺被紫絲履之類五日賜青團扇】

賜百索為壽索 【 以上翰林志】

宴群臣武成殿賜襲衣特以紫服金魚賜李元紘及蕭嵩 【 李元紘傳】

孫伏迦上表近太常於民間借婦女裙襦充妓衣擬五月五日於玄武門遊戲非所以為子孫法 【 高祖武德元年出舊唐書】

帝取蜥蝪置之器飼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搗之以金宮人臂有所犯則消沒不爾則如赤痣故名守宮 【 漢武故事】

群臣各獻服玩上謂李泌曰先生何獨無獻泌曰臣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賜所餘獨一身耳上曰朕所求正在此既獻其身當惟朕所用不為卿有矣 【 唐太宗記亦出山堂肆考】

後主諱緯生於并州 【 緯字仁綱武成皇帝之長子母曰胡皇后夢於海上坐玉盤日入裙下遂有娠至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帝少美容儀武成特所愛寵拜世子出北史】

宋徽宗以是日生俗忌因改作十月十日生為天寧節 【 癸辛雜記】

紀邁生其母棄之 【 紀邁五日生母棄之紀淳妻養之年六歲本父母云汝是我兒邁涕泣傭所得輒上母出孝子傳】

胡廣生父母惡之藏之葫蘆棄之河流 【 人收養之長有盛名父母欲取之廣以為背所生害義背所養忘恩兩無所歸託葫蘆而生因姓胡名廣後登三司出小說】

王鎮惡生家人欲棄之其祖猛曰昔孟嘗君以是日生相齊此兒必興因名鎮惡 【 宋略】

崔信明端午日中生有異雀數頭身形甚小五色備集于庭樹鳴聲清亮太史良占之曰五月為火火為離離為文彩日中文之盛也有雀文彩□此兒必文彩聲名播天下崔形既小祿位不高及長博聞強記下筆成章而官果不達 【 唐書】

張飛生 【 飛字翼德稱萬人敵為世虎將出木兆園記】

金轉運田特秀生 【 田特秀字彥實易縣人大定十九年進士所居里名半十行第五以五月五日生小名五兒年二十五應鄉府省殿四試俱第五名年五十五以八月十五日卒出困學雜錄】

介子綏割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每年是日不得發火 【 出琴操亦載于三月五日】

刑史子臣死 【 初刑史子臣謂宋景公從今已往五月五日臣死後五年五月丁巳五祀八月辛巳君薨刑臣將至死日朝見景公夕死景公懼思刑史子臣之言將至死日乃逃于瓜圃遂死之出古文巢語】

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以是日鬥百草欲廣其物令馳驛取謝靈運鬚又恐為他得因剪棄其餘 【 晉謝靈運鬚美臨刑因施為南海祗洹寺維摩詰像鬚五月五日安樂公主因鬥百草取之出青箱雜記】

俗謂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命舟楫拯之極其輕利謂之飛鳧一以為水車一以為水馬土人悉臨水觀之至今為競渡之戲謂之浴蘭節 【 出荊楚歲時記據荊州府志屈原投汨羅在五月望日】

孝女曹娥會稽上虞人父是日於縣江泝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投江而死後與父屍俱出 【 娥父旰能弦歌為巫祝出烈女傳】

新野庾寔家是日曝席忽有小兒死席下俄失所在其後寔女子遂亡相傳以為忌 【 異苑】

蓋屋令人頭禿 【 風俗通】

晉河澗國兵張粗經曠二人相善太元十四年是日共豋鍾嶺坐于山椒酒酣失性拔刀斬曠曠托夢于母曰為粗所殺屍在澗中脫裳覆之覓時視裳飛起處即屍所也 【 曠母明辰追捕一如其言粗知事露將欲出門曠手執刀剌其面遂不得脫母報官粗伏其罪還冤記】

陳澹然暴卒 【 陳澹然富而儒者也性慕道延雲水土多年竟無所遇洞賓詭為傭者為治圃歲餘所作工役力過常人陳愛之然止以傭者待之而已一日陳與一道友麟陰符經至天發殺機天地返復未曉殺機之旨洞賓從旁抗聲曰生者不生死者不死已生而殺生未死而學死則長生矣陳大驚曰汝非傭者耶誰教汝為此言既而詰之則復繆悠其辭不可解道友曰田野村夫定於何處竊得此語耳非實通曉也居無何忽辭陳曰吾將遠行明年五月五日午時復來也既去寂然陳有鄉人客于巴陵遇之曰為我寄語陳公我呂洞賓也始意公可授道徐察之則不然吾不復來矣言訖走入呂仙亭竹林中不見明年端午日午時陳暴卒出道書】

開封府尹光美送劉溫叟角黍扇 【 光美聞溫叟為御史中丞清介遣府吏齎錢遺之溫叟不敢卻貯廳事西舍令府吏封識乃去明年五月五日復送角黍扇所遣吏即前送錢者視西舍封識宛然出全編】

宮中造粉團角黍貯盤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都市盛行此戲 【 開元遺事】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 風土記】

端午以菰葉褁粘米謂之角黍蓋取陰陽包褁之義或曰亦為屈原恐蛟龍奪之以五綵線纏飯投水中遂相襲云 【 荊楚歲時記】

唐歲時節物有百索粽子 【 文昌雜錄】

端午作水團又名白團或雜五色人獸花果之狀其精者名滴粉團或加麝香又有乾團不入水者 【 歲時記】

洛陽作朮羹艾酒 【 金門歲節記】

桃印本漢制以止惡氣今端午以綵繒篆符相問遺亦以置屏帳門戶 【 漢書】

北朝婦人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 【 開寶遺事】

朱索懸門止惡氣 【 禮儀志】

以綵絲繫臂謂之續命縷俗說能益人壽筭 【 風俗通】

刻菖蒲為人或葫蘆形帶之辟邪 【 金門歲節記】

都人採艾結為人懸門上以解毒氣又作泥塑張天師以艾為鬚以蒜為拳置于門上 【 歲時記】

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戴之 【 金門歲節記】

宗則字文度常以端午未雞鳴時採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炙有驗是日競採雜藥 【 荊楚歲時記】

天寶中楊州進水心鏡背有盤龍先有老人自稱為龍護鑄鏡所三日開戶失所在鏡匠呂輝移爐以五月五日於楊子江心鑄之龍頗異後大旱祀之乃大雨 【 異聞集】

正光元年天氣清爽聞池中鎗鎗若征鼓聲須臾雷電晦冥有五色蛇自池上屬于天久乃滅波上水定惟見一魚變為龍 【 酈元注水經】

荊州有參軍剪鴝鵒舌教學人語無所不名參軍彈琵琶鴝鵒每聽移時 【 幽明錄】

取蠅虎杵碎拌豆置几上自踴躍可擊蠅 【 淮南王萬畢術】 埋蜻蜓頭于西向戶下至三日則化成珠 【 博物志】

蟾蜍頭上有角謂萬歲蟾蜍是日取之陰乾百日以其足畫地即為流水能辟五兵若敵人射已者弓矢皆反還自向也 【 抱朴】

取蟾蜍辟惡疽瘡取東行螻蟈治婦人難產 【 螻蟈即□蟆崔寔月令】

重午日午時有雨則急斫一竿竹竹節中必有神水瀝取獺肝為丸治心腹積聚 【 金門歲節記】

五日午時為大中節 【 提要錄】

于闐國玉池每以端午日王親往取玉自王而下至庶人皆取每取一團玉以一團石投之 【 西域記】

萬回和尚生 【 高僧傳】

端午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是日可謝罪求福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 道經】

   詩

節分端午候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 文秀】

佳辰共喜沐蘭湯毒冷何須採艾禳但得皋陶調鼎鼐自然災沴變休祥 【 歐陽公】

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復入君門願因角黍詢遺俗可鑒前王□巧言 【 歐陽】

疾風吹雨滿征衫陸走川行兩不堪塵事縈人心事遠濯纓何必在江潭 【 朱文公端午海上遇風雨作】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 杜子美端午賜衣作】

競渡傳風俗旁觀亦壯哉棹爭飛鳥疾標奪彩龍回江影渾翻錦歡聲遠震雷輕生一餉樂詩序密相催 【 郭公父】

麥涼殊未畢蜩鳴早欲聞喧林尚黃鳥浮天已白雲辟兵書鬼字神印題靈文因想蒼梧郡茲日祀陳君 【 北齊魏收】

孟君此日鍾英氣王鳳今朝襲慶源五色呈祥文必顯丙時先誕位非尊蘭湯備浴傳荊俗水馬浮天吊屈魂因笑唐家公主騃預令馳驛剪祗洹 【 黃朝英】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命續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冠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道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 唐玄宗宴群臣作】

小暑夏(言玄)應微陰商管初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黍彘順節進龜魚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含丹同蝘蜒灰骨慕蟾蜍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 張說三殿侍宴應制】

裁縫逗早夏點畫守初晨絹紈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長絲表良節命縷應嘉辰結廬同楚客採艾異詩人折花競鮮彩拭露染芳津含嬌起斜(耳兮)歛笑動微嚬獻璫依洛浦懷珮以江濱 【 王筠】

  六日

唐高祖崩 【 葬獻陵在京兆府三原縣界出通考】

宋太祖幸迎春苑 【 乾德四年】

唐同昌公主是日出降有司進儀注紫宸殿行五禮右補闕施敬本拾遺張烜右拾遺李銳等連名上疏曰紫宸殿者漢之前殿周之□寢陛下所以負黼衣正黃屋饗萬國朝諸侯人臣至敬之所猶元極可見不可得而升也上納其言移于光順門外設次行禮 【 玄宗開元十六年以上玉海】

   詩

日轉溪山幾百遭厭聞虎嘯與猿號笙歌忽把二天酒風雨猶驚三峽濤已作齊民尋要術安能痛飲讀離騷看君自是青田質清唳當聞徹九皋 【 黃知命名叔達山谷弟也先是山谷貶黔州未攜家紹聖三年知命自蕪湖攜已之子耜山谷之子相及兩所生母五月六日抵黔州次韻荅清江主簿趙彥成】

新鶯傍簷曉更悲孤音清吟囀柔枝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椹不啣苦李花偶然弄樞機宛轉陵煙霞眾雛鳳鳴何跼促自覘遊鱗啄枯木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鷺長在汀洲宿黑鵰黃鶴豈不高金籠玉鉤傷羽毛三江七澤去不得風煙日暮生波濤飛去來莫上高城頭莫下空園裏城頭饑烏拾腥羶空園燕雀爭泥滓願為結舌含白雲五月六日一聲不可聞 【 僧瑩徹五月初六作】

  七日

宋太祖宴近臣於崇德殿 【 開寶四年玉海】

宋真宗御崇政殿試陳絳史良夏竦絳竦入等 【 景德四年先真宗謂輔臣曰設科欲求才識若但考文藝則積學者方能中選苟有濟世之才安得而知朕以為六經之旨聖人用心固與子史□□□□□宜有經義參之時務王旦曰文風丕變由陛下道化因命兩制各上策問而擇州之至五月七日真宗御崇政殿試獨陳絳夏竦入等選舉志】

以武德縣尉姜宣義充堂後官 【 堂吏始于唐至宋開寶六年五月初七日以姜宣義等充堂後官太祖知堂吏擅中書事權多為姦贓故令吏部選授堂吏用士人自此始太平興國九年以將作監丞李元吉丁佐為堂後官京官任堂吏自此始出事物紀原】

宋孝宗召僧若訥對選德殿 【 乾道三年五月七日出玉海】

置醫學慱士 【 貞觀三年諸州府置醫藥慱士開元十一年五月七日始置醫學慱士改醫藥慱士為醫學事物紀原】

白州是日午時有鳳凰三自南入城中至萬歲寺前棲木身長九尺高五尺其文五色至申時北向而去畫圖以獻宰相奉表作丹鳳曲曲曰伊九苞之神鳥稟陰陽之純粹負禮蹈信戴仁纓義瞻元扈而來思望黃紳而必至 【 宋真宗景德元年玉海】

深井多有毒藥不可入是日宜先以雞毛投井中直下無毒毛迴四邊不可入也 【 葛洪方】

七日為九毒日犯者不過三年 【 三元延壽書】

  八日

唐僖宗生為應天節 【 咸通三年僖宗生于東內懿宗第五子初封普王名儼出唐書本紀】

唐玄宗令進士國子監謁先師 【 開元五年五月八日謁先師後懿宗咸通中劉允章為禮部侍郎請諸生及進士第並謁先師則此禮起于唐懿宗之世劉允章請也又選舉志曰開元五年是日始令鄉貢明經進士國子監謁先師是則開元之禮第施于貢士而咸通時允章所請紏開元之禮而為之制也事物紀原】

唐德宗分日一人執筆 【 肅宗至德二年宰相分直政事筆人知十日德宗正元五年五月八日又分日一人執筆迄今為故事曰當筆事物紀原】

宋真宗咸平三年以贊善石熙政為西京左藏庫副使 【 唐都京兆為西京不得以別都直稱左藏五代殘缺別都因不言其故事耳左藏庫副使前無所見疑宋國初所置官也事物紀原】

鳳翔人聞朱全忠來皆懼五月是日城外居民移入城內而四面百姓盡殺 【 唐昭宗天復二年全忠進軍鳳翔城下全忠朝服嚮城而泣曰臣但欲迎車駕還宮耳全忠借正說以行其譎出金鑾記】

元人小雲石海涯卒 【 小雲石海涯五字姓名也號酸齋母廉氏夜夢神人授以大星使吞之已而有妊及生神彩秀異拜翰林侍讀學士辭還江南賣藥于錢塘市中詭姓名易服色無有識之者偶過梁山濼見漁父織蘆花為被欲易之漁父疑其為人湯曰君欲吾被當更賦詩遂援筆立成竟持被去人間喧傳蘆花被詩其依隱玩世多類此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出元史】

西突厥以是日相聚祭神 【 西突厥者木杆可汗之子大邏便也與沙缽略有隙因分而為二漸以強盛東拒都斤西越金山龜茲鐵勒伊吾及西域諸胡悉附之大邏便其風俗五月八日相聚祭神歲遣重臣向其先世所居之窟致祭焉當煬帝大業初撫御無道其國多叛出隋書】

扶桑之蚕長七尺圍七十色如金四時不死五月八日吐黃絲布於枝條四絲足勝一鈞 【 此梁武帝天監中有異人杰公者與諸儒語及方域云云出太平廣記】

  九日

忻州是日大震說者曰地道貴靜今數震搖兵興民勞之象 【 慶曆二年五月初九宋五行志】

吐大羅遣使獻大鳥如駝食銅鐵上遣獻于昭陵 【 唐永徽元年】

唐高宗以西域平遣使分往康國吐大羅國等訪風俗物產及古今廢置圖以進 【 顯慶三年以上玉海】

沐浴令人長命 【 玄樞經】

吳興人章荀是日田耕以飯置菰裏晚於菰中伺馬見一大蛇偷食之荀即以鈹斫蛇走去荀乘舡逐之至一阪有穴聞號哭云人斫傷其甲或云當如何或云付雷公令霹靂殺之須臾雲雨冥合震雷傷荀荀跳梁大罵曰天公我貧展力耕墾蛇來偷食罪在于蛇反霹靂我耶雷若來今當以鈹斫汝破其腹須臾雲雨輒開乃更霹靂向穴中諸蛇盡死 【 續搜神記】

  十日

史思明敗于沙河 【 天寶十五載五月十日郭子儀李光弼敗思明于沙河思明以騎卒奔嘉山光弼擊之思明又敗走入慱陵郡光弼圍之思明性躁與安祿山同鄉相善俱以驍勇聞出唐書】

唐丞相李宗閔太和九年是日退朝于靖安里第其榻前有熨斗忽跳躑久之宗閔異且惡是時李訓鄭注以奸詐得幸數言于帝後旬日有詔貶為明州剌史連貶朝州司戶蓋其兆也 【 宣室志】

太虛真人降生 【 蜀崇慶州李姓玨名者字雙玉後得黃房公金丹之道改名棲真號太虛以是日誕身出道書】

   詩

片月生林白沿流澗亦明幽人方獨夜山寺有微行野處偏宜夏貧家不厭晴薰風吹老鬢腐草見飛螢 【 韓仲正五月十日作】

  十一日

太常慱士黃積厚請以秋分日享壽星 【 高宗紹興七年】

宋高宗從博士黃積厚之言舉嶽瀆祀典 【 紹興八年以上宋史郊祀志】

仁宗幸玉津園宴射上中的者七從臣奉酒稱賀 【 天聖八年玉海】

御史中丞裴度是日兼刑部侍郎時度自淮西行營宣慰還所言軍機多合上旨故以兼官寵之 【 憲宗元和十年舊唐書】

東坡與子由相遇於藤 【 宋哲宗紹聖四年東坡謫瓊州別駕子由謫雷州五月十一日相遇于藤同行至雷出長公外紀】

東坡神宗元豐三年是日夢遊人家開堂西門有小園古井井上皆蒼石石上生紫藤如龍蛇枝葉如赤箭主人言此石芝也東坡折食一枝其味如雞蘇而甘寤後作詩紀之 【 出長公外紀】

祖師召師至范明叔宅 【 馬鈺初名從義字宜甫鈺字玄寶更之也五月十一日祖師召師至范明叔宅以詞贈之詩云擲下金鉤卻一年方吞香餌任綸牽玉京山上為鵬化隨我扶搖入洞天出史纂左編】

敕天下僧尼隸祠部 【 武后延載元年五月十一敕僧尼隸祠部此祠部轄僧之始也出事物紀原】

天倉開宜入山修道 【 保生月錄】

  十二日

宋高宗是日謂輔臣曰有白氣起紫微因誦晉天文志占驗之狀當思應天之實 【 建炎四年】

宋徽宗以是日祭方丘為寧貺節 【 政和三年】

宋仁宗幸南御莊觀刈麥遂幸玉津園燕群臣聞民舍機杼賜織婦茶綵 【 天聖三年以上玉海】

女仙楊敬貞於漢章帝元和十二年是日飛昇衣服委地床上若蟬蛻然異香滿室先夜有天樂西來闔村聞之楊虢州閿鄉天仙村曰家女或傳為謫仙云 【 先敬貞告其夫曰妾神不安惡聞人語當於靜室寧之君與兒女暫居別室夫許之楊氏遂沐浴新莊閉戶而坐出續玄怪錄】

   詩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忽來初勻了然非夢亦非覺有人夜呼祈孔賓披衣相從到何許朱欄碧井開瓊戶忽驚石上堆龍蛇玉芝紫筍生無數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雞蘇主人相顧一撫掌滿堂坐客皆盧胡亦知洞府嘲輕脫終勝嵇康羡王烈神仙一合五百年風吹石髓堅如鐵 【 東坡有紫藤龍蛇之夢十二日作詩其夢十一日載之長公外紀】

  十三日

宋真宗莊穆皇后崩 【 景德四年皇后謚曰莊穆葬于永熙陵之西北宋史禮志】

宋孝宗詔為暑熱自五月十三日並後殿坐參假官候秋涼日取旨 【 乾道七年通考】

北魏李崇是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沒崇泊於城上水增未巳乘舡附於女牆州府勸崇棄州保北山崇曰吾受國重恩忝守藩岳淮南萬里繫于一身一旦動腳百姓瓦解揚州之地恐非國物昔王尊慷慨義感黃河豈愛一軀取愧千載 【 崇字繼長頓丘人也五月十三忽有泉水湧入八公山頂壽春城中有魚從地湧出野鴨群飛入城與鵲爭巢出史纂左編】

關羽生 【 字雲長剌顏良於萬眾之中威振華夏稱萬人敵為世虎臣出桃園記】

陳嗣是日考終厥命誡曰啟予手啟予足我聞古人有言珠玉而瘞之是暴骸於中原古者不封不樹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吾不敢違聖人可具棺槨而已 【 陳嗣唐人字弘嗣享年八十五太歲壬辰五月十三日卒嗣林園遺老玄默忘峸合道以制嗜欲達命以順生死保先君武東山之故居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至州縣陳子昂作墓銘銘曰山川隆鬱旂鼎氤氳挺生君子於鑠元貞又有撫化隨運安排屈伸天年既沒長夜何辰聖達不免宇宙同塵桐棺三寸豈我寠貧云云載蜀志】

司命真君降于王捷家之新堂 【 宋真宗景德四年汀州黥卒王捷自言於南康遇道人姓趙氏投以小環神劍蓋司命真君也宦者劉承珪以其事聞賜捷名中正是年五月十三日真君降于家之新堂是為聖祖而祥瑞之事起矣史纂左編】

長老可遵溫泉壁上題詩詩曰禪庭誰作石龍頭龍口湯泉沸不休直待眾生總無垢我方清冷混常流且記之云元豐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 後東坡過溫泉見此詩亦作一絕石龍有口口無根自在流泉誰吐吞若信眾生本無垢此泉何處覓寒溫出詩話】

渤泥國以是日為節國人亦於是日作佛事 【 渤泥國地炎熱多風雨無城郭樹木柵為王之所居若樓覆以貝多葉王綰髻祼跣腰纏花布無輿馬出入徒行民多業漁剪髮齊額婦人衣短衫僅蔽胸背煮海為鹽瀝榔漿為酒無稻麥捕生魚蝦蟹食之食無器皿以竹編貝多葉為穴食畢棄之番書無筆札以刀刻貝多葉行之事佛甚嚴以五月十三日為節作佛事出宋學士集】

市人為父母兄長或已身疾病具香紙牲醴於城隍神祈禱自其家且行且拜至廟而止謂之拜愿又以小兒女多疾者帶小枷鎖詣廟祈禱謂之現枷其鼓吹管絃徹於衢巷竟夜不止 【 宣撫鎮志】

是日謂之竹醉又謂竹迷栽竹多盛 【 出齊人四民月令】 岳人以是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即齊民要術竹醉日也 【 出岳陽風土記】 竹有生日即五月十三日 【 出文雕龍】

   詩

夏栽醉竹餘千箇春種辰瓜滿百區 【 黃山谷詩註五月十三日竹醉宜栽竹辰日可種瓜山堂肆考】

重五又八日使君慶生申時光正流觴物態俱精神 【 事文類聚】

  十四日

宋高宗是日辛巳日食于南斗 【 紹興六年通考】

宋徽宗是日夏至親祠后土于方澤 【 宋宣和五年出通考】

宋太祖復增修宮闕凡規為制度並上指授 【 乾德元年五月十四日復增修宮闕既成坐寢殿中令洞開諸門皆端直通豁上謂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出玉海】

太子少師致仕趙概上所集諫林一百二十卷 【 宋神宗元豐二年五月十四日上所集詔獎諭以勸為學出會要】

掘獲白玉床 【 敬宗寶曆二年神策軍苑內古長安城中修漢未央宮五月十四日掘獲白玉床一張長六尺出玉海】

程邵公卒 【 邵公廣平程顥之次子生于八月四日卒於熙寧五月十四日生而有奇質未滿歲而溫潤端重之態完然可愛聰明日發而方厚淳美之氣益備群兒狎弄于前泊乎如不聞惜不壽出墓誌】

南斗星君降 【 道經】

  十五日

西域曆人奏是日月當蝕 【 耶律楚材字晉卿生三歲而孤及長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者西域曆人奏五月十五日月當蝕楚材曰否卒不蝕明年十月楚材言月當蝕西域人曰不蝕至期蝕入分元史】

憲宗元和十五年崩移殯于大內太極殿之西階至是日遷座于景陵 【 出令狐楚憲宗皇帝哀冊文曰玉衡南指金波西落皓雪集其麻衣素雲褰其綃幕柳宮龍動竹池魚躍兆庶雨泣於浩穰萬靈夙號於寥廓哀子嗣皇帝仰攀雕輦殷奠瓊筵哀無容以觸地痛不返而終天仙仗徐進宸儀永隔降睿旨於鸞臺揚聖功於鳳冊】

唐侍中渾瑊與蕃相尚結贊盟于平涼 【 馬燧盛言蕃情可保請許其盟上然之是歲閏五月十五日軍瑊與蕃相結贊盟平涼為蕃軍所劫由□之謬謀也坐是奪兵權山舊唐書】

宋仁宗召近臣幸後苑寶岐殿觀刈麥謂輔臣曰朕新創此殿不欲植花卉為遊觀之所以粒食為先而歲種麥於此庶知稼穡不易 【 皇祐元年玉海】

揚州進水心鏡青瑩耀日背有盤龍勢如生動玄宗異之 【 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進水心鏡天寶七載秦中大旱詔中使孫知古引葉法善於內庫閱此鏡曰鏡龍真龍也忽鏡龍口鼻有白氣須臾滿殿遂遍城內甘雨大澍出鏡龍記】

包信縣令段暉宅內時見光怪掘光所得二菩薩趺上銘曰晉太始二年五月十五日中書監荀勗造 【 後暉捨宅為光明寺伽藍記】

蘇耽真人文帝三年是日有十鶴集其庭真人謂母潘氏曰耽已成道被命昇仙仙仗臨門不得終養即刻辭去母曰吾何以卒歲真人乃留一櫃緘鑰甚固曰凡有缺扣櫃呼之必得可助甘旨語畢群鶴隨之昇天異香天樂彌日不散 【 蘇耽事亦載于二月二十八七月十五日出彬陽仙傳】

老君降現鶴鳴山

藥王韋真人成仙 【 以上列仙傳】

南極老人星下降 【 道經】

   詩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向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 李商隱五月十五日夜聞京有燈】

  十六日

宋紹興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月外有環暈五重附近者紫紅色白者次之青者又次之黃者又次之最外深紅各相去一丈分寸不差其圓如規是日洪邁五更初以事使過臨淮境瞻此月暈天文官荊大聲隨行乃至旁附耳曰是謂月重暈前史所紀未有如今所見者但太陰極盛恐非太陽之利耳將曉乃沒 【 文獻通考未一月而高宗遜位】

管輅與倪清河刻雨期倪未信輅曰今五月十六日壬子直滿畢星中已有水氣水氣發動于卯辰此必至之應也向暮有山雲樓起黃昏之後雷聲動天星月皆沒風雲並興玄氣四合大雨河傾倪調輅言誤中耳不為神也輅曰誤中與天期不亦工乎 【 管輅別傳】

後唐袁弘禦精筭術節度使張敬達有二玉碗弘禦筭之曰此碗明年五月十六日巳時當破敬達聞之曰吾謹藏之能破否即令貯大籠藉以衣絮鎖之庫中至期庫屋梁折正壓其籠二碗俱碎 【 稽神錄】

宋太祖宴近臣及孟昶於大明殿 【 乾德三年】

理宗以是日為皇太后壽慶節 【 以上宋史】

竇凝忽聞扣門甚急凝出候之乃是所殺妾向前曰別久安否凝太怖疾走入內其鬼隨踵至庭見妻崔氏崔氏驚問之妾自敘曰某是竇十五郎妾凝欲娶汝殺妾于車道口妾無負凝而凝枉殺妾妾怨氣上達于帝庭帝許妾復仇崔氏悲惶請謝願以功德贖罪妾厲色曰凝以命還命足矣何功德而當命也言畢登階擒凝啗嚼肢體宛轉焚毒 【 唐開元中晉州剌史柳渙外孫女崔氏家于汴州有扶風竇凝者欲聘之凝舊有妾崔氏約遣妾後成禮凝遂與妾俱之宋州車道口以妾沉于水中既而還汴娶崔氏五月十六日妾扣門復仇云云太平廣記】

道家以為天地合日夫婦當異寢 【 天中記】

劉安中真人飛昇 【 翰墨大全】

   詩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徘徊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開上言二年隔煙水下有數幅真瓊瑰行吟坐讀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璧池蘭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時幾杯鶴齡鴻筭不復見雨後簑笠空莓苔云云 【 五月十六日丘光庭書到羅隱酬之】

梅收清風來宇凈寶鑑揭頻年城南遊未有今夜月呼舟泛微瀾游魚亦出沒危榭倒影浮倚闌涼入骨舉酒屬西山寒光動林樾諸君興未巳南阜上突兀目極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 張栻字敬夫號南軒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

  十七日

天地二氣交造化萬物之日 【 翰墨大全】

晉恭帝茀星出北斗魁中 【 元熙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占曰星茀北斗中聖人受命後宋受禪出宋書符瑞志】

豐山絕頂有漢高廟土俗以是日為高帝生日遠近畢集薦肴觴焉按漢書此高帝葬日也 【 豐山在滁之西或云漢諸將追項羽道經此山宋文鑑】

唐文宗敕文官階至三品許應子孫補兩館生出身 【 紹興十年五月十七敕玉海】

穆宗是日鹽鐵使王播奏約榷茶額每百錢加稅五十右拾遺李玨等上疏以為榷茶近起貞元多事之際今天下無虞所宜寬橫歛之目而更增之何時當得息肩上不從 【 長慶元年舊唐書】

宋高宗御書中庸賜秦檜 【 紹興十年玉海】

宋徽宗上許真君尊號 【 真君許氏名遜字敬之舉家四十二口同日飛昇雞犬亦隨宋徽宗上尊號其醮告詞文有政和二年太歲壬辰五月丁巳十七日癸酉云云又於洪州玉隆觀建道場七晝夜出玉隆萬壽宮志】

  十八日

徽宗夏至日親祠后土于方澤 【 宣和二年通考】

唐德宗是日甘露降元和殿桐木丁香木武元衡表曰元和殿降甘露宣示百寮光凝棲鳳之林氣浥傳香之木 【 貞元十八年玉海】

潘安仁作西征賦曰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 張銑註曰歲在了為玄□旅亦次也蕤賓五月律也丙丁統一夏之日乙未則岳行之辰李善註曰岳陽弱子序曰元康一年五月余之長安以歷推之元康二年歲在壬子乙未五月十八日也】

毗陵郡道士楊文廣踏白石上昇 【 載翰墨大全】

正陽帝君升仙 【 帝君姓鍾離名權字雲房號正陽子京兆咸陽人為漢將軍因兵負入山過少陽帝君授道終南尋隱晉州羊角山自稱天下都散漢道成天帝封號太極左宮真人是日仙去後於澧水授道純陽出道書】

僧王法昌成佛 【 法昌泉州府建陽人生不茹葷幼失父母落髮入福仙寺不拔生草不剪生柴著破衲以養蟣蝨時常翻易使之均飽宋熙寧辛亥忽告人曰吾來年五月十八日當去至期果然人驚異之出泉州府志】

   詩

五月進農黍三葉換階蓂不知今何夕嵩岳降生申 【 事文類聚】

  十九日

夜有流星大如斗杆尾長十餘丈從西北來墜城內占曰天狗所墜下有伏尸流血 【 五月十九日星墜城內是年竟陵王誕遣一百人出東門攻劉道產營別遣疑兵一百人出北門沈攸之於東門奮短兵接戰大破之誕又遣數百人出東門攻寧朔司馬劉勉營攸之又破之誕字休文宋文帝第六子出宋書】

肅宗立代宗為皇太子 【 乾元元年代宗□豫肅宗長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吳氏以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東都上陽宮出唐書】

道士陸惟忠卒東坡為之銘銘曰多藝此黃冠詩碁醫卜內外丹無求於世宜堅完龜饑鶴瘦終難安哀哉六巧坐一寒祝子復來少宏寬毋復清詩助痟酸龍虎尤成無或好往駕赤螭驂青鸞 【 惟忠字子厚眉山人見東坡于黃州出所作詩論內外丹指略自以為不死東坡曰子神清而骨寒其清可以仙其寒亦足以死後十五年復見東坡于惠州則得瘦疾骨見衣表然詩益工論內外丹益精曰吾真坐寒而死矣歲紹聖四年五月十九日卒載東坡蜀中考】

  二十日

唐代宗崩 【 葬元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通考】

僖宗中和三年御太玄樓獻黃巢首級並姬妾上問姬妾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居其首者對曰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 【 以不】 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上不復問皆戮之於市人爭與之酒其餘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獨不飲不泣就刑神色肅然 【 張(青)耆舊傳成都有太玄樓】

宋太宗幸城內觀麥賜田夫布帛有差上謂近臣曰耕耘之夫最可矜閔 【 雍熙二年】

种放告遊嵩山宋真宗是日宴群臣資政殿餞之賜放七言詩令屬和群臣皆賦復賜宴于秘閣 【 景德二年以上玉海】

呂東萊成公親迎 【 成公居母曹夫人憂從吉會妻韓氏物故即龍圖閣學士韓無咎南澗公長女南澗復以次女配成公五月二十日親迎出宋學士集】

純陽升仙 【 先生姓呂諱巖純陽其道號也祖籍西京河南府滿柘縣今蒲州蒲阪縣生於天寶十四年以進士授江州德化令縱步廬山澧水遇正陽帝君鍾離雲房授道天帝頒詔為九天採訪使有詩云紏司天上神仙籍之句是日上升有渾成集行於世以道授海蟾重陽出道書】

丹陽真君降生 【 真君姓馬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先名從義字玄甫寧海州人生於宋徽宗癸卯宣和五年是日家巨富號馬半洲娶孫氏生三子曰庭瑞庭珍庭珪大定七年丁卯重陽真君至其宅食瓜從蒂起馬怪詢之真君曰香從臭裏出甜向苦中來馬復叩云何名道真君曰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前始請歸家師之遂以家事屬三子出家出道書】

   詩

有人夜半持山去頓覺浮嵐映翠空試問安排華屋處何如零落亂雲中能迴趙璧人安在已入南柯夢不通賴有霜鍾難席卷繫舡來聽響玲瓏 【 宋時湖口人李正臣畜異石九峰東坡因異石作詩至徽宗崇寧元年黃庭堅繫舟湖口正臣持此詩來石為好事者所取不可得庭堅五月二十日感嘆不已次韻出宋文鑑】

  二十一日

徽宗是日夏至親祠后土於方澤 【 宣和七年通考】

高宗建炎元年以是日為天申節詔寢上壽禮群臣拜表稱賀吳芾表云華渚呈祥預紀有開之慶薰風從律式逢載夙之辰 【 出史事實貴耳集云高宗韋后生也徽宗夢吳越王引御衣曰我好來朝使留住我終須還我山河夢覺與鄭后言朕夜來被錢王乞取兩浙甚急鄭后奏云昨二十一日夜韋妃生子及建炎渡江都錢塘百有餘年豈非應乞兩浙之夢乎湖海新聞又云洪皓在此買一妾東平人偕其母來曾侍明節劉后言韋后初生高宗時夢金甲神人自稱錢武肅王即錢鏐也年八十一高宗亦八十一卜都錢塘事不偶然】

宋欽宗到燕京見金主 【 靖康二年五月二十一日見金主至六月朱后死移居雲州出七修類稿】

有道嚴僧居成都寶曆寺唐開元十四年是日道嚴於佛殿前軒燃長明燈忽見一巨手在殿西軒道嚴悸且甚久之聞空中云無懼吾善神也道嚴懼稍解因問曰檀越為何神匿其軀而見其手乎又忽聞空中云天命我護佛寺之地以世人好唾佛祠地也道嚴曰吾願睹其形使畫工寫于寺壁且書其事以表之俾世人無敢唾佛寺地於是西軒見一神巨手大鼻身長數丈道嚴見之背汗其神隱去於是以神狀命畫工圖于西軒壁 【 宣室志】

蒲人侯道華唐大中五年以是日仙去遺水一盃履一雙於松下衣掛松上留詩云曩昔大還丹多年色不移前宵盜喫卻今日碧空飛 【 道士鄧太玄鍊丹於永樂縣道凈院丹成而鄧疑未就留貯院內人共掌之鄧死徒周悟仙主院事道華佐之供給洒掃無不竭力道眾奴畜之五月二十一日眾晨起不見道華惟見盃履衣而已又留詩一絕眾始知道華□太玄所遺丹藥成仙出宣室志】

  二十二日

宋神宗以是日封孟子鄒國公與顏子並配而荀楊韓子並封伯爵列于從祀 【 元豐七年玉海】

馬鈺道人生 【 道人字玄寶號丹陽生于金太宗天會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母孕時夢麻姑賜丹一粒吞之師在兒時嘗誦乘雲駕鶴之語及長為儒不樂進耶父奇其才俾掌庫物好周濟而無私李無夢見而奇之曰額有三山手垂過膝真大仙之才後以風雨之夜東首枕殷而逝元至順六年贈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出史纂左編】

京兆人劉子貢卒 【 子貢明日乃□言至冥司同過者十九人官召二人出來拍其頭命之曰此二人罪重餘者且釋去又引子貢歷觀諸獄但空牆垣而已不見其人子貢問曰何處曰此地獄也緣同光王生故体罪人出地獄七日子貢娶難江縣令蘇元宗女見元宗于途問曰丈人何得在此元宗曰吾生前有過拘留耳又遇鄰人季暐暐曰君傳語吾兒生前罪大須造觀世音一像寫抄法連華經一部則生天矣又遇其父慎曰吾以同光王生故在獄外不然每日被牛頭燒鐵彈如火以破其皮出紀聞】

  二十三日

唐僖宗乾符六年是日崔相國盧相國同日冊拜宣麻之際殿庭雰氣四塞雹大如雞卵識者以為鈞軸不祥之兆 【 明年大寇攻陷京師二相俱死于難出劇談錄】

節度使朱克融帳下軍亂而全家破殺 【 唐敬宗寶曆二年克融獵□鹿膽中得珠如彈丸黑色初軟後硬或問麻安石曰是何祥也安石曰此事自古未有請以意推之鹿膽得珠克融以為瑞鹿者祿也鹿死是祿盡也珠初軟後硬是珠變也祿盡珠變必有變易之事衰亡之兆也後五月二十三日果帳下軍亂而全家破殺出祥驗集】

司馬文正公是日到京致書于姪曰叔五月二十三日到京蒙聖恩除門下侍郎光素無才能加以衰老久在沉散絕望顯榮一朝升擢出人意表舉朝之人悉非舊識逆見忌嫉者何可勝數獨以愚直處于其間如一黃葉在烈風中幾何不危墜也云云 【 事文類聚】

王愬歸竇氏曰君選事未成 【 建平三年唐德宗時有王愬者自冬調選至次年孟夏寂無音書其妻扶風竇氏憂甚有二女忽聞賣卜女九娘者過其門其九娘每有問卜屢中遂召卜焉九娘設香俄空中有一人下曰久無音書早晚合歸只因選事未成今日在西市與四人共行至五月二十三日愬歸竇氏喜曰君選事未成又於某日西市四人共行愬自以為不附音書何由得知遂愕然驚後終山陽郡司馬出太平廣記】

  二十四日

破宋金剛獻捷太廟 【 唐高祖武德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出會要】

宋太宗駕幸南御莊觀稼因幸玉津園習射張樂賜從臣飲 【 淳化五年玉海】

貢火浣布三疋置之瑞物閣 【 哲宗元祐二年玉海】

文文山賜狀元及第 【 宋理宗寶祐四年禮部試進士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餘五月二十四日帝親拔為第一考試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文山之科六百一人出山堂肆考】

中明王生 【 佛書】

  二十五日

司天監奏五星閏五月二十五日近太陽 【 景德四年甘氏星經曰五星近太陽若伏而不見即臣遜於其□宋真宗五月二十五日御禁臺伏而不見大赦天下出湘山野錄】

仁宗御成化殿以芝草生於殿楹帝作瑞芝五言詩賜宰臣王隨以下各為詩賦頌以獻 【 景祐四年玉海】

太平真君昇仙 【 列仙傳】

  二十六日

仁宗詔宗室通一經者試之 【 皇祐五年】

高宗改鑄虎符 【 建炎三年以上玉海】

神宗皇后祔于廟室 【 建中靖國元年崩五月二十六祔神宗廟室出宋史禮志】

元人葉禎卒 【 葬于玉塢山桐廬李驤龍與禎交禎年三十從父來桐廬為釣臺山長山長君死不能歸驤龍以錢予之使賣藥市中自給禎風神蕭爽不隨世浮沉每於月白風清同驤龍買舟泛桐江而下驤龍善洞簫禎歌古詞扣舷而和之飄飄然遊於物化者垂一十年禎一日病革憂戚莫知所為驤龍顧禎曰君非念後事乎有驤龍在禎力疾起曰此膝未嘗下人今為君屈卒于至元五年五月二十六禎字仲貞武陵人出宋學士集】

   詩

星火方中月下弦更遲三日誕真賢 【 事文類聚】

  二十七日

熒惑入太微與歲星相及俱犯右執法至是日乃出占曰人主有大憂 【 黃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出宋書天文志】

宋仁宗詔西北邊有大事自今令中書樞密院召兩制以上同議之 【 慶曆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詔出玉海】

范仲淹卒 【 宋仁宗皇祐四年五月甲子仲淹資政殿大學士禮部侍郎謚文正邠慶二州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及卒哀號如父佐宋皆聖賢事業白璧無瑕出山堂肆考】

保德真君降 【 道經】

   詩

五應蕤賓當夏月三餘蓂莢正堯天 【 事文類聚】

  二十八日

宋真宗召輔臣于崇政殿觀茅山郭真人所獲龍長二寸許極細鱗腹如玳瑁手中仰覆無懼帝作觀龍歌 【 祥符二年復送於茅山池中宋史】

破朱泚露布五月二十八日寅時華州鎮國軍節度使駱元光等承命于牙旗之下分麾于轅門之外將士等超乘賈勇免冑啟行夾川陸而左旋右抽抵兵陵而浸淫布濩聲塞宇宙氣雄鉦鼓陳兵于光泰門外盡銳于神鹿加倉東繚垣摧以成塵滋水涸而為地左廣未離于舊疊前偏已交于賊鋒若降于天如出于地 【 白孔六帖】

董槐景定三年夜大雨烈風雷電槐起衣冠而坐麾婦人出為諸生說兌謙二卦問夜如何諸生以夜中對遂薨 【 槐字庭植濠州定遠人少喜言兵陰讀孫武曹操之書每自云使吾得用將汛掃中土以還天子槐貌甚偉廣顙豊頤又美髯論事慷慨自方諸葛亮周瑜宋理宗進封許國公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薨謚文清帝使使致金六十斤帛千匹以賻出宋史列傳】

劉因瘧疾復作 【 元劉因字夢吉生之夕父夢神人馬載一兒至其家乃名曰駰後改今名三歲讀書日記千百言六歲能詩七歲能屬文因素有羸病五月二十八日瘧疾復作出史纂左編】

   詩

漢節熒煌直北馳皇家卜世萬年期東京盛德符高祖說與中原父老知 【 朱文公五月二十八日聞報喜而成詩】

  二十九日

唐開元二年是夜大流星如甕或如盆大者貫北斗並西北落小者隨之無數天星盡搖至曉乃止 【 是年襄王崩吐蕃入隴右掠羊馬殺傷無數又大風發屋長安御中樹連根出者十七八次年太上皇崩出太平廣記】

郭子儀李光弼與賊戰於嘉山 【 唐肅宗至德元載安祿山使將步騎二萬人北就史思明又使牛廷玠發范陽等郡兵萬餘人助思明合五萬餘人郭子儀至恒陽思明隨至子儀深潛高疊以待賊賊來則守去則追之晝則耀兵夜斫其營賊不得休息數日子儀與李光弼議曰賊倦矣可以出戰五月二十九日戰于嘉山出長曆】

陶穀書于汴上雨中 【 梁元帝晝職貢圖其圖每段所寫土俗貢獻之事皆學士陶穀書陶穀自跋其後初書廣順三年云云又復書夏五月二十九日汴上雨中書北海陶穀穀在周為翰林學士入宋歷禮刑戶部三尚書年六十八卒山堂肆考】

池州俗以是日為分龍節 【 圖經】

   詩

元氣鍾成一代英天休節後是公生 【 事文類聚】

  三十日

延熹元年五月甲戌晦日食徐璜曰臣切見道術家常言漢死在戊亥今太歲在丙戌五月甲戌日食柳宿朱雀漢家之貴國宿分周地今京師是也史官上古去重見輕璜召太史陳瑗詰問乃以實對梁冀怨援不為隱諱使人陰求其短發摘上聞上以亡失候儀不肅有司奏收殺獄中 【 梁冀別傳】

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五月戊午晦日食在柳十五度宿在京都宮車晏駕如其占 【 文獻通考】

劉德願景和元年是日有白蚓數十出齋前砌上遍身白色非世人所見蚓口吐舌赤色其年德願誅 【 選異記】

商山四皓降現日 【 翰墨大全】

日涉编  (明)陈阶撰 明万历三十九年应城徐养量刊本

目录

 序

 卷一

  正月〔一〕

   诗

   立春

    诗 

   雨水

  正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诗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诗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十九日

    诗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诗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诗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诗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三十日

    诗

 卷二

  二月〔一〕

   诗

   惊蛰

   春分

    诗

  二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诗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诗

   九日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诗

   二十二日

    诗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卷三

  三月〔一〕

   诗

   清明

    诗 

   谷雨

  三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诗

   四日

    诗

   五日

    诗

   六日

   七日

    诗

   八日

   九日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诗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诗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诗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诗

 卷四

  四月〔一〕

   诗

   立夏

    诗

   小满

  四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三日

    诗

   四日

    诗

   五日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九日

   十日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二十日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诗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卷五

  五月〔一〕

   诗

   芒种

    诗

   夏至

    诗 

  五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诗

   四日

    诗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八日

   九日

   十日

    诗

   十一日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诗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卷六

  六月〔一〕

   诗

   小暑

   大暑

    诗 

  六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三日

   四日

    诗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诗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卷七

  七月〔一〕

   诗

   立秋

    诗 

   处暑

  七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三日

    诗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九日

    诗

   十日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二十日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诗

 卷八

  八月〔一〕

   诗

   白露

    诗

   秋分

  八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三日

    诗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诗

   二十日

   二十一日

    诗

   二十二日

    诗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诗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诗

 卷九

  九月〔一〕

   诗

   寒露

   霜降

    诗 

  九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三日

    诗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诗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诗

   十九日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诗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诗

 卷十

  十月〔一〕

   诗

   立冬

    诗

   小雪

    诗

  十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四日

   五日

   六日

    诗

   七日

   八日

    诗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诗

   十三日

    诗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诗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诗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诗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三十日

 卷十一

  十一月〔一〕

   诗

   大雪

    诗 

   冬至

    诗

  十一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七日

    诗

   八日

    诗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诗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诗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诗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诗

 卷十二

  十二月〔一〕

   诗

   小寒

   大寒

  十二月〔二〕

   一日

    诗 

   二日

    诗

   三日

    诗

   四日

   五日

    诗

   六日

    诗

   七日

    诗

   八日

    诗

   九日

    诗

   十日

    诗

   十一日

    诗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诗

   十五日

    诗

   十六日

    诗

   十七日

    诗

   十八日

   十九日

    诗

   二十日

    诗

   二十一日

    诗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诗

   二十四日

    诗

   二十五日

    诗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诗

   二十八日

    诗

   二十九日

    诗

   三十日

    诗

日涉编 (明)陈阶撰 明万历三十九年应城徐养量刊本

 

重印日涉编序

日涉篇十二卷,明陈阶编辑。万历三十九年辛亥(一六一一)巡按陕西浙江道监察御史徐养量刻。今传世别有「白辉补辑日涉编」一种,及一名「编日新书」者,亦署「陈阶编辑」;此两书皆无刻刊年月。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均有著录,并称「编日新书」为「明末叶周师旦金陵刊本」,实误。盖日涉编原刻罕见,故不易发见两书之有问题也。今为陈氏流传原著,所据系万历辛亥初刻本,始见后人作伪之迹。因加考案,明其真相。

白辉补辑本,实即日涉编之原板,剜改每卷第一页之前半,删除原文三条,另增「晋石艾白辉九峰甫补辑」一行,另补二行(附图一)。举正月为例:

「日涉编原刻」                   「补辑本」

正月                        晋石艾白辉九峰甫补辑

正月建寅寅津也谓生物之津途也 【 合璧事类】     一日

大簇寅之气也正月建焉 【 周礼】           夏建寅以正月朔为岁首

事实上,此为删减内容,未有补辑。且原刻有序文十三篇:李光元、周师旦、徐养量、董元学、岳万阶、张鹤鸣、张以谦、任彦棻、龙膺、祁光宗、张之厚、王道成、陈阶。补辑本删王道成序,存十二篇,其余内容悉同。推想当时白辉于湖北应城购得日涉编之原刻木板,即运回山西剜改重印,作为补辑之本。欺世盗名,盖亦明时风气使然耳。

附图一 白辉补辑本日涉编原刻

(见图)

编日新书之内容,与日涉编相同,系翻刻日涉编而易其书名(附图二),并删存校者「周化」一名及李光元、徐养量、周师旦、陈阶四序,另增贺逢圣序置书首。以所存四序与日涉编相对照,颇见窜易。如李光元序有句曰:「所以涉也,涉故能千百世而日不虚也」,两「涉」字皆改为「编」。序末并删「不然虽日涉未见成趣也而」及「万历辛亥岁献春」十八字,又易李光元「题」为「序」字。徐养量序改「日涉编成焉日涉者」为「编日新书成,编日者」八字,又改「从而谱之也」及「亦无从谱尔」两「谱」字为「编」。并于「明效也」下,删除「余友太史李麟初氏,有族敝邑,素闻陈君世古学,余以是书告,笑而谓之曰:此从古以来编日史也。麟初唯唯。于是余刻以行,而麟初序其首。诸君子好古者并序云。万历辛亥孟陬日」七十字。仅补以「可当编日史矣,因以序诸首」两句。又易徐氏之官衔为「赐进士太仆寺少卿徐养量序」。窥其所以删改之意,在泯日涉之名,而掩初刻之迹,至为显然。

其次,删削最多者为周师旦序,仅取原序中间一段,而加以窜改增补,其文曰: 【 (旁有圈者为原序文)】

附图二 托名周师旦纂枣之编日新书原刻

(缺图)

吾上蔡先君生平与吉薮陈公为莫逆交,陈公负当世才,与其尊人养吾公名相亚,意凌视一世,尝与先君言:「吾侪之不朽也, 【 以上一段原序作夫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须眉七尺则应有所自立以瑰玮于世】 达者高视 【 原作睨】 遐托,极其意之所底,不欲使 【 原作忍使当吾世有未竟以】 滋滋错鄂以留所未竟 【 原作人为两字】 有尤达者,感愤无聊,亡 【 原作无】 所放其意,则 【 原序则下有谓不得志于今句】 姑以 【 原作且】 俟之不可知之千秋 【 原序秋下有至其嬉酣淋漓出词落笔多能根裂金石牢骚鬼神句】 然贵之千秋,阨 【 原作轻】 之当年,则其思益深而其志 【 原作致】 亦 【 原作益】 足悲矣,古称子云嘿而好深沈 【 原作湛】 之思,夫欲期后世有子云,欲 【 原作无欲字】 不深得乎 【 原序乎下有然子云禄位容颜不及动人句】 玄亦古无此体也,而桓谭何以知其必传,则知为子云者,不必后世有之矣。 【 原序矣下有吾邑陈吉薮氏其先大夫养吾公第嘉靖甲辰进士称博雅着归云集数种盛传海内吉薮生而凤毛咄咄殆逼先人而数弗偶也句】 屡 【 原作十】 蹶场屋 【 自此以下仅取原序一二句】 故辄弃去为古文词,尤工近体,「其怨思恹恻,令人不可读,称逴绝 【 原作绝伦】 矣。更博搜古初上下,历十数年而编日新书 【 原作日涉编】 成。惟是先君互相校雠,至绾符上蔡,陈公稿乃脱,子固知陈公注指之渊且远也。夫日官日御,古者递有所设,自天子以及诸侯,皆以日为程,程于往焉,故也,程于来焉,新也。人无日不往来于日中,一切任其轮转,滔者滔,遐者遐,无所强于干行之健。凡国家治乱人事兴堕,故愈逝而新愈生。究至公卿士庶,各不司其位,登没钩绳,皆冥焉消耗其生,生生者既耗,其于生何,此亦古今之大凡之大痛矣。陈公按期之日,征以媺慝,讽以咏歌,使夫观者视为前师,跃然其有兴,功岂微也。然先君与陈公俱善易,每谓日者,八卦之变也,星纪为气,交错为令,二六消长为月,四象为时,其动静休息,常隐与人相应;是为立天以定人,天人之心俱见于复,互根代明,复为常体,君躁潜昭,复为密用,自一日而七日,七日而三百六十日,皆复也。诚得于复而合之,直反太极混沌之初,则天地之位以立,其何有于生。固知陈公注之渊且远也。千秋之志惬矣。不肖奉先君遗命,因为纂枣,且亦并以报陈公。

赐进士第督学南畿浙江道监察御史周师旦序

案周师旦原序自称「通家子」,故作伪者遂从此着眼,而结以「不肖奉先君遗命,因为纂枣」之语,于是「编日新书」为周氏新刻之书矣。原其用心所在,欲欺世牟利耳。然则作伪者,殆出于明末书坊之手,彰彰明甚。既知周氏之序非原序,则新增贺逢圣之序,亦必出于伪撰。序曰:

蒲阳陈吉薮先生集有编日新书,督学直指周公梓诸南畿。论其世以托不朽,谓先生笃行醇儒,博物君子也,微独书之新美可喜已也。公且梓走一邮于余,谓余宜有言。记余在蒲阳时,吉薮以序委者三;因与余发明编日之指:老夫陈人,不能读父书,耗数十年精力成为此书,其大指在以事系日,有一日属以一日事,书重记日,不重记事,即事无可纪述,亦必采之不废,废是日事,是废是日日也。先生与余言若此;余寡昧,胡能赞一辞,则有感于季札之事焉。吴季札初使时,北过友人,友人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则其人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冢树而去。从者曰:剑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古之君子,心知其人之所好,即弗言也,尚将不忍倍焉;矧吉薮嘱余者三,今日其忍欠先生一言?先生为养吾公令子,养吾先生有归云诸书,盛行海内,先生再以编日续之,千载而上,谈迁向歆之业,不复专美前闻也。先生于是不朽矣。噫,先生所重者日,日始于师尹,积为卿士之月,又积为王之岁,盖上下共此不息之健焉。南国故高皇帝丰芑地,高皇帝厉精图治,日书未行事务,缀集御衣,若鹑结然,行则去之。当时学校之设,先务是急,颁赐经书子史,不难购与其所未备,其欲士皆知学用,以兴道而美俗也,往恐弗及如此。主上寿考作人,俾公誉髦斯士,公日有孜孜,所为广厉之路甚具,至服膺宗指,特揭罗文公竭才一言,才既竭而无不惜之阴,无不爱之日,可知也。公司命犹未匝岁,其八郡三州士,遂已化时雨而倬云汉。读此新书者,考俊民之用章,溯成人于无斁。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谓公趾美思兼可矣,不仅仅蒲阳陈氏书矣。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江夏贺逢圣序

案贺逢圣明史卷二百六十四有传,万历十五年丁亥(一五八七)生,四十四年殿试第二人,授翰林院编修,时年三十。徐养量刻日涉编在万历三十九年辛亥,据周师旦序称「今吉薮年七十余,而此编以传」。是日涉编刻成之日,陈阶尚健在,其时贺氏约为二十五岁。今此序首称「先生集有编日新书,督学直指周公,梓诸南畿。」此为呼应周序之「纂枣」而言。又曰:「余在蒲阳时,吉薮以序委者三。」「有感于季札之事」,「吉薮嘱余者三,今日其忍欠先生一言」,则明言作序之时陈氏已死。贺氏于万历四十四年以前,本传称其「举于乡,家贫就应城教谕」,其在应城之日,或与陈氏为忘年交,亦未可知;然以二十许之少年,直呼七十许老翁为吉薮,实不相称也。且既出仕应城,岂有不知徐养量刻陈氏日涉编之行于世,而尚待陈氏死后之「忍欠一言」乎?贺氏本传尝记「湖广建魏忠贤生祠,忠贤闻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诣逢圣;逢圣曰:误借衔,陋习耳。」编日新书之作伪者,当亦以贺氏名高,又与陈氏同乡里,乃借衔以重之,固明人之陋习耳。

综上所述,知白辉补辑,名不符实。而编日新书,乃坊间伪作。繇是原刻之流传,益见其珍贵矣。因述所见为之序。

中华民国五十九年十一月秀水严一萍序

日涉编卷一

楚应城陈阶升也甫编辑

邑人徐养量叔弘甫校刻

周化惟南甫

张崇烈抑之甫

弟陈坤顺也甫仝阅

 正月〔一〕

正月建寅寅津也谓生物之津途也 【 合璧事类】

大簇寅之气也正月建焉 【 周礼】

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 礼记】

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稿国乃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 吕氏春秋】

为陬 【 尔雅】

为孟春孟阳孟陬上春初春开春发春献春首春亦曰初岁开岁献岁肇岁芳岁华岁首岁 【 梁元帝纂要】

端月 【 宝典】

唐朝新格以正月五月九月为三忌房玄龄等损益隋律亦存之以不行刑谓之断屠月 【 载山堂肆考】

每月皆有弦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时俗重之以为节故曰节日 【 荆楚岁时记】

内庭妃嫔每至春时于禁中结伴掷金钱为戏盖孤闷无所遣也

都人士女月半后乘车跨马设供帐于园囿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 以上天宝遗事】

上元收灯后都人争先出城探春 【 梦华录】

山东风俗取五姓女十余岁卧一榻覆之以衾以箕扇之良久如梦或欲剌文绣事笔砚理管弦俄顷乃寤谓之扇天卜以乞巧 【 续慱物志】

天水池邑人游赏于此竞于池中摸石祈嗣得石者生男得瓦者生女 【 重庆府志天水池在江津县】

孟春公方风至浚井取新泉四时皆服之 【 淮南子】

愍帝建兴二年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东行至五年是月又有三日并照虹蜺弥天日有重晕左右两珥 【 占曰白虹兵气也三日并出不过三旬诸侯争为帝五行志】

日出有物着天白广如一疋布长四丈余西南行声如雷一刻止名曰天狗 【 哀帝建平元年汉书天文志】

内杵三星是月对臼口则吉若偏与臼不相当则军粮绝 【 内杵三星在人星旁主军粮大象列星图】

祠太乙于甘泉夜祠到明忽有星至祠坛上使童男七十人俱歌 【 汉武帝天官书】

流星出牵牛入紫微光烛地化为肉长三十步广二十七步 【 愍帝建兴二年晋书】

黑雾着人如墨五日乃止 【 建兴二年后愍帝降刘曜晋书】

天气昏曀狂风迅发竟日夜西北阴云中如有火光长二丈余阔数尺民时时见之 【 靖康二年宋史】

空中有物斗而坠如羝羊 【 开皇十二年通考】

绛州夜闻天鼓将旦复鸣其声如空中战斗者 【 顺帝二十七年元史】

雨赤雪于京师 【 贞元一十一年五行志】

雨血忽闻燔柴烟气既而黑雾四塞咫尺不辨腥秽逼人 【 元史】

雨土于京师 【 淳化三年占曰小人叛后李顺盗据益州】

雨尘土 【 元佑七年占曰主民劳苦以上宋史】

雨草而叶相樛结大如弹丸 【 汉平帝元始元年与汉元帝永光年草同五行志】

雨草于宫中 【 宋明帝泰始四年南史】

雨豆于泸中 【 绍兴十六年宋史】

黄河是月水名凌解水 【 水衡记】

润州江水赤数日 【 光启元年通考】

混元庙中井涌气成五色云相映 【 混元庙在亳州玄宗开元二年唐书】

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为足立后有鸟数千集其旁 【 元凤三年是时昌邑有枯社木卧复生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史纂左编】

夜多鬼鸟度人家 【 荆楚岁时记】

长安获女魃长尺有二寸其状怪异 【 永隆元年五行志】

简州普通院毗庐佛像自动 【 干德六年】

宝应县民析薪中有天泰下赵四字 【 德佑二年】

解木五片皆有天下泰平字 【 泰平兴国六年以上宋史五行志】

魏武帝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血出又掘徙梨根伤亦血出帝是月崩 【 五行志】

凤凰集京师赦天下 【 宣帝神爵二年】

凤凰见京师 【 章帝元和二年自是年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凤凰百三十九见郡国】

凤凰集西苑 【 吴孙权宝鼎四年以上沈约符瑞志】

雌鸡化为雄 【 则天永昌元年六帖】

晋武帝有二青龙见武库井中帝观之有喜色刘毅曰昔龙降夏庭卒为周祸寻按旧典无贺龙之礼帝从之 【 泰康五年晋书】

魏少帝有二青龙见轵县井中又二黄龙见宁陵县井中 【 甘露元年宋书符瑞志】

  诗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自葑田 【 鲍防作字子慎襄阳人天宝进士终工部尚书封东海公状江南正月】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物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鴈拂云飞近水游鱼迸水出 【 罗隐字昭谏钱塘新城人号江东先生】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头酒荡醉易醒翁眼春愁消不得 【 白居易长安作】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林村野傍溪桥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 戎昱】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探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 李白】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着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渌幽风生短丝 【 李贺】

一步寒郊一惨眉望春春色苦来迟东君未必私桃李只恐梅花谢有时

无赖年年逐酒徒今年不饮兴何如醉乡若有人名籍但愿春风点检疏 【 李觏闰正月偶书觏字泰伯】

力疾坐青晓时来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 杜甫】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杜甫】

先遣阳和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 白乐天】

水连芳草江南地烟隔寒梅岭上春 【 林逋】

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 【 刘原父】

  立春

立春火殁金囚水休木相大寒后十五日斗指艮为立春 【 立始建也春气始至故谓之立玉衡】

斗柄东指而天下皆春 【 鹖冠子】

元魏黎季明曰招摇东指天下识其春 【 北史】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 【 月令】

立春条风至 【 条达万物之风】

青阳云出房如积冰 【 以上易通卦验】

农祥晨正 【 农祥房星也晨正谓晨见南方立春之日也出国语】

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 立春为启立冬为闭出传】

立春太史以先三日请于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亲率公卿诸侯大夫以

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大夫于朝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 月令】

春官以青圭礼东方 【 立春为苍帝之精故青圭以象春物之初生周礼】

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勾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舞云翘 【 东汉郊祀志】

立春之日立青幡 【 后汉礼仪志】

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郡国县官下至令史皆服青帻 【 续汉书礼仪志】

太史立春日读五时令服各随其方色 【 晋书】

剡子对孔子曰少皞挚为鸟师而鸟名青鸟氏师启者也 【 青鸟鸧鹒也以立春鸣立夏止出传】

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 【 立春早则策牛人近前立春晚则人在后所以示人之早晚出六帖】

取宜阳金门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以候阳气 【 玉泉记】

先立春七日敕狱吏决词讼有罪当入无罪当出立春敕门无关钥以迎春之精下弓载楯鼓示时声动昆虫也 【 孝经钩命诀】

令侍臣迎春内出彩花树人赐一枝令学士赋诗宋之问云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 【 唐景龙四年正月八日立春景龙文馆记】

立春日郎官御史寺监长贰以上皆赐春幡胜以罗为之宰臣亲王近臣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带归私第 【 梦华录】

唐制立春赐三省官彩胜各有差 【 文昌杂录】

宋孝宗以太上皇来年圣寿七十预于立春日诣德寿宫行庆寿礼 【 淳熙二年出合璧事类】

宋钦宗立春先一日京师太史局勾芒神流泪滴襟袖是年徽钦被虏 【 靖康元年窃愤录】

太平兴国二年立春日县司以春牛呈知府就牛门外荐以香灯酒果其芒儿塑之颇精同判王洗马晦伯虑有损阙移寘厅上知府程给事见之谓同判曰某虽不才忝为剌史且芒儿者耕垦之人不应上厅将来恐村夫辈或有不揆耳至甲午果有顺贼之变 【 成都记】

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又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府前百姓皆卖小春牛 【 梦华录】

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外丑地以送寒气 【 丑为牛后礼仪志】

立春前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大门之外是日黎明有司为坛以祭先农官吏各具彩仗环击牛者三所以示劝耕之意 【 梦华录】

士大夫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东坡立春日亦簪幡胜诸子侄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胜耶 【 山堂肆考】

立春帖宜春字于门故王沂公皇帝阁立春帖子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年年金殿里宝字帖宜春 【 荆楚岁时记】

立春日剪彩为燕以戴之故王沂公诗曰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缕金衣欧阳诗曰共喜钗头燕已来郑毅夫诗曰汉殿斗簪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 【 合璧事类】

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馈遗 【 摭言】

立春日荐春饼生菜号春盘 【 四时宝鉴】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 杜诗春日春盘细生菜东坡诗青蒿黄韭簇春盘梦华录】

立春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 【 苏诗曰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荆楚记】

北朝妇人立春日进春书以青绤为帜刻龙像衔之或为虾蟆 【 酉阳杂俎】

立春日北望有紫绿白云者为三素飞云三元君以是日诣天帝 【 东坡妃子阁门帖曰万年枝上看春色三素云中望玉宸岁时广记】

太极真人常以立春日日中会真人于太极宫刻玉简记仙名 【 登真隐诀】

   诗

昔闻海上有仙山烟锁楼台日月闲花下玉容常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 【 温成皇后初薨会立春进帖子是时欧阳修王瑀同在翰苑以其虚阁故不进俄有旨令进王瑀遽口占一首欧公叹其美丽】

鸾辂青旗殿阁宽祠官奠璧下春坛晓开鱼钥朝衣集彩胜飘扬百辟冠 【 立春日百僚皆赐幡胜周美成秦帖子】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亦偶然翠管银钩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 东坡】

久狎渔樵作往还晚风宫殿梦催班邻娃似与春争道酥滴花枝彩剪幡 【 山谷】

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 王初立春作】

幸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缀绮能似景裁红巧逼真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不与韶光竞何名天上人 【 李峤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犹残一夜腊并见两年春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迎阳朝剪彩守岁夜倾银恩赐随嘉节无功秪自尘 【 王安石除夕立春】

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未肯欺残腊何曾占旧年缀条花剪彩插户柳生烟独坐空山里惟惊节物迁 【 梅尧臣元旦立春】

春日一杯酒便吟春日诗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鸟转星沉后山分雪薄时宁无剪花手赠与最芳枝

玉烛传嘉节阳和应此辰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新腊尽星回次寒余月建寅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 曹松】

灰律向时应江春昨夜来细风光动柳残雪不藏梅余冷迷清管微和发冻醅闭门无客到樽酒为谁开 【 吕夷简江南立春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 工部大历元年立春日云安作】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雪圃乍开红叶甲彩幡新剪绿杨丝殷勤宜作为春曲题向花残贴绣楣 【 韦庄】

闰历先春破腊寒彩花金胜宠千官冰从太液池边动柳向灵和殿里看瑞气因风飘禁仗暖晖依日上仙盘须知圣运随生殖万国年年共此欢 【 宋郊闰十二月望日立春禁中作】

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菔判冰寒脱齿卧沙压玉割红香部署五珍访诗肠野人未见新历日忽得春盘还太息新年五十柰老何霜鬓看镜几许多曲生嗔人不解事且为春盘作春醉 【 杨廷秀】

  雨水

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雨水中气也言雪散为水也 【 玉衡】

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 【 七修类稿】

汉初雨水为二月节前汉之末以雨水为正月中 【 历书沿革】

雨水日黄阳云出亢 【 易通卦验】

雨水日獭祭鱼 【 雨水后五日候鴈北又后五日草木萌动月令】

雨水日獭不祭鱼国多寇贼 【 周书时训】

 正月〔二〕

  一日

夏建寅以正月朔为岁首

三朝 【 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云三朝汉孔光传注】

三元 【 岁之元日之元时之元六帖】

三朔 【 正月上日注朔日也夏以平明为朔殿以鸡鸣为朔周以夜半为朔故云三朔合璧事类】

三微 【 阳气始施黄泉万物始动微而未着纂记渊海】

履端于始举正于中 【 春秋】

汉魏占候元旦决八风风从东南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豆成北方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疾疫 【 天文志】

群臣庆贺始于汉高祖 【 杜氏通典】

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坐北面太常使赞曰皇帝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前进璧 【 汉杂事】

高宗以太后八十诣慈宁宫行庆寿礼百官称贺 【 绍兴二十九年】

仁宗率百官上皇太后寿于会庆殿秘阁校理范仲淹奏与百官同列损主威 【 天圣七年以上宋史】

元会设白兽尊于阙庭 【 上设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尊饮酒按礼白兽尊乃杜举遗也示无忌惮也晋礼志】

百官朝贺毕虎贲当陛下呵置于地曰此天子弓谁敢干越朱穆乃呵之曰天子弓当载之盾首之上乃敢置地大不敬即收虎贲付狱治罪莫不肃然 【 朱穆拜尚书张璠汉记】

正旦雪江夏至义公以衣承雪作六出花以为瑞孝武帝大悦 【 大明五年沈约宋书】

卢钧帝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 【 六帖】

岑文本除秘书郎元日奏籍田三元颂文致华赡 【 事文类聚】

戴凭朝会百僚毕集帝令群臣能说经史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京师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 凭字次仲为侍中东观汉记】

陈翔朝贺大将军梁冀威仪不整翔奏冀恃贵不敬请收治罪时人奇之 【 翔拜侍御史后汉书】

宰相礼绝班行百官已集而宰相方至珂伞列烛多至数百炬谓之火城 【 国史】

西南夷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马牛头时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群臣观大奇之惟陈禅独离席曰王之庭不宜作夷狄伎 【 永宁元年】

成武丁大会以酒沃庭中有司问其故对曰临武县失火以酒救之遣验果然 【 以上桂阳列仙传】

陶公镇荆州时以锯木屑悉藏之人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会日如晴厅事前雪地甚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无所妨 【 世说】

庾亮正旦大会州府人士河南褚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之裒历观遂指嘉谓亮曰将无是邪亮笑曰不喜裒之得嘉喜嘉为裒之所得 【 晋书】

张华为兖州剌史狱有系囚元旦给假五日展谒亲墓曰期尽当还囚果应期而至 【 北齐书】

李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狱时元旦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翊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惧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膺乃叹曰汉其亡矣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 李膺家录】

诏除是日杀鸡与雀 【 汉成帝万岁历】

尧时有祗支国来献重明之鸟状如鸡能捕猛兽是日或刻木铸金为此鸟状置于门户鬼退今日画鸡是其遗像 【 拾遗记】

邯郸之民以是日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而欲生之不若禁民弗捕简子曰善 【 列子】

荥阳有眢井沛公避项羽于井中时双鸠集其上羽曰井有人鸠不集遂免难故汉元旦放鸠 【 眢音鸳三齐略】

治中卢耽少学仙术解飞腾尝赴元会至晚不及朝列化为白鹄至阁前徘徊欲下威仪以帚掷之得双履耽惊还就列左右莫不骇异剌史步骘以状列闻诛之 【 南康记】

黄帝时有神荼郁垒兄弟二人能执鬼于度朔山桃树下简阅百鬼之无道者縳以苇索执以饲虎帝乃立桃板于门画二人像以御鬼谓之仙木 【 风俗通】

梁武帝赐群臣却鬼丸 【 海录碎事】

刘谓者以元日至市见一书生入市众鬼悉避刘谓谓书生曰子有何术以至于此书生曰我本无术出之日家师以一丸药绛囊褁之令以系臂防恶气耳于是刘就书生借此药至所见鬼处诸鬼悉走所以世俗行之 【 天中记】

钟离真人降庐山度吕洞宾成仙 【 事文类聚】

有胡僧正旦行乞王绩觉僧神彩邀入其家胡僧谓绩曰君有宝镜可得见耶绩曰何以知之僧曰檀越宅上每日有碧光此宝镜气也绩以镜出之僧跪捧谓绩曰此镜有数种灵相若以金烟熏之玉水洗之复以金膏珠粉拭之照见脏肺行之果验而胡僧不见 【 大业九年异闻集】

过腊一日谓之小岁进椒柏酒服之身轻 【 崔寔月令】

饮酒茹葱以通五脏 【 庄子】

噉鸡子五辛菜人各吞生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五辛菜以助发五脏之气 【 风土记】

食胶牙饧取胶固之义 【 岁时记】

取五木煮汤以浴令人至老须发不白道家谓青木香为五香亦云五木 【 山堂肆考】

洛阳人家造丝鹅蜡燕粉荔枝 【 金门岁节记】

新罗国俗以是日拜日月神 【 唐书】

   诗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但将千载叶常奉万年杯 【 赵彦昭是日因赐柏叶应制】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偏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 李又同前题】

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永奉万年欢 【 武平一同前题】

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 庾信】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条香烛照星河今朝始见金吾贵车马纵横避玉珂 【 释灵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介甫】

元日年年见天涯意故长诗章示宗武春色酌瞿塘白发又新岁黄柑非故乡弟兄团拜处归去愿成行 【 王十朋字龟龄永嘉人】

惭愧云台客飘零雪满毡不图朱鸟影犹见白蛇年宫殿荒烟隔门庭宿草连乾坤自春色回首一潜然 【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客今年事事非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 陈与义字去非】

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 【 刘梦得】 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 【 白乐天】 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 【 又白乐天】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 顾况】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 裴夷直】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 成文干】 但把穷愁慱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 东坡以上其义同盖月令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出容斋直笔】

  二日

晋高祖夜初北方有赤气西至戊亥地东北至丑地南北阔三丈状如火光赤气内见紫微宫及北斗诸星 【 天福二年文献通考】

唐文宗暴卒宰相李珏知枢密刘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监国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迎颖王 【 开成五年正月二日文宗暴卒是夜迎颖王即武宗陈王成美为皇太子出旧唐书】

高阳王雍是日以灵太后临朝太上秦公丧制未毕欲罢百戏丝竹之乐清河王怿以为万国庆集天子临享宜应备设太后问侍中崔光光从雍所执 【 熙平二年魏书】

秦阿房宫赐群臣橘 【 太平御览】

泸南献嘉禾九穗 【 宋高宗绍兴十五年正月二日出会要】

唐长安风俗从是日起饮酒相邀号为传坐 【 秦中岁时记】

刘备生 【 桃园记】

宝胜佛生 【 佛书】

新平民以大牢祀符坚 【 苻坚为姚苌杀于新平佛寺中后寺主摩诃兰常梦坚曰可为吾作宫既而寺左右民家死疫相继巫者常见坚怒曰不吾宫将尽杀新平民因共改寺为庙遂无灾疾每年正月二日民竞祀以大牢汉魏丛书】

   诗

春来饶梦慵朝起不看千官拥画楼却看闲行是忙事数人同傍曲江头 【 上御丹凤楼赦天下元祯与李公垂庾顺之闲行曲江不及盛观永贞二年正月二日】

  三日

天书降真宗以为天庆节 【 祥符元年正月三日降出合璧事类】

宋英宗天圣十年生于宣平坊赤光满室或见黄龙游光中后宰臣请以生日为寿圣节诏曰赤制告图肇承题序青炜动陆俯协诞期卿等缘华封之素祝建寿圣之嘉名至治平元年是日亲王枢密以下诣垂拱殿宰臣百官以下及契丹使诣紫宸殿上寿 【 英宗濮王允让子也初濮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复戏于空中其一龙视王曰吾非王所能有后仁宗立为皇子天中记】

宋仁宗宴群臣及契丹使并于钖庆院 【 治平三年正月三日出会要】

郝大通真人生 【 大通字太古号广陵宁海人世为宦族郝朝列之从弟少孤事母甚孝尝梦神人示以周易秘义于是深契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世宗七年祖师至宁海见资禀高古所习不凡遂以背坐之机感动之大通领悟从祖师来法祖师乃以敝衲去其袖畀之曰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后仙蜕于先天观史纂左编】

万神皆会 【 三元延寿书】

太白降现 【 道经】

买箕四枚悬堂上四壁令人治生大得治田蚕万倍钱财自入 【 杂五行书】

   诗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 戴叔伦是日荅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 【 元祯是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药许邻人斸书从稚子擎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 杜工部是日归浣花溪简院内诸公】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桥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 白乐天是日闲行黄鹂坊也乌鹊桥也】

  四日

宋太祖即位是日差官告天地社稷祝文曰维大宋建隆元年岁次庚申正月辛丑朔四日遣官敢昭告于旻天上帝天命不常维德是辅神器大宝猥集眇躬钦眷命而不遑励小心而昭事云云 【 文献通考】

胡骑将至京城是日李纲以边事求见宰执奏事未退纲语知合门事朱孝庄曰有急切公事欲与宰臣廷辩孝庄曰旧例未有宰执未退而从官求对者纲曰此何时而用例耶孝庄即具奏诏引纲立于执政之末时宰执议欲奉銮舆出狩襄邓纲请固守上曰谁可将者纲曰愿以死报第人微官卑恐难镇服士卒 【 宋钦宗靖康元年容斋四笔】

东坡离泗州考骡驮驿试笔云正月四日离泗州 【 宋神宗元丰七年先十二月至泗州时东坡年五十长公外纪】

王(上一吉下二吉)号重阳子奄然而逝弟子马钰乞遗言重阳子口占曰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霝真性在不与众心同言讫而蜕 【 重阳子少捡来时人目曰害风盖关中谓狂者为害风其仙蜕大定十年正月四日史纂左编】

开基节玉晨大道君登玉霄宫四盻天下 【 翰墨大全】

  五日

宋理宗诞辰为天基节 【 宋史】

天气澄和风物闲美陶渊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 辛丑年渊明集】

邓正真人飞升 【 翰墨大全】

仙女何许陈三姓相约入山修真大中元年是日雷雨作仙乐隐隐云雾中遥见三女忽莫知所在马蹄鞋迹留山上人异之 【 楚通志】

仙姑孙氏生 【 孙氏名不二号清静散人宁海豪族孙忠翊之幼女母梦七鹤毰毸舞于家庭一鹤入怀觉而有娠史纂左编】

大慈佛生 【 佛书】

   诗

大明御宇临万方 【 中宗】 顾惭内政翊陶唐 【 韦皇后】 鸾鸣凤舞向平阳 【 长宁公主】 秦楼楚馆沐恩光 【 安乐公主】 无心为子辄求郎 【 太平公主】 雄才七步谢陈王 【 温王重茂】 当熊让辇愧前芳 【 上官昭容】 再司铨管恩何忘 【 崔湜】 文江学海思济航 【 郑愔】 万邦考绩臣所详 【 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肠 【 阎朝隐】 权豪屏迹肃雪霜 【 窦从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 【 宗普卿】 玉醴由来献寿觞 【 唐景龙四年正月五日中宗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战因重为柏梁体联句一首柏梁之作君与臣下而已未闻后与公主可与呜呼此中宗所以点筹于后七修类考】

  六日

宋太宗幸景龙门外水硙帝临水而坐召从臣观之因谓曰此水出于山源清澄甘洁近河之地水味皆甘岂河润所及乎宋琪等曰亦犹人性善恶染习致然帝曰卿言是也 【 宋史】

元人张孟兼生于戊寅正月六日以历推之是月九日始入春则中气犹居丁丑年之冬大父因以丁命名字曰孟兼兼者何谓临二岁之中 【 宋学士集】

石国以王父母烧余之骨金瓮盛置床上巡遶而行散以花香杂果王率臣下设祭焉礼终王与夫人出就别帐臣下以次列坐享宴而罢 【 石国居于药杀水都城方十余里其王姓石名涅北史夷传】

断岸禅师诣法塔西指空地曰更好立个无缝塔其晚与一禅者谈笑至夜分乃曰老僧明日天台去禅者曰某随师去师曰你走马也赶我不及跏趺而化 【 断岸禅师俗姓杨氏生于宋理宗景定癸亥年化之日白昼晦暝雷砰雨射葬之日雪花缤纷林木缟素史纂左编】

江州武平南安白花岩定光佛生 【 佛书】

   诗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明日杏园应烂熳便须期约看花人 【 曾巩字子固是日雪霁作】

踏碛逢危马临江想卧龙江山供指顾樽俎奉从容峡水浅还涨巫云淡复浓天教我辈合莫惜罄金钟 【 王十朋是日踏碛作】

  七日

为灵晨 【 山堂肆考】

唐中宗景隆三年御清辉阁令学士赋诗四年又是日宴大明殿赐王公以下彩胜 【 文馆记】

唐高宗幸洛阳 【 咸亨二年正月七日出会要】

宋王登望仙楼会群臣父老集于城下令皆饮一爵文武千人拜贺上寿 【 山堂肆考】

晋安王子勋是日即位于寻阳城其日有鸠集殿中鸮集幰上 【 邓琬字符琬为晋安王子勋长史宋废帝无道遣使赍药赐子勋死琬曰身南土寒士蒙先帝殊恩以爱子见托欲废昏立明后子勋以是日即位宋书】

郑公请见太宗劳之曰今日卿至可谓人日 【 唐刘餗传记】

宋太宗亲试吕蒙正以下并赐及第 【 太平兴国二年事物纪原】

魏孝静帝以人日豋云龙门崔赡与其父(惶去皇改夌)俱侍宴为诗诏问邢邵等曰今赡此诗何如其父咸曰(惶去皇改夌)慱雅弘丽赡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冕宴罢咸嗟赏之云今日之宴并为崔赡父子 【 北史】

魏东平王豋寿张县安仁山铭曰正月七日厥日惟人策我艮驷陟彼安仁 【 郭缘生述征记】

晋李充豋剡西寺赋诗曰命驾升西山寓目眺原畴 【 合璧事类】

薛道衡字玄卿尝聘陈人日思归诗曰入春纔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鴈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 【 山堂肆考】

采七种菜作羹戴叔伦诗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又东坡诗小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 【 岁时记】

寿阳公主卧含章阁檐下梅花落额后人效为梅花妆 【 宋书】

蜀嘉定金灯山有渊郡守于此修油卜故事以油洒水上观其纹以验丰歉 【 图经】

蜀万州风俗士女渡江南娥眉碛上作鸡子卜唱竹枝歌 【 寰宇记】

蜀夔州风俗重诸葛武侯以是日倾城出游八阵碛上谓之踏碛妇人恰小石之可穿者贯以彩索系于钗上以为一岁之祥帅府亦宴于碛上 【 夔州府志】

蜀有乐山在渠县北每岁邑人将鼓笛酒食豋此娱乐以祈蚕事 【 顺庆府志】

唐末杨大虚先生得道于蟆颐山龙洞眉州士女人日出东郊渡玻璃江游蟆顺山 【 山堂肆考】

龟兹国元日斗羊马驼至是日观胜负以占休咎 【 酉阳杂俎】

多鬼车鸟家家槌门打户灭灯烛禳之 【 荆楚岁时记】

煎饼谓之熏天食于庭中 【 述征记】

男吞赤豆七颗女吞二七颗竟年无病 【 杂五行书】

三会日宜修延神斋吉 【 灵宝】

张道陵字辅汉老君驾龙舆命乘白鹤同往成都 【 桓帝永寿元年列仙传】

   诗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 杜甫】

人日伤心极天时触目新残梅诗兴晚细草梦魂春 【 唐庚】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巳应犹及愿与梅花俱自新 【 人日立春卢仝】

驿骑归时骢马蹄莲花府映若邪溪帝城人日风光早不惜离堂醉似泥 【 权德舆是日送房侍御归越】

胜日豋临云叶起芳风摇动雪花飞呈辉幸得承金镜扬影还持奉玉衣 【 刘宪】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 司空图】

三阳遍胜节七日最灵辰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 李峤遇雪应制】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禁启七日早春寒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 宗楚客同前题】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愧奉豋高摇彩翰欣承御气上丹霄 【 大明宫恩赐彩缕应制李峤】

缕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 李商隐即事】

  八日

月八日成光 【 月三日成魄后汉天文志】

吴下田家以是日夜立一竿于平地月初出有影即量之据其长短移于水面就桥柱画痕记之梅雨水涨必到所记之处 【 此古之遗法礼立圭以测日景立表以量月采日圭之法具于周礼月表世罕知汉书李寻传月者众阴之表消息见 百里为器千里立表王僧虔诗所谓月表望青丘是也丹铅续录】

陈王府参军田同秀是日上言玄元黄帝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故宅 【 上遣使就函谷故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元庙天宝元年玄宗本纪】

皇太后诞辰宋真宗以为长宁节 【 干兴元年玉海】

唐景龙四年立春内出彩花赐近臣令学士赋诗武平一应制有诗中宗即日手敕批云平一年虽最少文甚警新更赐花一枝以彰其美所赐学士花并令插在头上后所赐者平一左右交插因舞蹈拜谢时崔日用乘酣饮欲夺平一所赐花上于帘下见之谓平一曰日用何为夺卿花上及侍臣大笑因更赐酒一杯当时叹美 【 景龙文馆记】

新进士吕蒙正等宴于开宝寺赐御制诗以宠之敕下之日醵钱于曲江为闻喜之饮 【 宋太宗兴国二年后赐宴赐诗皆自蒙正始事物纪原】

宋戚舜臣葬 【 舜臣卒于官自主簿凡十一迁官至尚书虞部郎中皇佑六年正月八日葬曾巩作墓铭出文鉴】

   诗

銮辂青旗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 景龙四年是日立春武平一应制唐中宗批云红蕊先开黄莺未啭循环吟咀赏叹兼怀更赐花一枝景龙文馆记】

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 【 宋之问是日立春应制亦景龙四年山堂肆考】

  九日

玄宗遣左右相巳下祖别贺知章于长乐坡上赋诗赠之 【 开元二十九年玉海】

黄山谷赋诗赠别祖元师诗中有孤臣蒙恩巳三命之句 【 师和义人能用五行书察人休祥性尤嗜琴山谷自三荣追至泸州饯之则师非一浮屠氏而巳建中靖国辛巳年正月九日赠别宋濂集】

灵佑禅师盥漱怡然而寂寿八十三谥大圆禅师 【 灵佑潭州沩山僧年十五出家游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丈曰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之曰无火丈躬起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个(上渐下耳)师由是发悟居湖南为山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唐宣帝大中七年正月九日告寂楚禅宗志】

南斗下降

五通仙诞 【 以上翰墨大全】

   诗

武夷深处有台仙岳降元霄六日前早挟雄文偕汉吏晚将奇策对尧天 【 事文类聚】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 东坡是日有美堂饮醉归五鼓方醒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

 十日

浃日 【 从甲至甲为浃日几十日周礼】

唐玄宗制献岁之吉迎气方始敬顺天时无违月令所由长吏可举旧章 【 开元十一年通考】

唐高宗是日以太子初立欲大会群臣命妇合宴宣政殿太常慱士袁利正上疏曰前殿正寝非命妇宴会倡优进御之所帝从之改向麟德殿 【 永隆二年玉海】

宋真宗赐新及第进士胡旦已下绿袍靴笏自是以为定制 【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日出会要】

杨国忠选监牧小儿于苑中教习请剑南旧将李福德刘光庭为教练使 【 天宝十五载蜀记】

   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遥持一尊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绍圣二年是日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道士常于庵前见足迹长二尺许】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非本无迹 【 东坡是日读韦苏州寄道士诗乃以酒一壶依韵作诗寄道士】

  十一日

唐德宗诏曰四序嘉辰历代增置汉宗上巳晋纪重阳或说禳除虽囚旧俗与众宴乐诚洽当时朕以春方发生候维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同和俾其昭苏宜均畅茂自今以后二月一日为中和节 【 贞元五年正月十二日诏事物纪原】

宋孝宗赐左相虞允文养生论右相梁克家长笛赋又赐克家御草古柏行一轴 【 干道七年玉海】

西川孟昶以是日降 【 昶每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王师即命吕余庆知成都府而长春乃宋太祖诞辰节也信数盖前定通考】

粘罕遣使入城请钦宗车驾诣军前议事 【 宋靖康二年正月十一出七修类稿】

金真祖师谓马钰曰从我归去 【 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金真祖师命马钰锁其庵时隆冬风雪四入而庵之所有惟笔砚枕席布衾草履而已然神形冲畅如在春风和气中谓至人有寒谷回春之妙正月十一日锁启师谓马钰曰从我归去居昆仑烟霞洞史纂左编】

   诗

偏得朝阳借力催千金一跨过溪来曾坑贡后春犹早海上先尝第一杯 【 曾巩闰正月是日吕殿丞寄新茶】

锦袍周卫一番新警跸朝严下紫宸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行齐鹓鹭当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 曾巩是日迎驾呈诸同舍】

 十二日

浃辰之间 【 左传】

封四渎之号河为灵源公济为清源公江为广源公淮为长源公 【 天宝六载唐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唐睿宗崩 【 葬桥陵奉先县界出通考】

宋哲宗崩 【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宋史礼志】

赐新及第进士吕蒙正以下绿袍靴笏御前释褐 【 太平兴国二年宋朝会要】

宋理宗淳佑三年赵京兆请预放元宵自是日起诸巷陌桥道皆编竹为张灯之计 【 先徽宗宣和六年元宵有谑词未句云柰吾皇不待元宵景色来到恐后月阴晴未保及理宗淳佑三年张灯臣僚札子引此词未二句为次年五月五日金人寇之谶清夜录】

岳州自元献岁邻里以饮食相庆至是日罢谓其日为云开节 【 岳阳风土记】

   诗

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巳醉奇芬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菜圃渐疏云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载酒无人过子云年来家酝有奇芬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 齁齁鼻息也】 口业向时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 【 是日天门冬酒熟东坡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作诗二首淮南子云东风至而酒泛溢许慎注云酒泛清酒也】

  十三日

唐太宗大搜于昆明池 【 贞观五年正月十三日大搜于昆明池夷落君长从官群臣出会要】

唐敬宗即位 【 长庆四年正月十三按穆宗圣子三人敬宗文宗武宗皆有天下详求正史光有比伦卓异记】

后唐潞王生为千春节 【 晋纪】

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崩 【 建中靖国元年】

宋太祖是夜燃灯罢内前排场戏乐因昭宪皇太后丧制 【 建隆二年以上宋史】

张乖崖帅蜀是夜灯谓之挂搭灯 【 翰墨大全】

慕容晃征郭远海结冰凌 【 慕容晃上言曰正月十三日臣躬征郭远假陛下天地之威将士竭命精诚感格海为结冰凌行海中三百余里臣及诸老言自立国以来无海水冰冻之岁风俗通曰积冰曰凌冰杜曰冻王隐晋书亦出山堂肆考】

孟昶遣使奉表来降 【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全斌克剑州杀蜀军万余人正月十三日师次魏城孟昶遣使奉表来降出左编】

苏东坡录卢仝杜子美诗遣懑 【 元符二年是时久旱无雨阴翳未快时东坡在儋州年六十四长公外纪】

莫月鼎化于弟子王继华家瞑目而坐继华问身后事月鼎摇手曰候五事备可也夜将半风云雷电雨交作月鼎索笔书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阴晴圆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虚空透彻书毕泊然而逝颜面如丹 【 莫月鼎湖州月河溪人宋理宗宝佑戊午年大旱月鼎按剑呼雷神役之天地晦冥大雨后见元世祖于滦京内殿时爽霁世祖曰可闻雷否月鼎取胡桃掷地雷应声而发雷撼殿庭史纂左编】

三元集圣之晨 【 翰墨大全】

   诗

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深绿渐归高柳叶浅红初上小梅梢峭寒寺院钟声起昏暮人家烛影摇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 【 韩仲正嘉定十四年是日作】

去年今日遁崖山望见龙舟咫尺间海上楼台俄已变河阳车马不须还可怜羝乳烟横塞空想鹃啼月掩关世上流光忽如此东风吹雪鬓毛班 【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是日作】

  十四日

明皇是夜幸上阳宫新番一曲有李摹于天津桥上翫月闻宫中奏曲爱其声以爪画谱记之 【 翌夕明皇潜游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所番曲捕笛者诘之李摹长安少年也合璧事类】

玄宗取十四日至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永以为式 【 旧唐书】

宋仁宗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曰朕非好游观与民同乐耳 【 翌日蔡君谟献诗云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开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东斋录】

道士王郎升仙陶隐居为志铭云绂冕岂荣随璜非宝万里求真缄兹内抱 【 王郎字法明太原人入茅山师陶隐居梁武帝大通二年正月十四日升仙出太霄经】

径山大慧宗杲禅师谓众僧曰上堂正月十四十五双径推锣打鼓要识祖意西来看取村歌社舞 【 史纂左编】

李旦暴病卒 【 旦元嘉三年正月十四卒七日而苏云有一人持幡至床头称府君呼唤即随去见一宫阙闲深上有三十人单衣列坐又有一人披袍隐凡左右百余视旦而语坐人曰当示以诸狱旦闻言举头四视乃地狱中见群罪人呻吟号呼久之有一人称府君放旦归内有一罪人寄语家人云生前犯罪作福可免旦初不知罪人姓名旦苏后以姓名通于家姓名不爽后旦悟报应之说作八关斋旦字世则广陵人出冥报记】

  十五日

文帝尝与近臣豋高元冑为右卫大将军是日召之谓曰公与外人豋高未若就朕极欢 【 隋书】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中宗是夜幸其第赐赉不可胜数 【 安石应明经举为户部尚书复为侍中监修国史周大司空郧国公孝宽曾孙也旧唐书】

祢衡被魏武帝谪为鼓吏是日试鼓援桴作渔阳槮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 【 世说】

韦坚字子全是夜皇甫惟明与坚宴集李林甫奏坚外戚与边将私且谋立太子 【 林甫使杨谨矜杨国忠等文致其狱帝惑之贬坚缙云太守惟明播州太守藉其家坚诸弟诉杜六帖】

天宝十载杨氏五宅夜游与广宁公主骑从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误及公主衣公主堕马驸马程昌裔扶公主入奏上令决杀杨家奴一人昌裔停官不许朝谒 【 杨家从此转横京师长吏侧日故当时谣曰男不封侯女作妃君音女却是门楣太真外传】

宋太宗御楼观灯时李文正公昉以司空致仕于家上以安舆召至赐坐敷对明爽精力康劲上亲酌御樽饮之选殽核之精者赐焉谓近侍曰昉可谓善人君子事朕两入中书未尝有伤人害物事宜有今日所享因赐诗焉 【 至道元年山堂肆考】

太宗御干元门楼观灯赐宴见京师繁盛叹美之吕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死者甚众愿陛下亲近以及远帝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后位同列多其伉直 【 至道二年纲目】

隋柳彧见都邑百姓每至是日作角抵戏上奏曰京邑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带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竞此一时请并禁断上可其奏 【 北史】

汉家祀太乙昏时祀到明 【 史记】

吴县张成见美妇立宅东南角举手召成曰此地是君蚕室我地神也宜作白粥泛膏祀我令蚕百倍 【 颢异录】

萧余之日于宣阳里酒盘下得一物如人眼睛其体类美石光影射人置掌中游间处辄光明三尺许后因雨飞去 【 六帖】

都城上元造面玺以官位高下帖之玺中探之 【 开元遗事】

洛阳人家是夜以影灯多者为胜其相胜之辞曰千影万影又各家造芋郎君食之宜男女又各送鸡肉酒用大木缾贮之干亲知门前留地而去 【 影灯记】

祭门先以杨柳枝插门随杨柳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祭之 【 荆楚岁时记】

作膏以祠门户 【 玉烛宝典】

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上元夜燃之百里皆见光夺月色

杨国忠子弟各有千炬红烛围于左右时人曰千炬烛围 【 以上开元遗事】

上元夜登楼贵戚例有黄柑相遗谓之传柑 【 明皇杂录】

唐中宗夜与后微服过市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 【 六帖】

玄宗于长春殿张临光宴金凫灯又于殿中撒出闽中红锦荔枝令宫人拾之 【 影灯记】

浙人赵嘏有美妾是夜浙帅见之掩为已有 【 嘏明年登第遗以诗浙帅不自安归之嘏方出关次横水驿相遇抱嘏痛哭卒遂葬横水青琐集】

有苍头鬻半照徐德言出半照合之 【 陈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乐昌公主也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照镜人执其半约曰鬻此必以正月望日及陈亡其妻入杨越公家德言流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果有苍头鬻半照者德言引至其居出半照合之具言其故越公知之还其妻青琐集】

唐玄宗观灯于上阳宫结彩楼三十余间高百尺珠玉翠宝列其间以灯为龙凤麒麟状玄宗召叶法善观于楼下善曰灯固盛矣西凉府今夕之灯亦不亚此上曰可得一往乎令上闭目勿开如其言闭目距跃已在云霄俄而至善曰可以观矣果灯影辉煌士女车马骈集上称其盛以铁如意质酒共饮毕复令闭目腾空顷在彩楼下歌舞未竟翌日命中使如凉州求铁如意果得还为验 【 开元初集异记】

玄宗谓叶天师曰今夕何处最丽对曰广陵帝曰何术以观之师曰可俄而虹桥起殿前板阁架虚栏楯若画帝步而上太真高力士及乐官数人从行步步渐高顷到广陵寺观陈设之盛灯火之光照灼基殿士女鲜丽皆仰面曰仙人现于五色云中帝大悦敕伶官奏霓裳羽衣一曲后数日广陵果奏云 【 开元十八年幽怪录】

张天师名道陵字辅汉生于天目山 【 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至桓帝永寿元年于灵峰白日上升出集仙录】

王玄甫学道于赤城霍山晋穆帝永和元年是日玉帝遣羽车迎之玄甫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为中岳真人 【 徐州志】

仙人尹思字小龙晋元康五年是夜坐屋中遣儿视月中有异物否儿曰今年当大水中有一人披蓑思自视之曰将有乱卒至儿曰何以知之曰月中人带甲仗矛当大乱后如其言 【 神仙传】

摩喝陀国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 【 西域记】

上元九气大官诣天阙进呈世人罪福之籍 【 山堂】

   诗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 白居易长安】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上莲花万树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 以上张说御前踏歌】

端门魏阙郁峥嵘灯火城中辇路平不待上林莺百啭教坊先巳进新声 【 少游】

星回河汉月将微露酒烟飘灯渐稀犹惜路傍歌舞处踟蹰相顾不能归 【 崔颢】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白筵随御柳新 【 孙逖应制】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禅时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鴈门师 【 白居易是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六主簿因呈智禅师】

鱼龙曼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冉冉游尘生辇道迟迟春箭入歌声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宴罢南端天欲晓回瞻河汉尚盈盈 【 夏英公应制】

  十六日

唐睿宗十五至是日两夜长安福门外灯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长安年少女妇千余人亦于灯轮下踏歌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 玉海】

文宗力疾御紫宸见百寮宰臣问安否上叹无名医 【 太和八年先七年文宗暴风恙不能言者月余旧唐书】

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者得瞻见天表 【 梦华录】

王世充与李密战于石窟寺夜疾风寒雨军士涉水沾湿道路冻死者以万数充脱身宵遁直向河阳 【 唐高祖武德元年河洛记】

韩康公子华私第会从官九人皆门生故吏一时名德如传钦之胡宽夫钱穆父东坡刘贡父顾子敦皆在坐钱穆父至晚子华不悦东坡云今日为本殿烧香多留住九子母丈夫也 【 钱形有类故云】 坐客大笑方坐出家妓十余人燕后新宠鲁生舞罢为游蜂所螫子华意不甚悦久之呼出以白团扇从东坡乞诗诗曰窗摇细浪鱼吹日舞罢花枝蜂绕衣不觉南风吹酒醒空教明月伴人归上句记姓下句记事康公大喜 【 事文类聚】

宋赵师旦葬 【 师旦字潜叔以嘉佑五年正月十六日葬君山阳上卿仁和之原王安石作墓铭铭曰可以无祸有功于时玩君安荣相顾莫为谁其视死高蹈不疑呜呼康州名以昭之出文鉴】

谓之耗磨日必饮酒官司不令开库 【 野记】

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厄谓之走百病 【 楚志】

士女是夜倾城交错往来如蚁谓之过桥达旦不休 【 宣府镇志】

金与元俗是日严备放偷至则笑而遣之虽妻女车马宝货为人所窃皆不加罪 【 七修类稿】

   诗

耗磨传兹日纵横道未宜俾令不忌醉翻是乐无为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 以上张说诗出丹铅摘录】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 赵冬曦】

  十七日

郎顗诣阙曰今正月十七日丑寅申皆征也必当为旱 【 郎顗字雅光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筭阳嘉二年正月公车征顗诣阙曰臣闻天垂妖象地见灾符今正月十七日戊午征日也日加申日在申时也风从寅来丑时而止丑寅申皆征也不有火灾必当为旱愿陛下责躬修德庶景云降眚沴息矣顺帝后汉书】

宋太祖诏曰朝廷无事年谷屡豋宜士民纵乐上元可增十七十八两夜 【 干德五年翰墨大全】

宋太宗藉田改元端拱 【 雍熙五年正月十七日藉田改元出宋史】

元佑间蔡太师以待制守永兴上元连日阴雨是日雨止太师出游欲再张灯 【 太师是夜欲张灯吏谓长安大府常岁张灯所用膏油至多皆预为备今巳尽临时营之决不能办出却归编】

后周太祖崩 【 葬嵩陵在郑州新郑县通考】

海临生宴宗室百官武德殿母大氏欢饮尽醉海临奏曰太后春秋高常日饮酒不过数杯今饮酒沈醉儿为天子固可乐若圣体不和则子心不安至乐在心不在酒 【 金史】

金主熙宗本七月七日生以同皇考忌日改用正月十七日 【 金史】

  十八日

宋顺帝是日辰星孟效西方占曰天下更王 【 升 二年南齐书天文志】

玄宗诏开重门以达阳气 【 天宝六载翰墨大全】

徽宗宴辅臣观灯 【 宣和七年宋史礼志】

文天祥午时拜相 【 字宋瑞号文山丙子年正月十八日拜相出七修类稿】

是夜烧灯以草为舡实以纸马送至江浒焚之谓之禳灾 【 楚通志】

   诗

新春三六庆生申曾立螭头作近臣 【 事文类聚】

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方忧集暮雪复喜迎朝暾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至今行吟处尚余履舄痕一朝出从仕永愧李仲元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

鈆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 丹府即道家所谓丹田也】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平生学踵息坐觉两镫温下马作雪诗满地鞭棰痕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踪迹尚可寻窟穴何足掀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 东坡是日蔡州道上遇雪庄子真人之息以踵】

  十九日

唐顺宗崩于兴庆宫 【 年六十四出通考】

丘处机生 【 处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正月十九日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师重阳祖师重阳以诗赠之云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被予缓缓收纶线拽入蓬莱永自由其器重可见后处机居磻溪得道升化史纂左编】

北阴圣母降威济公生 【 以上翰墨大全】

  二十日

唐顺宗生号圣寿节 【 齐杭寺碑】

禄山生 【 贵妃以锦绣縳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宫中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儿作三日洗儿玄宗就观之大悦因赐贵妃洗儿钱自是宫中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出入考异】 文与可卒 【 元丰二年卒于陈州与可与东坡相善闻之哭失声宋文鉴】

婆斯国各祭其先死者 【 出北史据魏书洛那国正月二十日各祭先死洛那国故大宛国也】

江东俗是日为天穿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 【 拾遗记】

南斗星降 【 道经】

   诗

鳌岛烧灯后五叶舞阶蓂东郊和气洽南极寿星明 【 事文类聚】

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 【 李觏字泰伯是日作】

客睡何辗转青灯暗又明春云藏泽国夜雨啸山城许国有寸铁耕田无一成朦胧五更梦俄顷踏如京 【 张宛丘是日梦在京师】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巳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 东坡是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东坡元丰二年是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送于女王城东禅院】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巳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 东坡元丰六年是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二十一日

唐太宗亲祭先农藉于千亩之甸秘书郎岑文本献藉田颂以美之颂曰回舆南亩驻跸东廛 【 此礼自晋南迁久废太宗贞观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始行之观者骇然玉海】

天宝二载取士六人玄宗御花萼楼覆试 【 通典据会要勤政楼覆试】

武则天御洛城南楼赐宴太常奏六合还淳之舞 【 调露二年音乐志】

宋真宗祥符六年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奉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加号册宝夜漏上五刻侍使奉天书赴太清宫二鼓帝乘玉辂驻大次三鼓奉天书升殿改服衮冕行朝谒之礼相王元偓为亚献荣王元俨为终献礼毕奉册宝于玉匮缠以金绳封以金泥 【 宋史礼志】

唐僖宗除高骈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是日骈到剑州 【 骈先遣使走马开成都门令放出百姓或曰蛮寇逼近成都相公尚远万一豨突柰何相公骈曰吾在交趾破蛮三十万众蛮闻我来逃窜不暇何敢辄犯成都使者至成都开城纵民出乘城者皆下城解甲民大悦蛮方攻雅州闻之引兵去锦里耆旧传】

   诗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巳冥寞潇湘水国旁鼋鼍鄠杜秋天失鵰鹗东西南北更堪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 杜工部开文书帙中因得故高剌史人日相忆见寄诗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追酬高公因寄汉中王瑀及昭州敬使君】

  二十二日

唐穆宗疾是日命太子监国宦官欲请郭太后临朝称制太后曰昔武后称制几危社稷我家世守忠义非武后比太子虽少但得贤宰相辅之何患国家不安自古岂有女子为天下主而能唐虞之理乎是夕上崩 【 长庆四年玉海】

宋高宗修太后殿 【 绍兴九年正月二十二日修十一月亲书慈宁之殿颂曰东朝置卫远存长乐之鸿名中禁承颜近着宝慈之茂实出会要】

东坡将往岐亭宿于团风梦一僧破面流血若有所诉是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顾之惘然宛如梦中所见遂载以归完新而龛之设于安国寺 【 元丰四年楚通志】

   诗

过了元宵七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 【 翰墨大全】

  二十三日

玄宗封东镇沂山为东安公南镇会稽山为永兴公西镇吴山为成德公中镇霍山为应圣公北镇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封东海为广德公南海广利公西海广润公北海广泽公 【 天宝十载唐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唐德宗崩于会宁殿 【 贞元二十一年崩年六十四先德宗会群臣于宣政殿宣遗诏皇太子即位太子即顺宗通考】

后唐潞王小字二十三盖正月二十三日生也人臣奏对但云两旬三日或数物则云二十二更过二十四不敢斥尊也清泰元年宰臣李愚等表曰以献岁元正之月是猗兰降圣之辰梅花映雪于上林椒酒迎春于秘殿谓于是月特举嘉名请以降诞日为千春节从之 【 天中记】

范传正以李太白迁葬于谢家青山 【 李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天宝初玄宗召见于金銮殿降辇步迎赐食御手调羹其恩遇前无比俦遂直翰林专掌密命公每见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不自得晚岁渡牛渚矶至姑熟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盘桓利居竟卒于此公孙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一为刘劝之室皆编户甿也唐范传正召至郡庭相见问其父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不知所在吾二人俪于农夫救死而巳久不闻于县官恐辱祖考言讫泪下传正亦泫然又言先祖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于龙山传正于是卜新宅青山之阳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迁葬遂公之志西去旧坟六里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传正告二女改适于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德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见大父于地下传正深嘉之李太白墓碑亦载蜀志】

张衡与妻卢氏飞升阳平山 【 衡有女名玉兰十七岁感梦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遂有孕人疑之玉兰谓侍婢曰吾死当割腹以明其心中有一物如莲花开中有金书玉简死旬日有异香后数日大风雷雨棺自开飞在巨木之上空棺而已今墓在温江县张衡字平子于汉灵帝光和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飞升出集仙录】

  二十四日

唐中宗即位于通天宫端扆殿 【 嗣圣元年】

土蕃是日请五经玄宗赐以毛诗礼记左传文选于休烈上疏曰不可裴光庭曰西戎请诗书庶使潜陶声教上曰善乃与之 【 开元十九年以上玉海】

唐高祖诏曰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断屠 【 武德二年断屠之制始于高祖出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王仲宣卒 【 建安二十二年卒曹子建为之谏曰魏故侍中关内侯主君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云云出文选】

安定嵩真晡时死 【 嵩真明筭术汉成帝时人自筭其年寿七十三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时死书于壁以记之至二十四日晡时死其妻曰见筭时多下一筭今果差一日西京杂记】

  二十五日

宪宗元和十六年夜星尽见而雨 【 考异】

司马乂武帝第八子以是日废 【 又封长沙王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张方遣部将郅辅就金墉收乂至营炙而杀之三军垂涕将殡城东官属莫敢往故掾刘佑独送之步持丧车悲号初乂执权之始洛下谣曰草木萌芽杀长沙人以正月二十五日废后二日死于谣言史纂左编】

唐张允伸以风恙卒 【 允伸字逢昌咸通九年加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以风恙请就医药诏许之正月二十五日卒年八十八赠太尉谥忠烈允伸领镇二十三年克勤克俭边鄙无虞谈者美之旧唐书】

北斗出游 【 道经】

  二十六日

德宗贞元四年陈留雨木如大指长寸余有孔通中下而植于地凡十里许 【 唐五行志】

唐敬宗即位 【 长庆四年是时年十六出玉海】

东坡偶与数客过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坡感叹之作诗以记 【 长公外纪】

   诗

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花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

草软波晴沙路微手携笻竹着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 伊川正月二十六日独步至洛滨偶成二诗呈尧夫先生出击壤集】

四叶蓂留孟月春东君来现宰官身高年自许同龟鹤瑞世谁知有凤麟 【 寿老人事文类聚】

缥带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 东坡见林氏媪作含笑佛桑皆花名】

  二十七日

是日旦两月并见 【 炀帝大业九年隋书】

后汉高祖崩 【 葬睿陵在洛京都城县通考】

神宗即位 【 英宗是月崩宋史礼志】

程正叔进讲 【 元佑二年正月二十七日进讲资善吏报冯宗道云上前日微伤食物恐未能久坐令讲读少进说出明道集】

宋商瑶卒 【 商瑶登宋仁宗景佑元年进士第为莱芜单父县尉临沂县令后以尚书屯田员外郎卒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张耒作志铭铭曰天下平治士无功名才否一区之死无声或宏其声而中乃枵窾实靡订孰昧孰昭有淄商侯甚蓄不施时叶其直则已光辉彼下人逢位下固宜啬不使年造物则奚出宋文鉴】

叶法善有云鹤翔集五色云覆其居 【 吐蕃以宝函进唐玄宗曰请陛下自开勿令他人知此机密上问叶法善宝函可开否法善以为凶计请上勿开令蕃使自开上从之蕃使果中函弩而死因授法善银青光禄大夫法善请松阳宅为观赐号淳和御制碑额以荣乡里正月二十七日有云鹤数百行翔集瑞云五色覆其居仙传拾遗】

释道安见有异僧从窗出入 【 安姓魏氏常山人形甚陋早失覆荫外兄孔氏抚之七岁读书再览能诵十二出家启师所求经典旦诵暮还一一尽识一字不差寓襄阳宣法寺注经乃誓曰若所注不甚远理愿见瑞相是夕梦一道人头白眉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理道人宾头卢也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异僧形亦陋甚来寺寄宿讲堂直殿者夜见异僧从窗而出入安起礼之安云自惟罪深可度脱否异僧云可度至某月某日方可度耳至期安无疾而卒如其言高僧传】

北斗下降 【 道经】

  二十八日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 【 以武城考之戊午一月二十八日也书】

唐玄宗以是日筑神都罗城号曰金城 【 天宝二年玉海】

景龙四年上幸浐水宗楚客应制诗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郑愔诗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 【 文馆记】

宋真宗御制五言诗赐王旦等属和 【 祥符三年玉海】

范仲淹以是日知邠州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 【 官制】

王结字仪伯卒 【 结易州定兴人元顺宗至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性命道德之蕴故措之事见之文章皆有所本王仁见之曰公辅器也结立言制行皆法古入故张珪曰王结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识者以为名言出元史王结传】

雅俗以是日祠保寿侯及唐杜丞相于崇真堂故宋景文诗曰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云云 【 瀛奎律髓】

    诗

初春只欠两辰全天降蓬莱第一仙 【 事文类聚】

一冬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占时父老应先喜忍冻饥民莫漫愁晴色巳回春气候晚风摇绿看来牟 【 尤延之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作】

  二十九日

宋真宗诏升应天府为南京 【 祥符七年玉海】

韩愈是日复上韩光范书 【 书曰愈闻周公之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一沐三握其发云云】

池阳风俗以是日为穷九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 天中记】

   诗

节近中和隔两辰相门今复庆生申 【 事文类聚】

  三十日

提月 【 公羊传曰提月六鹢退飞遇宋都提月者何仅逮是月晦日也何休注曰提月边也鲁人语也在是月之几尽出初学记】

沈丘县民骆新田闻震顿之陨石入地七尺许 【 真宗天禧三年宋史五行志】

武王伐商是日发镐京始东行 【 通考】

晋康帝是日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期年应改服诏曰君亲名教之重权制出于近代耳于是素服如旧非汉魏之典 【 建元元年礼志】

任文武百僚择胜地追赏为乐 【 贞元元年敕时以正月晦为令节故敕贞元五年移令节于二月一日亦敕文武追赏两日俱载前出南部新书后出合璧事类】

东坡元丰二年游桓山 【 游桓山有记记有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云云桓山宋司马桓魋之墓也故记中有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桓山之下维水弥弥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元日至是日人并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十水湄以为度危今人以其日临河解除妇人或湔裙 【 玉烛宝典】

主人使奴结柳作车縳草为舡载糗与粮一二揖穷鬼而送之 【 文公云】

高阳氏之子死巷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贫盖高阳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时号贫子故姚合是日有送穷诗诗曰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又曰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又曰古人皆恨别此别恨销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 事出四时宝鉴诗出文苑英华】

   诗

轻灰飞上管落蓂飘下蔕迟迟春色华晼晼年光丽 【 卢元明是日泛舟应诏】

晦口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东风换柳条 【 韩滉呈诸判官】

殿前来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传报所司分蜡烛监开金锁放人归 【 王建作】

风暖柴荆处处开雪干沙净水洄洄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 【 王荆公是日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罩云朝盖日穿露晓珠呈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披襟勤眺望极目畅春晴 【 唐太宗】

月晦逢休澣年光逐宴移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 刘长卿是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褭褭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 魏收是日泛舟应诏】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李生园欲荒旧竹破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崔侯初筵色巳为空樽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草萌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州岛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 杜子美是日寻崔戢李封作诗中令节二字唐贞元前以正月晦日为令节详乐游园题注】

日涉编卷二

楚应城陈阶升也甫编辑

邑人徐养量叔弘甫校刻

黄兰芳契之  甫  

尹东秩元叙  甫  

豫章李光元  甫仝阅

 二月〔一〕

二月建卯卯茂也谓阳气生而孳茂也 【 合璧事类】

夹钟卯之气也二月建焉 【 周礼】

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 礼记】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 尚书】

仲春日出于卯入于酉 【 考灵曜】

仲春行夏令则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行秋令则气寒水大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不熟民多掠 【 吕氏春秋】

为如 【 尔雅】

为仲春中春亦曰仲阳 【 梁元帝纂要】

月为竹秋 【 山堂肆考】

士女携酒馔鼓乐于郊外饮宴至暮而回谓之迎福 【 蜀万州风俗寰宇记】

郑国俗以是月桃花下水时会于溱洧之上以自祓除故诗曰溱与洧涣涣兮 【 韩诗外传】

阴气萌作恐物不茂以朱索连荤以施门户 【 后汉书】

是月上壬取土泥屋四角蚕吉 【 杂五行书】

晋惠帝元康二年天西北大裂 【 按刘向说天裂阳不足地动阴有余是时人主拱默妇后专制沈约宋书】

日中见北斗 【 天佑元年昭宗帝纪】

日初出两黑气如人形夹日旁 【 宋高宗建炎三年此兵象通考】

祥云如狗赤色星二枚夹行 【 孝昭元年汉书天文志】

宣太后陵明堂有五色云芳香四满状如车盖 【 晋明帝太始四年宋书符瑞志】

夜星陨如雨绎绎未至地灭 【 成帝永始二年汉纪】

魏上谷郡黑风起杀人 【 文帝元嘉十七年宣府镇志】

巩县黑风从西北暴至吹李密衣冠及左右僚属

皆仆沙尘暗天咫尺不辨 【 隋大业十二年唐古今五行志】

雨土 【 孝宗淳熙四年宋史】

汴梁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花卉百态俱备五日始解 【 元史】

雨木于陈留十里许大如指长寸余中空所下者立如植木 【 贞元四年五行志】

京师雨药 【 仁宗庆历元年宋史】

沧州雨雹如鸡卵 【 景龙二年六帖】

黄河是月水名桃花水 【 水衡记】

凉州城东池中有火 【 晋穆帝升平二年五行志】

河中府宝鼎县瀵泉有光如烛焰四五炬其声如雷 【 真宗祥符四年宋史五行志】

唐中宗神龙二年洛阳城东七里地色如水树木车马历历见影渐移至都月余乃灭 【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青州城南远望见地中如水有影谓之地镜大历末深州束鹿县中有水影长七八尺遥望见人马往来如在水中及至前则不见水天中记】

保顺军城壕水陷起文为桃李花杂树人物之状 【 景佑元年宋史】

洛阳东北地陷有苍白二色鹅出苍者飞翔冲天白者止焉 【 是后刘元海石勒相继乱华晋怀帝永嘉元年五行志】

大业七年造钓台以舟运石将至江东山下取石忽有大石如牛十余自山顶飞下直入舟内如人安置舟无伤损 【 大业拾遗记】

永安三年二月京师民家有二铜像各长丈余一颐下生白毛四一颊下生黑毛一 【 魏书】

北魏孝昌三年洛阳平等寺金身两目垂泪遍体俱湿人称为佛汗如此者三日 【 明年尔朱荣入洛诛戮百官殆尽洛阳伽蓝记】

太仆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纸承之血也 【 大历十三年六帖】

晋惠帝闰二月殿前六钟皆出涕 【 元康二年先贾后杀杨太后而贾后为恶不止故钟出涕犹伤之也通考】

唐高祖京师西南有声如崩山近鼓妖 【 武德三年说者以为人君不聪为众所惑故有声无形通考】

樗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 【 汉成帝永始元年通考】

河南府新安县蟾蜍背生芝草 【 徽宗政和二年自是殿宇园苑及妃嫔位皆有玉芝出宋史五行志】

郓州有鱼长尺余坠于巿鱼失水而坠于巿败灭象也 【 元和十四年六帖】

凤凰集于新蔡 【 汉宣帝甘露三年新蔡属汝南郡】

凤凰集京师 【 宣帝神爵四年是时颖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八年凤凰神爵数集郡国颖川尤多后征霸为太子太傅出汉纪】

凤凰集济南 【 延光三年是时汉安帝车驾东巡】

凤凰将九子见郧乡之丰城 【 晋穆帝升平四年至十二月又见丰城】

白麟见平原鬲县 【 晋武帝咸宁五年以上宋书符瑞志】

  诗

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疏为武昌柳布作石门泉 【 谢良辅诗状江南二月】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璘璘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 王安石】

新年都未见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

满城罗绮拖春色几处笙歌揭画楼江上有家归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 杜荀鹤字彦之二月旅中作】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 岑参邓州(束)阳人岑文本之后二月春梦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题柳】

二月湖南新草遍横山渡口花如霰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 僧皎然舟行忆友】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 柳宗元柳州作】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去在人间 【 储光羲寄孙山人】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作】

二月杨花飞满空飘飘十里雪如风不知何处香醪熟愿醉潘园芳草中 【 武元衡寄兴】

春迟不省似今年二月无花雪满天村店闭门何处宿夜深遥唤渡江舡 【 窦巩早春送宇文十】

春风过柳绿如缫晴日蒸红出小桃池暖水香鱼没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 王介甫】

白昼绿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新诗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 寇平仲】

院落帘垂春日长懒情天气牡丹香细看月面天然白不及姚家宫样黄 【 谢元逸】

踏春曲曰踏阳春人间二月两和尘阳春踏尽秋风起愁尽人间白发人 【 邢凤之子梦一妇人歌异闻录】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 杜甫】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 庾信】

  惊蛰

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 【 蛰者蛰虫震起而出也后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出玉衡】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也 【 七修类稿】

汉初惊蛰为正月中前汉之末以惊蛰为二月节 【 历书沿革】

惊蛰之日赤阳云出翼 【 易通卦验】

惊蛰二月节桃始花桃若不花是谓否塞鸧鹒鸣若不鸣即下不从上鹰化为鸠若不化即寇贼数起 【 吕氏春秋作木兆李花】

蛰虫不震阴气奸阳 【 以上周书时训】

  春分

春分木旺火胎金死水废

惊蛰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 【 分者半也当九十日之半也故谓之分孝经纬】

日月之行分同道也 【 日夜等故曰春分左传】

春分二月中气昼夜五十刻 【 符天纂图】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 【 文子】

青气正东方也主春春分日青气出震此正气也气出右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震气不出则岁中少雷万物不实人民疾热 【 易通卦验】

春分二月中玄鸟至不至即妇人不娠雷乃发声不发即诸侯失民始电电不见即国无威振 【 玄鸟至后五日雷乃发声又后五日始电周书时训】

日中星鸟 【 日中春分之日鸟南方朱雀春分之昏星乌毕见书尧典】

老人星曰南极以春分之夕没于丁 【 晋天文志】

春分正阳云出轸如白鹄 【 易通卦验】

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 【 二分二至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黑为水黄为丰出礼】

春分则风从震位上来 【 立春则风从艮位上来客斋四笔】

玄鸟氏司分者也 【 左】

鶗鴃春分鸣则众芳生 【 鶗鴃鸟名关西曰巧妇关东曰鶗鴃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服虔曰鶗鴃一名鵙即伯劳也唐韵】

龙鳞虫之长春分登天 【 秋分潜渊说文】

帝喾少妃有娀氏女简狄以春分玄鸟至之日祀于高禖有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孕生契 【 史】

天子常以春分朝日于东郊 【 出礼】

春分明庶风至正封疆修田畴 【 易通卦验】

同度量平权衡 【 谓春分昼夜平则正之月令】

钥章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 【 礼】

鼓者春分之音以助万物发生 【 出风俗】

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斋戒衣夹衣不食生冷 【 齐人月令】

金主章宗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娲氏 【 出金史】

春分之日日中昆仑瑶台太素真人会诸仙人刊定真经 【 登真隐诀】

   诗

春分正阳云出轸如白鹄 【 谢朏诗鹄一作鹤】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 东坡春分雪题】

 二月〔二〕

  一日

时维太平日乃初吉又诗曰二月初吉 【 初吉朔一日也】

作为令节以殷仲春 【 令节二月一日以上白孔六帖】

李泌请以为中和节 【 邺侯家传并上巳重阳谓之中和节】

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 【 李泌传】

立中和而视农 【 文粹西都赋】

唐贞元间遇中和节赐百官宰臣以下金钱宴于曲江谓之金钱会 【 山堂肆考】

唐德宗赋中和节诗遣使宠赐戴叔伦 【 时叔伦迁营管经略使出六帖】

唐德宗贞元五年以是日为令节任文武百寮选

胜地追赏为乐 【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亦然出合璧事类】

唐德宗以中和日赐大臣方镇勋戚尺谓之裁度 【 邺侯家传】

唐德宗贞元九年中和节宰相宴于曲江亭诸司随便自是分宴焉 【 旧唐书】

都人游翫曲江池盛于中和节 【 上巳亦然】 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上赐宴臣寮京兆府大陈筵席长安万年两县以雄胜相较锦绣珍玩无所不施百辟会于山亭恩赐太常及教坊声乐池中备彩舟数只惟宰相王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每岁是日倾动皇州以为盛观 【 曲江池本秦世隑州玄宗开元中疏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渠湛然可爱好事者赏芳辰翫清景联骑携觞迭迭不绝出剧谈录】

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刀尺相问遗 【 广记】

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号献生 【 唐书】

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 邺侯家传】

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神以祈年谷 【 广记】

大食麻啰拔其俗以是日为岁首 【 歌者多以胡琴吹笛鸣小鼓舞唱拍出通考】

苏东坡造一禅榻作干烝饼百枚自是日后尽绝人事饥则食饼不饮汤水不啖他物细嚼以致津液 【 长公外纪】

马道一禅师跏趺入灭谥大寂禅师 【 道一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唐玄宗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山中遇让和尚密受心印贞元四年登建昌石门山谓侍者曰吾之朽质当于来日归兹地矣院主问候师曰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跏趺入灭出禅宗志】

崔元微立幡而苑中繁花不动 【 元微月夜见青衣女伴曰杨氏李氏陶氏又绯衣小女曰石醋报封家十八姨来言辞泠泠有林下风色皆殊绝芳香袭人醋曰女伴在苑中每被恶风相挠可作一幡上图日月五星立苑东则免难矣今岁巳过至来年二月一日立之是日元微立幡东风刮地折木飞花而苑中繁花不动元微乃悟女伴即众花之精封家姨乃风神也后杨氏辈来谢各褁桃李花数斗云服之可以延年至元和中元微犹貌若少年出传异记】

天正节 【 道经】

王郭真君飞升

翊圣真君下降 【 以上翰墨大全】

   诗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迭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 陈羽和王中丞中和日】

殿前来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传报所司分蜡烛监开金锁放人归 【 王建宫词】

万方庆佳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荚初景丽星鸟春藻思贞百度着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衢酒和乐被熏弦声曲新赓歌舞弁侧永荷玄化谆 【 权德舆奉和圣制中和节诗】

皇心不向晦改节向中和淑气同风景佳名别咏歌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随春令发鸟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 王季友因移晦日为中和节作】

东风变梅柳万宇生春光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庶遂亭育恩致同寰海康君臣永终始交泰符阴阳曲沼水新碧华林桃稍芳胜赏信多欢戒之在无荒 【 唐德宗以是日为中和节宴百僚赋诗群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

淑景风光媚皇明宠赐重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则物亦赖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诚励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 裴度因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作】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巳暮钟 【 王荆公是日僧舍次弟韵】

  二日

泗水神庙每岁以是日致祭 【 泗水神庙在泗水县东五十里有司岁以二月二日致祭山东兖州府志】

唐玄宗敕是日幸西京 【 会宫中有怪上召宰相即议西还裴耀卿张九龄曰今农收未毕请候仲冬出唐书】

唐昭宗天佑元年是日车驾至华州 【 先正月二一六日离长安】 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馆于兴德宫谓侍臣曰鄙语云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因泣下沾襟 【 是时朱全忠自河中来朝上延全忠入寝室见何后后泣曰自今大家夫妇委身全忠出实录】

钦宗靖康元年金人围汴城 【 至三月三日金人北去七修类稿】

董昌即皇帝位以是日僣号取卯月卯日 【 董昌曰谶言兔上金床我生于卯明年岁旅其次二月朔之二日皆卯也我以其时当即位唐昭宗干宁三年昌被衮冕登子城门楼即皇帝位昌自云应兔子之谶欲以二月二日僣号取卯月卯日也先吴越问说言山中有大鸟四目三足声云罗平天册见者有殃民间多画像以祀之及昌僣号曰此吾鸑鷟也乃自称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会稽录又出吴越备史】

孟子生时母梦神人乘云自泰山来母疑视久之忽片云坠而寤里巷皆见有五色云覆孟氏居 【 孟子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即今之二月二日出孟谱】

赐红牙银寸尺各一 【 白居易状当昼夜平分之时颁度量合同之令天中记】

中尚书令每岁是日进镂牙尺及木昼紫檀尺 【 六典注】

顺庆府风俗每岁是日郡人从太守出郊谓之迎福 【 蜀志】

蜀万州风俗一女携酒馔鼓乐于郊外饮宴至暮归谓之迎福 【 其万州迎福二字与顺庆府同出寰宇记】

洛阳风俗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 【 翰墨大全】

蜀风俗以为踏青节 【 出杜氏壶中赘录翰墨大全以为蜀中踏草节或非二事】

为桃菜节 【 翰墨大全】

曲江拾菜游观甚盛 【 秦中记】

秦人取子归 【 秦人得本家婢生一子恶之乞与邻家邻家大富贵本家贫后以二月二日取归后复富邻家贫出云峤类要】

取枸杞煎汤晚沐令人光泽不病不老 【 千金月令】

陆天师飞升 【 陆修静出翰墨大全】

沙门玄奘到长安 【 玄奘俗姓陈少聪敏有操行修行于天竺至贞观十九年二月二日到长安采求佛法咸究根源凡得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像等甚多太宗留经像于洪福寺有瑞气徘徊像上南部新书】

   诗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杉细雨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 白居易作】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怅巳后逢春更莫来 【 韩琮是日游洛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春莫怪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 李商隐作】

  三日

唐高宗夜有流星如雷 【 咸亨三年出天文志】

宋高宗宰执百官诸军并扈卫车驾渡杨子江至镇江府 【 建炎三年至十三日到杭州出通考】

元太祖是日疾笃医言脉巳绝皇后召耶律楚材问之对曰任使非人卖官鬻爵囚系非辜古人一言而善荧惑退舍请赦天下囚徒后即欲行之楚材曰非君命不可俄顷帝少苏入奏请肆赦帝不能言首肯之是夜医者候眼复生适宣读赦书时也翌日而瘳 【 耶律楚材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出元史】

北极降

北斗降 【 以上道经】

刘超临水酒酣 【 晋富阳县令王范妾桃英殊有姿色遂与丁礼史华期二人奸通孙元弼知之二人惧元弼乃共谤元弼与桃英有私范怒超佐范杀之后超出都诣范行至赤亭山下值雷雨日暮忽有人扶超腋入荒宅中有一鬼面青黑眼无瞳子曰吾孙元弼也诉冤皇天今乃遇汝超叩头流血至天明失鬼所在超乃逃走易姓名为何规后五年二月三日临水酒酣超曰不复畏此鬼矣低头见鬼影在水中以手抟超鼻眼俱血数日而卒出还冤记】

不可昼眠 【 千金月令】

蟛(虫越)是日出于海涂极甚 【 蟹之最小者名蟛螖吴人语讥为蟛斗此吴俗所嗜尚出蟹谱】

   诗

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柰破春妍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舡蚕巿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 东坡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药玉舡盖以药煮石而似玉者可作酒杯蜀中春月村舍聚为欢乐谓之蚕市马行者东京繁华之处夜市灯火最盛】

  四日

陕州黄河清景云见 【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协律郎张文收采古天马作歌之义作景云河清赋玉海】

武王伐纣至牧野故外传曰王以二月癸亥夜陈 【 前汉书以二月癸亥四日书以二月甲子四日】

后汉刘知远生以为圣寿节 【 后汉高祖知远更名暠其先沙陀部人唐干宁二年二月四日生出五代会要】

王师擒刘鋹 【 宋太祖开宝初广西刘鋹令民家置贮水桶号防火大桶又鋹末年童谣曰羊头二四白天雨至后王师以辛未年二月四日擒鋹识者以为国家以火德王房为宋分羊未神也雨者王师如时雨之义也防与房桶与统同音出通考】

宋孝宗车驾幸玉津园射射讫次命皇太子次庆王次恭王次臣僚等射如是者三每射四发帝前后四中的 【 宋史礼志】

宋高宗以刘光世为行在五军制置使 【 建炎三年二月四日又建炎四年二月四日吕颐浩兼品镇江陈彦文程千秋为副使出玉海】

石曼卿卒于京师 【 曼卿讳延年少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少举进士不中宋仁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出曼卿墓表】

南斗六司真君下降 【 道经】

  五日

宋光宗即位 【 淳熙十六年二月五日即位未改元以皇帝登极奏告天地宗庙社稷报恩出通考】

宋明帝行幸东海获赤鴈 【 太始二年行幸作朱鴈之歌出玉海】

俗以产子者杀之 【 张奂为武威太守其俗多妖忌每岁二月五日产子及与父母同日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赏罚风俗遂改百姓为立祠后汉书】

郑余庆征还 【 薛玄真者唐给事伯高之高祖也少得长生之术尝于五岭间栖憩焉贞元末郑余庆谪柳州长史门吏有自远省余庆者与玄贞相遇神彩俊迈词多稽古言明年二月五日余庆当复归朝门吏语于余庆令人访寻莫获明年是日余庆果征还到长安语及异事薛伯高流泣对曰玄真吾高祖也弃官隐居终南传仙拾遗记】

辟支佛生 【 佛书】

北极天蓬都元帅下降 【 道经】

   诗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 【 白乐天纪年诗】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对雪知春浅回灯惜夜长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 王安石是夜风雪次范景仁韵】

玄景雕暮节青阳变暄风忽寻斜川句感此胜日逢驾言当出游一写浩荡胸云物疑异候凄迷久连空今朝复何朝顿觉芳景融畴曩庶复践邻曲欢来同伊谁一篮舆连翩数枝笻绿野生远思清川照衰容云云 【 朱文公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遇伯林新居风雨不果至二月五日始克践约坐间以陶公卒章二十字分韵文公得中字赋呈诸同游者】

  六日

唐高宗永隆二年皇太子行释奠礼毕上表请慱延耆硕英髦之士为崇文馆学士许之 【 郑祖元邓元挺杨炯崔融等并为崇文馆学士出玉海】

阴阳家以是日利行师 【 宋李纲字伯纪无锡人也纲奏上曰金人之兵张大其势然得其实数不过六万人又大半皆奚契丹渤海杂种其精兵不过三万吾勤王之师集城下者二十余万固已数倍之矣当以计取之不可以角一旦之力莫若枙河津绝粮道俟其刍粮乏人马疲然后击之此必胜之计上意深以为然以二月六日遣兵举事盖阴阳家亦以是日利行师出左编】

谅祚生 【 谅祚辽景宗长子小字宁令哥国语谓欢嘉为宁令母藏氏从元昊出猎而生谅祚时宋仁宗庆历七年二月六日也方期岁即位宋史亦出辽史】

刘处玄羽化 【 处玄字通妙号长生生于金熙宗皇统七年有东京留守事刘昭毅定海军节度使刘师鲁与处玄甚善二公请讲师弟礼处玄曰公等当代名臣予将逝矣不足为公等友辄示颂云正到峥嵘处何如拂袖归我今须继踵回首及希夷二公览之怆然处玄又曰越八日予归矣二月六日羽化乃八日也师鲁哭之以诗曰与君岁晚得相亲相对忘形略主宾日望师来虚正寝忽惊仙去注同人出史纂左编】

玄州上卿苏仙君上升 【 道经】

沐浴令人轻健 【 云笈七签】

   诗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始知平地上看不尽青春 【 伊川二月六日登石阁出击壤集】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 杜甫】

当年霜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衰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前生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去较前贤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 东坡去杭十六年复至留二年而去自拟平生出处老少似乐天二月六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 伊川二月六日送京酝二壶上尧夫出击壤集】

  七日

宋太祖幸北园习射 【 干德四年】

宋孝宗御选德殿以立皇太子御札宣示大臣虞允文等奏元良天下大本陛下独出睿断为天下得人各再拜称贺 【 干道七年以上玉海】

丘处机入见元太祖辞去上曰少俟三五日前日道语有未解者朕悟即行 【 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从重阳祖师得道先元太祖猎东山有一大豕马踣失驭豕傍立不敢前左右进马遂罢猎师闻之入谏曰天道好生今圣寿巳高宜少出猎坠马天戒也豕不敢前天护之也太祖曰朕巳深省神仙之言在我衷焉自是乃简出史纂左编】

斗星下降 【 南斗北斗道经】

宜春谢真人飞升 【 翰墨大全】

   诗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如杯定知有口能嘘沫休信无心便畏雷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 梅圣愈二月七日吴正仲遗活蟹】

  八日

太中署是日于署庭中以大牢祀老人星兼祠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钩陈北极北斗三台一十八宿凡应预祠享之官太医给除秽气散药 【 隋书】

光武以大牢祀大社于雒阳 【 建武二年立大社于雒阳无屋有门墙而巳二月八日及腊一岁祀皆大牢出后汉书】

唐中宗皇帝降庐陵王 【 中宗皇帝弘道元年以皇太子即位嗣圣元年二月八日降庐陵王圣历元年册为皇太子神龙二年重即帝位谨按中宗皇帝即位后复为皇太子又重绍宝位升降两度自古未有出卓异记】

宋真宗始置言事御史 【 天禧元年二月八日侍御史六员出会要】

宋仁宗幸洪福院 【 明道二年二月八日出会要】

梁陈典曰二月八日绕城歌曰皎镜台阳宫四面起香风楼形似飞凤城势若盘龙 【 寿阳记】

杭州倾城士女集于广惠庙 【 杭州旧有广惠庙宋康定元年建以祀广德王张渤者递代褒封二月八日倾城士女集焉出游览志】

同州是日为市四远村民毕集其蚕农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郡守就子城东北隅龙兴寺前立山棚设幄幕声乐以宴劳将吏 【 二月二日亦然四川记】

侯无可先生葬 【 先生姓侯氏名可字无可平生以劝学新民为巳任主华学之教育者几二十年屡官必治学舍兴弦诵成就材德不可胜道自评事四迁为殿中丞阶宣奉郎勋骑都尉服赐五品元丰己未卒年七十三次年二月八日葬于华阴县出程明道集】

焉耆国风俗崇信佛法是日咸依释教斋戒行道 【 焉耆国民贫无纪纲法令婚姻略同华夏死亡者皆焚而后葬其服制满七日则除之丈夫并剪发以为首饰文字与婆罗国同二月八日依释行道四月八日亦然出魏书列传】

释迦佛于是日明星出时成佛 【 释迦佛号天人师住世四十九年将金缕僧迦黎衣传法与摩诃迦叶出传灯录】

释道安忽告众僧曰吾当去即日斋毕无疾而卒 【 晋太元元年先道安问异僧以来生所生之处异僧以手虚拨天之西北即见云开备观兜率妙胜之景出高僧传】

为芳春节五晨大道君豋玉霄琳房四盻天下 【 道经】 罗汉成道日 【 佛书】

   诗

土膏初动麦苖青饱食城头信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 曾巩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问疾来三七浇愁有半缾风松时落蕊病鹤不梳翎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 【 东坡二月八日与黄涛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八叶蓂开对日华仲春和气烂春葩 【 事文类聚】

  九日

光武到鲁鲁遣宗室诸刘及孔氏上寿上诣孔氏宅赐酒肉 【 建武三十年光武欲幸泰山正月车驾发雒阳二月九日到鲁出后汉书】

宋高宗作玉牒所 【 高宗南渡有司失职李易请编次玉牒绍兴二十年二月九日以旧车辂院为玉牒所御书玉牒殿及殿门出玉海】

宋徽宗诏以显谟阁为熙明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 【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九日出会要】

采音偷车栏夹杖龙牵 【 齐故西阳内史刘寅妻范诣台诉列称叔郎整恒欲伤害夺寅息逡责范米六斗哺食米未展送忽至户前隔箔攘拳大骂突进房中屏风上取车帷准米去二月九日夜整婢采音偷车栏夹杖龙牵范问失物之意整便打息逡整及母并奴婢等六人来共至范屋中高声大骂婢采音举手查范臂任昉奏弹曰理绝通问而妄肆丑辞终夕不寐而谬加大杖出天中记】

东斗降 【 道经】

  十日

唐高宗是日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宽百寮休沐 【 永徽三年事物纪原】

赵珣上五阵兵事十余篇宰辅奏用兵以来策士之言以万数无如珣 【 宋仁宗康定二年玉海】

张文刚葬于凤凰山 【 文刚字常胜湖州乌程人好学能文孝友祥顺再举进士不第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至六年二月十日葬王荆公为之志铭曰才足以贵而莫之知善足以寿而止于斯呜呼逝矣铭以哀之出事文类聚】

无量寿佛姓周氏端坐而逝 【 母熊氏产师有摩尼入怀之兆生而颀面大耳骨瘠如柴标姿异人天性好定自幼即出家尝从一高僧观于海上高僧谓师曰苦海如是师蹙然曰是众生之所谓苦海而菩提之所谓性海也僧惊异之后结庵湘山之覆釜山自称无量寿主永州刺史韦宙遣使礼请即至四门各见其人其灵变如此不可具述于咸通八年二月十日端坐而逝年一百三十二出彬阳佛传】

女冠乘风飞至玉真观 【 唐玄宗驾在东京以李适之为河南尹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日有女冠乘风飞至玉真观观者如堵尹怒其聚众笞之数十而乘风者不哀祈亦无伤损颜色不变尹大骇奏闻召入内殿问其故乃蒲州紫云观女道士也辟谷轻身因风飞至此赐金帛还蒲州数年又因风飞去不返出纪闻录】

长生护身天尊下降 【 道经】

   诗

僊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霁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 李乂奉和游苑喜雨应诏】

山居少四邻槠叶半为薪野色生遥念空江滞此身风涛春忆越亲旧晚游秦独拟寻鸡犬云萝挂葛巾 【 谢皞字皋羽宋粤人】

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 【 赵章泉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纯教授去非尉曹】

厄运虽云极群公莫自疑民心空有望天道本无知野帐留华屋青城插皂旗燕云旧耆老宁识汉官仪主辱臣当死时危命亦轻谁吞豫让炭肯结仲由缨泣血瞻行殿伤心望虏营尚存仪卫否早晚复神京 【 吕居仁二月十日作此靖康二年二月事五月改建炎】

  十一日

宋仁宗崇政殿观教(马夌)军击球 【 嘉佑七年】

宋神宗御阁召王珪范镇等讲礼记 【 熙宁元年以上玉海】

宋钦宗车驾出城幸虏营 【 先靖康元年金人围汴城至二年粘罕遣使入城请帝车驾诣军前议事二月十一日车驾幸虏营后数日还宫七修类稿】

苏东坡饮醉食饱默坐思无邪斋兀然如睡觉写渊明诗一首示子过诗曰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着一冠东坡书毕云东方一士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 【 绍圣二年长公外纪】

尹虔子张石生李方回三真人飞升 【 翰墨大全】

  十二日

汉光武宿奉高遣虎贲郎将先上泰山

【 光武车驾正月发雒阳宫二月初到鲁十二日宿奉高出封禅仪记】

唐高祖以总管府改曰都督府

【 苏氏演义曰府聚也聚所在图籍簿书之处汉制三公开府故称三府魏晋以后诸王又称府唐高祖武德初边镇襟带之地置总管府武德七年二月十二日改曰都督府出事物纪原】

唐高宗诏造明堂

【 干封三年二月十二日诏于是改元总章出礼志】

宋理宗淳佑五年进孝宗光宗两朝御集宁宗实录及理宗玉牒日历上御垂拱殿礼仪使宗室使宰执以下赴实录院右文殿玉牒所经武阁并行烧香礼毕奉迎诸书至和宁门步导至垂拱殿以俟班齐各随腰舆入殿下东西向立 【 宋史礼志】

宋朝科制以是日会试锁院 【 二月十二日会试锁院十八十九二十则试诗赋论策为三场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又试经义论策为二场出七修类稿】

宋高宗以赵鼎与张浚并相 【 绍兴五年二月十二日出会要】

包廷藻卒卒时危坐赋诗有脱胎换骨之句俄顷而逝 【 廷藻字文叔号南涧生于宋咸淳乙丑年年五岁见伯父记饮中仙及大历才子名随记随失南涧牵衣间曰翁何健忘耶儿虽耳闻巳熟于心矣因历数以对翁大惊及长锐然尚友古人夜则悬灯挟册琅琅声不绝性嗜酒虽百觞不乱当酣适时岸中独坐高歌八咏又无机心抚世酬物洞达出肺腑相示四方来从至正丙子年二月十二日卒寿七十二出宋濂集】

景自芳以是日作寒食至今里人号景村寒食 【 自芳蜀雅州人破贼有功出雅州志】

玄宗追赠庄子南华真人 【 天宝元年二月十二日追赠唐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诗

二月莺花二六辰今年巳得十分春非关此地春光早特为公家诞节新 【 事文类聚】

  十三日

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十三日甲子 【 庾季才字叔奕幼颖悟诵尚书十二通易好占玄象隋文帝为丞相尝夜召问天时人事季才曰天道精微难可悉察今月平旦青气如楼阙见国城上俄而变紫逆风西行气经云天不能无云而雨皇王不能无气而立今王气已见须即应之二月日出卯入酉居天之正位谓之二八之门日者人君之象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十三日甲子甲为六甲之始子为十二辰之初甲数九子数又九九为天数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汉高帝以二月甲午即帝位享年四百故知甲子甲午为得天数今月甲子宜应天受命上从之出北史】

翰林李国凤游相国寺见群僧仰面聚观国凤亦从之仰视见日旁有一月一星月如初弦共骇异焉 【 元朝于岁首例遣使祭岳渎元顺至正己巳年国凤代祀时因兵乱不出城而望祭嵩兵二月十三日祭毕游相国寺出辍耕录】

唐玄宗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 【 开元二十四年】

宋太宗诏近臣后苑宴射赋诗上亦赋一章赐宰相吕蒙正等 【 淳化元年以上玉海】

宋高宗车驾至杭 【 建炎三年二月十三日车驾至杭以州治为行宫出会要】

宋徽宗诏以徽猷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 【 大观二年二月十三日诏出会要】

中元葛真君生 【 翰墨大全】

  十四日

宋高宗是日丙子月体如食太史言月未当阙而阙 【 绍兴二年通考】

唐文宗以左丞王播兼判太常卿事 【 玉海】

唐武后策问举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 载初元年出事物纪原】

高丽入贡有日本国车一乘使者柳洪曰诸侯不贡欲中朝略见工拙耳神宗特诏许进 【 元丰二年玉海】

玄同无疾而卒 【 薛氏者冯微妻也自号玄同尝独处焚香诵黄庭经有青衣玉女二人降其室光如月照香风四集云紫虚元君闻玄同修行欲亲降于此玄同焚香以候元君降于庭玄同迎拜元君示以黄庭存修之旨又赐丹一粒曰后八年吞之当遣玉女迎汝于嵩岳至八年二月十四日二女相迓玄同沐浴饲所赐之丹无疾而卒有仙鹤三十六飞集于庭其状若生额中有白光化为紫气沐浴时玄发重生长数寸明日云彩满空忽尔雷电其棺飞在庭中开之惟有空衣异香群鹤浃旬不去出集仙录】

闾丘方远真人飞升 【 翰墨大全】

   诗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龟不吾欺届此江郊废井巳塞乔木干霄昔人伊何谁其裔苖下有碧潭可饮可濯江山千里供我遐瞩木固无胫瓦岂有足陶匠自至啸歌相乐我视此邦如沬如沂邦人劝我老矣安归自我幽独倚门或挥岂无亲友云散莫追旦朝丁丁谁款我庐子孙远至笑语纷如剪发垂髫覆此瓠壶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 白鹤新居成苏轼咏陶渊明时运诗似为已发乃次其韵且长子迈相别三年携诸孙万里远至二月十四日欣然有作】

  十五日

汉光武车驾上泰山晡时到天门郭使者得铜物其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疑封禅具也又东上一里余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时神也东北百余步得封所西北有石室坛南有玉盘中有玉龟 【 马第伯封禅仪记】

玄宗先正月御勤政楼燕群臣连夜烧灯会大雪而罢因命今后以二月望日为之 【 开元二十八年旧唐书】

郭(上麻下香) 【 奴敦反】 曰若郡内二月十五日失囚者东军当至 【 (上麻下香)西平人也少明于易仕郡主簿张天钖末年符氏每有西伐之问太守赵凝使(上麻下香)筮之(上麻下香)曰若郡内二月十五日失囚者东军当至凉祚必终凝乃申约属县至期鲜卑折掘送马与凝凝怒其非骏幽之厩内鲜卑惧而夜遁凝以告(上麻下香)(上麻下香)曰是也国家将亡不可复振出晋书】

齐武帝东昌县山每发异响忽是日有一岩禠落县民方元泰往视岩下得古钟一枚 【 永明四年南齐书】

降圣节 【 唐武宗会昌元年二月十五日诏我圣祖降诞昌辰改为降圣节则降圣之号唐武宗先以名节不独宋祥符五年以圣祖降延恩殿为降圣节出事物纪原】

贞元节 【 重和元年徽宗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日生为贞元节出宋史】

上元节 【 高丽国二月十五日僧俗燃灯如中国上元节出宋史外国传】

以是日为花朝 【 提要录】 风土记云浙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宋制守土官于花朝日出郊劝农

宣府花朝节村民以五谷瓜果种相遗谓之献生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 【 宣府镇志】

东京以为扑蝶会 【 天中记】

成都以是日鬻花木蚕器于市因作乐纵观号曰蚕市 【 成都古蚕丛国民重蚕事成都府志亦出天申记】

限是日私养沙门者送官过期身死 【 司徒崔浩慱学多闻不信佛谓帝曰佛氏虚诞帝以辩慱信之会盖吴反杏城关中搔动帝乃西伐至于长安先是长安沙门种麦寺内御驺牧马于麦中帝入观马沙门饮从官酒从官入其便室见大有弓矢矛楯出以奏闻帝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当与盖吴通谋害人耳诏曰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藏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出魏书释老志】

周穆王是日暴风忽起林木伤折天地震动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对曰西方有圣人现耳是时涅盘 【 周昭王二十四年江河泉池忽然汛涨大地震动有五色光入贯太微太史苏由奏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一千年外声教及此昭王即敕镌石记之埋于南郊天祠前至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果应出周书异记】

老子生生而皓首 【 老子者老君也于亳州乘白鹿升天至商纣二十一年再降于岐山之阳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周武王时为柱下史成王时仍为柱下史出史纂左编据南史老子四月八日生】

紫琼真人闻道 【 饶德兴张模字君范慕道改名道心求太虚真人金丹之法太虚茆与适市见张施丐钱三十文乃曰可授已遂以丹法授复会真州始全火候后紫琼以道授赵缘督子始仙去出道书】

薛洞玄女仙升仙

孙思藐升仙 【 以上翰墨大全】

   诗

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不寒不暖看明月况是从来少睡人 【 徐凝二月望日作】

焂忽韶光一半过寒威犹自压暄和故摧春色欢终减屡失花期日旋那病骨不禁风料峭衰悰难遏醉吟哦凭阑更为芳菲惜重取轻苫拥旧科 【 梅圣俞二月十五作】

  十六日

宋太祖生于洛阳夹马营以为长春节 【 唐明帝登极每夕于宫中焚香祝天曰某胡人因乱为众所推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明年丁亥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生于洛阳夹马营初太祖母杜氏梦日入怀而孕生之夕神光照室胞如菡萏异香馥郁人因号其地为香孩儿营建隆元年群臣上表曰轩帝生于寿丘发绕枢之异夏禹诞于石纽流贯昴之祥莫不炳耀灵符延长宝历谅惟圣德允协昌符请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出长编】

宋太祖幸 【 玉津园阅士卒】 骑射张乐赐从官饮 【 干德四年二月十六日出会要】

宋太宗幸西绫锦院命近臣纵观织室机杼 【 兴国三年二月十六日出会要】

宋仁宗赐百官福酒又作藉田礼毕诗赐宰臣吕夷简等次韵和进 【 明道二年玉海】

齐竟陵王子良见佛从东来 【 子良幼舍胜慧结志隆云诚感恳征亟发灵应以永明七年二月十六日于西第在内堂法会见佛从东来威容显曜俛而微笑既而咳唾白如凝雪以手承捧变为玉稻子良尝招致名僧讲论佛法数于祗园斋戒大集朝臣世以为失宰相体武帝不豫子良启造沙门于殿户前诵经武帝为感梦见优昙钵花子良案佛经宣旨使御府以铜为花插御林四角出法苑亦出天中记】

胡惠起命弟子于伏龙冈造坟解蜕 【 惠起字警俗唐则天以蒲轮召之引见武成殿问仙术惟陈道德帝王治化之原遣使送归复赐书有曰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上唐畏庆三年二月十六日命弟子于伏龙冈造坟解蜕年数百岁谥嗣真先生出列仙传】

观音成道日 【 藏经】

   诗

昨日花朝正艳阳今朝昴宿为储祥 【 事文类聚】

  十七日

唐太宗召三品以上赐宴于元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群臣就太宗手中竞取散骑常侍刘洎豋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豋床 【 贞观十八年玉海】

宋真宗幸开封府射堂命宗室牧伯射帝中的者七 【 祥符二年闰二月十七日出通典】

宋高宗赐陈梦协束帛 【 绍兴十八年陈梦协进十七史蒙求给事中韦寿成看详高宗二月十七日加赐束帛出会要】

唐张说除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是日到任上谢表云拜命荒服浮舟遄沂臣以二月十七日到州山列楚望水横南纪德非羊祜迹谢朱均何以镇静流亡攘除猛虣末云愧乏才能不足宣畅皇风敢竭心力少冀上酬玄造 【 楚通志】

陈正懿严通远升仙 【 翰墨大全】

   诗

一年好事一番新才过花朝两日辰 【 事文类聚】

  十八日

秦州地震先秦州百姓闻州西北地下殷殷有声俄而地震庐舍尽坏地坼而复合经时不定 【 玄宗令左丞相萧嵩致祭山川五行志】

孔子卒 【 孔子卒于哀公十六年四月乙丑即今之二月十八日此孔氏子孙相传者若谓卒于己丑或误亦载于四月十八日出山堂肆考】

  十九日

泰山云气成宫阙 【 汉光武封禅二月十九日泰山云气成宫阙百官皆见之至二十一日东南极望有白气广数丈出封禅仪】

真宗崩 【 干兴二年二月十九日崩仁宗即位群臣见帝帝敕曰先皇帝奄弃万园凡中外将校并加存抚群臣拜舞称万岁出宋史】

宋哲宗诏曰汉家致孝有朝夕供御之庭唐室取颜严岁时庆贺之礼逮于列圣咸有旧章建以太皇高太后宫曰崇庆宫尚太后宫曰隆佑宫 【 哲宗元佑元年二月十九日诏出玉海】

宋孝宗诏建石经阁于国子监上亲题额 【 淳熙四年二月十九日诏出会要】

观音生辰 【 佛书】

   诗

君念世上川嗟子老瘴天那堪十日内又长白头年 【 元祯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

  二十日

唐昭宗葬于和陵 【 天佑元年通考】

玄宗开元八年敕都督剌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 【 旧制凡授都督剌史阶未及五品并听着绯佩鱼杂任则停则借绯之制自唐明皇始宋朝赐绯者亦借紫而相承不佩鱼出事物纪原】

宋太祖干德四年知贡举王佑上进士诸科十五人时陶谷子邴中第命中书覆试 【 玉海】

宋仁宗御殿试进士得王尧臣巳下三百七十七人 【 天圣五年二月二十日出通典】

苏辙生 【 辙字子由号颍滨谥文定轼之弟出苏氏谱】

元成宗戊戌年是日张尚书汉臣赵松雪学士费北山漕侯同在杭州泛舟过西湖豋岸将游水乐洞行里余逢一尼寺赵公偕二公入寺俄而从人来报张公老仆戎显卒死矣亟回至其所呼救不苏忽有二道士一老一幼云不妨老者于死人面上吹呵幼者就篱落摘一青叶度于老者若作法书符状死人再生顷之失道士所在 【 道士貌宛似世所画钟吕二仙像出纯阳传】

北斗出游

保德真君降 【 以上翰墨大全】

   诗

平生拙人事出走临东藩纷此狱讼地欣承刀笔闲漾舟明湖上清镜照衰颜春风随我来扫尽冰雪顽花开满北渚水渌到南山鱼鸟自翔泳白云时往还吾亦乐吾乐放怀天地间顾视彼夸者锱铢何足言 【 曾巩字子固二月二十日西湖作】

五十日春逢诞节八年岁寿属凝香 【 事文类聚】

  二十一日

宋真宗诏曰缅惟烈祖常幸旧都其明堂殿前三门改为太极门 【 景德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诏其明堂殿即太极殿也出会要】

宋真宗宴宗室于永芳园近臣于会节园又命帅臣内职饮射 【 景德四年出玉海】

怀光拔其军居咸阳 【 唐右武锋兵马使石演芬本西域胡人怀光养以为子怀光潜与朱泚通谋演芬遣郜成义诣行在告之请罢都统之权成义告怀光子璀璀密白其父怀光召演芬责之曰我以尔为子柰何欲破我家今日负我死甘心乎演芬曰天子以太尉为股肱太尉以演芬为心腹太尉既负天子演芬安得不负太尉乎演芬胡人不能异心惟知事天子苟免贼心而死死甘心矣怀光使左右脔食之皆曰义士也可令快死以刀断其喉而去怀光二月二十一日拔其军居咸阳出考异】

黄山谷过洞庭 【 山谷作承天院记朝廷谓其幸灾谤国自鄂谪宜州时崇宁二年也次年二月二十一日过洞庭经潭衡至永州游太平寺登阁赋诗宋学士集】

顾欢题柱云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终 【 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年六岁知六甲家贫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后又母亡浆水不入口六十日庐于墓开馆聚徒数百人欢早孤每读至哀哀父母辄执书痛泣征为杨州主簿不就上赐麈尾素琴元明元年又征为太学慱士不就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乌集其掌取食事黄老道解阴阳书为数术多效验初元嘉末出都寄住东府忽题柱云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终赋诗曰精气因天行游魂随物化克死日卒于剡山身轻柔软时年六十四出南齐书文学传】

女络与父俱浮江上 【 符县长赵祉遣吏先尼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诣巴邵没死成濡滩子贤求丧不得女络年二十五岁求之亦不得乃乘小船至父没处哀哭自沈见梦告贤曰至二月二十一日与父俱出至期父子俱浮江上郡县上言为之立碑以旌孝诚后汉作叔先雄水经】

  二十二日

客星在舆鬼东北 【 建武三十一年有客星焰二尺许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舆鬼东北舆鬼尸星主死亡客星居之为死丧后光武崩出通考】

唐玄宗祠后土太史奏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祥风绕坛日扬其光 【 开元十二年初有司奏修坛掘出铜鼎二又掘出古砖有篆书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字又赤兔见坛侧出玉海】

唐昭宗生于东内以为嘉会节 【 昭宗懿宗第七子咸通八年生出旧唐书】

丹阳真君上升 【 真君宁海州人马姓钰名字玄宝因重阳真君语悟而请师于家后属家政于三子庭珍庭瑞庭珪遂弃家修道真君以所得纯阳金丹秘诀授之遂顶三髽而成道仙升于是日焉有金玉渐悟行化成道圆成精微六集及语录一帙行于世出道书据左编事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并录】

   诗

蓂褪尧阶八叶桃翻禹浪三层 【 事文类聚】

  二十三日

宋太祖内出御札曰渴听谠言庶臻治道令朝臣以次转对御书大宋一统赐王漙 【 建隆二年玉海】

宋仁宗御崇政殿西阁四壁各张画图前代帝王美恶可为劝戒者命两府观之既而宣天章阁侍讲曾公亮讲毛诗王洙读祖宗圣政录丁度读前汉书数刻而退 【 庆历四年宋史】

包拯论宋庠 【 拯于二月二十三日具札子论庠曰庠秉衡轴首尾七年殊无建明少效补报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无耻之甚也出文鉴】

保德真君生 【 道经】

   诗

二月二十三木兰开折初初当新病酒复似久离居悲绝更倾国惊心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弄粉如伤重调红或有余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 李义山是日作】

  二十四日

流星大如桃出天津入紫宫须臾有细流星或五或三相续又有一大流星从紫宫出入北斗须臾又一大流星出贯索中经天巿垣诸流星并向北行至晓不可称数 【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流星占曰天子之使又曰庶民惟星星流民散之象至二十七年索虏残破青冀徐兖等州民死大半出天文志】

宋真宗是日幸开封府射堂谓从臣曰朕昔尹京兆先帝为创此堂俾之习射周览久之多所感慕又至堂阅太宗御书图画数十轴制曰昔东汉之隆过宛陵之故第正观之盛临庆善之旧宫所以申恺乐之私宣优游之泽朕顷在储邸获尹神京用修相圃之仪遐拟宣猷之地知枢密院事王钦若上驾幸旧邸七言诗上作歌以荅仍诏褒之 【 玉海】 夏竦上新集古文四声韵 【 宋仁宗庆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知亳州夏竦上四声韵五卷出会要】

勃泥国入贡 【 宋神宗元丰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入贡勃泥在西南海中前代未尝朝贡太宗兴国二年其王尚打遣使奉表贡龙脑玳瑁馆于礼宾院赐鞍马出会要】

长山张舒宋文帝元嘉九年是日忽见一人衣朱衣执青柄马鞭云可随我去顷之以丝绳系长梯令舒上梯仍造大城绮洞其地如黄金又有一人不冠独坐绛纱中语舒曰主者误取汝汝从此神于占卜舒不觉受其术 【 出异苑】

   诗

花朝清晓雨初收瑞气祥风满玉楼蓬矢重逢三八日椿龄再祝八千秋 【 事文类聚】

  二十五日

唐玄宗省弘文馆校书两员 【 开元七年置弘文馆校书四员崇文馆校书两员至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省弘文馆两员出会要】

宋徽宗封孔鲤泗水侯伋沂水侯 【 崇宁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王海】

李全以是日事为吾之罪 【 李全潍州北海望家子宋人也锐头蜂目弓马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元兵至山东母与兄俱死焉全与张国明等曰我乃不忠不孝之人众曰节使何为有是言也全曰縻费朝廷钱粮至多乃杀许制置不忠我兄被人杀不能复报不孝二月二十五日事吾之罪也十一月十三日事谁之罪耶盖指(王卓)与夏全也出左编】

金可记上表言臣奉玉皇诏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当上升时宣宗以为异至期春研花熳果有五云攒簇鸾翔鹤集笙鸣箫奏羽盖琼轮彩幢云幡仙仗蔽空升天而去士庶观者莫不瞻礼叹异 【 金可记海外新罗人也宾贡进士性沈静好道服气炼形慱学强记属文清丽于终南山子午谷葺居焚香静坐若有所思又诵道德及诸仙经不倦后三年航海归本国而后来宣宗征入内不就又求见玉皇诏以为别仙所掌不留人间遂赐宫女四人又遣中使二人侍左右可记独居静室宫女中使多不接近每夜空内常有客谈笑声中使窃窥但见仙官仙女付列至二月二十五日升天而去出续仙传】

   诗

老景已邻周尚父庆门方似汉堂贤一杯仰祝椿松寿岁岁流觞八日前 【 事文类聚】

  二十六日

文宗是夜四更至五更四方中央流星大小二百余并西流有尾迹长二丈 【 开成四年出天文志】

宋真宗诏加中岳中天王为崇圣中天王 【 祥符四年后又加中岳为中天崇圣帝出事物纪原】

唐文宗因是日寒食节宴群臣于麟德殿杂戏人弄孔子上曰孔子古今之师安得侮渎亟命驱出 【 开成三年出玉海】

宋太祖幸迎春苑习射中的者三从官称贺 【 建隆二年二月二十日出会要】

宋真宗宸妃李氏薨 【 仁宗明道元年薨后追册为庄懿皇太后葬永定陵西北晏殊撰墓铭出宋史礼志】

李昼为许州吏永春二年是夜归伯梁河见路傍有冢去路约二十步冢上有穴大如盘有火光昼异之下马至冢观焉见五女子衣华服相坐穿针俱低头就烛昼呼之五烛皆灭五女亦失所在昼恐上马而走五炬火从冢出逐昼昼走不能脱以鞭挥拂为火所焚行十里方达伯梁河火始灭 【 明日看马尾烧尽后遂目为五女冢今存焉出传异记】

虚静冲和徐真人生 【 翰墨大全】

   诗

仲月蔼芳景内庭宴群臣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钧陈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正声迈咸濩易象合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裀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熏时泰恩泽漙功成行缀新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 【 二月二十六日春和圣制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权德与作】

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至人旧隐白云合神物已化遗踪存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 【 东坡二十六日至磻溪未明作】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谷映朱栏秀山舍古木尊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餐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 【 东坡二十六日自磻溪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丽亭】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 【 东坡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作】

  二十七日

宋真宗御水心亭垂钓遂宴金华殿小苑花皆太宗命中黄门所植滋茂异常帝作赏景观花诗以赐从官 【 祥符三年】

宋真宗召近臣于后苑翔鸾阁移幸流杯殿登象瀛山翠芳亭命从臣赋诗遂宴玉宸殿 【 祥符九年以上玉海】 蒋大士生 【 大士既长孝父母睦兄弟日诵金刚经至徽宗崇宁癸未豁然顿悟遂别父母妻子就浪石寺立坛演法尽蠲火食升奼岩趺坐而化其徒遂于寺立塔至今真身不坏大士江华人于神宗熙宁甲寅年二月二十七日生禅宗志】

斗星降 【 道经】

   诗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麇窜修竹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媿无酒食待游人旋研杉松煮溪蓛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起观万瓦郁参差日乱千岩散红绿门前商贾负椒荈上后咫尺连巴蜀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 东坡二月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作】

  二十八日

晋高祖生以为天和节 【 冯导等表曰斗柄正卯律吹仲春当帝一出震之方是天地同和之日请以二月二十八日为天和节庶夫称觞万寿稍申将顺之心节配四时永洽好生之德从之天中记】

唐太宗诏曰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着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绩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宜酌故实并图画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于前载旌贲之义水贻于后昆 【 太极宫中有凌烟阁在凝阴殿内功臣阁在凌烟阁南颉利既平太宗置酒于此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诏出韦述而京记】

程颐母侯氏卒 【 侯氏好文平生诗不过二三篇皆不存独存夜闻鸣鴈诗诗曰何处惊飞起雝雝过草堂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欲寄回文信谁能付与将侯氏从夫官岭外偶迎凉露寝遂中瘴疠及北归道中疾单召医视脉曰可治谓二子曰绐尔也皇佑四年二月二十八卒于江宁出宋文鉴】

群鹤飞绕苏山 【 苏耽真人汉文帝桂阳郡人也群鹤随之升天至宋宁宗嘉定五年加封静惠真人是岁二月二十八日忽有群鹤飞绕苏山诰至郴乃于是日其灵应如此耽事母潘氏极孝母百岁无疾而卒乡人殡于城东人望之若有白马系林间遥闻真人有哭声郡守张邈率僚属往吊之求见真人仙颜出半面光彩照人人垂一大手有绿毛长尺余因谓手曰山谷幽远日暮难归遂手掷仙经成桥令众闭目而渡少焉即抵城五月十五七月十五亦载出郴阳仙传】

   诗

君臣相悦同鱼藻兄弟连荣比棣华岁岁重三前六日寿觞何惜泛流霞 【 事文类聚】

  二十九日

宋真宗赏花宴于后苑作仲春赏花钓鱼诗群臣皆赋遂射于水殿尽欢而罢 【 咸平三年出玉海】

龙见于兴庆池 【 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出玉海】

清静元君上升 【 宁海孙忠显女名不二号清静散人适马宜甫生子三重阳真君以分梨十化说授之与其夫共弃家学道后元君居洛阳风仙洞夫妇日相激励道成有诗词行于世出道书】

圣母元降日 【 道经】

  三十日

中人驰召宰相马奔乏死于道 【 宋申钖字庆臣少而孤擢进士敬宗时拜待读学士文宗即位再转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帝恶宦官权宠震主再致宫禁之变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欲剟除木根思可与决人事者察申钖忠厚因召对与朝臣谋去守澄等且倚以执政申钖顿首谢未几拜尚书左丞踰月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乃除王播京兆尹密谕帝旨播漏言而守澄党郑注得其谋太和五年遣军候豆卢着诬告申钖与漳王谋反守澄持奏浴堂将遣骑二百屠申钖家宦官马存亮争曰谋反者独申钖耳守澄不能对时二月三十日群司皆休中人驰召宰相马奔乏死于道易所乘以复命至中书中人唱曰所召无宋申钖申钖始知得罪望延英门以笏叩额还第出白孔六帖】

庾翼题纸背曰二月三十日 【 刘连州寄柳子厚诗云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应劳手自题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巳厌家鸡注云家有右军书每纸背庾翼题云王会稽六纸二月三十日出白孔六帖】

每岁祭袁双庙 【 丹阳县有袁双庙先为桓宣武诛求立庙庙未成大有虎灾被害之家梦双催功甚急百姓速成之每以二月三十日祭庙至元嘉五年村人于庙后见一物人面鼍身自言曰某袁双也出异苑】

祖师授王处一正法 【 处一宁海东牟人号王阳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大石谓之曰子异日为道教宗主又尝闻空中人间曰汝识我否我乃玄庭宫主是后狂歌谩舞居牛仙山庵祖师知其为玄门大器二月三十日授以正法其处一诞辰载于三月十八其上升载于四月二十三出史纂左编】

大慧真人下降 【 翰墨大全】

   诗

八年二月晦山梨花满枝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宴坐自相对密语谁能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 白居易神照禅师二月三十日同宿】

立马柳花里别君当酒酣春风渐向北雪鴈不飞南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已三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 【 贾岛二月三十日别鄂中友人】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遶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 东坡二月三十日和子由寒食】

日涉编卷三

楚应城陈阶升也甫编辑

邑人徐养量叔弘甫校刻

周师旦几几甫 

张正初万福甫 

赵冏驭叔甫仝阅

 三月〔一〕

三月建辰辰震也谓时物尽震动而长也 【 合璧事类】

姑洗辰之气也三月建焉 【 周礼】

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 【 礼记】

春日载阳 【 注三月东京赋】

青阳告谢朱明肇受 【 文选渖安仁赋】

季春行夏令则民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兵革起行冬令则寒气发草木肃国有大恐 【 吕氏春秋】

为寎 【 尔雅】

曰暮春亦曰季春晚春大春余春末春 【 梁元帝纂要】

晋武帝恣其所之是月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 【 泰康二年晋纪】

唐中宗宴于桃花园以学士李峤等桃花诗令宫女歌之辞既清婉歌仍妙绝 【 景龙文馆记】

曲江贵家游赏则剪百花装成狮子互相送遗狮有小连环欲送则以蜀锦流苏牵之唱曰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 【 曲江春宴录】

北齐卢士深妻有才学是月以桃花沬儿面咒曰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光华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花容 【 虞世南交略】

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 【 金门岁节记】

寒食煮麦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 【 酪乳浆也饧饴也或云即米糖也出玉烛宝典】

寒食俗皆画鸭子以相饷 【 邺中记】

寒食以面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 【 合璧】

北方戎狄为秋千戏以习轻趫 【 唐天宝宫中至寒食竞筑秋千戎狄遗俗令宫女辈嬉笑以为乐帝呼为半仙之戏涅盘经谓之罥索罥音绢出山堂肆考】

古麻剌国王服红黄衣以金线织丝布缠头诣佛寺中坐红床使人舁之贵臣如王之服或青绿绯白粉红褐并缠头跨马 【 外夷传亦出一统志】

浙西天鸣若转磨无云而雨 【 僖宗中和三年出通考】

日散光如血下流所照皆赤日中若有飞燕 【 惠帝光熙六年天文志】

有二星斗于中天一星陨 【 德佑元年占二星乃宋元之问斗于中天乃争衡之象一星陨乃宋亡之兆也出宋史】

五星交互经天纵横无常 【 晋惠帝永宁元年闰三月凡昼而星见于上者为经天占为不臣为更主五星经天古所未有后怀愍为刘氏所执五胡争起分据中国亦古所未有出晋书】

雨谓之迎梅 【 风土记】

雨曰榆荚雨 【 初学记】

大雨有物坠于地如猪 【 唐德宗贞元四年通考】

大雪平地三尺余其气如烟其味苦 【 浙西天复三年五行志】

天雨土 【 治平元年】

雨黄土 【 熙宁七年以上宋史】

雨火 【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通考】

雨毛 【 潭州熙宁元年五行志】

雨白毛 【 武帝天汉元年京房易传曰前乐后忧厥妖天雨羽又曰邪人进贤人逃天雨毛出汉书】

雨毛如线而绿 【 彰德元顺帝至元三年俗呼云菩萨线民谣云天雨网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元史】

雨血 【 惠帝永康元年后赵王伦篡位迁帝于金墉城其后天下大兵祸流王室晋书】

雨物若果核五色间错光莹坚固破其实食之似松子仁人皆曰娑婆树子至闰三月复雨如初 【 元至正壬辰年后红巾犯省治雨核之地悉被兵火湖州遂陷仪凤桥四向焚戮特甚追思雨核时桥四向为最多出辍耕录】

雨桂子于台州经十余日乃止 【 垂拱四年占曰天雨草木人多死出唐书】

黄河是月水名桃花水 【 水衡记与二月同】

大行山圣人崖有声 【 武德二年俗谓圣声有寇至出唐书】

石竹山大石自移声如雷 【 干道二年石竹山在福清县出五行志】

登州地震岠嵎山摧每震海底有声如雷 【 庆历五年出宋史】

云阳石燃方丈昼则如灰夜则有光投草木则焚 【 唐贞观十三年出通考】

京都夜有火光转行民家相惊噪 【 延熹九年后汉桓帝】

长安宣平城门外屋无故自坏 【 献帝初平二年后司徒王允使中郎将吕布杀太师董卓夷三族通考】

顺天门楼东柱已倾毁而自起 【 唐高祖武德九年占曰木仆自起国灾通考】

大同路黑气蔽西方有声如雷顷之东北方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光空中有兵戈声 【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元史】

有声若牛出许昌城 【 晋惠帝元康九年后废愍怀太子幽于许宫贾后遣黄门孙虑杀太子击以药杵声闻于外是其应也通考】

杨州桑生瓜

樱桃生茄 【 以上俱孝宗淳熙十六年此草木之妖宋史】

高平获赤雀太原获赤乌 【 高祖禅授之年隋书】

神雀五采以万数集长乐未央 【 汉宣帝四年改元神爵】

凤凰集太山陈留 【 汉宣帝元康元年】

吴孙权海盐县二黄龙见井中 【 赤乌五年以上宋书符瑞志】

两龙江中腾跃升天五色遥映江水 【 初承圣二年父老聚而悲相谓曰地龙已去国其亡乎帝踰年而遘祸出王僧辩传】

峨眉山是月必有一兽开路或虎或鹿或猿人方敢行不然堕深崖中 【 野记】

滑州剌史李邕献马一匹肉鬃麟臆嘶不类马声 【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邕任淄青遇一老翁云圣主将得龙马以应太平遂于青州民家获而献之出六帖】

肆州阳曲县羊生羔一头二身一牝一牡三耳八足 【 太和二十三年后高祖崩六辅专事出魏书】

   诗

江南季春天莼菜细如弦池边草作径湖上叶如船 【 严维字正文山阴人状江南三月】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着伴梨花 【 杜甫】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 谢枋得字君直号迭山见庆全庵桃花】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黎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 杜甫漫典】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凈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刘禹锡字梦得游玄都观】

林下居常睡起迟那堪车马近来稀春深昼永帘垂地庭院无风花自飞 【 邵雍字尧夫暮春吟】

蒲芽荇带绕清池锦缆牵舡水拍堤好是寒烟疏雨里远峰青处子规啼

曲阑干外雨垂垂罗幕风轻燕子飞独倚危楼思往事落红撩乱点春衣

岂蔻枝头春事休风吹万点只供愁杜鹃啼破三更月梦遶云间百尺楼

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晚青青芳草暮愁生 【 以上谢无逸】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樽前有限杯 【 元祯】

病香无力被风吹多在青苔少在枝马上行人莫回首断君肠是欲残时 【 崔橹暮春对花】

三月江南花满枝风轻帘幙燕争飞游人休惜夜秉烛杨柳阴浓春欲归 【 无名氏】

千林欲暗稻秧雨三月尚寒花信风九节老筇应不惜步随流水看残红 【 俞师郝】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不来春寂寞楚魂吟夜月朦胧 【 寇莱公】

几家台榭凤城东野水平分处处通眼见落花留不得此时多少恨东风 【 元祯】

一年春事又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夹道桃花三月暮马蹄无处避残红 【 张公举】

春光过限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疏珠 【 僧梵崇】

江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尽空遣庭花踏落花 【 欧阳公】

古今春过知多少人不留春头白早君欲留春心可知为君更赋留春诗留春莫只留花住花老春风亦随去孰若芝兰香不歇亭下长如二三月 【 杨次公】

  清明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 【 孝经纬】

清明三月节日在娄

白阳云出奎 【 易卦通验】

清明雨为泼火雨 【 河朔人谓泼火雨退斋雅闻】

清明雨为杏花雨 【 杏花开时正值清明后必有雨也谓之杏花雨古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提要录】

夏官司爟季春出火 【 周礼】

节过藏烟时当改火 【 白居易云】

清明之日桐始华田鼠化为鴽 【 后五日虹始见天子居青阳右介月令】

清明之日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乱色戴胜不降桑政教不平 【 周书时训】

明庶风后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则出币帛使诸侯 【 立夏长养布恩惠故聘问诸侯淮南子】

唐朝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顺阳气也 【 辇下岁时记】

禁火乃周之旧制唐宋清明日赐新火亦周人出火之义 【 会要】

长安每岁清明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者进上赐绢三疋碗一口 【 唐辇下岁时记】

清明湖州进紫笋茶 【 岁时记】

清明进新彩鸡子 【 唐书】

清明淘井 【 黄州俗出志林】

竹山县有地二顷不生树木惟有茅茨每岁清明日祭而燎之以卜岁之丰歉草尽而丰

清明折柳插门通贵贱男女皆祭扫茔墓自节日始至盈月乃止 【 以上楚通志】

明皇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置鸡坊索长安雄鸡金尾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之选六军小儿五百使之教饲时贾昌为五百小儿长天子甚爱幸金帛之赐日至其家 【 明皇以乙酉生而喜斗鸡是兆乱之象也东城父老传】

唐中宗景龙四年清明日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緪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力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以年老随緪而踣久不能起帝以为乐笑 【 文馆记】

清明新进士开宴集于曲江亭既彻馔则移乐泛舟又有月灯阁打球之会 【 东城父老传】

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秾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舡箫鼓终日不绝 【 武林旧事】

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之下园圃之内罗列杯盘互相酬劝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庭台抵暮而归 【 东京梦华录】

   诗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相邀直城外远远上春台 【 权德与】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暗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 贾岛】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 韦应物】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剌史家独歇回廊行复歇暗听弦歌暗看花 【 白居易】

当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 元祯】

自叹清明在远行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 权德舆清明日次弋阳】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 李郢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王禹(□尔)】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东坡】

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莫垂人与长缾卧芳草风将急管度青枝 【 王介甫】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晓泊孤舟古祠下满窗风雨看潮生 【 苏子美】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零落梨花发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熳开正月 【 韩退之】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我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文房】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 郑谷】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转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 戴叔伦清明送友还乡】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结云骑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 杨巨源】

斜日去不驻好风来有情江城过风雨花木近清明水树闲照影山禽时引声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城 【 张耒】

早是伤春暮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影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 韦庄】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着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计归心何日是路边曳甲正重重 【 郑准清明日江南作】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风光归穿绿荇舡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 陈上美清明日与友人游玉塘庄】

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宠命尊三老祥光烛万人太平当此日空复贺陶甄 【 史延因清明日赐百寮新火赋诗】

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九衢人转影连金屋分辉丽锦茵焰迎红蕊发烟染绿条春助律和风早添炉暖气新谁家一寒玉犹望照东邻 【 王濯同前题】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凈客舡绣羽冲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君平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舡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鴈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 以上工部清明诗】

  谷雨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也 【 孝经纬】

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乃雨其谷于水 【 七修类稿雨去声】

历家以谷雨为三月中气 【 容斋续笔】

谷雨太阳云出张如车盖 【 易通卦验】

谷雨日萍始生 【 后五日鸣鸠拂其羽后五日戴胜降于桑命有司无伐桑柘乃修蚕器择吉日大合乐大合乐者吉行射礼出月令】

宋神宗驰射野战至谷雨日止 【 元丰二年诏河东陕西诸路旧制马军自十月一日驰射野战至谷雨日止宋史兵志】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谷雨前采茶旋焙时汲虎跑泉烹香清味冽凉沁诗脾每春当高卧山中沈酣新茗一月 【 遵生八笺】

谷雨日采茶炒藏能治痰嗽及疗百病 【 养生仁术】

 三月〔二〕

  一日

东北方有声如雷 【 孝武太元十五年三月一日按刘向说苑以为雷当托于云犹君托于臣无云而雷此君不恤于下下人将叛之象及帝崩而天下将乱孙恩桓玄交陵京邑出晋书】

万春节 【 金史】

开金明池御史出榜晓示许人游赏 【 岁时记】

晋成帝幸司徒第见王导夫人曹氏如子弟之礼 【 咸和六年以人君而敬人臣之妻有亏君德出通考】

唐高宗召李绩等宴于城门观屯营新教之舞名一戎大定乐 【 龙朔元年其乐象亲征辽东而用武之势出山堂肆考】

宋哲宗御迩英阁吕大防奏曰仁宗所书三十六事禁中有否请誊写置坐隅以备亲览上从之 【 元佑六年玉海】

张天祺卒 【 以熙宁九年卒天祺讳戬即载之弟仕历中外二十四年立朝天下耸闻出墓铭】

平定州民魏全母失明卜者王子贞曰明年三月一日有青衣从东南来疗必愈至期见一人着青衣者遂邀入内重设饮食以相待其人曰仆不解医但解作犁耳为主人作之持斧绕舍求犁辕见桑曲枝临井上遂斫下其母两眼焕然见物此曲枝盖井所致 【 唐贞观年出朝野佥载】

灌口有太山府君庙每岁是日蜀人往祭之甚众时有一贫士鹑衣百结容貌憔悴众人轻之行次江际众人憩于树阴贫士亦坐石上逡巡谓人曰此水中有一睡龙有一叟曰得见乎贫士解衣入水抱睡龙出腥秽不可近云雾四合风起水涌众惊走贫士沉龙于水底自挂鹑衣而行众惭谢忽不见 【 野人开话】

谭处端生 【 处端以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生初名玉字伯玉号长真子世为宁海人生而骨相不凡从祖师得道及仙蜕书句以示众曰长真真妙理无为涌出阳神独自归书毕出肱而逝□□纂左□】

房长须云中跨鹤 【 房长须不知其名宋南渡后隐居武当日以栽杉为事忽遇玄帝化形谕之曰子神清矣惜也无须以手颔之经宿觉有物如丝萦于胸臆视之须已长尺余甲午三月一日清旦云中隐隐见跨鹤之形视故居惟杖履在焉出楚通志】

张治真人飞升 【 翰墨大全】

   诗

春阳以中百昌俱作彼阴冷而忽兴何飞霙之骤落始蒙蔽于阳乌遂潜藏于天幕冰霰杂下温寒相槫纔滚滚而纷揉更霏霏而交错因方就圆填溪满壑迷匹练于素鵰混高云于皓鹤云云 【 钱惟演因二月晦至三月一日霰雪杂下赋之】

  二日

日食在胃二度主廪仓 【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三月二日是时邓太后专政大水伤稼仓廪为虚出通考】

桓玄篡位义旗以是日诛之 【 隆安三年诛之先晋安帝时百姓忽作懊(怯去去改农)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撷寻而桓玄篡位义旗以三月二日妇定京都诛之玄之宫女及逆党之家子女妓妾悉为军赏东及欧越北流淮泗皆为人所获故言时则草可结事则女可撷也出五行志】

宋宰臣以下请理宗御正殿 【 端平二年三月二日出通典】

桑道茂署于纸曰李泌三月二日危 【 道茂善太一遁甲术德宗素验其数李泌病道茂署于纸曰泌三月二日危泌入见德宗不能步诏归第是日卒出道茂传】

文彦慱入觐是日宴彦慱于琼林苑赐御制诗 【 宋神宗元丰七年玉海】

马谡有功以是日致祭 【 顺应庙在叙州府庆符县南广洞祀汉参军马谡有阴佑神木之功有司每岁三月二日致祭出蜀志】

采药者求归 【 唐高宗显庆中有蜀郡青城民采药于青城山下斸药深数丈其根渐大如瓮斸之不已渐深十余丈不觉堕中以为必死忽见一穴寻之而出见村落桑柘花卉繁茂遇一叟以胡麻饭与之三月二日求归叟笑曰此仙境非人间明日上巳可谒玉皇采药者驾龙鹤谒玉皇后归世已百余年出太平广记】

僧伽大师端坐而终 【 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尝独处一室顶有一穴恒以絮塞之夜则去絮香从顶中出芬馥异常及烧香顶中又以絮塞之师尝濯足人取其水饮之痼疾顿愈唐中宗语师曰京师无雨师取缾水洒之俄顷甘雨大降至景龙四年三月二日于长安荐福寺端坐而终中宗即令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俄而臭气满长安近臣奏曰师欲在临淮故长安臭中宗心许之其臭顿息奇香遍长安即送临淮出纪闻录】

玉皇诞圣日 【 玉皇上帝出道经】

陆天师生 【 陆修靓翰墨大全】

   诗

罗袜凌波洛浦仙谪来潭府话寅缘因嫌曲水香尘涴诞降兰亭禊事前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工部诗题曰三月二日出郊踏青或云成都事也】

  三日

惟三月丙午朏 【 孟康曰朏月出也古文月采篇三日曰朏师古曰月采篇书亡出前汉书】

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已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 【 应劭】

禊者洁也言自洗濯也或云汉世有郭虞者有三女二以三月上辰一以上已二日而产三女并不育今时俗以为太忌是日女忌讳不复止家皆适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分流行觞遂成曲水案高后祓霸上马融梁冀西第赋曰西北戍亥玄石承输虾蟆吐写庚辛之域即曲水之象今据禊为曲水事应在永寿之前已有祓除则不在高后之后祈农之说于事为当 【 南齐志】

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曰三日曲水其义何指合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携之水滨盥洗因水以泛觞曲水义起于此帝曰如所谈便非嘉事尚书郎朿晢曰挚虞小生不足以知之请说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有金人出捧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祠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左迁挚虞为阳城令 【 续齐谐记】

唐太宗贞观三年赐群臣大射于立德门五年赐文武五品以上射武德殿十年赐百僚太射于观德殿唐高宗永徽三年幸观德殿赐群臣大射唐玄宗开元七年赐百官射 【 俱三月三日出通典】

禊逸礼也郑风有之盖取诸勾萌发达阳景敷煦握芳兰临清川乘和蠲洁用徼介祉晋氏中朝始多燕胥之乐江右宋齐间以文咏风流遂为盛集 【 萧颖士杂录】

魏已后祓禊止用三日不复已 【 沈约宋书】

武帝即位数年无子平阳公主求良家女十余人饰置于家帝祓灞而还过平阳公主见所饰美人帝大悦既饮讴者进帝独悦卫子夫 【 汉书】

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吕后掖忽弗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崇吕后遂病掖伤 【 史记】

武帝豋八公山出刘安故台叹望城郭如匹帛之绕丛花 【 宋书】

唐中宗祓禊于渭阳赐群臣细柳圈各一云带之免虿毒 【 酉阳杂俎】

晋中宗出禊乘肩辇王导王敦并骑从中宗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 【 晋中兴书】

张建封入觐值上巳德宗赐宴曲江特命与宰相同座而食 【 唐书】

海西泰和六年三月庚午朔诏曰三日临流杯池依东堂小会 【 晋书】

华林园中千金堤上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通御沟石季龙及皇后百官临池会饮 【 邺中记】

天泉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北有积石坛是日御坐流杯之处 【 戴延之西征记】

歌舞冈越王佗是日豋高处 【 歌舞冈在广州府出广东志】

白马山是日剌史禊饮于此 【 白马山在汉阳府出雍州记】

包令岩以宋县令包拯尝于此修禊故名 【 金华府志】

池阳妇女以荠花点油祝而洒之水中若成龙凤花卉之状则吉谓之油花卜 【 图经】

取荠菜花铺灶上及坐卧处可无虫蚁 【 琐碎录】

长安妓者结钱为龙为帘作钱龙宴 【 西京杂记】

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祖此 【 荆楚记】

都人于曲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 【 李绰岁时记】 是日上踏青鞋履 【 卢公范馈饰仪】

欲卜蚕善恶以三月三日天阴而无日不见雨蚕大善 【 杂五行书】

远近士民祈福于龙桥命曰蚕市 【 成都记】

王济诸名士当解禊洛水还乐广问于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着 【 七贤论世说】

开成二年河南尹李待价以上巳日人和气稔将禊于洛滨启留守裴公公召白居易刘禹钖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泝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美景良辰赏心乐事晋公首赋一章居易为十二韵以献末句云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 长庆集】

元佑中秘阁上巳日集西池王仲玉有诗张文潜和最工云翠浪有声黄伞动春风无力彩旌垂秦少游云帘幙千家锦绣垂仲玉笑曰又待入小石调也 【 王直方诗话】

郝隆为南蛮参军是日作诗曰娵隅濯清池桓温问何物荅曰名鱼为娵隅桓温曰何为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蛮府参军那得不蛮语也 【 世说】

梁商会宾客于洛水周举称疾不往商与亲昵酣饮及酒阑继以薤露歌坐中闻者掩涕举闻而叹曰此哀乐失时至秋果薨 【 后汉书】

袁绍大会宾从于薄洛津闻魏郡兵及黑山贼数万人共覆邺城杀守坐中客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绍容貌自若不改常度 【 魏志】

夏统诣洛是日王公以下并至南浮桥边禊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灿烂统在舡中曝所市药虽见此辈稳坐不摇贾充望见奇其节问舡中安坐者为谁统荅曰会稽北海民夏仲御 【 统字仲御】 充更就舡与语其应如响充又使女伎服桂襡炫金翠绕其舡三匝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 夏统别传】

以木雕为兔分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其负者下马奉胜者酒胜者于马上接盏饮之番呼此节为陶裒花陶裒是兔花是射 【 燕比杂记】

河南人齐关妻关应募为千夫长战死妻守节有来强议婚妻绐曰吾三月三日有心愿偿是日径往彰德天宁寺豋浮图绝顶祝天曰妾本河南名家夫死不敢失节投地而死 【 河南府志】

卢充猎见獐便射之随逐不觉失路忽见一黑门如府舍问铃下对曰崔少府宅也进见少府语充曰尊府君为索小女婚故相迎耳成婚毕送充至家母问之具以状对后四年三月三日临水戏遥见水傍有犊车充往开车户见崔女与三岁男其情意如初抱儿还充又与金镮乃别 【 续搜神记】

师尼抱孩入醮坛 【 景定甲子衡州衡岳观以三月三日玄帝生辰设醮先一日有怀孕师尼至观求宿众恶其厌秽拒之不可令宿门外中夜闻孩声乃尼产焉主者大怒次早尼抱孩欲入醮坛观看众拒之门外拖曳逾时以孩掷地鲜血溅地尼飞入空中拍掌大笑而去视孩则葫芦血则朱砂葫芦内有回仙两字众乃大惊回仙即吕洞宾也出道书】

   诗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已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 孟浩然】

青郊上已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 【 张说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傍还笑当时水滨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 韦嗣玄奉和渭滨祓禊】

宝马香车清渭滨红荷碧柳禊堂春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承捧剑人 【 沈佺期同前题】

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 崔涂上已】

清风丽日满芳洲云幕春筵祓锦流皆言曲侍璜溪宴暂似承槎天汉游 【 徐彦伯上已】

三日欢游辞曲水三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 白居易上巳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闇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共醉是今朝 【 白居易上巳怀微之】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舡 【 白居易上巳】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 元祯酬乐天三日见寄】

千红万紫竞繁华莺语多依富贵家上已兰亭修禊事一年春色又杨花 【 宋白玉蟾】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 徐同录林园三月三日宴集杜工部】

东出千金堰西临鴈鹜陂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 【 沈约上巳】

山前好风日城巿厌嚣尘聊持一樽酒共寻千里春余光下幽桂夕饮舞青苹何时出门后重有入林人 【 卢思道上巳】

仁风道和气勾芒御暮春姑洗应时月元已启良辰密云荫朝日零雨洒微尘飞轩游九野置酒会众宾 【 张华】

  四日

唐高宗改蓬莱宫为含元殿 【 咸亨元年】

唐玄宗以平原太守颜真卿为河北采访使 【 天宝十五载以上玉海】

宋仁宗诏知亳州宋祁授集贤殿修撰就任刊定新编唐书 【 皇佑三年三月四日出会要】

晋国公裴度薨上闻之震悼先一日上巳曲江赐宴不能赴文宗遣中使赐度诗诗曰注令待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 开成四年薨裴度字中立贞元五年擢进士当元和长庆间乱臣贼子惮度之威棱虽江左王导谢安坐镇雅俗而吁谋方略度又过之诏加金紫光禄大夫文馆大学士赐勋上柱国出旧唐书】

叶衡奏谢宣示太上宸翰令臣阅毕可饮卮酒以庆荣遇臣欲置酒都省与执政而下侈非常之赐参政茂良等奏此藏在御府群臣无繇见者上曰太上于宸翰间盖是天纵非学力所到钟王辈不足道 【 宋孝宗淳熙二年玉海】

詹使君邀东坡游白水山佛迹寺浴于汤泉风于悬瀑之下登中岭望瀑所从出晚休于荔浦之上曳杖竹阴之下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父老指以告曰是可食君能携酒复来乎欣然许之 【 绍圣二年卧游录】

程明道谏新法 【 熙宁二年三月四日谏新法疏中有陛下固已烛见事体究知是非在圣心非吝改张由柄臣尚持固必是致舆情大郁众论益讙云云出明道集】

窈娘赴井而死 【 唐武后载初元年乔知之有婢名窈娘艺色为当时第一知之宠待殊隆武延嗣闻之求一见势不可抑既见即留无复还知之痛愤成疾因为诗写以□素厚贿阍守以达窈娘得诗悲惋结于裙带三月四日赴井而死延嗣见诗因遣酷吏诬陷知之破其家出本传】

   诗

三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 【 淳熙八年二月初四日尤遂初送朱文公南归时文公南康除江西提刑】

  五日

宋真宗赏花宴于后苑帝作赏花钓鱼诗从臣皆赋又召从臣令观连理槐并连理柏遂射于太清楼下帝作连理槐柏诗近臣属和 【 祥符六年】

宋仁宗延和殿观教(马夌)军击球 【 嘉佑三年以上玉海】

宋神宗崩 【 元丰八年宋史礼志】

文公哀介子推令是日不得举火 【 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即子推子绥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三月五日不得举火后人谓之禁烟又谓之冷节又曰熟食或云五月五日为火所焚又或云三月五日左传史记并无子推被焚之事大抵流俗所传言人人殊莫可穷诘详山堂肆考】

张角起兵 【 角东汉时人奉事黄老畜养弟子以符水咒说疗病百姓信之角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聚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莫不毕应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以三月五日起兵皆着黄巾为识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闲天下向应京师震动出史纂左编】

南斗天蓬下降 【 道经】

   诗

长安富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肯向月中看 【 裴璘三月五日因长安慈恩寺奔走车马赏玩牡丹题诗佛殿后文宗自夹城出芙蓉园幸此寺见诗吟玩南部新书】

上巳余风景芳辰集远垧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 张又新三月五日泛长沙东湖】

五日酺初毕千年乐未央复承天所赐终宴国之阳地胜春逾好恩深乐更张落花飞广座垂柳拂瑶觞庶尹陪三史诸侯具万方酒酣同忭跃歌舞咏时康 【 张说三月五日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六日

唐僖宗宣遗诏立昭宗为皇太弟 【 文德元年后二日昭宗即位出玉海】

宋太宗召近臣赏花宴后苑上临池钓鱼命群臣赋诗时应制三十九人上亦赋诗以赐宰相吕蒙正等因习射上中的者六张乐饮酒群臣尽醉 【 淳化五年玉海】

桑道茂曰三月六日西师必散 【 禄山父子僣逆三年而灭初王师之围相州也意朝夕屠陷惟术士桑道茂曰三月六日西师必散此城无忧卒如其言也出旧唐书】

苏林语弟子周季通曰我昨被玄洲召为真人上领太极中侯大夫今别汝矣果有云车雨盖骖龙驾虎侍从数百人迎林林即日登天冉冉西北而去 【 苏林字子玄濮阳人少禀异操尝负担至赵师琴高先生时年二十一受炼气益命之道林奉法精修周游天下分形散影寝息丘陵卖履市巷以试世人人莫能识以汉元帝神爵二年三月六日飞升列仙传】

  七日

镇州契丹犯塞 【 蜀主宴近臣于怡神亭酒酣君臣及宫人皆脱冠露髻喧哗自恣知制诰京兆李龟祯谏曰君臣沈湎不忧国臣恐启北敌之谋不听至三月七日镇州契丹犯塞时唐庄宗同光二年也出后唐书】

曲宴后苑真宗初临水阁垂钓又登太清楼观太宗御书及新写四部群书又至景德殿放生池东至玉宸殿历翔鸾仪凤二阁命座置酒帝作五言诗从官皆赋遂宴太清楼下 【 景德四年】

曲宴后苑赏花钓鱼仁宗赋诗群臣席上和进移宴太清楼 【 景佑三年以上玉海】

举人入院搜检 【 元时选举之制三月初五各官入院初六譔策问进呈俟上采取初七执事者望阙设案于堂前置策题于上举人入院搜检出元史】

丘处机辞元太祖归 【 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从重阳祖师得道元太祖召入见三月七日辞归上所赐备极豊腆皆辞之授尊重安慰之旨以宠其归命阿里鲜护师东行送之者皆泣别处机事六月三十日亦载出史纂左编】

   诗

晴旭辉辉花蘌开氤氲花气好风来游丝飞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鱼跃文波时泼剌莺留深树久徘徊青春朝野方无事故许游观近侍陪 【 宋仁宗三月七日赏花钓鱼作】

辇路鲜云五色开一声清跸下天来水光翠绕九重殿花气浓熏万寿杯绣幕烟深红会合文竿风引绿徘徊蓬山绝顶无人到诏许群仙尽日陪 【 郑毅夫三月七日和仁宗韵】

禁御平明帐殿开华芝初下未央来人间彩凤仪韶曲天下流霞满御杯花近赭袍偏照烂鱼窥仙仗亦徘徊蓬莱绝景何曾到自媿尘踪此一陪 【 三月七日和仁宗】

积雨欣始霁清和在兹时林叶既敷荣禽声亦融怡鸣泉来不穷湖风起沦漪西山卷余云逾觉秀色滋层层丛绿间爱彼松柏姿青青初不改似与幽人期坐久还起步堤边足逶迤游鱼傍我行野鹤向我飞敢云昔贤志亦复咏而归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诗 【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三月七日城南书院】

  八日

宋神宗御集英殿试进士 【 熙宁三年三月八日出会要】

李嵩初度 【 东孝里庄园有牡丹一本无种而生掘土尺许见一石如剑长二尺题曰此花琼岛飞来种只许人间老眼看乡里有生旦值花开时花下饮酒为寿若花一夕凋谢者不吉惟一人李嵩者三月初八日初度自八十看花至一百九岁终出如皋志】

僧慧安偃身而寂 【 慧安荆州枝江人姓卫氏遁于山谷为僧隋炀帝征师不赴麟德元年游终南山石壁因止焉唐高宗亦征师不奉诏武后征至辇下待以师礼后问甲子多少师曰不记后曰何不记耶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记乎后闻稽颡信受神龙五年三月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出楚通志】

梵僧法贤卒 【 宋真宗咸平三年卒谥慧辨出事物纪原】

李脱仙居山升天 【 脱居蜀金堂山修道蜀人历代见之大约八百余年因号李八百焉有妹名贞多随兄修道居绵竹中兄授以长生之术至数百年状如二十岁风骨英伟人或见之不敢正视其后太上老君降而度之先兄白日升天兄于什邡仙居山三月八日升天出集仙录】

元始天尊降元阳上宫会天罗大梵天帝演说灵宝要法

王母为黄帝赐念珠 【 以上道经】

  九日

灵山祠以是日祭 【 祠在琼州府灵山其所赐之神有六有司峸以三月九日祭焉出广东志】

后汉隐帝生百寮上表曰色变长澜启皇灵之宝构光流华渚开圣绪于瑶图当九龙浴圣之辰是五纬联光之夕凡蒙地载共祝天长请以三月九日为嘉庆节从之 【 天中记】

宋仁宗试进士 【 嘉佑八年三月九日试进士帝不御殿次日御延和殿赐许将等一百九十人第出会要】

宋孝宗请太上皇太上皇后同幸聚景园 【 淳熙六年三月九日出会要】

唐顺宗以是日召节度使李骑骑欲乱不赴阙张子良领兵擒骑 【 先彩虹入润州大将张子良宅初入浆瓮水尽入井饮之后子良以擒骑拜金吾将军寻拜方镇彩虹其兆也祥异集亦出南部新书】

王羲之称病去郡是日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皎日 【 羲之字逸少起家秘书郎庾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骠骑将军王述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述每闻有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洒埽待之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羲之称病去故誓于父母墓云云羲之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出晋书羲之传】

高昌国俗以为寒食 【 高昌国即西州也以三月九日为寒食节俗又好骑射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乐多琵琶箜篌无雨雪极热每盛暑居人穿地为穴以处飞鸟群萃河滨或起飞即为日气所烁坠而伤翼火州亦以三月九日为寒食并出外国传】

叶法善乘白鹿自海上来 【 法善南阳人四代修道功行济人景龙四年三月九日乘白鹿自海上来远近敬礼之施舍丰多尽修观宇岁余入洪州西山有三神人降云太上命汝辅睿宗及开元圣帝未可隐迹山岩以负委任言讫去时二帝未立而庙号年号皆已先知出集异记】

张玉兰飞升 【 玉兰天师之孙灵真女也梦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缭绕数丈随光入口中觉不自安遂孕母氏责之终不言所梦惟侍婢知之一日谓侍婢曰吾忍耻而生死当割腹明心其夕无疾而终侍婢白其事母亦欲雪其疑忽有一物如莲花自腹出中有金字篆文十卷文彩甚妙玉兰死旬月异香后风雨晦暝坟墓自开惟有空棺而已温江县女郎观是其墓地至今乡里三月九日祀之乃飞升之日也出集仙录】

蓬莱都水使者升仙 【 陶隐士出翰墨大全】

牛鬼神降犯者百日中恶 【 三元延寿书】

  十日

宋真宗召辅臣对于苑中水阁临池垂钓及登太清楼命内臣启扃钥观太宗圣制御书及新写四部群书 【 景德四年玉海】

宋文人张晦之以天禧二年是日卒于官宋祁作墓铭铭曰皭才章兮懿淳孝至膴仕兮难老啬弗予兮孰天道蹇皇皇兮晚获伸发吾怀兮露(王□)甫半道兮摧华轮倚庐空兮无冢嗣从槁殡兮二纪梦茕茕兮何所止彼戚友兮义弗违奉輤柩兮未归冗虚祔兮人所悲兄弟鲜兮立后神茫茫兮安究尚立言兮参不朽 【 宋文鉴】

凤高六尺栖集于清远县合欢木众禽从之 【 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十日出祥瑞录】

郑钦说悟铭曰葬以三月十日任升之服其智 【 梁太常任昉大同四年于钟山圹中得铭曰龟言土蓍言水甸服黄钟启灵比□在三上庚堕过七中已六千三百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圯当时莫能辩者因戒诸子曰世世以铭访有知之者昉五世孙升之隐居商洛写以授郑钦说钦说出使得之于长乐驿至敷水三十里忽悟曰卜宅者瘦葬之岁月而先识墓圯日辰甸服五百也黄钟十一也由大同四年郄数汉建武四年凡五百一十一年葬以三月十日庚寅三上庚也圯以七月十二日己巳七中巳也浃辰十二也建武四年三月至大同四年七月六千三百一十二月月一交故曰六千三百浃辰交二九十八也重三六也建武四年三月十日距大同四年七月十二日十八万六千四百日故曰二九重三四百圯升之大惊服其智】

司徒府主簿柳苌葬于九江梁承圣三年是日因大雨冢坏其子褒移葬开棺心有暖气良久乃谓褒曰我已生一年无因汝知九江神知我横死遣地神以乳饲我故不死今雨坏我冢亦江神所为扶出更生三十年 【 穷神秘记】

重阳真君授道 【 全阳子宁海东牟王处一也字玉阳于金皇统壬戌年是月之日受道于真君居云光洞志行确苦后道成出道书】

   诗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 李商隐三月十日流杯亭】

  十一日

高丽贡方物唐高祖欲逊而不臣温彦慱曰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上纳之 【 武德八年玉海】

唐太宗诏以远夷各贡方物其草木杂物有异常者所司其详录焉 【 贞观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诏按会要如叶护之蒲萄康国之金桃伽国之郁金香伽罗之钵罗花建国之佛上莱皆奇物也至于环王之大珠于阗之宝带吐蕃之金鹅高昌之错刀又会要所不载者出方物录】

元英宗即皇帝位于大明殿 【 英宗讳硕德成宗大德七年二月生仁宗欲立为皇子帝入谒太后固辞曰臣幼无能且有兄宜立兄以臣辅之太后不许立为皇太子后以二月十一日即皇帝位尊太后为皇太后出元史】

洪迈请开院修纂 【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三月十一日至庆元三年上二百八十卷出会要】

题卷末曰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 【 刘遵古太和四年节度东川借人千余编书忽一旦洁水大泛书尽濡湿刘命曝之得周易正义一轴其卷末有题云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因读周易着此正义从兹易号十之三至一人八千口当有大水飘溺因得舒展晒曝衡阳道士李德初刘阅题叹异召宾掾示之有掌书记思而得之曰自上元至太和凡十三改号一人八千口者盖太和字也然则万物之不能逃于至数也久矣出宣室志】

   诗

三分春月一分过天产真仙积庆多 【 事文类聚】

  十二日

唐高宗幸万年宫 【 永徽五年出长历】

唐玄宗改混元庙为太清宫 【 天宝元年九月敕两京混元庙改为太上混元皇帝宫二年三月十二日改为太清宫出会要】

宋太祖幸金凤园召符彦卿等习射帝七发皆中的彦卿等进马称贺赐从臣名马银器 【 建隆四年】

宋孝宗谕辅臣曰祖宗敕召近臣赏花钓鱼朕暇日欲命卿等射饮则君臣相亲而情通 【 干道七年以上玉海】 御史大夫程行湛奏来俊臣等二十三人残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状尤重子孙不许与官陈嘉言鱼承晔皇甫文备傅游艺四人情状稍轻子孙不许近任 【 开元十三年二月十二日奏出旧唐书】

韦检梦姬曰某限于修短不尽箕帚恩缘未断当有后期乃作诗曰春雨蒙蒙不见天家家门外柳如烟如今肠断空垂泪欢笑重追别有年 【 韦检举进士不第尝有美姬捧心而卒检追思痛悼举酒吟诗曰宝剑化龙归碧落帝娥随日下黄泉一杯酒向春风暮寂寞书窗恨独眠时三月也十二日夜梦姬作诗云云后又梦姬曰白浪漫漫去不回浮云飞尽日西来始皇陵上千年树银鸭金凫也变灰后数日卒出抒情记】

   诗

重三节后踰八辰太华峰前岳降申 【 事文类聚】

  十三日

唐文宗以为上巳日 【 开成元年归融为京兆尹时两公主出降府事供帐事繁又逼近上巳曲江赐宴奏取改日上曰去年重阳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阳之意今以上巳改取十三日可也出天中记】

唐昭宗皇帝自寿王即位 【 龙纪元年昭宗三月十三即位至光化三年迁为太上皇又天复元年返政即帝位自古未有出卓异记】

金主宣宗生 【 昭圣皇后刘氏辽阳人大定元年选入东宫至大定三年三月十三日生金主宣宗是日大雨震电后惊悸得疾寻卒后宣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后谥昭圣出金史】

元顺帝试进士七十二人赐赫德漙化张栋进士及第余出身有差 【 出元史】

颜恶头善卜有人诣恶头求卜恶头占曰君卜父父已亡闻哭声忽复苏而有言其人曰父卧疾三年矣昨日鸡鸣时气尽父闻举家哭声惊寤云我死有三人欲迎上天闻哭声遂坠池恶头曰更三日当永去果如言 【 恶头章武郡人也妙于易筮三月十三日诣恶头求卜出北史】

刘子卿见双蝶五彩游花上大如燕至暮忽闻扣门子卿异之乃出户见二女恣态艳丽谓子卿曰君讶花间双蝶感君爱故来子卿延之坐谓二女曰僻处无酒为欢一女曰岂为酒来耶况山月已斜夜已过半君无意乎 【 出穷怪录】

   诗

燕集兰亭又一旬寿筵开处集簪缨 【 事文类聚】

  十四日

唐宪宗以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剌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剌史 【 元和十年三月十四日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改授连州剌史出玉海】

东坡在惠州谪居无事阅旧书画追思一时之事而叹三马之神骏乃为之赞曰吁鬼章世悍骄奔贰师走嫖姚今在廷服虎貂效天骥立内朝八尺龙神迢遥若将西燕昆瑶帝念民乃下招尔归云逝房妖 【 时绍圣四年三马图赞】

陶弘景葬 【 弘景字通明丹阳人也母初娠梦青龙出怀见天上二人降手执香炉觉与左右曰当孕男子非凡人及生标异幼而聪颖长而博达尝读神仙传有乘云驭龙之志入蒋山造三层楼栖止身居其上弟子居中接宾客于下潜光隐耀着老子等书二百余卷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先生以梁武帝大同二年三月告化年八十一身长七尺八寸化时颜色如生屈伸如常室中香气积日不散以十四日葬谥贞白先生出神仙拾遗传】

   诗

天地祥开贤间生桃花浪暖柳风轻争先一日月既望向后千年河更清 【 事文类聚】

  十五日

宋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帝曰春气暄和万物畅茂四方无事朕以天下之乐为乐宜令侍从司臣各赋诗帝习射于水心殿 【 兴国九年出宋史礼志】

宋仁宗飞白天性字赐端明殿学士李淑淑方侍养遣使就第赐之 【 皇佑元年出实录】

宋钦宗二年自三月四日至是日皇族后妃诸王陆续出降金人 【 七修类稿】

文节祠有司致祭 【 文节祠在贵池县宋通判赵昂发元兵攻城昂发与妻雍氏死节元将伯颜见而叹惜以礼合葬焉事闻赠侍制谥文节雍赠顺义夫人有司岁以三月十五日致祭池州府志】

佛出世 【 佛以二月十五夜出世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出续慱物志】

王钖仙人羽化 【 钖生唐宣帝朝标姿魁梧不类凡人游心方外得神术每取药山壑则毒蛇猛兽随之若为卫护后遇异人迎至其家传以秘书曰计咸通十二年之秋有甘露降于子宅服之可以上升至期甘露果降王宅竹林中钖日服之夜饮露不复火食天复三年三月十五日白日羽化登天长沙人以其饮露成仙遂号为露仙于升仙处立台名露仙台此事八月一日亦载出彬阳仙传】

张伯端趺坐而化有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 【 伯端天台人浪迹云水晚得混元之道而未备遍历四方询访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有一僧自以为得禅上乘能出神数百里外顷刻辄到一日遇紫阳契合焉紫阳曰禅师今日能同游远方乎愿同往杨州观琼花紫阳于是与僧处一静室趺坐出神紫阳纔至其地僧已先至遶化三匝紫阳曰各折一花为记遂各折一枝归紫阳于元丰五年三月十五日趺坐而化住世九十九岁出史纂左编】

元始天尊游玉京元阳观会三界神仙真圣说法玉晨道君登玉霄琳房四(耳兮)天下 【 以上道经】

   诗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今年寒食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汨为渚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羲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 曾巩字子固三月十五日作】

  十六日

汉成帝有司奏是日立夏宜读夏令奏可 【 咸和六年出晋志】

宋太宗后苑赏花特召司空李昉坐于尚书之上帝临池钓鱼赋诗赐宰相吕蒙正等群臣应制者五十有五人上又作钓鱼诗意属吕端后数日为相 【 至道元年出玉海】

宋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至是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 【 雍熙二年三月十六日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始宋朝会要】

宋钦宗靖康二年皇族后妃诸王出降金人是日粘罕令以青袍易帝服以常人女服易二后服侍卫番奴以男女呼帝 【 □愤录】

元祯奉使东川至褒城望驿有大池楼榭甚盛黄明府见迎瞻其形容髣佛似识问其前衔即往日逃席黄丞也说向前事黄丞惘然而悟因馈酒一樽买舟请祯同载祯与之尽欢 【 元祯为御史曾饮酒于窦少府有一人后至频犯语令连飞十数觥不胜其困逃席而去问其人虞乡黄丞也后不闻问至元和四年三月十六日祯奉使东川至褒城望驿黄明府见迎即逃席黄丞元祯作诗相赠出小说】

忌远行水陆不吉 【 风土记】

   诗

令尹帘垂白昼长东风随意上琴堂蟾开昨夜桂初满莺唤晚春花更香 【 事文类聚】

昔年曾痛饮黄令困飞觥席上当时走马前今日迎依稀迷姓字积渐识平生故友身皆远他乡眼暂明便邀连榻坐兼共剌舡行酒思凉风乱霜棱拂地平不看深浅酌贪怆古今情迤逦七盘路坡陀数大城花疑褒女笑栈息武侯征一种埋幽石空闻千载名 【 元和四年三月十六日元祯赠黄明府】

  十七日

天宝十载分命卿监诣岳渎取三月十七日一时备礼兼册祭 【 以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北海为广泽王西海为广润王出通典】

宰臣富弼母秦国太夫人薨仁宗是日春宴礼院上言君臣父子家国均同元首股肱相济成体贵贱虽异哀乐则同一人向隅满堂嗟戚今宰臣新在苫块欲乞罢春宴声乐以表忧恤大臣之意诏下并春宴请罢 【 嘉佑六年出宋史礼志】

宋徽宗幸懿亲宅 【 崇宁元年出七修类稿】

金以张邦昌为帝 【 宋钦宗靖康二年三月十七日为帝国号大楚出七修类稿】

吕思诚卒 【 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革呈)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星也及寤思诚生目有神光见者异之思诚气宇凝定素以劲拔闻不为势力所屈三为祭酒诸生从化尝病古注疏太繁魏了翁删之大简将约其中以成书不果元顺宗至正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卒年六十五谥忠肃出思诚传】

   诗

蓂飞两叶正深春是日人间岳降申 【 事文类聚】

  十八日

龙湫山是日与吴之阳山多云雾雷雨俗传为白龙生日 【 龙湫山在平湖县一名陈山有大石盘陀建以祠宋时祷雨屡应累封龙神为广惠渊灵侯名其庙曰显济出嘉兴府志】

并州剌史刘琨遣温峤上表劝琅邪王睿即位江左言宣皇之胤惟有陛下亿兆攸归曾无与二天祚晋祀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陛下而谁 【 晋建兴五年三月十八日遣温峤上表□闵帝为刘曜所杀琅邪王睿在江南时刘琨在并州段匹磾在冀州连名劝进中宗嘉之琨作此表无所点窜封印毕对使者流涕而遣之琨功虽未竟卒使温太真克定江左其功大矣出文选】

程瑜卒 【 瑜字叔宝程颢之叔父卒于嘉佑七年三月十八日姿仪伟秀风度平雅端庄谨厚不妄言笑进退动止皆有法度未究所施年四十三葬于河南伊阳县出墓志】

方秋崖卒 【 秋崖字巨山宋绍定五年省试第一仕至吏部尚书郎卒于宋理宗景定三年三月十八日年六十四出墓志】

黄石公祠有司致祭 【 黄石公祠在谷城山之阳按张良于下邳桥逢老父授良书一编曰后十三年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后良果于此得黄石宝而祀之令有司致祭以三月十八日出兖州志】

王处一诞辰母周氏梦红霞绕身惊悟遂生 【 处一宁海东牟人师能悟生死之理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大石谓之曰子异日扬名帝阙为道教宗主生于金熙宗皇统二年三月十八日出史纂左编】

茅君驾五色云八景舆伫于五云峰逾时西去 【 五云峰在应天府因茅君三月十八日伫于此山故名茅山出一统志】

茅君同总真王君太极真人东海青童君会游勾曲山看洞室 【 道经亦出翰墨大全】

太上老君同光天元后降太清宫 【 道经】

卢茂敛真人同从人执乐上升

   诗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看伴梨花 【 温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

芍药蔷薇与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今朝领得东风意不复饶君雪里开 【 温庭筠三月十八日雪中】

  十九日

宋仁宗后苑赏花钓鱼观唐明皇山水字石于清辉殿因命从臣皆赋遂宴太清楼令中书第所赋优劣 【 天圣八年出玉海】

宋孝宗于东宫荣观堂召宫僚燕集酒半从至玉渊堂欣然索一大研命磨潘衡墨染屠觉竹丝笔挥诚斋二大字赠侍读杨检详六小字识以清赏堂印心画超诣云章昭回龙跳虎卧鸾飘凤泊盖天纵之能圣学之余也 【 淳熙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出事文类聚】

侯景以是日败 【 侯景字万景魏之怀朔镇人也少而不羁梁武帝天监中沙门释宝志曰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啮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又曰山家小儿果攘臂太极殿前作虎视狗子侯景小字山家小儿猴状景遂覆陷都邑毒害皇家起自悬瓠即昔之汝南巴陵有地名三湘景奔败处其言皆验景尝谓人曰侯字人边作主下作人此明是人主也台城既陷武帝尝语人曰侯景必得为帝但不久耳按景以辛未年冬篡位至三月十九日败仅一百余日果不久出南史】

东坡自杭州还朝宿吴松江梦长老仲殊挟琴弹之有异声琴有破损而有十三弦东坡梦中叹息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东坡曰柰十三弦何殊不荅诵诗曰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东坡梦觉而忘之夜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问之殊盖不知 【 唐开元房管与道士邢和璞出游遇夏口村入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画笑谓管曰颇忆此耶管怅然因悟前生之为永师也其诗中用邢和璞祖此东坡梦在元佑六年三月十九日出长公外纪】

李林甫奏文子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灵真人庾桑子号洞灵真人其书各从其号为真经 【 天宝元年三月十九日出事物纪原】

南斗星降 【 道经】

   诗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 东坡三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泠淘子美有槐叶泠淘诗】

  二十日

宋真宗召近臣赏花后苑以雨移御崇政殿命赋诗有顷御北殿赐宴作乐帝作赏花及喜雨诗群臣即席和进 【 祥符五年玉海】

宋高宗崩是日以神主祔庙孝宗诏曰朕欲衰绖三年群臣屡请御殿易服朕以布素视事内殿 【 淳熙十四年孝宗号恸擗踊踰二日不进膳出宋史】

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 八笺】

   诗

雪髯霜鬓语伧狞澹荡园林取次行要识将军不凡意从来秖啜小人羹

西园牡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鹤睡觉来风露下落花飞絮满衣襟

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 以上开园三首东坡三月二十日作】

乐游形胜绝表里望郊宫北阙连云顶南山对掌中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春华看欲暮天泽恋无穷长袖召斜日留光待曲终 【 张说三月二十日承恩燕乐游园作】

  二十一日

宰相张九龄奏请纵民铸钱议下百官裴耀卿等皆以为许私铸则下皆弃农而竞利 【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出玉海】

宋仁宗御紫宸殿 【 三月二十一日仁宗御紫宸殿朝百官石介上庆历圣德颂颂有晨坐太极昼开阊阖躬览英贤手锄奸(木卉)大声沨沨震摇六合云云出文鉴】

宋高宗见内库所藏弓箭曰此太宗真宗所制经历百年记识如新 【 出刘骑传】

洞宾游岱岳王母池题五言诗 【 天圣戊寅年洞宾又于政和丙申年复至此题诗未云回公再书今会真宫石刻见存出岱岳志】

   诗

昔日曾游此如今九十春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予人 【 洞宾诗】

  二十二日

唐昭宗生日以为嘉会节群臣龙纪元年贺表曰陛下德迈方圆道融三五因社鸣而正位逢井聚以乐推值清明驭气之时当仁寿悦随之始固可同年鹤筭岁比山呼永符垂拱之风长保后天之庆 【 天中记】

宋太宗幸金明池宴从臣琼林苑作游琼林苑诗赐近臣 【 淳化元年出玉海】

宋真宗亲试进士于崇政殿内出三题摹印以赐印题自此始 【 大中祥符五年宋朝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宋仁宗召辅臣两制馆阁官观后苑瑞竹其竹一本两茎各有诗赋献 【 皇佑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宋祈献赋曰彼神苑之嘉竹挺双干而呈美交繁枝之萧森等密叶焉葱翠遂并节以自高乃联茎而告瑞云云胡宿献诗曰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云云出艺文志】

刘成李晖遇群僧 【 刘成李晖宣城郡当涂民尝有巨舫载鱼于吴越间唐天宝十三年三月自新安江载往丹阳郡行至查浦会天暮泊舟李晖往浦岸村舍中独刘成在江畔忽闻舫中连呼阿弥陀佛者声甚厉成惊视之见一大鱼自舫中振须摇首如人声呼阿弥陀佛成惧即匿身芦中以伺之俄顷舫中万鱼自跃亦呼佛成益惧登舫尽投群鱼于江中顷之李晖至成以其事告于晖晖怒曰小子安得妖妄乎成无以自白即用衣资酬其值明日舫中忽重不可举视之得缗十五千题于舫曰归汝鱼值二人奇之三月二十二日瓜州遇群僧以缗施焉出宣室志】

  二十三日

湖州黑气亘天雷电异常雨物若果核与雨杂下五色间错光莹坚固破其实食之似松子仁人皆曰娑婆树子 【 元至正壬辰年三月二十三日至闰三月亦然后红巾犯省治两核之地悉被兵火未经雨核处屋宇如故出辍耕录】

宋仁宗命契丹使观金明池水嬉赐宴琼林苑 【 嘉佑二年宋史】

苏轼杭州从太守沈公观花于吉祥寺僧守(土)之圃圃中花千本酒醉乐作州人大集金盘彩篮以献于坐者五十有三人素不饮者皆醉自舆台皂隶皆插花以从观者数万人 【 宋神宗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牡丹记】

英烈妃生 【 翰墨大全】

   诗

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怕艰危道士矶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风摽公子鹭得意跋扈将军风敛威到舍将何作归计江山收得一囊诗 【 张宛丘三月二十三日即事】

  二十四日

康帝将登祚戴洋择日以为宜用三月二十四日 【 洋字国流十二岁时病死五日复生及长好道术妙解占候小数吴末为台吏知吴将亡托病不仕出晋书】

宋孝宗是日德寿宫康寿殿生金芝十有二茎宰臣皆贺御制七言诗有永将四海奉双亲之句 【 隆兴二年玉海】

吕东莱感疾给假是日归婺州不复再起 【 东莱为著作兼权礼郎国史编修出东莱传】

香山胡吉刘郑卢张六贤皆多年寿白居易会昌五年是日合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此会稀有各赋诗以记之 【 白居易三月二十四日于东都履道坊合尚齿之会胡杲年八十九吉旼年八十六刘贡年八十二郑据年八十四卢贞年八十二张浑年七十四居易年七十四以上七人共五百七十岁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仍以一绝赠之云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双归当时一鹤尤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出合璧事类】

   诗

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发囊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诗吟两句神还壮酒饮三杯气且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高迈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 白居易三月二十四日宴罢赋此】

  二十五日

玄宗敕春秋祈报郡县常礼比不用牲岂云血祭阴祀贵臭神何以歆自今已后州县祭祀特以牲牢宜依例程 【 开元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敕通考】

宋太宗赐新进士陈尧叟等御制箴一首 【 端拱二年玉海】 邓名世见于殿上 【 宋绍兴四年抚州邓名世以所著春秋四谱六卷辨论谱说十篇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来上吏部尚书胡松年看详学有渊源辞亦简古考订明切多所按据诏三月二十五日引见殿上赐进士出身出会要】

宋郊请自今外夷朝贡并询问国邑风俗道途远近图画衣冠人物两本一进内一送史馆从之 【 宋仁宗景佑四年四夷述职图】

吴越钱俶来朝宋太宗是日宴于长春殿亲王宰相节度使刘鋹李煜皆预 【 兴国三年宋史礼志】

韩昌黎潮州到任 【 元和十四年以佛骨事谪潮州三月二十五日到任其年十月宪宗加号大赦移袁州剌史出昌黎考】

  二十六日

宋孝宗车驾幸玉津园命下大雨有旨许从驾官带雨具将晚有晴意已而天宇豁然洪迈进一诗歌咏其实 【 淳熙十二年出容斋直笔】

宋太宗召新罗二人于便殿皆手持大螺吹之 【 至道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新罗西南夷吹螺乃夷曲出通典】

王师大破其军于沣州 【 宋太祖干德元年保权杀张文表复谋拒命王师鼓行而前三月二十六日大破其军于澧州乘胜入其城保权遁尽湖湘捷书至群臣称贺石介颂曰圣机神谋天秘地藏旦秣我马夕取其疆出玉海】

韩愈与处士卢仝至少室谒李征君渤 【 元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谒李征君渤自少室而东上太室中峰宿封禅台明日观启母石入天封观出集古录】 杜真人升仙 【 杜昺出翰墨大全】

   诗

五更犹自雨如麻无限都人仰翠华翻手作云方怅望举头见日共惊嗟天公的有施生妙帝力堪同造物夸上苑春光无尽藏可须羯鼓更催花 【 洪迈三月二十六日因孝宗幸玉津园雨霁歌咏其实】

   二十七日

唐高宗幸合璧宫 【 龙朔元年玉海】

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 【 梁王初砀山一民也从黄巢为姿天子用为四镇节度使富贵极矣一旦灭唐家三百年社稷旧唐书云御札降三月甲辰甲辰三月二十七日也唐年谱录亦云二十七日独五代通略云四月一日】

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崩于宝慈殿 【 明道二年葬于永定陵之西北出宋史】

东坡作张氏园亭记有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云云 【 宋神宗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作是时自徐州移知湖州出长公外纪】

宋刘龄设斋 【 刘龄颇奉佛法三月二十七日设斋其父暴死是时有人言奉不明之神致丧祸不已必焚经像灾乃除耳龄信之遂焚经像炎炽移日佛像俨然如故龄忽如人欧打仆地痿躄不能行出太平广记】

  二十八日

翁彦约言万国梯航辐凑史不绝书其贽币服饰之瑰奇名称状貌之诡异多所未载命有司编集成书如周家王会之篇 【 宋徽宗政和六年出四夷述职图】

程正叔讲读延和殿 【 元佑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正叔奏就宽凉处讲读至二十八日讲读延和出明道集】

东岳圣帝生又府君生都人游冶之盛百戏竞集士女观者如堵

【 出武林旧事宣抚镇志亦云俗传为东岳帝诞辰倾城士女踵诣行宫酬愿拈香奠觞献果或焚诵祈祥或锁杻谢罪竟日乃罢】

   诗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到东都 【 白居易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二十九日

李靖俘颉利献捷太庙 【 唐太宗贞观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会要】

宋太祖诏契丹使于讲武殿观骑士习射 【 开宝八年玉海】

宋太宗崩于万岁殿真宗散发号哭奉遗诏即位于殿之东 【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崩出宋史礼志】

宋仁宗崩于福宁殿 【 嘉佑八年谥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出宋文鉴】

杨祥阮鉴元顺宗遣谕琉求是日二人东望见有山长而低者约五十里不晓人语遂还 【 元世祖至顺宗海外诸蕃罔不臣属惟琉求未曾归附遣杨祥阮鉴□谕来则安堵如故否则必致征讨至元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不晓人语二人遂还出元史】

   诗

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欹枕卧看山 【 以上二首东坡三月二十九日作】

  三十日

东汉光武是日日食帝避正殿不听事诏曰吾德薄致灾谪见日月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职任奉遵法度惠兹元元百僚各上封事无有所讳其上书者不得言圣 【 建武七年出山堂肆考】

宋太祖宴契丹于长春殿 【 开宝五年玉海】

有白虎七变法取是日杀虎血等合和之忽生草似胡麻一生取其实合之可以移形易貌 【 出抱朴子】

   诗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 三月晦日送客雍裕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 望驿台元祯三月三十日作】

三月唯残一日春玉山倾倒白鸥驯不辞便学山人醉交下无人作主人 【 令狐楚三月晦日会李员外】

今朝相送自同游酒与诗情替别愁忽到澧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 【 元祯澧西别乐天传载樊宗宪李景信两秀才侄谷三月三十日相饯送】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 戊午三月晦司空图】

江头从此管弦稀散尽游人独未归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吹 【 三月晦日李昌符】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园林含淑气竹树绕春流舞席千花妓歌舡五彩楼群欢与王泽岁岁满皇州 【 张说三月三十日承恩燕永陵公主亭子】

朝沐敝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临至一醉犹可及芳菲 【 戴叔伦三月三十日沐发书怀寄诸友】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 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川通黑水漫池泒紫泉流晃朗扶桑出丝联树杞周鸟疑烟海隔人似玉河秋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溜汀洲归棹晚箫鼓杂行讴 【 三月晦日李又奉和幸昆明池】

日涉编卷四

楚应城陈阶升也甫编辑

邑人徐养量叔弘甫校刻

张之厚铭卿甫  

张凌云韩孺甫  

陈光寅亮可甫仝阅

 四月〔一〕

四月建己巳起也物至此时而毕起也 【 合璧事类】

中吕巳之气也四月建焉 【 周礼】

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 【 礼记】

孟夏纯干用事阴气未作 【 未作气未挺出郑兴传】

正阳之月匿未作 【 匿隐也未作气未挺出六帖】

夏气赤而光明 【 尔雅】

收恢台之孟夏 【 恢大也台即胎也言夏气大而育物也楚词】

百谷各以初生为春熟为秋麦熟在孟夏故以孟夏为麦秋 【 蔡邕月令】

孟夏行春令则虫蝗暴风秀草不实行秋令则苦雨五谷下滋四竟有警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后有大水败其城郭 【 吕氏春秋】

为余 【 尔雅】

或服玄冰丸或服飞雪散及六壬六癸之符则不热 【 抱朴子】

孟夏之月南宫御女赤色衣赤采吹笙竽 【 出淮南子注云火生南方故处南宫笙竽空中象阳故吹之】

东武旧俗每岁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 【 东坡集】

长沙市肆之人无子者是月供寺阁下羊肉薄饼乞儿往往有验 【 时镜新书】

焉耆国俗尚娱遨每岁是月游林 【 酉阳杂俎】

天有声如泻水自南而北后秦王俊薨 【 文帝开皇三十年隋书】

宋真宗西南方两月并见 【 天禧四年占曰大臣废黜又曰有大水是年秋寇准贬滑州河决京师大雨坏庐舍出宋史】

汉成帝楚国雨雹大如斧飞鸟皆死 【 河平二年】

汉武帝陨霜杀草自是征伐四夷师出三十余年 【 元光四年以上出山堂肆考】

唐宪宗淄青陨霜杀恶草及荆束而不害嘉谷 【 元和十四年旧唐书】

无云而雷有流星从日下东南行四面耀耀如雨自晡及昏而止 【 成帝元延元年出通考】

彰德有赤风自西北起昼晦如夜 【 顺帝至正元年海舟吹上平陆高坡二三十里死者万计世人谓之海笑出元史】

天雨土 【 唐昭宗天佑元年通考】

天雨土 【 元豊二年淳熙四年皆是月雨土宋史】

异宁榆次县天雨白毛如马鬃 【 顺帝至正十三年元史】

福州福清县廨天雨黄黑豆又长乐太平二乡雨黑豆皆坚实异常 【 太宗至道二年宋史】

冰瓦有文楼阁车马人物芙蓉牡丹萱草藤萝之属经日不释 【 淳熙年秀州吕氏家出宋史】

晋孝武帝京都地生毛 【 太元十四年又十七年地生毛是时符坚灭】

晋安帝地生毛或白或黑 【 元兴三年以上五行志】

黄河是月水名麦黄水 【 水衡记】

岱山之东有圆渊孟夏月水常腾沸人掘地得焦石如炭往往有火 【 拾遗记】

南方有炎山在扶南国之东加营国之北诸薄国之西从此月火生行人过山取木为薪燃无尽时 【 火至十二月灭草木始生枝条玄中记】

鼎州桃源洞大水巨石随流而下有文曰无为大道天知人情无为窈冥神见人形心言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盈地收人魂金石同类类金为变怪者也 【 宋高宗建炎三年五行志】

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痼疾皆愈惟(耳少)蹇者不瘳 【 后汉光武中元元年】

京师拱圣第泉涌疾疠者饮之皆愈 【 天禧二年闰四月】

哀帝建平四年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 【 师古曰方与者山阳之县也女子姓田名无啬方与音房豫】 先未生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三日人过闻啼声母掘收养

宋宁宗嘉定元年镇江后军妻生子一身二首四臂占谓中原分裂后数年金人失中原 【 以上通考】

宰臣李适之鼎跃出相斗鼎耳及足皆折 【 天宝三年白孔六帖】

月桂子江东诸处每至四五月于路衢得之大如狸荳破之辛香古老相传是月中下也 【 山堂肆考】

千顷山西有莎萝花一株是月花开香闻数里 【 千顷山在杭州府昌化县出一统志】

永州民刘思析薪有天下太平字 【 徽宗宣和三年】

虔州民毁欹屋析柱木里有文曰天下太平 【 高宗绍兴十四年守臣薛弼上此木妖以上宋史】

秀州海盐县海洋有巨鳅群虾从之声若讴歌抵岸县民脔肉转鬣压死十数人颔骨长二丈五尺 【 绍兴二十年京房易传曰海见巨鱼邪人进贤人疏出通考】

凤凰集东鲁群鸟从之 【 汉宣帝地节二年】

夏口武昌凤凰见 【 孙权黄龙元年】

凤凰集沔北百姓聚观之 【 晋穆帝升平五年以上俱宋书符瑞志】

饶安县白雉见 【 延康元年魏志】

白麟见顿丘 【 晋武帝太康元年宋书符瑞志】

余干县民家豕生八豚其二为鹿 【 宋宁宗庆元三年五行志】

桂州有马生驹三足能随群马 【 唐武宗会昌元年通考】

群鼠吐五色气成云 【 庆历八年神宗生于朴王宫祥光照室群鼠吐气成云出宋史】

  诗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 贾弇登大历中进士状江南四月】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 李白】

漱井消午醉扫花坐晚香众绿结夏幄老红驻春妆 【 文潜】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 杜甫】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 庾子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忆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白居易见木林寺桃花】

长养熏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 徐寅初夏戏题】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舡归 【 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题湖景】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 戴复古字式之初夏作】

陂麦连云惨淡黄绿阴门巷不多凉更无一片桃花在借问春归有底忙 【 王安石见陂麦】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司马光字君实居洛初夏】

四月田间麦穗稠桑枝生葚鸟啁啾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 【 欧阳永叔】

嘒嘒新蝉绿叶遮一声临晚到山家未应春色全归去犹有芳丛剌史花 【 僧惠洪】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煎煎度两岐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 王介甫】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高骈】

麦陇风来翠浪浮霏微小雨似深秋野亭终日卷帘坐清樾对啼黄栗留 【 谭知柔】

生物移边日夜流园林纔夏麦先秋绿阴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 【 山谷】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莎径热未剧晨昏来往宜 【 温公】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楼上风花媚城隅赏宴归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 唐玄宗首夏闰月花蕊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

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帘幙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高楼起睡翠眉颦披破斜红未肯匀玉腕半揎云袖碧楼前知有断肠人 【 魏彦琛】

  立夏

立夏金殁水囚木休火相

谷雨后十五日斗指巽为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孝经纬】

四月立夏为节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 【 三礼义宗】

立夏夏至行南方赤道曰南陆 【 汉书】

斗柄南指而天下皆夏 【 鹖冠子】

立夏晷长四尺三寸八分 【 后律历志】

炎帝秉离执衡司夏

林钟纪度祝融司节 【 赋】

立夏阳云出觜赤如朱 【 易通卦验】

春分加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中夹钟 【 济止也出淮南子】

立夏清明风至而署鹤鸣慱谷飞电见龙升天 【 易说】

立夏雀子飞 【 易通卦验】

立夏之日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臣夺后命王瓜不生害于百姓 【 周书时训】

立夏日得金五谷不成夏旱多风得木夏寒草生得火多妖言兵戈起得土远臣朝国无政令得水上下相和顺天下安宁 【 刘玄之行军月令】

立夏命有司祀雨师

立夏先三日太史谒于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迎夏于南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庆赐遂行无不欣悦命相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 以上礼记月令】

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 【 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而炎帝祝融食焉半珪曰璋象夏物半死礼记】

立夏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衣迎夏于南郊 【 续汉书礼仪志】

夏则乘赤辂驾赤巷(马□)载赤旗以迎夏于南郊其祭先黍与鸡居明堂正庙启南户 【 逸礼】

立夏日或服玄冰丸或服飞霜散及六壬六癸之符则不热幼伯子王仲都此二人衣之以重裘暴之于夏日周以十炉之火口不称热身不流汗盖用此方 【 抱朴子】

立夏日忌北风主疫 【 (月翟)仙月占】

立夏日日中上清五帝会诸仙人于紫微宫论求道之功罪 【 登真隐诀】

   诗

东君休布令赤帝已司权

风光初变换天气尚清和

律转熏风始杓回火德新

长风始飘阁迭云纔吐岭

不觉东风旋地轴俄惊南陆斡天机

蝴蝶不随春色去又来庭院舞熏风

  小满

立夏后十五日斗指已为小满小满者言物长于此小得盈满也 【 孝经纬】

立夏加十五日指已则小满音中太簇 【 雅南子】

上阳云出七星 【 易通卦验】

小满日苦菜秀后五日靡草死 【 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

小满日苦菜不秀仁人潜伏靡草未死国从盗贼 【 周书时训】

小满后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妨蚕农也

小满后无大田猎 【 驱兽类也恐伤生类】

小满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 【 以上月令】

 四月〔二〕

  一日

炀帝是日太阳亏王度时在台司昼卧厅阁觉日渐昏诸吏告以日蚀甚度整衣引宝镜出照镜亦昏无光色 【 大业八年四月一日日蚀王度以宝镜照无光先是汾阴侯生天下奇士也度素卿事之侯终以镜赠度镜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状鼻外列龟龙凤虎又外设八卦又外置十二辰又外置二十四字似隶而非字书所有此黄帝所铸第八镜也邪魅入镜尽照希世之宝后失镜所在出异闻集】

武后尊嵩岳为皇帝 【 武后垂拱四年封嵩岳为神岳大中王至通天元年四月一日尊为皇帝中宗神龙元年复为王出事物纪原】

德宗左右请御暑服上曰将士未易冬服独御春衫可乎 【 兴元元年将士未给春衣上犹夹服汉中旱热四月一日左右请御暑服上曰独御春衫可乎俄而贡物继至先给诸军上始御之出旧唐书】

后唐闵帝即位受册明宗柩前 【 有瞽者张蒙自言事太白山神神崔浩也其言吉凶无不中房暠素信之尝引蒙见帝闻其语声惊曰此非人臣也暠使蒙问于神神传语曰三珠并一珠骡马没人驱岁月甲庚午中兴戊巳土暠不晓其义蒙曰神言如此不能解也四月一日闵帝即位受册明宗柩前册曰惟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顾暠曰张蒙神言岂不验哉上白孔六帖】

武明太后崩果如童谣 【 徐之才少解天文兼图谶之学弟之范晋明帝太宁二年春武明太后病内史皆呼太后为石婆盖有俗忌之范告之才曰童谣云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斩冢作媒人惟得一量紫綖靴今太后忽改名私所致怪之才曰跂求伽胡言去已豹祠嫁石婆岂有好事斩冢作媒人匆令合葬自斩冢惟得紫綖靴者得至四月何者紫之为字此下系綖者熟当在四月之中之范问靴是何义之才曰靴者革旁化宁是久物至四月一日后果崩之才隋文帝开皇中卒出北史】

众执韩秀升屈行从二人诣高仁厚仁厚诘之曰何故反秀升曰自大中皇帝晏驾天下无复公道纽解纲绝今日反者岂惟秀升机上之肉惟所烹醢耳仁厚愀然命善食而械之 【 唐僖宗中和三年贼昼夜御备遣兵挑战高仁厚不与交兵潜发勇士千人执兵负槁夜由问道攻其寨且焚之贼惶惑不能相救仁厚遣兵于要路击之贼众皆降韩秀升屈行从见众溃挥剑乱所欲止之众愈怒四月一日共执二人诣仁厚仁厚诘之云云出耆旧传】

天祺节 【 真宗祥符元年四月一日天书再降内中功德阁以为天祺节出宋史】

衡山方广寺每至四月是日在东壁则照见维杨官府楼堞居民舍宇物物可数 【 虎谷间抄】

谭处端仙蜕 【 金太宗天会元年生生而骨相不凡后西游至同州有门人求亲笔书龟蛇二字笔力遒劲有龙蛇盘屈之状盖预指归期人不悟至乙巳四月一日仙蜕始应焉处端号长真子出史纂左编】

南方七宿下降 【 道经】

   诗

春色沅湘尽三年客始回夏云随北去同日过江来水漫荆门出山平郢路开比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 【 张说四月一日赴荆州作】

  二日

汉成帝雨雪燕雀死 【 阳朔四年四月二日后许皇后废出汉书】

皇太子初立是日有雄雉飞集东宫明德殿前上问褚遂良是何祥对曰昔秦文公时童子化为雉雌者鸣陈仓雄者鸣南阳童子言曰得雄者王得雌者伯文公遂以为宝鸡祠汉光武得雄遂起南阳有四海陛下旧封秦故雄雉见于秦地 【 太守贞观十六年】

宋太宗诏辅臣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宴于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饮命群臣赋诗习射 【 雍熙二年以上玉海】

倾城士女俱诣北郊北岳帝行宫焚香或步或骑或舆轿联翩而出至则奠献拜祷钟鼓喧阗绮罗交错既毕各寻隙地享所携酒食醉笑而归 【 四月初二出宣抚镇志】

明清潭州云盖寺僧示疾而逝 【 有师传僧口诀曰云盖锁口诀拟议皆脑裂拍手趁虚空云露西山月僧遂悟至道二年四月二日示疾】

招贤湖南长沙景岑僧示疾而逝 【 僧初住鹿苑其后居无定所但徇缘接物随宜说法时谓之长沙和尚太宗至道三年四月二日示疾以上楚通志】

太虚元君生日 【 道经】

  三日

武城曰厥四月载生明 【 载始也月三日生明】

宋太祖南郊 【 开宝九年通考】

上幸司农少卿王光辅庄驾还中书侍郎南阳岑义设茗饮葡萄浆与学士等讨论经史 【 景龙文馆记】

宋仁宗幸琼林苑赐从官射射于苑亭射毕遂宴日旁有五色云见 【 天圣八年玉海】

宋仁宗舍人院试宾贡进士 【 先礼部贡院言近年进士惟钞略古今文赋怀挟入试昨者以正经命题多懵所出则知题目不示以出处也至景佑元年四月三日始诏进士题目具经史所出摹印给之出容斋随笔】

茅盈升仙门前数顷地忽自平治无寸草皆施青缣幄屋下尽铺白毡可容数百人众宾并集大作宴会见金盘玉杯自至筵前后有妓乐丝竹金石之音兰麝香达数里少顷迎官毕至朱衣玉带者数百人旌旗甲仗光彩耀日盈乃与家人亲友辞别登车乘云冉冉而去 【 茅盈字叔中蒙玄孙弟固字季伟次弟衷字思和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年十八弃家入恒山修道后二弟俱贵衷为西河太守固为武威太守乡里送者数百人时盈亦在坐笑谓宾曰吾虽不作二千石来年四月三日送仆登仙当不减于今日也至期如其言出列仙传】

北斗北极翊圣下降 【 道经】

   诗

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风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 【 孙逖四月三日上阳殿奉和应制】

  四日

比干庙有司致祭 【 比干庙在卫辉府城北此庙魏文帝建又淇县亦有庙有司四月四日致祭出一统志】

黄龙见帝王受命符瑞 【 曹操字孟德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奉玺绶禅位册曰咨尔魏王先有言谶纬于魏王曰易传曰圣人受命而王黄龙以戊巳日见四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出魏书】

宋真宗召辅臣玉宸殿王钦若陈尧叟冯拯赵安仁预焉始观太宗御书移御别殿观皇王帝伯四论良臣正臣忠臣奸臣权臣五论幸水轩垂钓侍臣赋诗 【 祥符八年】

宋仁宗幸琼林苑宴射上中的者十四已而阅骑士射柳枝 【 至和二年以上玉海】

晋遁终 【 晋遁字道林姓闵陈留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家世事佛晋初至京师□蒙陈群殷浩谢安王羲之等见遁逍遥篇注雅重其风力生平历余杭山白马寺山寺爱□溪山水晚欲移入蔬食终身后以疾还余姚坞山中太和元年四月四日终年五十三窆于坞山中冢存焉出高僧传】

马钰居华阳亭墙外有来禽一株枯已久矣师是日汲水沃之曰纯阳来年四月十四日生于此树之下 【 马钰初名从义字宜甫钰字玄宝更之也号丹阳子宁海人以水沃来禽四月四日也史纂左编】

竹下围棋 【 翰墨大全】

万神善化犯之失音 【 三元延寿书】

天帝游东井 【 道经】

文殊生 【 佛书】

善财童子出参 【 华严经】

   诗

春郊柔绿遍桑麻小驻芳园览物华应信吾心非暇逸顿回晴意绝咨嗟每思富庶将同乐敢务游畋漫自夸不似华清当日事五家车骑烂如花 【 先三月二十六日宋孝宗幸玉津园因雨霁洪迈进诗四月四日孝宗和韵孝宗又曰迈侍制用如麻字偶思得桑麻可押迈末句用羯鼓催花事故以华清车骑荅之举朝称赞】

  五日

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 杜预曰辛卯夏四月五日月光尚微盖时无云日光不以昏没日光不匿恒星不见出丹铅续录】

唐玄宗因奏封禅仪注敕中书门下礼官学士等宴集贤殿玄宗曰今日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宜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书院为集贤书院 【 开元十三年玉海】

唐玄宗崩 【 葬泰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通考】

北齐有起居省宋张泌奏复左右史之职记录以为起居注太宗从之置院于禁中 【 起居注始于张泌浮化五年四月五日之奏复也出事物纪原】

宋谢枋得卒 【 枋得至燕初行时士友饯诗盈凡张子惠诗云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直一文钱枋得会其意遂以眠簥中而去度采石自是不食只茹菜果数月困殆四月初一至燕京初五日死于驿于定之护骸骨归葬信州枋得天资严厉雅负奇气推宋必亡于二十年之后枋得不动于富贵贫贱学者师尊之出全编】

独孤君卒 【 独孤君讳申叔字子重年二十二举进士文二年用博学宏词为校书郎又三年居父丧而卒盖贞元十八年四月五日也是年七月十日而葬柳子志墓曰独孤君之道内之为孝外之为仁默而智言而信其穷也不忧其乐也不淫读书推孔子之道必求诸其中其为文深而厚尤慕古雅善赋颂其要咸归于道呜呼君短命行道之日未久故其道信于其友而未信于天下今记其知君者于墓出合璧事类】

  六日

宋太祖幸庙阅土木之功历观两廊下图画名将指白起曰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以杖画去之 【 建隆四年出宋史】

宋真宗亲谒太庙光宗亲享太庙 【 祥符四年淳熙十六年出通考】

虔州言木柱内有天下太平年五字是日诏送史馆作瑞木成文曲有厚坤效珍嘉木纪瑞云云 【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出玉海】

程正叔讲读迩英阁 【 元佑二年四月六日讲读顾子敦以为执政得一赐坐啜茶已为至荣岂可使讲读小臣坐殿上出明道集】

东坡别黄州 【 元豊七年东坡在黄州命移汝州至四月六日别黄州送东坡者皆至慈湖独陈季常至九江相别在九江和李太白浔阳宫诗其序云今子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盖元豊七年正东坡四十九之年也出长公外纪】

元人刘因卒 【 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因生之夕父述梦神人马载一儿至其家曰善养之既觉而生乃名曰骃字梦骥后改今名及字因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落笔惊人甫弱冠才气迢迈日阅方册思得如古人者友之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能发其微至元十九年征因擢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以母疾辞归后又征为集贤学士嘉议大夫上书宰相以疾固辞四月六日卒闻者嗟悼出史纂左编】

郝女君与邻女十人于沤洟水边坐忽有青衣童子至女君前云东海公娶女君为妇言讫见茵褥于水上女君行坐往来有若陆地其青衣童子侍侧沿流而下邻女走告于家人家人莫能得女君遥语曰幸得水仙愿勿忧怖又言每至四月送刀鱼为信 【 郝姑祠在莫州莫县西北四十五里俗传云郝姑者字女君本太原人后居莫县魏青龙年四月六日与邻女相约水边见青衣童子云云至今四月多有刀鱼祠前忽生青白石高二丈题云姑夫上马石至今存焉出莫州图经】

太素三元君朝真日 【 道经】

   诗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 东坡四月六日别黄州作载楚通志】

  七日

宋太祖幸节度使赵彦徽第视疾 【 开宝元年宋史】

东阳七佛寺有一物出头如鹿有道人追而观之气若云雾寻觅集处亦无孔穴有声若雷 【 元嘉十四年四月七日出异苑】

杨师操喜闻人过是夜忽见青衣人骑白马来云东阳太监追汝须臾不见师操身仆似到东阳都过一曹见有几案囚人着枷不可筭数又师操向东行见一处有孔甚小孔中小星流出臭气袭人有一人曰是大地狱中闻师操喜论人过以汝置此 【 师操雍州醴泉县人也唐太宗贞观中任蓝田尉后以身老还家喜闻人过永徽元年四月七日死于东阳都其家为师操身死施斋数日放归前追使者云汝归其修善乎后师操礼十方佛动心悔过出太平广记】

南斗北斗西斗帝君下降 【 道经】

   诗

好在清和月祥开纷郁烟一旬岳降后隔宿佛生前 【 事文类聚】

  八日

卫源庙每岁有司致祭 【 卫源庙在卫辉府北门泉上泉乃卫河之源隋唐以来已封威惠王元加封洪济威惠王以水之本名称之每岁四月八日致祭元张恒诗上国风帆快转输石林香霭护神居龙吟别浦泉声细鸟柫空潭树影虚出天下一统志】

洞庭庙每岁致祭 【 祭以四月八日庙在磊石山封洞庭湖龙神出长沙府志】

天禧中王钦若请以西湖为放生池郡人每岁是日用释氏法称家有无随愿深浅买禽鱼放之 【 出合璧事类据西湖记以放生为人主祈福四月八日数万人于湖上放羽毛麟介皆西北向稽首仰祝千万岁寿】

魏时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即蓬莱仙室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虽梁王兔苑亦不如也 【 洛阳伽蓝记】

俗传为释迦佛生辰僧尼各建道场宣扬经偈其男妇争以财物献之虽衣食匮竭亦不暇顾 【 宣抚镇志】

王高丽在鼓城佛寺中谢混见而以槟榔赠之王执手谓曰王郎谢叔源可与周施否 【 风土记】

孙皓是日溺金像曰浴佛后因病忏悔乃差 【 世说】

刘敬宣八岁丧母是日敬宣见众人灌佛乃披头上金镜以为母灌悲泣不胜 【 沈约宋书】

沈道虔累世事佛以父祖旧宅为寺是日请像举家感动焉 【 道虔吴兴武康人少仁爱好老易县北石山下为精庐与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道处年老果食恒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出沈约宋书】

上崇奉释氏是日新罗国献万佛山上以九光扇置于岩巘间召僧入内礼万佛山睹九色佛光于殿中 【 杜阳编】

荆楚人于诸寺设斋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 【 岁时记】

长沙巿肆之人无子者供寺阁下羊肉薄饼乞儿往往有验 【 时镜新书】

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 高僧传】

大慧禅师浴佛上堂语云今朝正是四月八凈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 【 佛运绕纪】

药山是日见遵布衲洗佛云汝只洗得这个还洗得那个遵云请将那人来山遂默然归方丈密印禅师曰药山无风起浪被遵布衲一靠直得锋铓结舌罗么一场 【 印语录】

周昭王二十四年是日天竺国凈梵王妃摩耶氏生太子悉达 【 二十五岁于菩提场中成无上道号佛氏尊后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于拘户罗国婆罗双祠间入涅盘出佛运绕纪】

寺中无风而塔上一铃独鸣佛图澄谓众曰国有大丧不出今年是年石勒死太子弘袭位 【 佛图澄西域人也本姓白氏少出家以晋怀帝永嘉四年适洛阳能使鬼神千里外事皆彻见石勒诸幼子多在佛寺养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诣诸寺观佛至建平四年四月八日铃鸣澄曰国丧如其言出高僧传】

文帝时魏州立舍利塔有一黑狗耽耳白胸于舍利塔前舒左股屈右脚见人行道即起行道见人持斋亦即持斋 【 四月八日立舍利塔寺内先有数猛狗但见一狼狗无不竞来吠啮若见此狗入寺悉皆低头掉尾出隋书】

老子夜半剖右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 出南史据史纂左编老子二月十五生】

尹真人生

葛孝先真人生

尹虚鉴真人升仙 【 以上翰墨大全】

濮阳郡有异人续生者每岁是日市场戏处皆有续生郡人张孝恭往所在对一续生遣诸奴往诸所在俱见续生以此异之 【 濮阳郡异人续生者莫知其来身长七尺许肥而黑发余二三寸不着裈裤破衫齐膝而已人遗财帛转施贫者每四月八日市场皆有续生出广古今五行纪】

湘阴县东六十里相传晋时里人刘倩赘陶淡家四月是日脍鱼于桥上方斫鱼尾或报曰汝家举宅上升倩弃之今每岁八日见无尾鱼逆水上至桥而退 【 楚通志】

善恶童子降犯者血死 【 三元延寿书】

不远行宜安心静念沐浴斋戒必得福履 【 摄生月令】

不宜杀草木宜进温酒服温药 【 齐人月令】

  九日

唐太宗是日公卿上言请修太和宫厥池清凉可以避暑诏从之 【 贞观二十一年】

宋真宗幸琼林苑宴射帝作七言诗赐从臣 【 祥符九年四月九日出通典】

宋孝宗书明良庆会之阁赐史浩 【 淳熙十一年以上玉海】

度宗生于绍兴府荣邸以为干会节 【 度宗讳(衽去壬改基)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先母梦日光照东室又梦神人采衣拥一龙纳怀中已而有娠及生室有赤光资识内慧七岁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出宋史】

韦津死 【 王世充与李密战充败密又拥兵三十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段达韦津拒之达望见密兵盛惧而先还四月九日韦津死出蒲山公传】

大儒吴渊颖卒 【 讳莱字立夫元至元六年疾作先忽梦作童汪踦赞觉谓人曰汪踦殇者也予疾若此殆不起耶夏四月九日卒于家遗命治丧不用浮屠先生以精深玄懿之学发沈潜奇绝之文阖阴辟阳出神入鬼著述甚多及门之士私谥曰渊颖先生出宋学士集】

  十日

宋神宗庆历八年生于濮王宫群鼠吐五色气成云治平四年即位宰臣等表曰诞圣题期表灵源之浚发揆时纪节昭皇德之开光当正阳统月之辰乃甲观袭祥之日庆由运会道与天同请以生之日为同天节 【 武夷志云神宗之未生也武夷山道士吴怀玉有道术指武夷君像曰岁在戊子降为人主又指魏王像曰三十有八载当继世御极抚平四海后其语皆验人方舆胜览云宋建守陈觉民过武夷山诗升真洞口接天门灵草丹桃日月春听说列仙来瑞世三朝德业在斯民盖真宗神宗哲宗皆武夷仙真应世故有三朝德业之句据史事实神宗四月十日生】

黄巢贼散走 【 先一日李克用合忠武骑将庞从遇黄巢贼于渭南决战三捷大败贼军四月初十日夜贼巢□走出旧唐书】

苏珠娘到鹄奔亭时日暮行人绝不敢前有婢名致福者暴得腹痛珠娘往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刀问珠娘曰缯从何处得珠娘怖惧寿利其缯以刀剌胁立死又杀致福楼下埋之 【 汉时何敞为交州剌史行部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女从楼下出自云苏娥字珠娘早失父母兄弟有缯百二十疋与婢致福往县卖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龚寿操刀剌死敢告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汝尸骸何以为验女曰白衣青履犹未朽掘之果然敞遣使捕寿问与珠娘语同遂斩之以助阴杀出还冤记】

  十一日

唐太宗亲谒太庙谢承干之过 【 贞观十七年通考】

文宗敕曰闻京师旧说终南山兴云即雨若晴霁虽密云他至竟不沾濡况兹山北面阙庭日当顾瞩修其望祀宠数宜及闻无祀宇宜令中书门下差官设奠择立庙处 【 开成二年四月十一日敕后九月敕终南山为广惠公出通考】

诛益州长史李孝逸 【 武承嗣使人诬孝逸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当有天分天分谓有分为天子则天垂拱二年四月十一日诛出唐历】

地破日不可开山动土 【 登真隐诀】

   诗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花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麤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似开红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 东坡四月十一日食荔枝】

  十二日

唐睿宗幸隆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象以厌之 【 景云元年厌于叶翻时人以为玄宗受命之祥出景龙文馆记】

汉灵帝宫车晏驾 【 中平六年后汉书】

后周太祖葬于嵩陵 【 陵在郑州新郑县通考】

宋孝宗诣德寿宫请太上同幸聚景园 【 淳熙元年四月十二日出会要】

胡国珍薨明帝举哀于太极东堂 【 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也国珍少好学雅尚清俭女以选入掖庭生明帝即灵太后也孝明帝践祚以国珍为光禄大夫太后临朝封安定郡公国珍年虽笃老雅敬佛法四月七日步从所建佛像发第至阊阖门四五里劳热增甚因遂寝疾灵太后亲侍药膳四月十二日薨年八十出北史】

田琢为潞州观察判官偶坐廨舍之含翠堂忽双燕至一飞檐户间一上砚屏田谛观即前燕也腊丸尚在 【 金宣抚使田琢字器之从军塞外合虏里山野舍春末有双燕为巢土人不识屡欲捕之田曲为全护此燕昼出夜归田必开户待之忽一日飞止坐隅无所惊畏巧语移时不去田思明日秋社燕当归矣此殆为留别语也因作诗赠云几年塞外历奇危谁谓乌衣亦此飞朝向芦陂知有为暮投第舍重相依君怜我处频迎语我忆君时不掩扉明日西风悲鼓角君应先去我何归遂细书为腊丸系其足上后八年太和甲子田为潞州观察四月十二日坐含翠堂双燕忽至腊丸尚在田谓同年庞铸画为图自作序求赵阅作诗出中州集】

苍龙溪新宫是日建 【 蔡少霞者陈留人幼而奉道早岁明经得第一日沿溪独行忽得美荫因就憩焉不觉成寐因为褐衣鹿帻人梦中召去乃至一城郭处碧天虚旷瑞日瞳□见一玉人当轩独立玉人谓少霞曰愍子虔心今宜领事少霞不知所谓复为鹿帻人引至东廊止于石碑之侧谓少霞曰召君书此少霞素不工书即极辞让鹿帻人曰按文而录胡乃拒违以笔砚即付少霞曰法此而写少霞凝神搦管顷刻而毕因览读之已记于心矣题曰苍龙溪新宫铭紫阳真人山玄卿撰良常西麓源泽东澨新宫宏宏崇轩(车献)(车献)雕玳盘础镂檀竦棨壁瓦麟差瑶阶昉□阁凝瑞雾楼横祥霓驺虞巡徼昌明捧闑珠树规连玉泉矩泄灵飙遐集圣日俯晰太上游储无极便阙百神守护诸真班列仙翁鹄驾道师冰洁饮玉成浆馔琼为屑桂旗不动兰屋互设妙乐竟臻流铃间发天籁虚徐风箫冷澈凤歌谐律鹤舞会节三变玄云九成绛阙易迁虚语童初浪说如毁乾坤自有日月清宁二百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建于是少霞方更周视遂为鹿帻人促之而返醒然遂悟急命纸笔登即纪录出集异记】

元中大法师升仙 【 翰墨大全】

   诗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风细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青山满墙头发鬌几云髻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蛟蚋 【 东坡至惠州合江楼迁于嘉佑寺后又复迁于合江楼四月十二日又复归于嘉佑寺作时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告成】

  十三日

唐肃宗亲享庙 【 干元元年通考】

宋真宗立夏祀赤帝 【 景德三年四月十三日立夏按月令立夏之日天子迎夏于南郊迎夏为祀赤帝通考】

宋太祖崩是日发引太宗衰服奠哭群臣升梓宫于龙輴 【 开宝十年出宋史礼志】

宋钦宗生靖康元年太宰徐处仁等请以四月十三为干龙节百官诣龙德宫上寿 【 天中记】

三皇帝君降 【 道经】

  十四日

唐高祖是日幸龙潜旧宅改为通义宫置酒高会诏曰爰择良辰言遵邑里礼同过沛事等归谯故老咸臻族姻斯会肃恭笃享咸庆兼集 【 武德六年玉海】

德宗降诞节 【 节度使王虔休献□天诞圣□候嘉作献寿文出玉海】

宋仁宗生宰臣丁谓等上表云玉瑶诞祥式契贯星之兆璇枢纪历爰标出震之期陛下清宁毓粹聪哲凝华候回炎律气应熏风协离德之融辉仰荣河之启瑞请以四月十四日为干元节从之 【 仁宗母李氏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时上未有嗣是夕召幸有娠明年四月十四日生仁宗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中皆呼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李君也一云仁宗以祥符三年生章懿梦二日在天其一忽堕以裙承之干与元年帝即位又真宗未有仁宗尝遣左珰诣茅山求嗣遇王异人言王真人已降生于宋朝珰问王真人本是何人曰古燧人氏章懿亦梦羽衣数百人从一仙官自空而下曰此托生于夫人及生宫中火光烛天始行步尝持槐木简以筋钻之真宗问何用曰试钻火耳帝顾后妃曰异人之言信不虚矣出元符宫石刻】

吕岩字洞宾以是日生母就蓐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一白鹤自天飞下竟入帐中不见 【 曾祖延之终浙东节度使祖渭终礼部侍郎父让海州剌史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生而金形木质道骨仙风鹤顶龟背虎体龙腮颈修颧露额阔身圆鼻梁耸直面色黄白左眉角一黑字左眼下一黑子少聪敏日记万言矢口成文既长身五尺二寸喜顶华阳巾衣黄白襕衫系大皂绦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始在襁褓马祖见之曰此儿骨相不凡出史纂左编】

潭州鹤会 【 潭州兵马都监赵不问淳熙九年四月十四日作鹤会一道人不知所从来摄衣升戺不与人楫径入堂房内不见但于几上得一幅纸书绝句云这回相见不无缘满院风光小洞天一剑当空又飞去洞庭惊起老龙眠末题谷客书谷客即洞宾也出道书】

陈楠是日与会主云我来尸解会主不以为事遂留四句曰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踪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即日尸解 【 楠字南木号翠虚惠州慱罗县白水岩人以盘襱箍桶为生人无有知者作盘拢箍桶颂盘拢颂曰终日盘盘圆又圆中间一位土为尊磨来磨去知多少个里全无斧凿痕箍桶颂曰有漏教无漏如何水泄通既能圆密了内外一真空其言超悟如此后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于毗陵禅师人有求符水者翠虚捻土付之病多辄愈故人呼之为炼泥丸宋宁宗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在潭州与会主云云翠虚度弟子三人鞠九思沙蛰虚白玉蟾出史纂左编】

金世宗设二帐于御幄之东约处机居之 【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金世宗设一帐于御幄之东约处机四月十四日居之及期有山贼之报改卜十月望□左编】

  十五日

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成王有疾不豫故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霸 【 死霸朔也生霸望也哉始也翌日成王崩出前汉书】

宋真宗章穆皇后郭氏崩 【 景德四年宋史礼志】

程正叔进讲文公以下预焉 【 元和二年四月十五进讲迩英殿殿朱漆钓窗青幕障日殊宽凉矣出明道集】

苏东坡绍圣元年是日过韦城而吴传正之甥欧阳思仲在焉相与谈传正高风东坡尝作洞庭春色赋传正独爱重之又作中山松醪赋不减前作东坡独恨传正未见乃取李氏澄心堂纸杭州程奕鼠须笔传正所赠易水供堂墨录以授思仲使面授传正且祝深藏之 【 东坡与传正为世外之游及将赴中山传正赠东坡易水供堂墨一丸而别出长公外纪】

此日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诗曰春事无多樱笋来 【 岁时记】

焉耆国以是日游林 【 焉耆国东高昌西龟兹南尉犁北乌孙俗尚娱邀二月朏出野祀四月十五日游林酉阳杂俎】

洞宾纯阳飞升

云房降诞 【 祖师姓钟离讳权云房其字也是日降生仕汉为将军因失机入终南山得少阳帝君之术仙去出道书】

张法乐真人成仙 【 出翰墨大全】

刘珍广汉什方人曰吾功行已成某月某日吾当升天至期自以火化 【 刘开皇中居安乐山忽取道经钟磬封于石室中曰后六十年当有圣君取之吾四月十五日升天隋文帝遣使至山访其事令建三观唐高宗遣使取丹经钟磬以进出□州志】

僧尼是日就禅剎挂搭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 【 出荆楚岁时记其结夏者盖夏乃长卷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释苑宗规云祝融在候炎帝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应禅寺挂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禅苑宗规云金风渐渐玉露滚滚当觉皇解制之辰是法岁周圆之日大藏经云四月十五日僧尼坐草为一岁谓之法岁】

   诗

望朝斋戒是寻常尽起金根第几章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松膏北雨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床剩欲与君终此志顽仙惟恐鬓成霜 【 皮日休四月十五日和陆龟蒙道室书事】

  十六日

陈宣帝是日天雨雹始兴王叔陵剌后主于丧次据东府反 【 大建十二年俄而伏诛出隋书】

唐太宗避暑九成宫是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王勃颂曰扃牖六合奔走八神梯霄架极考遗基于汶上稽故典于淹中阳灵开避暑之宫景福致追凉之殿洞龙对溜铁凤连甍 【 九成宫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汉之甘泉不能尚也贞观六年四月十六上及中宫历览台观出旧传】

唐玄宗诏享太庙每室加常食一牙盘 【 天宝五载四月十六日诏唐享庙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五代遂废享庙之设牙盘自唐始出事物纪原】

先天降圣节听京城燃灯一昼夜 【 真宗祥符六年出宋史礼志】

忌嗜欲犯之夭寿 【 孙真人集】

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 遵生八笺】

  十七日

玄宗景龙二年是日在厅事假寐白鹤观道士宋大辨等三十人同见赤龙据案 【 上微时尝至洛阳令崔日知宅崔设馔未熟明皇因寝庭前一架藤花初开日知见巨蛇食藤花逡巡不见上览曰饥甚梦中食藤花甚美日知乃知他日启圣之验也出逸史】

高宗册贵妃吴氏为皇后 【 绍兴十二年宋史】

帝御集英殿赐状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 【 朱晦庵之科共二百三十人出七修类稿】

张韶于紫草车中载兵器犯银台门共三十七人入大内对食于清思殿即日禁兵诛之 【 出唐书天文志】

程明道再上疏 【 熙宁三年四月十七日再上疏谏新法疏中有中外人情交谓不可设令由此侥幸事小有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矧天时未顺地震连年四方人心日益动摇云云出明道集】

杨氏裸坐 【 吴清妻杨氏号监真君头痛自春及夏静坐忽不见四月十七日夜见杨氏裸坐屋上称先日有同行伴煎茶汤相待汴州姓吕名德贞同州姓张名仙真益州姓马名办真宋州姓王名信真及还有一女冠赋诗相别云道启真心觉渐清天教绝粒应精诚云外歌声笙管合花间风引步虚声唐元和十二年出逸史】

翊圣真君下降 【 道经】

   诗

圆顶双胡碧眼人晓天亲送石麒麟九龙浴佛经旬日名世纔生属此辰 【 事文类聚】

玄天之龙兮见而在田我后之龙兮飞以御天据圣人之大宝与别祖而同玄高出而潜跃以自试来定天宝居然假寐合而成体散而成章若窥于牖若施于堂且据案而向明负扆以当阳日月在身有祗天之嘉梦风雨合气将振翼而雄骧群居愕主圣作物睹赫然龙光真我明王折券表异亦惟前闻旷然振古卓有吾君王人之瑞比之龙首高居而远望以临乎九有天子之威比之龙鳞皇之可畏以肃乎万人徒称其象未睹其真恭惟我后近取诸身于昭巨唐其命惟新永据九五斯焉

万春 【 景龙二年夏四月十七日玄宗厅事假寐道士宋大辩等见赤龙据案潘炎于是作赤龙据案赋】

  十八日

成都府有逍遥山壁上有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会仙友字 【 逍遥山在简县宋景德间有杨用晦者隐居此山山北有层崖崖有东西二室后有二丹灶又有石窟出蜀志】

唐肃宗崩 【 葬建陵在京兆府醴泉县界通考】

孔子卒于鲁城北泗上 【 出鲁史据左氏云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已于孔丘卒司马迁遵之诸儒又遵之是孔子所卒之年当从左氏然十六年乃壬戌之岁也是岁四月戊申朔有乙丑而无己丑己丑乃在五月之十二己与乙文亦相近故误书也所谓乙丑则四月十八日自壬戌岁上朔己酉孔子之年乃七十四谓七十三者非也孔子卒亦载于二月十八日】

紫微北极大帝诞日 【 道经】

   诗

天气清和仅两旬一旬前是佛生辰当年来应徐卿梦此夕遥瞻寿宿明 【 事文类聚】

  十九日

武王祀周庙 【 武王伐商四月十九日祀于周庙通考】

肃宗以星文变异御明凤楼大赦天下改干元为上元追封周太公望为武成王依文宣王例置庙以历代良将为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列于左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列于右 【 上元元年出会要】

唐德宗生群臣上寿不置节名不纳中外之贡驸马高怡献金铜像德宗曰有何功德非吾所为退还之 【 天宝元年四月十九生出旧唐书】

真元五年是日顾况作宋州剌史厅记记曰商丘之地辰火之宿孟诸之湄阏伯所迁微子所奉之国也仲尼之伐树子罕之弃车皆此地焉梁孝王时四方游士邹生枚叟相如之徒朝夕宴处更唱迭和天寒水冻酒作诗滴是有文雅之台清冷之地云云 【 事文类聚】

成都风俗每岁是日士女泛舟浣花溪之百花潭府尹亦至潭上置酒高会设水戏渡尽乐而返相传唐冀国夫人故事也冀国夫人是日生先唐宁节度西川微服行民间见而悦之纳以为妾宁妻死遂为继室每生日置酒浣花溪之百花潭徘徊终日后人因之遂以为常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 【 成都士女四月十九日泛舟冀国夫人姓任汉上小家女任媪尝祷于神祠梦神人授以大珠觉而有娠明年四月十九日生年稍长释氏教甚谨有僧过其家疮疥满体衣服垢敝见者心恶女独敬事之一日僧持衣从以求浣女欣然濯之溪边每一漂衣莲花辄应手而出里人惊异求僧不知所在因识其处为百花潭及女为冀国夫人每四月十九诞辰置酒江上泛舟访漂衣故处故后人以是日至此设水戏渡老学庵笔记亦出蜀志】

张重华郑景世升仙 【 翰墨大全】

  二十日

赵王伦矫制废贾后害张华等 【 晋永康元年四月二十日先大风□沙张华舍风飘起出广古今五行记】

李希孝欲模写捕鱼图 【 捕鱼图王右丞草也元佑元年四月二十日季希孝欲摸写无善工出晁补之捕鱼图序】

司马光应诏 【 四月二十日诏言过失与朝廷政事之阙司马光曰臣以驽下之材自仁宗皇帝蒙擢侍从服事三朝恩隆德厚陨身丧元不足为报虽访问所不及犹将被肝沥胆以敕其区区之忠况圣意采纳之动督责之严谆谆如此敢不为陛下别白当今之切务少补万分之一耶云云出文鉴】

前张质推事冤人 【 张质猗氏人以明经授亳州临涣尉到任月余日暮见数人于符来约质去质乘马随之至县门县吏列坐略无起者质怒曰吏敢无礼县吏亦不顾出数十里至一柏林下马遂步行百余步见一大府门随使者入上有美须衣绯者据案而坐责曰为官何曲以推事质曰到任月余未尝推事绯衣人召冤人出对冤人自西房出疾视质曰此非推某者乃前临涣尉张质贞元十一年四月二十日推某者若此质是贞元十七年到任尚未久判官曰名姓偶同放归归时已七日矣仍在柏林中伏于马上有樵人见而惊之曰县失官人此非耶就问质质不能对数日后方能言出续玄怪录】

  二十一日

唐肃宗妖星见于西方长数丈 【 上元元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妖星见至五月减通考】

唐高祖造太和宫于终南山 【 武德八年后贞观十年废】

唐高宗造蓬莱宫成是日徙居之 【 龙朔二年】

宋真宗幸龙图阁阅太宗御书宴于崇政殿帝作五言诗 【 景德二年】

宋高宗诏求四方遗书 【 绍兴二年以上玉海】

给事中韩忠彦言门下省得旨举驳事依中书舍人封还词头例四月二十一日中书奉旨给事中驳正事赴执政堂禀议 【 宋神宗元丰七年出朝野杂记】

碧虚子题化书后序 【 谭景升终南山着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见齐丘有仙风道骨虽弱于机智而异乎黄埃稠人遂引此篇云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反者也齐丘终不悟景升乃出化书授齐丘碧虚子至嘉佑五年夏四月二十一日题化书后序出道书】

普贤菩萨生辰 【 佛书】

  二十二日

唐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太宗谓魏征曰世南没后无一人可与论书征曰褚遂良 【 贞观十四年玉海亦出□实录】

少傅史浩等三十四人进明堂庆成诗忠州文学程宏繇进明堂赋太常丞胡南逢等三人进明堂颂 【 宋孝宗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先孝宗御书明堂门六字书毕积雨骤霁星月灿然可喜出礼志】

王庶人卒 【 唐惠妃武氏有专房之宠将谋夺嫡王皇后上欲废为庶人又废太子上问于张九龄对曰太子天下本也动之则摇人心九龄未闻大恶臣闻父子之道天性也子有遇父怒而掩之不宜废绝恐伤陛下慈父之道上不悦李林甫秉政阴中计于武妃以自固武妃亦结之乃先出九龄而废太子后玄宗乃立肃宗为太子林甫之计不行王庶人以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卒武妃至十二月而薨识者谓有神通焉出大唐新语】

董卓见王允等持剑立于殿门卓大惊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遂命武士百余人持戈剌之卓里甲不入伤臂坠车吕布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李肃斩卓首携之时卓年五十四 【 里甲者披甲于内加衣于甲上汉献帝初平二年四月二十二后太史有诗曰郿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出三国志】

  二十三日

甘露降于中华殿之桐木泫如冰雪唐高祖以示群臣 【 武德九年玉海】

齐高帝豋位 【 出南史】

宋高宗讲易终篇以犀带象牙简金鞍勒马赐宰相侍读以下 【 绍兴二十五年玉海】

吕布将数百骑出武关诣袁术以杀董卓为术报雠 【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先一日杀卓二十三日诣袁术欲以德之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出汉杂记】

王处一上升 【 处一宁海东牟人号玉阳四月二十三日语门人曰群仙已约我矣言讫沐浴冠带焚香朝礼十方乃辞而上升处一冬寒跣足单衣颜色不变传道则有山鸣谷吼之应书符则有鬼怪潜出之灵类此甚多出史纂左编】

   诗

巴俗深留客吴侬但忆归真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东县闻铜臭江陵换夹衣丁宁巫峡雨慎莫暗朝晖 【 黄山谷以绍圣二年谪黔州四月二十三日至摩园作】

  二十四日

刘先主崩于永安宫亮表后主曰大行皇帝迈人树德昊天不吊今四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如丧考妣云云 【 先主刘备字玄德涿郡鹿县人谥昭烈皇帝先一日先主忽榻前烛灭复明隐隐见二人侍立起而观之乃云长翼德也二人相向曰因生平不失信义王帝敕为神忽不见先主知不可起乃泣语孔明曰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自为成都主孔明泣曰臣以肝脑涂地安能补报知遇之恩又命赵云曰朕与卿今别矣云泣曰臣效犬马之劳以扶社稷言毕驾崩寿六十三时章武三年出蜀志亦出三国志】

荥阳郡人尹千见天雨石坠地开之有玉玺在其中 【 齐高帝四月二十三日登位二十四日尹千于嵩山东南见天雨石开之乃玉玺其中有文曰戊丁之人与道俱肃然入草应天符扫平河洛清魏都宋禅位于齐此其符验也出南史】

宋高宗谓侍臣曰朕闻祖宗时禁中有打麦殿今于后圃令人引水灌畦种之亦欲知稼穑之艰难 【 绍兴二年玉海】

唐睿宗敕鱼袋着紫者金装绯者银装 【 景云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敕按唐实录高祖给随身鱼三品以上其饰金五品以上其饰银故名鱼袋至宋朝神宗元豊末亲王赐玉鱼以副金带金鱼以副玉带以唐礼也韩文公诗曰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是也】

宋高宗置六科举士 【 绍兴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置六科一曰文章典雅可备制诰二曰节操方正可备台谏三曰才识该通可备刑谳四曰节用爱民可备理财五曰慈祥恺悌可备监司郡守六曰智勇绝伦可备将帅令侍从岁举之如元佑司马光所谙宋史】

宋神宗除户部侍郎谢景温为礼部侍郎 【 元豊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出合璧事类】

圆通禅院苏老泉旧游处东坡四月是日宿焉明日老泉忌日也乃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以赠长老僊公僊公拊掌笑曰昨夜梦宝盖飞下着处辄出火岂此祥乎东坡于是作诗 【 长公外纪】

   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 圆通禅院东坡四月二十四日作】

  二十五日

晋武帝太后崩有司奏是目安厝 【 泰始四年礼志】

唐玄宗是日问诸蕃诸国远近鸿胪卿王忠嗣上言曰谨按西域图自陀拔恩单国至史国凡十有二 【 天宝六年玉海】

宋仁宗御制雅乐曲及乐章凡六十八 【 景佑二年音乐志】

李德光上五帝功臣绘像图 【 宋高宗绍兴九年玉海】

苏老泉忌日 【 老泉东坡父出长公外纪】

  二十六日

泽州是日请建庙命礼官考其仪有司言唐制诸郡置风伯坛于社坛东雨师坛于社坛西 【 宋真宗祥符二年玉海】

宋哲宗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 元佑二年玉海】

状元王佐以下各赐钱一千七百贯 【 王佐与朱文公同科四月初三日御试策一道十七日皇帝御集英殿赐状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十八日赴宴二十六日各赐钱出七修类稿】

知潭州林栗是日进经传集解三十二卷系辞上下二卷文言说卦序杂本文共为一卷河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绘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共为一卷总三十六册诏付秘省敕书奖谕 【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玉海】

  二十七日

昌邑王贺行淫辟立是日大将军霍光白皇太后废之 【 先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占曰天文以东行为顺西行为逆主人臣运柄牂云为乱君此大臣欲行权以安社稷也四月二十七日霍光废昌邑王出汉书】

宋哲宗观麦于后苑 【 绍圣元年玉海】

元顺帝崩 【 元朝至正庚子岁长淮以比尚皆宴然山东则王信陜西则李思齐陇西则思道太原则王保保汴梁则太子开抚军司以总之既而诸将共谗王保保欲叛诏削军权台兵比行处处皆望风崩溃四月二十七日顺帝以疾崩皇太子独脱身走去而皇孙就擒出草木子】

东坡到湖州谢表云臣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 元丰二年四月二十七到湖州出长公外纪】

浩陵郡有岩数里夜忽有双光 【 齐高帝建元元年浩陵郡蜑民田健所住岩间常流云气有声响若龙今求之积岁莫有见者四月二十七日夜岩数里忽有双光至明往获古钟一枚又有古器名淳于蜑人以为神物奉祠之出南齐书】

  二十八日

议礼局请于南郊别立感生帝坛依赤帝高广之制从之 【 宋徽宗大观四年郊祀实录】

宋太祖皇后宋氏崩太宗素服举哀 【 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崩祔葬永昌陵之北出宋史礼志】

宋孝宗书荔枝赋赐舍人张延年 【 隆兴九年玉海】

老君于尹喜宅南山阜上升天喜悲恋请留老君告喜以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之旨言讫耸身空中坐云华之上面放五明身见金光洞照十方冉冉升空光烛馆舍五色玄黄良久乃没喜目断云霄涕泣攀恋其日江河泛山川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遍及四方 【 尹喜拜老君曰幸闻至道欣庆难言愿赐著书阐杨道旨以语后世老君曰善以道德五千言授之喜拜受持诵老君次年四月二十八日于喜宅飞升出史纂左编】

天休节 【 上元星君下降出道经】

   诗

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奢僣极珠贝狂佚务娱乐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烛影逐星沉歌声和月落斗鸡破百万呼卢纵大噱游女白玉珰骄马黄金络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惭怍禾稼暮云连纨绣淑气错熙熙三十年光景焂如昨天道本害盈侈极祸必作当时市政者罔思救民瘼不能宣淳化移风复俭约 【 宋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张咏悼蜀诗】

  二十九日

唐玄宗谓侍臣曰每祀黄帝乃就南郊礼亦非便宜于皇城内西南改置黄帝坛朕当亲祀以昭诚敬 【 天宝九年玉海】

唐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以防召命之诈 【 永徽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给随身鱼袋鱼袋三代以韦为之筭袋魏易之为龟唐高宗给随身鱼三品以上其饰金五品以上其饰银故名鱼袋天后改为龟后复曰鱼神龙初赐紫则给金鱼赐绯则给银鱼不限品也出事物纪原】

宋高宗诏丞相赵雄等赴经筵听讲正说终篇浩等言陛下孳孳典训愈久愈明岁时甫浃篇帙再周请付史馆 【 淳熙八年玉海】

状元王佐以下朝谢 【 皇帝御集英殿赐状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四月一十九日朝谢七修类稿】

   诗

梅雨涨添春酒色麦秋黄起寿炉烟铜壶未下三更水犹是清和四月天 【 事文类聚】

  三十日

汉成帝河平元年是日日食诏公卿百僚陈过失无有所讳大赦天下光禄大夫刘向对曰四月交于五月月同孝惠日同孝昭其占恐害继嗣 【 是时许皇后专宠后宫中外皆忧上无继嗣故杜陵谷永及刘向所对皆及之上于是减省椒房掖庭用度四月已亥悔而日食故曰四月交于五月月同孝惠孝昭元年七月己亥晦日食故曰日同孝昭二帝寻皆晏驾而无嗣出白孔六帖】

汉和帝永元十五年是日日食时帝遵肃宗孝章帝故事兄弟皆留京师有司以日食阴盛奏遣诸王就国诏曰甲子之异责由一人诸王幼稚早离顾复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凯风之哀选懦之恩知非国典且复宿留 【 贤曰选懦慈恋不决之意也出汉纪】

道悟禅师示疾命弟子曰四月三十日告终大众问疾师蓦召典座座近前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拈枕子抛于地上即便告寂 【 道悟荆州天皇寺僧神仪挺异幼而生知年十四恳求出家父母不听遂损减饮膳日纔一食形体羸悴父母不得已而许之依明州大德披削二十五诣杭州竹林寺具戒精修梵行推为勇猛或风雨昼夜冥坐丘冢身心安静一日游余抗首谒径山国师受心法服勤五载后参马祖祖重印前解法无异说以宪宗元和年四月三十日告寂是年八月五日塔于郡东出楚通志】

日涉编卷五

楚应城陈阶升也甫编辑

邑人徐养量叔弘甫校刻

陈容淳之初  甫 

慈溪姚宗文  甫 

男陈凤征懿兆甫仝阅

 五月〔一〕

五月建午午长也言万物皆长大也 【 合璧事类】

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 【 周礼】

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 礼记】

仲夏日出于寅入于戌 【 尚书考灵曜】

仲夏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特起四民有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行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 【 吕氏春秋】

为皋 【 尔雅五月得戊为厉皋】

俗称恶月 【 仲夏阴阳交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出董勋问礼俗】

是月不可入官 【 齐文宣令宋景业筮曰宜以仲夏吉辰顺天受禅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者卒于其位景业曰王为天子无复下期岂得不终其位出北史】

俗忌上屋如上屋即自见其形魂魄不安 【 酉阳杂俎】

以朱索连萦施门户 【 仲夏之月阴气萌作恐物不茂故以朱索出后汉书】

古人铸刀以月之丙午日取纯火精以协其数 【 合璧事类】

月之丙午日以金锡铸为阳燧 【 搜神记】

爪哇国以是月游舡 【 风俗婚姻无媒妁但纳黄金于女家以娶之五月游舡出外夷传亦出一统志】

单于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 岁正月诸少长会单于庭祠五月会龙城出白孔六帖】

唐玄宗天鸣声若雷 【 天宝十四年天鸣有声天子及大臣有忧通考】

晋惠帝日光四散赤如血流照地皆赤 【 光熙元年占曰君道失明出天文志】

隋炀帝大流星如瓮坠于江都 【 大业十三年占曰其下有大兵战流血破军杀将明年炀帝遇弒】

唐德宗有星坠于西北光烛如昼声如雷 【 贞元十四年闰五月以上通考】

山阳济阴雨雹大如鸡子深二尺五寸杀人飞鸟皆死 【 宣帝地节四年汉书□出六帖】

雨雹如扇如斗 【 献帝初平二年汉书五行志】

临安大雨雹屋瓦皆碎有一村人多为不善夜有行人闻神过云付硬雨施行次日雨雹大损禾稼 【 绍兴十七年轩渠录亦出天中记】

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有霖霪号为梅雨沾衣皆败谓之送梅雨 【 以上风土记】

濯枝雨 【 仲夏有大雨名濯枝风土记】

邹衍仰天而哭下雪 【 衍事燕惠王左右谮之五月雪出世说】

汉女诉杀之下雪 【 女居东海养姑姑女谗之于姑姑诣太守诉杀之五月雪汉书】

雨黄毛 【 熙宁元年又熙宁八年雨黄土兼细毛宋史】

蜀地雨白毛 【 晋武帝太始八年京房易传曰贤人逃天雨毛五行志】

元顺帝元统二年天雨毛至二十五年又是月大都雨毛长尺许或曰龙须命拾而祀之 【 元史】

大雷雨下冰龟数十里随大小皆龟形具手足卦爻 【 高宗绍兴八年汴京太康县宋史五行志】

黄河是月水名爪蔓水 【 水衡记】

抚州王羲之墨池水色变黑如云 【 宋咸平元年通考】

洞庭湖水夜赤光如火亘天 【 建炎四年五行志】

饶州乐平县何冲里田陇数十百顷当霁天无云田水如为物所吸聚为一直西行高平地数尺不假堤防而水自行里南程氏家井水溢亦高数尺夭矫如长虹声如雷穿墙毁楼二水斗于杉墩且前且却约十刻乃解各反故壑 【 高宗绍兴十四年与史记鲁谷洛水斗同京房曰天子弱诸侯力政厥异水斗出通考】

宋元嘉七年武陵洪水善德山崩两石高丈余如人雕刻精奇形备古制式占者云武陵出天子其年八月孝武始诞后封武陵王即帝位 【 治闻记】

晋阳大旱得死魃长二尺面顶各二目 【 北齐后主武平五年五月出北史】

晋怀帝枹罕令严根妓产一龙一女一鹅 【 永嘉五年五月京房易传曰人生他物非人所见者皆为天下大兵是时帝承惠皇之后四海沸腾寻而陷于平阳为逆胡所害此其征也出通考】

曲阿有柳树倒地六载忽复起 【 晋成帝咸和六年五行志】

大木自拔 【 嘉定六年严州淳安遂安桐庐三县占曰木自拔国将乱】

成都太祖庙侧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 【 景帝四年以上宋史】

成都民郭远因樵获瑞木一茎有文曰天下太平 【 太历十二年】

左羽林军有鸲鹆乳鹊 【 太历十三年以上五行志】

凤凰集北海安丘淳于 【 汉宣帝本始四年安丘淳于二县皆属北海】

凤凰集胶东 【 汉宣帝太始元年以上符瑞志】

鲸有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千步一生数万子常以五月六月就岸边生子 【 五六月后鲸引其子入海中鼓浪成雷濆沫成雨水族惊畏之皆逃匿莫敢当出古今注】

丹水出丹鱼是月夏至前夜伺之鱼浮水则赤光上照如火 【 山堂肆考】

长山县获神龟一头腹下有巽兑卦 【 齐武帝永明九年南齐书符瑞志】

白虎见新昌县 【 晋成帝咸和八年宋书符瑞志】

驺虞见壁山有二鹿随之 【 王建永平三年五代史】

牛一头二面二口三目三耳 【 世宗景明二年冀州长乐郡鸿范论曰君不明失政之所致出魏书】

牛生犊两头六足 【 晋成帝咸和二年是冬苏峻作乱通考】

白鼠见于东宫 【 晋惠帝元康元年白孔六帖】

滑州灵河县民黄庆家蚕自成被长二丈五尺阔四尺 【 景佑四年】

北海县蚕自织绢成领带 【 元佑七年以上宋史】

  诗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橘垂金弹甘焦吐白莲 【 樊珣状江南五月】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锁闭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 杜牧村舍燕】

挝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舡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秦觐纳凉】

秾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家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 黄庭坚字鲁直题青奴秾李昭华二妓名】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题茅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北榭裨】

寂寂无聊九夏中倚岩依壁待清风北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 刘兼仲夏昼卧】

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当昼火云生不得一溪萦作万重愁 【 赵嘏商山道中】

春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 参寥】

院僻帘深昼景虚轻风时见动竿乌池中绿满鱼留子庭下阴多燕引雏雨后看儿争坠果天晴因客曝残书幽栖未免牵尘界身在相忘在酒壶 【 苏子美】

雕玉押帘上轻谷笼虚门井汲铅花水扇织鸳鸯文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 李贺乐辞】

风帘燕引五六子露井榴开三四花 【 黄孝先】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 杜甫】

  芒种

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 【 孝经纬】

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 【 种读去声三礼义宗】

芒种谓谷芽始出故曰芒种 【 出历疏】

长阳云出危 【 易通卦验】

闽人以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雨 【 据碎金集云芒种后逢壬入梅夏至后逢庚出梅又据神枢经云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人莫适从此必作书者各自以地方配时候而云然耳观杜少陵诗曰南京西补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盖唐人以成都为南京则蜀中梅在四月矣柳子厚诗曰梅实迎时雨苍茫觉晚春此子厚岭外之作则又知南粤之梅在三月矣东坡吴中诗曰三旬久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赶风又埤雅云江湘二浙四五间有梅雨黔败人衣服今人又有诗曰千里殊风百里俗也知天地不相同江南五月黄梅黔人在鱼盐水卤中是知天地时候自有不同如此出合璧事类】

芒种日螗蜋生 【 芒种五月节也后五日鵙始鸣鵙音局百劳也本草作慱劳盖枭类也又后五日反舌无声月令】

芒种后百舌有声候人在侧 【 周书时训】

芒种后聚畜百药 【 草木蕃时出六帖】

   诗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 工部题瀼西新赁草堂反舌无声在芒种后十日今谓之欲无语乃芒种后作也】

  夏至

夏至金胎木废水死火旺 【 金胎言金孕于火土之中也】

芒种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夏至者言万物于此假大而极至也 【 夏假也至极也出韵会】

夏至有三义一明阳气之至极二明阴气始至三见日行之北至 【 三礼义宗】

夏至一阴生是阴动用而阳复于静也 【 复卦疏】

夏至日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 【 古今历衍】

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 【 刑始杀也出淮南子】

夏至日中赤气出直离此正气也 【 易通卦验】

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故夏至热 【 火正火王也故水漏出淮南子】

夏至阴阳争死生分 【 郑玄云五月阴气起于下盛阳盖其上故曰争品物滋生葶苈之属死故曰分】

伯赵氏司至者也 【 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左传】

阴气为水水胜则夏至湿 【 淮南子】

夏至日成地理 【 冬至日成天文春秋感精符】

夏至少阴云如水波 【 易通卦验】

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 【 前魏相传】

日周天有七衡夏至日在内衡 【 孝经纬】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 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书尧典】

日行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尺五寸八分 【 前汉书】

夏至日影尺有五寸郑玄云土圭之长也尺有五寸夏至立八尺表其影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颖川阳城地为然 【 周礼地官】

夏至三光盛 【 周髀云】

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景弥短近短乃极夏乃至焉 【 汉律历志】

夏至日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 月令】

夏至景风至蝉始鸣螳始生 【 易稽览图】

夏至井水跃 【 春秋考异】

先至三日垂土炭于衡两端轻重适均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 【 史记】

柞氏夏至令刊阳而火之 【 春官大司乐】

夏至禁举大火鼓铸销冶皆止 【 三礼义宗】

夏至阴事起君道衰故不贺 【 蔡邕独断】

夏至阴始动而未达故寝兵鼓不设致事所以助微气之养也 【 五经通义】

君以夏至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阴也 【 鲁公云】

夏至寝兵鼓身欲宁志欲静故不听事 【 蔡邕独断】

夏至景风用事人君当爵有德封有功 【 京房易占】

夏至祭昆仑之神于泽之中配于后 【 三礼义宗】

丝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夏至日于泽中方丘奏之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于宗庙奏之 【 春官大司乐】

夏至着五彩符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无瘟疾 【 五彩辟五兵也永建中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重游光亦流言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人情愁怖复增题之冀以脱祸出风俗通】

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以夏至日致地示物魅以禬国之荒民之扎丧 【 天人阳也地物阴也阳气升而祭鬼神阴气升而祭示物魅禬除禳也魅音味出周礼】

夏至日浚井改水可去温病 【 续汉书礼仪志】

夏至忌东风主病行秋令主多疫 【 曜仙月占】

夏至取菊为灰止小麦蠹 【 按于宝变化论乃云稻成虫麦为蛱蝶其验中出荆楚岁时记】

魏武收左元放桎梏之而自解盖用夏至日霹雳(左木右上天下韭)(左木右上天下韭)也 【 左慈字符放(左木右上天下韭)音杉出抱朴子】

北朝妇人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 酉阳杂俎】

夏至日日中天上三官会于司命河校定万民罪福增减年筭 【 登真要诀】

北方荒中有石湖方千里无凹凸深五丈余岁常冰惟夏至左右五十六日解 【 神异经】

丹水出丹鱼先夏至前十夜伺之鱼浮水赤色上照如光 【 郦道元水经】

夏至前三五日吴郡太湖中白鱼向湖侧浅水菰蒲之上产子民得采之隋时贡于洛 【 隋大业记】

猫目睛旦暮圆及午竖敛如綖其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 【 酉阳杂俎】

   诗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酿西宅阻北江浦深 【 杜甫】

南越逢初伏东林越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 王言史】

璇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 权德舆夏至日作】

 五月〔二〕

  一日

帝为梁冀所鸩崩 【 本初元年闰五月一日先太白犯荧惑占曰有逆谋出通考】

唐德宗敕每年五月一日御宣政殿与文武百寮相见京师九品以上外官因朝奏在京者并听就列 【 唐书亦载白孔六帖】

朝贺礼多在正月一日未有五月一日故欧阳公曰唐时有五月一日会朝之礼略记其始本出于道家是日君臣集会其仪甚盛不知起自何帝 【 欧阳公帖】

宋真宗祥符二年皇太子生即仁宗后宫李氏所生知开封府周起方奏事帝曰朕始生子即入禁中怀金钱出以赐起 【 出宋史据元符宫石刻仁宗四月十四日生故两日并载李氏杭州人庄重寡言有娠从帝临砌台玉钗坠帝私卜钗完当生子左右取钗以进殊不毁帝喜已而果生子刘修仪攘为己子李不言中外亦不知】

宋钦宗靖康二年康王即位于应天府 【 出宋史先是二帝北狩元佑太后命太常少卿汪藻草手书告中外俾王嗣统其略曰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乃天意夫岂人谋遂以五月庚寅朔一日登坛受命即位是夕元佑皇后在东京撤帘康王名构即高宗】

宋孝宗书唐元祯牡丹诗以赐吴琚 【 淳熙元年玉海】

任文公巴郡人时天大旱白剌史曰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卒至不可防救宜令民吏预为之备剌史不听文公独诣大舡百姓或有信文公颇有防者至是日旱烈文公急命从载白剌史剌史不信至日中云起须臾至晡时湔水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 【 范晔后汉书】

东方朔母田氏寡梦太白星有娠田氏叹曰无夫而孕人得弃之遂移居东方里是月朔一日生故以所居为姓以朔为名 【 出洞冥记据诸类书方朔母先死□后死不知此何考朔生未几而田氏死邻母收养之朔生五岁□失经年乃归母问之朔曰儿至紫泥海紫水污衣乃过虞渊湔浣明发中还何言经年乎】

京师人以是日为端一 【 岁时记】

是日可作醢 【 崔寔四民月令】

太上老君传三天正法付汉代张天师 【 翰墨大全】

   诗

跪奉新书笏在腰谈王正欲伴渔樵晋阳岂为一门事宣政聊同五日朝忧患半生联出处归休上策早招要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 【 苏东坡诗唐高祖谓温大雅兄弟云我起义晋阳止为卿一门耳唐德宗诏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与文武百寮相见】

  二日

宋太宗出南熏门观稼召从官列坐田中令民刈麦咸赐以钱帛回幸玉津园观渔张乐习射既宴而归 【 兴国九年宋史礼志】

郑畋卢携皆罢为太子宾客分司 【 僖宗干符五年畋携议蛮事携欲与之和亲畋固争以为不可携怒拂衣起袂带砚堕地破之上闻之曰大臣相诟何以仪刑四海五月二日畋携皆罢为太子宾客分司出唐书】

□参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度支使 【 宝应一年五月二日出纂记渊海】

状元王佐等就法慧寺拜黄甲叙同年谒庙 【 佐以下共二百三十人朱晦庵与焉七修类稿】

郭子仪斩王元振 【 唐肃宗宝应元年初李国贞治军严皆思子仪故元振因之作乱子仪至军元振自以为功子仪曰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耶五月二日斩元振等三十人出汾阳传】

承晖字维明好学淹贯经史是日承晖与师安石举白饮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醉后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耶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已薨 【 金史】

   诗

客中端二日风雨送牢愁昨岁犹潘母今年更楚囚田园荒吉水妻子老幽州莫作长生祝吾心在首丘 【 文山天祥】

尧律正仲夏楚节前三日岩岩衡岳开隐隐寿星出 【 事文类聚】

  三日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是夜慧星出天市其芒扫帝坐 【 天市在房心之北宋之分野得慧柄者兴此除旧布新之征出宋书符瑞志】

唐高祖赤雀巢于殿门宴五品以上上颂者十余人 【 武德八年出玉海】

宋孝宗是日诏执政每日入东华门诣选德殿奏事此盖上欲从容论治 【 干道元年玉海】

习凿齿与桓泌以才气相推习罢荥阳郡归与桓书曰吾以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顾情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睠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陆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抚景踌躇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裴杜之故居繁王之旧宅遗事犹存星列满目琐琐常流碌碌凡士焉足感其方寸哉 【 晋史】

王文宪薨于官舍 【 文宪者齐尚书令王俭字仲宝谥文宪琅邪临沂人春秋三十有八五月三日薨于建康官舍皇朝轸恸储铉伤情有识衔悲行路掩泣岂直春者不相工女寝机而已哉出任彦升序】

会稽钱佑为虎所取 【 佑以元嘉四年五月初三为虎所取后乃自还说虎初取时至一官府入重门见一人凭几而坐形貌伟壮左右侍者三十余人谓曰吾欲使汝知术数之法故令虎迎汝无惧也留十五昼夜语诸小术佑受法毕令还家大知卜占无幽不验经年乃卒出异苑】

赵元阳启关漱浴更衣趺坐呼弟子于前即书偈曰遁世和光了幻缘缘消幻梦独超然清风遍界无遮障赫日当空照大千书毕雷电交飞风雨晦冥师乃翛然而逝 【 赵元阳名宜真吉之安福人也五月三日启关书偈明年五月三日其徒刘渊然设祀方行奠礼白昼雷电云雨如其化时出左编】

端午前二日谓之扇市在东市车马特盛 【 岁时记】

北极北斗下降 【 道经】

   诗

世事纷纷了不知又逢乳燕麦秋时经年谢客常因醉三日无诗自怪衰乘雨旋移西崦药留灯自覆北窗棋但将生死俱拈起造物从来是小儿 【 陆放翁五月三日病体觉愈轻偶书】

  四日

宋高宗尹焞入见讲卫灵公末章称旨遂给笔札校论语以进赐绯鱼 【 绍兴七年玉海】

嗢没斯帅其国特勒宰相等二千二百余人来降上降状 【 唐武宗时出一品集】

京师人以为端四日 【 岁时记】

端午刻菖蒲辟邪是日王沂公帖子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要辟邪 【 按宋王曾字孝先青州人山堂肆考】

有使过南康县令胡侃置酒于县南莲花馆忽有暴风吹沙从南来以手掩目盘中器物有声若有物过良久开目见食器皆覆时一里外皆闻馆中迅雷而馆中不闻胡亦无恙 【 稽神录】

   诗

明日又重五采得玉蒲香劝君蒲泛酒听我试平章 【 事文类聚】

仙马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五日也应须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 岑参五月四日送人】

  五日

高辛氏女土人以是日致祭 【 辛女崖在辰州府城西十里左右壁高峻上有石屹立如人相传高辛氏女于此化为石崖下有庙每岁五□土人□祭】

怀蛟水乡人于此竞渡 【 怀蛟水在饶州府城南江中有蛟五日乡人竞渡俗号为怀蛟水以上一统志】

马步庙竞渡 【 周礼校人冬祭马步注云马步神之为灾害马者武昌县人以五日竞渡祭享于庙盖吴之故俗云出武昌府志】

苍梧郡陈临为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弟征去本郡以是日祠东门城外令小童洁服舞之 【 后汉书】 诸陵荐衣扇 【 天宝二年诸陵以五日荐衣扇出礼志】

肃宗召见山人李唐方拥幼女顾唐曰我念之无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当念陛下帝泫然涕下 【 内制于张后卒不敢谒西宫出唐书】

陈后主冯淑妃名小怜太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是日进之号曰续命 【 淑妃能弹琵琶二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命淑妃处隆基堂出山堂肆考】

唐太宗谓长孙无忌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遗卿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扬美德 【 贞观十八年出唐书要录】

汉令郡国捕枭以是日为羹赐百官因恶鸟故食之又云止妒赐翰林青团扇 【 唐翰林初选者试制书批荅三首内库给青绮被紫丝履之类五日赐青团扇】

赐百索为寿索 【 以上翰林志】

宴群臣武成殿赐袭衣特以紫服金鱼赐李元纮及萧嵩 【 李元纮传】

孙伏迦上表近太常于民间借妇女裙襦充妓衣拟五月五日于玄武门游戏非所以为子孙法 【 高祖武德元年出旧唐书】

帝取蜥蝪置之器饲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捣之以金宫人臂有所犯则消没不尔则如赤痣故名守宫 【 汉武故事】

群臣各献服玩上谓李泌曰先生何独无献泌曰臣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赐所余独一身耳上曰朕所求正在此既献其身当惟朕所用不为卿有矣 【 唐太宗记亦出山堂肆考】

后主讳纬生于并州 【 纬字仁纲武成皇帝之长子母曰胡皇后梦于海上坐玉盘日入裙下遂有娠至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帝少美容仪武成特所爱宠拜世子出北史】

宋徽宗以是日生俗忌因改作十月十日生为天宁节 【 癸辛杂记】

纪迈生其母弃之 【 纪迈五日生母弃之纪淳妻养之年六岁本父母云汝是我儿迈涕泣佣所得辄上母出孝子传】

胡广生父母恶之藏之葫芦弃之河流 【 人收养之长有盛名父母欲取之广以为背所生害义背所养忘恩两无所归托葫芦而生因姓胡名广后登三司出小说】

王镇恶生家人欲弃之其祖猛曰昔孟尝君以是日生相齐此儿必兴因名镇恶 【 宋略】

崔信明端午日中生有异雀数头身形甚小五色备集于庭树鸣声清亮太史良占之曰五月为火火为离离为文彩日中文之盛也有雀文彩□此儿必文彩声名播天下崔形既小禄位不高及长博闻强记下笔成章而官果不达 【 唐书】

张飞生 【 飞字翼德称万人敌为世虎将出木兆园记】

金转运田特秀生 【 田特秀字彦实易县人大定十九年进士所居里名半十行第五以五月五日生小名五儿年二十五应乡府省殿四试俱第五名年五十五以八月十五日卒出困学杂录】

介子绥割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每年是日不得发火 【 出琴操亦载于三月五日】

刑史子臣死 【 初刑史子臣谓宋景公从今已往五月五日臣死后五年五月丁巳五祀八月辛巳君薨刑臣将至死日朝见景公夕死景公惧思刑史子臣之言将至死日乃逃于瓜圃遂死之出古文巢语】

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以是日斗百草欲广其物令驰驿取谢灵运须又恐为他得因剪弃其余 【 晋谢灵运须美临刑因施为南海祗洹寺维摩诘像须五月五日安乐公主因斗百草取之出青箱杂记】

俗谓屈原投汨罗人伤其死命舟楫拯之极其轻利谓之飞凫一以为水车一以为水马土人悉临水观之至今为竞渡之戏谓之浴兰节 【 出荆楚岁时记据荆州府志屈原投汨罗在五月望日】

孝女曹娥会稽上虞人父是日于县江泝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投江而死后与父尸俱出 【 娥父旰能弦歌为巫祝出烈女传】

新野庾寔家是日曝席忽有小儿死席下俄失所在其后寔女子遂亡相传以为忌 【 异苑】

盖屋令人头秃 【 风俗通】

晋河涧国兵张粗经旷二人相善太元十四年是日共豋钟岭坐于山椒酒酣失性拔刀斩旷旷托梦于母曰为粗所杀尸在涧中脱裳覆之觅时视裳飞起处即尸所也 【 旷母明辰追捕一如其言粗知事露将欲出门旷手执刀剌其面遂不得脱母报官粗伏其罪还冤记】

陈澹然暴卒 【 陈澹然富而儒者也性慕道延云水土多年竟无所遇洞宾诡为佣者为治圃岁余所作工役力过常人陈爱之然止以佣者待之而已一日陈与一道友麟阴符经至天发杀机天地返复未晓杀机之旨洞宾从旁抗声曰生者不生死者不死已生而杀生未死而学死则长生矣陈大惊曰汝非佣者耶谁教汝为此言既而诘之则复缪悠其辞不可解道友曰田野村夫定于何处窃得此语耳非实通晓也居无何忽辞陈曰吾将远行明年五月五日午时复来也既去寂然陈有乡人客于巴陵遇之曰为我寄语陈公我吕洞宾也始意公可授道徐察之则不然吾不复来矣言讫走入吕仙亭竹林中不见明年端午日午时陈暴卒出道书】

开封府尹光美送刘温叟角黍扇 【 光美闻温叟为御史中丞清介遣府吏赍钱遗之温叟不敢却贮厅事西舍令府吏封识乃去明年五月五日复送角黍扇所遣吏即前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出全编】

宫中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都市盛行此戏 【 开元遗事】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 风土记】

端午以菰叶褁粘米谓之角黍盖取阴阳包褁之义或曰亦为屈原恐蛟龙夺之以五彩线缠饭投水中遂相袭云 【 荆楚岁时记】

唐岁时节物有百索粽子 【 文昌杂录】

端午作水团又名白团或杂五色人兽花果之状其精者名滴粉团或加麝香又有干团不入水者 【 岁时记】

洛阳作朮羹艾酒 【 金门岁节记】

桃印本汉制以止恶气今端午以彩缯篆符相问遗亦以置屏帐门户 【 汉书】

北朝妇人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 【 开宝遗事】

朱索悬门止恶气 【 礼仪志】

以彩丝系臂谓之续命缕俗说能益人寿筭 【 风俗通】

刻菖蒲为人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 金门岁节记】

都人采艾结为人悬门上以解毒气又作泥塑张天师以艾为须以蒜为拳置于门上 【 岁时记】

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戴之 【 金门岁节记】

宗则字文度常以端午未鸡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炙有验是日竞采杂药 【 荆楚岁时记】

天宝中杨州进水心镜背有盘龙先有老人自称为龙护铸镜所三日开户失所在镜匠吕辉移炉以五月五日于杨子江心铸之龙颇异后大旱祀之乃大雨 【 异闻集】

正光元年天气清爽闻池中鎗鎗若征鼓声须臾雷电晦冥有五色蛇自池上属于天久乃灭波上水定惟见一鱼变为龙 【 郦元注水经】

荆州有参军剪鸲鹆舌教学人语无所不名参军弹琵琶鸲鹆每听移时 【 幽明录】

取蝇虎杵碎拌豆置几上自踊跃可击蝇 【 淮南王万毕术】 埋蜻蜓头于西向户下至三日则化成珠 【 博物志】

蟾蜍头上有角谓万岁蟾蜍是日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已者弓矢皆反还自向也 【 抱朴】

取蟾蜍辟恶疽疮取东行蝼蝈治妇人难产 【 蝼蝈即□蟆崔寔月令】

重午日午时有雨则急斫一竿竹竹节中必有神水沥取獭肝为丸治心腹积聚 【 金门岁节记】

五日午时为大中节 【 提要录】

于阗国玉池每以端午日王亲往取玉自王而下至庶人皆取每取一团玉以一团石投之 【 西域记】

万回和尚生 【 高僧传】

端午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是日可谢罪求福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 道经】

   诗

节分端午候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 文秀】

佳辰共喜沐兰汤毒冷何须采艾禳但得皋陶调鼎鼐自然灾沴变休祥 【 欧阳公】

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巧言 【 欧阳】

疾风吹雨满征衫陆走川行两不堪尘事萦人心事远濯缨何必在江潭 【 朱文公端午海上遇风雨作】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迭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杜子美端午赐衣作】

竞渡传风俗旁观亦壮哉棹争飞鸟疾标夺彩龙回江影浑翻锦欢声远震雷轻生一饷乐诗序密相催 【 郭公父】

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 【 北齐魏收】

孟君此日钟英气王凤今朝袭庆源五色呈祥文必显丙时先诞位非尊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天吊屈魂因笑唐家公主騃预令驰驿剪祗洹 【 黄朝英】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命续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冠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道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 唐玄宗宴群臣作】

小暑夏(言玄)应微阴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余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黍彘顺节进龟鱼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含丹同蝘蜒灰骨慕蟾蜍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 张说三殿侍宴应制】

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绢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结庐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娇起斜(耳兮)敛笑动微嚬献珰依洛浦怀佩以江滨 【 王筠】

  六日

唐高祖崩 【 葬献陵在京兆府三原县界出通考】

宋太祖幸迎春苑 【 干德四年】

唐同昌公主是日出降有司进仪注紫宸殿行五礼右补阙施敬本拾遗张烜右拾遗李锐等连名上疏曰紫宸殿者汉之前殿周之□寝陛下所以负黼衣正黄屋飨万国朝诸侯人臣至敬之所犹元极可见不可得而升也上纳其言移于光顺门外设次行礼 【 玄宗开元十六年以上玉海】

   诗

日转溪山几百遭厌闻虎啸与猿号笙歌忽把二天酒风雨犹惊三峡涛已作齐民寻要术安能痛饮读离骚看君自是青田质清唳当闻彻九皋 【 黄知命名叔达山谷弟也先是山谷贬黔州未携家绍圣三年知命自芜湖携已之子耜山谷之子相及两所生母五月六日抵黔州次韵荅清江主簿赵彦成】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吟啭柔枝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椹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宛转陵烟霞众雏凤鸣何局促自觇游鳞啄枯木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黑鵰黄鹤岂不高金笼玉钩伤羽毛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城头饥乌拾腥膻空园燕雀争泥滓愿为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日一声不可闻 【 僧莹彻五月初六作】

  七日

宋太祖宴近臣于崇德殿 【 开宝四年玉海】

宋真宗御崇政殿试陈绛史良夏竦绛竦入等 【 景德四年先真宗谓辅臣曰设科欲求才识若但考文艺则积学者方能中选苟有济世之才安得而知朕以为六经之旨圣人用心固与子史□□□□□宜有经义参之时务王旦曰文风丕变由陛下道化因命两制各上策问而择州之至五月七日真宗御崇政殿试独陈绛夏竦入等选举志】

以武德县尉姜宣义充堂后官 【 堂吏始于唐至宋开宝六年五月初七日以姜宣义等充堂后官太祖知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赃故令吏部选授堂吏用士人自此始太平兴国九年以将作监丞李元吉丁佐为堂后官京官任堂吏自此始出事物纪原】

宋孝宗召僧若讷对选德殿 【 干道三年五月七日出玉海】

置医学慱士 【 贞观三年诸州府置医药慱士开元十一年五月七日始置医学慱士改医药慱士为医学事物纪原】

白州是日午时有凤凰三自南入城中至万岁寺前栖木身长九尺高五尺其文五色至申时北向而去画图以献宰相奉表作丹凤曲曲曰伊九苞之神鸟禀阴阳之纯粹负礼蹈信戴仁缨义瞻元扈而来思望黄绅而必至 【 宋真宗景德元年玉海】

深井多有毒药不可入是日宜先以鸡毛投井中直下无毒毛回四边不可入也 【 葛洪方】

七日为九毒日犯者不过三年 【 三元延寿书】

  八日

唐僖宗生为应天节 【 咸通三年僖宗生于东内懿宗第五子初封普王名俨出唐书本纪】

唐玄宗令进士国子监谒先师 【 开元五年五月八日谒先师后懿宗咸通中刘允章为礼部侍郎请诸生及进士第并谒先师则此礼起于唐懿宗之世刘允章请也又选举志曰开元五年是日始令乡贡明经进士国子监谒先师是则开元之礼第施于贡士而咸通时允章所请紏开元之礼而为之制也事物纪原】

唐德宗分日一人执笔 【 肃宗至德二年宰相分直政事笔人知十日德宗正元五年五月八日又分日一人执笔迄今为故事曰当笔事物纪原】

宋真宗咸平三年以赞善石熙政为西京左藏库副使 【 唐都京兆为西京不得以别都直称左藏五代残缺别都因不言其故事耳左藏库副使前无所见疑宋国初所置官也事物纪原】

凤翔人闻朱全忠来皆惧五月是日城外居民移入城内而四面百姓尽杀 【 唐昭宗天复二年全忠进军凤翔城下全忠朝服向城而泣曰臣但欲迎车驾还宫耳全忠借正说以行其谲出金銮记】

元人小云石海涯卒 【 小云石海涯五字姓名也号酸斋母廉氏夜梦神人授以大星使吞之已而有妊及生神彩秀异拜翰林侍读学士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无有识之者偶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欲易之渔父疑其为人汤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其依隐玩世多类此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出元史】

西突厥以是日相聚祭神 【 西突厥者木杆可汗之子大逻便也与沙钵略有隙因分而为二渐以强盛东拒都斤西越金山龟兹铁勒伊吾及西域诸胡悉附之大逻便其风俗五月八日相聚祭神岁遣重臣向其先世所居之窟致祭焉当炀帝大业初抚御无道其国多叛出隋书】

扶桑之蚕长七尺围七十色如金四时不死五月八日吐黄丝布于枝条四丝足胜一钧 【 此梁武帝天监中有异人杰公者与诸儒语及方域云云出太平广记】

  九日

忻州是日大震说者曰地道贵静今数震摇兵兴民劳之象 【 庆历二年五月初九宋五行志】

吐大罗遣使献大鸟如驼食铜铁上遣献于昭陵 【 唐永徽元年】

唐高宗以西域平遣使分往康国吐大罗国等访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图以进 【 显庆三年以上玉海】

沐浴令人长命 【 玄枢经】

吴兴人章荀是日田耕以饭置菰里晚于菰中伺马见一大蛇偷食之荀即以铍斫蛇走去荀乘舡逐之至一阪有穴闻号哭云人斫伤其甲或云当如何或云付雷公令霹雳杀之须臾云雨冥合震雷伤荀荀跳梁大骂曰天公我贫展力耕垦蛇来偷食罪在于蛇反霹雳我耶雷若来今当以铍斫汝破其腹须臾云雨辄开乃更霹雳向穴中诸蛇尽死 【 续搜神记】

  十日

史思明败于沙河 【 天宝十五载五月十日郭子仪李光弼败思明于沙河思明以骑卒奔嘉山光弼击之思明又败走入慱陵郡光弼围之思明性躁与安禄山同乡相善俱以骁勇闻出唐书】

唐丞相李宗闵太和九年是日退朝于靖安里第其榻前有熨斗忽跳踯久之宗闵异且恶是时李训郑注以奸诈得幸数言于帝后旬日有诏贬为明州剌史连贬朝州司户盖其兆也 【 宣室志】

太虚真人降生 【 蜀崇庆州李姓珏名者字双玉后得黄房公金丹之道改名栖真号太虚以是日诞身出道书】

   诗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熏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 【 韩仲正五月十日作】

  十一日

太常慱士黄积厚请以秋分日享寿星 【 高宗绍兴七年】

宋高宗从博士黄积厚之言举岳渎祀典 【 绍兴八年以上宋史郊祀志】

仁宗幸玉津园宴射上中的者七从臣奉酒称贺 【 天圣八年玉海】

御史中丞裴度是日兼刑部侍郎时度自淮西行营宣慰还所言军机多合上旨故以兼官宠之 【 宪宗元和十年旧唐书】

东坡与子由相遇于藤 【 宋哲宗绍圣四年东坡谪琼州别驾子由谪雷州五月十一日相遇于藤同行至雷出长公外纪】

东坡神宗元丰三年是日梦游人家开堂西门有小园古井井上皆苍石石上生紫藤如龙蛇枝叶如赤箭主人言此石芝也东坡折食一枝其味如鸡苏而甘寤后作诗纪之 【 出长公外纪】

祖师召师至范明叔宅 【 马钰初名从义字宜甫钰字玄宝更之也五月十一日祖师召师至范明叔宅以词赠之诗云掷下金钩却一年方吞香饵任纶牵玉京山上为鹏化随我扶摇入洞天出史纂左编】

敕天下僧尼隶祠部 【 武后延载元年五月十一敕僧尼隶祠部此祠部辖僧之始也出事物纪原】

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 保生月录】

  十二日

宋高宗是日谓辅臣曰有白气起紫微因诵晋天文志占验之状当思应天之实 【 建炎四年】

宋徽宗以是日祭方丘为宁贶节 【 政和三年】

宋仁宗幸南御庄观刈麦遂幸玉津园燕群臣闻民舍机杼赐织妇茶彩 【 天圣三年以上玉海】

女仙杨敬贞于汉章帝元和十二年是日飞升衣服委地床上若蝉蜕然异香满室先夜有天乐西来阖村闻之杨虢州阌乡天仙村曰家女或传为谪仙云 【 先敬贞告其夫曰妾神不安恶闻人语当于静室宁之君与儿女暂居别室夫许之杨氏遂沐浴新庄闭户而坐出续玄怪录】

   诗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忽来初匀了然非梦亦非觉有人夜呼祈孔宾披衣相从到何许朱栏碧井开琼户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锵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主人相顾一抚掌满堂坐客皆卢胡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羡王烈神仙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 东坡有紫藤龙蛇之梦十二日作诗其梦十一日载之长公外纪】

  十三日

宋真宗庄穆皇后崩 【 景德四年皇后谥曰庄穆葬于永熙陵之西北宋史礼志】

宋孝宗诏为暑热自五月十三日并后殿坐参假官候秋凉日取旨 【 干道七年通考】

北魏李崇是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没崇泊于城上水增未巳乘舡附于女墙州府劝崇弃州保北山崇曰吾受国重恩忝守藩岳淮南万里系于一身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昔王尊慷慨义感黄河岂爱一躯取愧千载 【 崇字继长顿丘人也五月十三忽有泉水涌入八公山顶寿春城中有鱼从地涌出野鸭群飞入城与鹊争巢出史纂左编】

关羽生 【 字云长剌颜良于万众之中威振华夏称万人敌为世虎臣出桃园记】

陈嗣是日考终厥命诫曰启予手启予足我闻古人有言珠玉而瘗之是暴骸于中原古者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吾不敢违圣人可具棺椁而已 【 陈嗣唐人字弘嗣享年八十五太岁壬辰五月十三日卒嗣林园遗老玄默忘峸合道以制嗜欲达命以顺生死保先君武东山之故居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至州县陈子昂作墓铭铭曰山川隆郁旗鼎氤氲挺生君子于铄元贞又有抚化随运安排屈伸天年既没长夜何辰圣达不免宇宙同尘桐棺三寸岂我寠贫云云载蜀志】

司命真君降于王捷家之新堂 【 宋真宗景德四年汀州黥卒王捷自言于南康遇道人姓赵氏投以小环神剑盖司命真君也宦者刘承珪以其事闻赐捷名中正是年五月十三日真君降于家之新堂是为圣祖而祥瑞之事起矣史纂左编】

长老可遵温泉壁上题诗诗曰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且记之云元丰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 后东坡过温泉见此诗亦作一绝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出诗话】

渤泥国以是日为节国人亦于是日作佛事 【 渤泥国地炎热多风雨无城郭树木栅为王之所居若楼覆以贝多叶王绾髻祼跣腰缠花布无舆马出入徒行民多业渔剪发齐额妇人衣短衫仅蔽胸背煮海为盐沥榔浆为酒无稻麦捕生鱼虾蟹食之食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穴食毕弃之番书无笔札以刀刻贝多叶行之事佛甚严以五月十三日为节作佛事出宋学士集】

市人为父母兄长或已身疾病具香纸牲醴于城隍神祈祷自其家且行且拜至庙而止谓之拜愿又以小儿女多疾者带小枷锁诣庙祈祷谓之现枷其鼓吹管弦彻于衢巷竟夜不止 【 宣抚镇志】

是日谓之竹醉又谓竹迷栽竹多盛 【 出齐人四民月令】 岳人以是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即齐民要术竹醉日也 【 出岳阳风土记】 竹有生日即五月十三日 【 出文雕龙】

   诗

夏栽醉竹余千个春种辰瓜满百区 【 黄山谷诗注五月十三日竹醉宜栽竹辰日可种瓜山堂肆考】

重五又八日使君庆生申时光正流觞物态俱精神 【 事文类聚】

  十四日

宋高宗是日辛巳日食于南斗 【 绍兴六年通考】

宋徽宗是日夏至亲祠后土于方泽 【 宋宣和五年出通考】

宋太祖复增修宫阙凡规为制度并上指授 【 干德元年五月十四日复增修宫阙既成坐寝殿中令洞开诸门皆端直通豁上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出玉海】

太子少师致仕赵概上所集谏林一百二十卷 【 宋神宗元丰二年五月十四日上所集诏奖谕以劝为学出会要】

掘获白玉床 【 敬宗宝历二年神策军苑内古长安城中修汉未央宫五月十四日掘获白玉床一张长六尺出玉海】

程邵公卒 【 邵公广平程颢之次子生于八月四日卒于熙宁五月十四日生而有奇质未满岁而温润端重之态完然可爱聪明日发而方厚淳美之气益备群儿狎弄于前泊乎如不闻惜不寿出墓志】

南斗星君降 【 道经】

  十五日

西域历人奏是日月当蚀 【 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三岁而孤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西域历人奏五月十五日月当蚀楚材曰否卒不蚀明年十月楚材言月当蚀西域人曰不蚀至期蚀入分元史】

宪宗元和十五年崩移殡于大内太极殿之西阶至是日迁座于景陵 【 出令狐楚宪宗皇帝哀册文曰玉衡南指金波西落皓雪集其麻衣素云褰其绡幕柳宫龙动竹池鱼跃兆庶雨泣于浩穰万灵夙号于寥廓哀子嗣皇帝仰攀雕辇殷奠琼筵哀无容以触地痛不返而终天仙仗徐进宸仪永隔降睿旨于鸾台扬圣功于凤册】

唐侍中浑瑊与蕃相尚结赞盟于平凉 【 马燧盛言蕃情可保请许其盟上然之是岁闰五月十五日军瑊与蕃相结赞盟平凉为蕃军所劫由□之谬谋也坐是夺兵权山旧唐书】

宋仁宗召近臣幸后苑宝岐殿观刈麦谓辅臣曰朕新创此殿不欲植花卉为游观之所以粒食为先而岁种麦于此庶知稼穑不易 【 皇佑元年玉海】

扬州进水心镜青莹耀日背有盘龙势如生动玄宗异之 【 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进水心镜天宝七载秦中大旱诏中使孙知古引叶法善于内库阅此镜曰镜龙真龙也忽镜龙口鼻有白气须臾满殿遂遍城内甘雨大澍出镜龙记】

包信县令段晖宅内时见光怪掘光所得二菩萨趺上铭曰晋太始二年五月十五日中书监荀勖造 【 后晖舍宅为光明寺伽蓝记】

苏耽真人文帝三年是日有十鹤集其庭真人谓母潘氏曰耽已成道被命升仙仙仗临门不得终养即刻辞去母曰吾何以卒岁真人乃留一柜缄钥甚固曰凡有缺扣柜呼之必得可助甘旨语毕群鹤随之升天异香天乐弥日不散 【 苏耽事亦载于二月二十八七月十五日出彬阳仙传】

老君降现鹤鸣山

药王韦真人成仙 【 以上列仙传】

南极老人星下降 【 道经】

   诗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向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五月十五日夜闻京有灯】

  十六日

宋绍兴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月外有环晕五重附近者紫红色白者次之青者又次之黄者又次之最外深红各相去一丈分寸不差其圆如规是日洪迈五更初以事使过临淮境瞻此月晕天文官荆大声随行乃至旁附耳曰是谓月重晕前史所纪未有如今所见者但太阴极盛恐非太阳之利耳将晓乃没 【 文献通考未一月而高宗逊位】

管辂与倪清河刻雨期倪未信辂曰今五月十六日壬子直满毕星中已有水气水气发动于卯辰此必至之应也向暮有山云楼起黄昏之后雷声动天星月皆没风云并兴玄气四合大雨河倾倪调辂言误中耳不为神也辂曰误中与天期不亦工乎 【 管辂别传】

后唐袁弘御精筭术节度使张敬达有二玉碗弘御筭之曰此碗明年五月十六日巳时当破敬达闻之曰吾谨藏之能破否即令贮大笼藉以衣絮锁之库中至期库屋梁折正压其笼二碗俱碎 【 稽神录】

宋太祖宴近臣及孟昶于大明殿 【 干德三年】

理宗以是日为皇太后寿庆节 【 以上宋史】

窦凝忽闻扣门甚急凝出候之乃是所杀妾向前曰别久安否凝太怖疾走入内其鬼随踵至庭见妻崔氏崔氏惊问之妾自叙曰某是窦十五郎妾凝欲娶汝杀妾于车道口妾无负凝而凝枉杀妾妾怨气上达于帝庭帝许妾复仇崔氏悲惶请谢愿以功德赎罪妾厉色曰凝以命还命足矣何功德而当命也言毕登阶擒凝啖嚼肢体宛转焚毒 【 唐开元中晋州剌史柳涣外孙女崔氏家于汴州有扶风窦凝者欲聘之凝旧有妾崔氏约遣妾后成礼凝遂与妾俱之宋州车道口以妾沉于水中既而还汴娶崔氏五月十六日妾扣门复仇云云太平广记】

道家以为天地合日夫妇当异寝 【 天中记】

刘安中真人飞升 【 翰墨大全】

   诗

正月十一日书札五月十六日到来柳吟秦望咫尺地鲤鱼何处闲徘徊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开上言二年隔烟水下有数幅真琼瑰行吟坐读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璧池兰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时几杯鹤龄鸿筭不复见雨后蓑笠空莓苔云云 【 五月十六日丘光庭书到罗隐酬之】

梅收清风来宇凈宝鉴揭频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呼舟泛微澜游鱼亦出没危榭倒影浮倚阑凉入骨举酒属西山寒光动林樾诸君兴未巳南阜上突兀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观月分韵得月字】

  十七日

天地二气交造化万物之日 【 翰墨大全】

晋恭帝茀星出北斗魁中 【 元熙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占曰星茀北斗中圣人受命后宋受禅出宋书符瑞志】

丰山绝顶有汉高庙土俗以是日为高帝生日远近毕集荐肴觞焉按汉书此高帝葬日也 【 丰山在滁之西或云汉诸将追项羽道经此山宋文鉴】

唐文宗敕文官阶至三品许应子孙补两馆生出身 【 绍兴十年五月十七敕玉海】

穆宗是日盐铁使王播奏约榷茶额每百钱加税五十右拾遗李珏等上疏以为榷茶近起贞元多事之际今天下无虞所宜宽横敛之目而更增之何时当得息肩上不从 【 长庆元年旧唐书】

宋高宗御书中庸赐秦桧 【 绍兴十年玉海】

宋徽宗上许真君尊号 【 真君许氏名逊字敬之举家四十二口同日飞升鸡犬亦随宋徽宗上尊号其醮告词文有政和二年太岁壬辰五月丁巳十七日癸酉云云又于洪州玉隆观建道场七昼夜出玉隆万寿宫志】

  十八日

徽宗夏至日亲祠后土于方泽 【 宣和二年通考】

唐德宗是日甘露降元和殿桐木丁香木武元衡表曰元和殿降甘露宣示百寮光凝栖凤之林气浥传香之木 【 贞元十八年玉海】

潘安仁作西征赋曰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 张铣注曰岁在了为玄□旅亦次也蕤宾五月律也丙丁统一夏之日乙未则岳行之辰李善注曰岳阳弱子序曰元康一年五月余之长安以历推之元康二年岁在壬子乙未五月十八日也】

毗陵郡道士杨文广踏白石上升 【 载翰墨大全】

正阳帝君升仙 【 帝君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人为汉将军因兵负入山过少阳帝君授道终南寻隐晋州羊角山自称天下都散汉道成天帝封号太极左宫真人是日仙去后于澧水授道纯阳出道书】

僧王法昌成佛 【 法昌泉州府建阳人生不茹荤幼失父母落发入福仙寺不拔生草不剪生柴着破衲以养虮虱时常翻易使之均饱宋熙宁辛亥忽告人曰吾来年五月十八日当去至期果然人惊异之出泉州府志】

   诗

五月进农黍三叶换阶蓂不知今何夕嵩岳降生申 【 事文类聚】

  十九日

夜有流星大如斗杆尾长十余丈从西北来坠城内占曰天狗所坠下有伏尸流血 【 五月十九日星坠城内是年竟陵王诞遣一百人出东门攻刘道产营别遣疑兵一百人出北门沈攸之于东门奋短兵接战大破之诞又遣数百人出东门攻宁朔司马刘勉营攸之又破之诞字休文宋文帝第六子出宋书】

肃宗立代宗为皇太子 【 干元元年代宗□豫肃宗长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吴氏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出唐书】

道士陆惟忠卒东坡为之铭铭曰多艺此黄冠诗碁医卜内外丹无求于世宜坚完龟饥鹤瘦终难安哀哉六巧坐一寒祝子复来少宏宽毋复清诗助痟酸龙虎尤成无或好往驾赤螭骖青鸾 【 惟忠字子厚眉山人见东坡于黄州出所作诗论内外丹指略自以为不死东坡曰子神清而骨寒其清可以仙其寒亦足以死后十五年复见东坡于惠州则得瘦疾骨见衣表然诗益工论内外丹益精曰吾真坐寒而死矣岁绍圣四年五月十九日卒载东坡蜀中考】

  二十日

唐代宗崩 【 葬元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通考】

僖宗中和三年御太玄楼献黄巢首级并姬妾上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居其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 【 以不】 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就刑神色肃然 【 张(青)耆旧传成都有太玄楼】

宋太宗幸城内观麦赐田夫布帛有差上谓近臣曰耕耘之夫最可矜闵 【 雍熙二年】

种放告游嵩山宋真宗是日宴群臣资政殿饯之赐放七言诗令属和群臣皆赋复赐宴于秘阁 【 景德二年以上玉海】

吕东莱成公亲迎 【 成公居母曹夫人忧从吉会妻韩氏物故即龙图阁学士韩无咎南涧公长女南涧复以次女配成公五月二十日亲迎出宋学士集】

纯阳升仙 【 先生姓吕讳岩纯阳其道号也祖籍西京河南府满柘县今蒲州蒲阪县生于天宝十四年以进士授江州德化令纵步庐山澧水遇正阳帝君钟离云房授道天帝颁诏为九天采访使有诗云紏司天上神仙籍之句是日上升有浑成集行于世以道授海蟾重阳出道书】

丹阳真君降生 【 真君姓马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先名从义字玄甫宁海州人生于宋徽宗癸卯宣和五年是日家巨富号马半洲娶孙氏生三子曰庭瑞庭珍庭珪大定七年丁卯重阳真君至其宅食瓜从蒂起马怪询之真君曰香从臭里出甜向苦中来马复叩云何名道真君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始请归家师之遂以家事属三子出家出道书】

   诗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映翠空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赖有霜钟难席卷系舡来听响玲珑 【 宋时湖口人李正臣畜异石九峰东坡因异石作诗至徽宗崇宁元年黄庭坚系舟湖口正臣持此诗来石为好事者所取不可得庭坚五月二十日感叹不已次韵出宋文鉴】

  二十一日

徽宗是日夏至亲祠后土于方泽 【 宣和七年通考】

高宗建炎元年以是日为天申节诏寝上寿礼群臣拜表称贺吴芾表云华渚呈祥预纪有开之庆熏风从律式逢载夙之辰 【 出史事实贵耳集云高宗韦后生也徽宗梦吴越王引御衣曰我好来朝使留住我终须还我山河梦觉与郑后言朕夜来被钱王乞取两浙甚急郑后奏云昨二十一日夜韦妃生子及建炎渡江都钱塘百有余年岂非应乞两浙之梦乎湖海新闻又云洪皓在此买一妾东平人偕其母来曾侍明节刘后言韦后初生高宗时梦金甲神人自称钱武肃王即钱镠也年八十一高宗亦八十一卜都钱塘事不偶然】

宋钦宗到燕京见金主 【 靖康二年五月二十一日见金主至六月朱后死移居云州出七修类稿】

有道严僧居成都宝历寺唐开元十四年是日道严于佛殿前轩燃长明灯忽见一巨手在殿西轩道严悸且甚久之闻空中云无惧吾善神也道严惧稍解因问曰檀越为何神匿其躯而见其手乎又忽闻空中云天命我护佛寺之地以世人好唾佛祠地也道严曰吾愿睹其形使画工写于寺壁且书其事以表之俾世人无敢唾佛寺地于是西轩见一神巨手大鼻身长数丈道严见之背汗其神隐去于是以神状命画工图于西轩壁 【 宣室志】

蒲人侯道华唐大中五年以是日仙去遗水一杯履一双于松下衣挂松上留诗云曩昔大还丹多年色不移前宵盗吃却今日碧空飞 【 道士邓太玄炼丹于永乐县道凈院丹成而邓疑未就留贮院内人共掌之邓死徒周悟仙主院事道华佐之供给洒扫无不竭力道众奴畜之五月二十一日众晨起不见道华惟见杯履衣而已又留诗一绝众始知道华□太玄所遗丹药成仙出宣室志】

  二十二日

宋神宗以是日封孟子邹国公与颜子并配而荀杨韩子并封伯爵列于从祀 【 元丰七年玉海】

马钰道人生 【 道人字玄宝号丹阳生于金太宗天会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母孕时梦麻姑赐丹一粒吞之师在儿时尝诵乘云驾鹤之语及长为儒不乐进耶父奇其才俾掌库物好周济而无私李无梦见而奇之曰额有三山手垂过膝真大仙之才后以风雨之夜东首枕殷而逝元至顺六年赠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出史纂左编】

京兆人刘子贡卒 【 子贡明日乃□言至冥司同过者十九人官召二人出来拍其头命之曰此二人罪重余者且释去又引子贡历观诸狱但空墙垣而已不见其人子贡问曰何处曰此地狱也缘同光王生故体罪人出地狱七日子贡娶难江县令苏元宗女见元宗于途问曰丈人何得在此元宗曰吾生前有过拘留耳又遇邻人季暐暐曰君传语吾儿生前罪大须造观世音一像写抄法连华经一部则生天矣又遇其父慎曰吾以同光王生故在狱外不然每日被牛头烧铁弹如火以破其皮出纪闻】

  二十三日

唐僖宗干符六年是日崔相国卢相国同日册拜宣麻之际殿庭雰气四塞雹大如鸡卵识者以为钧轴不祥之兆 【 明年大寇攻陷京师二相俱死于难出剧谈录】

节度使朱克融帐下军乱而全家破杀 【 唐敬宗宝历二年克融猎□鹿胆中得珠如弹丸黑色初软后硬或问麻安石曰是何祥也安石曰此事自古未有请以意推之鹿胆得珠克融以为瑞鹿者禄也鹿死是禄尽也珠初软后硬是珠变也禄尽珠变必有变易之事衰亡之兆也后五月二十三日果帐下军乱而全家破杀出祥验集】

司马文正公是日到京致书于侄曰叔五月二十三日到京蒙圣恩除门下侍郎光素无才能加以衰老久在沉散绝望显荣一朝升擢出人意表举朝之人悉非旧识逆见忌嫉者何可胜数独以愚直处于其间如一黄叶在烈风中几何不危坠也云云 【 事文类聚】

王愬归窦氏曰君选事未成 【 建平三年唐德宗时有王愬者自冬调选至次年孟夏寂无音书其妻扶风窦氏忧甚有二女忽闻卖卜女九娘者过其门其九娘每有问卜屡中遂召卜焉九娘设香俄空中有一人下曰久无音书早晚合归只因选事未成今日在西市与四人共行至五月二十三日愬归窦氏喜曰君选事未成又于某日西市四人共行愬自以为不附音书何由得知遂愕然惊后终山阳郡司马出太平广记】

  二十四日

破宋金刚献捷太庙 【 唐高祖武德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出会要】

宋太宗驾幸南御庄观稼因幸玉津园习射张乐赐从臣饮 【 淳化五年玉海】

贡火浣布三疋置之瑞物阁 【 哲宗元佑二年玉海】

文文山赐状元及第 【 宋理宗宝佑四年礼部试进士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五月二十四日帝亲拔为第一考试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文山之科六百一人出山堂肆考】

中明王生 【 佛书】

  二十五日

司天监奏五星闰五月二十五日近太阳 【 景德四年甘氏星经曰五星近太阳若伏而不见即臣逊于其□宋真宗五月二十五日御禁台伏而不见大赦天下出湘山野录】

仁宗御成化殿以芝草生于殿楹帝作瑞芝五言诗赐宰臣王随以下各为诗赋颂以献 【 景佑四年玉海】

太平真君升仙 【 列仙传】

  二十六日

仁宗诏宗室通一经者试之 【 皇佑五年】

高宗改铸虎符 【 建炎三年以上玉海】

神宗皇后祔于庙室 【 建中靖国元年崩五月二十六祔神宗庙室出宋史礼志】

元人叶祯卒 【 葬于玉坞山桐庐李骧龙与祯交祯年三十从父来桐庐为钓台山长山长君死不能归骧龙以钱予之使卖药市中自给祯风神萧爽不随世浮沉每于月白风清同骧龙买舟泛桐江而下骧龙善洞箫祯歌古词扣舷而和之飘飘然游于物化者垂一十年祯一日病革忧戚莫知所为骧龙顾祯曰君非念后事乎有骧龙在祯力疾起曰此膝未尝下人今为君屈卒于至元五年五月二十六祯字仲贞武陵人出宋学士集】

   诗

星火方中月下弦更迟三日诞真贤 【 事文类聚】

  二十七日

荧惑入太微与岁星相及俱犯右执法至是日乃出占曰人主有大忧 【 黄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出宋书天文志】

宋仁宗诏西北边有大事自今令中书枢密院召两制以上同议之 【 庆历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诏出玉海】

范仲淹卒 【 宋仁宗皇佑四年五月甲子仲淹资政殿大学士礼部侍郎谥文正邠庆二州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及卒哀号如父佐宋皆圣贤事业白璧无瑕出山堂肆考】

保德真君降 【 道经】

   诗

五应蕤宾当夏月三余蓂荚正尧天 【 事文类聚】

  二十八日

宋真宗召辅臣于崇政殿观茅山郭真人所获龙长二寸许极细鳞腹如玳瑁手中仰覆无惧帝作观龙歌 【 祥符二年复送于茅山池中宋史】

破朱泚露布五月二十八日寅时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等承命于牙旗之下分麾于辕门之外将士等超乘贾勇免冑启行夹川陆而左旋右抽抵兵陵而浸淫布濩声塞宇宙气雄钲鼓陈兵于光泰门外尽锐于神鹿加仓东缭垣摧以成尘滋水涸而为地左广未离于旧迭前偏已交于贼锋若降于天如出于地 【 白孔六帖】

董槐景定三年夜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 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每自云使吾得用将汛扫中土以还天子槐貌甚伟广颡豊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宋理宗进封许国公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薨谥文清帝使使致金六十斤帛千匹以赙出宋史列传】

刘因疟疾复作 【 元刘因字梦吉生之夕父梦神人马载一儿至其家乃名曰骃后改今名三岁读书日记千百言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因素有羸病五月二十八日疟疾复作出史纂左编】

   诗

汉节荧煌直北驰皇家卜世万年期东京盛德符高祖说与中原父老知 【 朱文公五月二十八日闻报喜而成诗】

  二十九日

唐开元二年是夜大流星如瓮或如盆大者贯北斗并西北落小者随之无数天星尽摇至晓乃止 【 是年襄王崩吐蕃入陇右掠羊马杀伤无数又大风发屋长安御中树连根出者十七八次年太上皇崩出太平广记】

郭子仪李光弼与贼战于嘉山 【 唐肃宗至德元载安禄山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史思明又使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余人助思明合五万余人郭子仪至恒阳思明随至子仪深潜高迭以待贼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贼不得休息数日子仪与李光弼议曰贼倦矣可以出战五月二十九日战于嘉山出长历】

陶谷书于汴上雨中 【 梁元帝昼职贡图其图每段所写土俗贡献之事皆学士陶谷书陶谷自跋其后初书广顺三年云云又复书夏五月二十九日汴上雨中书北海陶谷谷在周为翰林学士入宋历礼刑户部三尚书年六十八卒山堂肆考】

池州俗以是日为分龙节 【 图经】

   诗

元气钟成一代英天休节后是公生 【 事文类聚】

  三十日

延熹元年五月甲戌晦日食徐璜曰臣切见道术家常言汉死在戊亥今太岁在丙戌五月甲戌日食柳宿朱雀汉家之贵国宿分周地今京师是也史官上古去重见轻璜召太史陈瑗诘问乃以实对梁冀怨援不为隐讳使人阴求其短发摘上闻上以亡失候仪不肃有司奏收杀狱中 【 梁冀别传】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五月戊午晦日食在柳十五度宿在京都宫车晏驾如其占 【 文献通考】

刘德愿景和元年是日有白蚓数十出斋前砌上遍身白色非世人所见蚓口吐舌赤色其年德愿诛 【 选异记】

商山四皓降现日 【 翰墨大全】